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轉載按>今年好像有人去過說....:) 發信人: bbsjjlu@Palmarama (靜竹), 信區: Scenery 標 題: 勤和部落 勤泡溫泉三溫暖 (轉載)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Sat Nov 21 14:28:12 1998) 中國時報 87/11/20 《布農族》勤和部落 勤泡溫泉三溫暖  南橫公路上的溫泉不少, 但位於勤和部落的野溪溫泉,泡起來風味硬是不同,不信,來試試! 文/李嘉鑫  立冬過後,冬天的感覺日益強烈,南部地區雖然依舊豔陽高照,可是日夜溫差漸 大,尤其白日旅遊中海拔山區,只要離開陽光、走入山陰樹下,涼意立刻沁入心頭, 這是溫泉浴開始盛行的季節,位於南橫的勤和部落,便有兩口溫熱迷人的野溪溫泉, 足以讓到此登高望遠的民眾,享受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露天野浴經驗。  南橫公路沿途有許多溫泉據點,設施最完備的,當然首推寶來村,但是此地遊客 如潮,雖稱便利、可是全無野趣,嚮往大自然的遊客,不妨到勤和享受不一樣的野 溪溫泉。 少年溪日月溫泉 久泡不熱  勤和村最著名的是對岸的少年溪日月溫泉,從桃源村開車約十分鐘可以抵達登山 口,然後沿著登山指標上山,約一刻鐘來到小溪畔,涉水過溪,就可以發現兩口以 大理石砌成的橢圓形露天浴池,兩池並排溪畔,約可容納十人浸泡,這口清澈的碳 酸鹽泉水溫度約攝氏四十餘度,即使久泡也不會感覺太熱。  非假日的日月溫泉幾乎罕有遊客光臨,訪客往往可以獨享整個溫泉,入夜以後則 變成桃源村民的公共浴池,若是假日造訪,還是會像一般風景區那樣喧鬧無比。 勤河橋下溫泉 露營兼泡澡  在南橫公路勤和橋下的小溪上游約三百公尺處,還有第二口野溪溫泉,但因為峽 谷阻路,必須從更遠的地方,繞過重重山路才能抵達,這座溫泉擁有許多源頭,水 質有透明無味的碳酸鹽泉,也有白色帶硫磺味的硫酸鹽泉,目前已經有六龜鄉民, 搶在當地原住民之前取得水權,並在溪畔砌了三口池子,然而並無人在此管理,民 眾仍可到此一遊。  這口溫泉由於位於溪畔峭壁下,藉著山頂綠樹屏障,即使正午以後陽光仍然無法 射入,因此浸浴可免於日曬之苦,旁邊的小溪清澈無比,感覺太熱時還可以隨時躍 入溪中,享受天然三溫暖。  在溫泉與小溪之間,有一片平坦的河灘地,夜晚紮營此地,只要感覺涼意便可入 池泡澡,這樣的享受在台灣可說並不多見。 《勤和部落‧歷史漫步》一四○年前布農族遷入 現有四十二戶 全以務農為主  勤和隸屬高雄縣桃源鄉,人口四十二戶,是鄉內最小的一村,居民幾乎都是布農 族郡社群。本地本來是南鄒族沙魯阿人的「排剪社」舊地,這一社人自稱「唻亂」, 布農族語將本地名為「武唻亂」,意思即為「唻亂社人住的地方」。  根據歷史記載,唻亂社本來住在台東新武呂溪上游,兩百多年前被布農族侵襲, 先遷到現今六龜不老溫泉附近,約一四○年前受到平埔族壓力,再三遷到勤和,可 是遷村卅年後,卻慘遭漢人傳染天花,全社病死三分之一,遭遇和阿里山鄒族可謂 同病相憐,到了民國七年只剩下八戶卅七人,由於當時已經是日人統治的和平時代, 殘存的沙魯阿人先邀請布農族姻親武姓家族入墾,後來再加入杜姓布農族,爾後逐 漸變成純布農族的部落。  目前村人幾乎都以務農維生,部落的旱田集中在對面東方海拔七、八百公尺的老 勤和舊址,村人最大的煩惱,就是高地缺乏水源灌溉,他們盼望政府補助興建一座 大水塔,好讓村人能夠順利耕耘,以供應南部地區所需的蔬菜。 《勤和部落‧族群悲歌》寬闊平坦妖怪台 無人敢住 當年一頁血淚史 徒留憑弔  勤和對岸的少年溪,擁有溫泉與瀑布,它是高雄縣政府長期投資的風景區,可是 很少人知道,這裡卻是恐怖無比的「妖怪台」!  妖怪台位於勤和垃圾場對岸,是介於少年溪與美秀溪之間的台地,地勢寬闊平坦, 又有關山越嶺路經過,可是自古都無人居住,只有近年來才稍有村民前往栽種,原 因是本地鬼怪出沒、極為不祥。  根據林古松的「玉山國家公園關山越嶺古道調查」一書,敘述本地曾有一群被漢 人驅趕入山的西拉雅平埔族,在此與南鄒族四社爭地,又常下山反擊漢人,結果在 清軍與南鄒族四社聯手下,舉族被殲滅於此,陣亡者的鮮血甚至染紅了美秀溪,含 恨而死的平埔族在此化為厲鬼,從此鬼聲啾啾,再也無人敢在此居住。  但是在布農族傳說中,在此被殲滅的卻是南鄒族「排剪」社的沙魯阿人,據說兩 百多年前,他們被從台東翻山而來爭地的布農族郡社群襲擊,住在美秀台的沙魯阿 人幾乎全遭殲滅,附近山上至今還有一座當年南鄒族避難的山洞,有一說今天該族 人若行經附近,都會準備米酒豬肉,哀悼當年遭難的族親。  不管悲劇中的主角是誰,這件歷史其實只是台灣過去數不清的族群生存競爭慘劇 之一,在今天徜徉美麗少年溪畔的遊客,如果了解這件史實的話,也許更該慶幸: 還好我們生活在和平與非暴力的廿世紀! 《勤和部落‧生計戰爭》原住民冒險採愛玉 雇主坐享其成  每年十月以後,中海拔山區野生愛玉子陸續成熟,此後直到年底,都是原住民採 愛玉、曬愛玉的季節,愛玉子已經成為原住民在冬季水果不生、蔬菜難長時期,除 了下山打工之外,唯一的謀生機會。  然而這樣的工作機會,背後卻有一頁原住民被剝削的歷史,在日治以前,台灣山 區是原住民祖傳的耕地與獵場,日治時代,覬覦樟腦之利的日本殖民政權,以武力 征服原住民,首度將原住民納入管轄,除了少數部落耕地以外,整個台灣廣大的山 區完全被日人占有,光復後,政府繼承這樣的武力掠奪,將高山劃為國有林,由林 務局大肆伐木外銷,也種下今天台灣高山生態滿目瘡痍,動輒土石流肆虐下游鄉鎮 的惡果。  由於森林法規定,野生愛玉是國有的森林副產物,採愛玉必須繳高額保證金,參 與林務局招標,缺乏資金的原住民根本沒有參與競標的條件,只能讓平地山產大盤 商壟斷得標,然後再徵得大老闆首肯,擔任第一線的採集小包工,原住民必須自己 承擔被虎頭蜂毒蛇攻擊、墜崖死亡等意外,還要負責繁瑣的削皮與曬乾工作,每台 斤一千兩百元的野生愛玉子,原住民所能分到的,還不滿四百元。  今天的林務局,已從省營事業改制為行政機關,不需要為了追求盈餘而伐木破壞 生態,每年國庫並編列預算提供林務局造林育林,可是林務局似乎仍未明瞭這樣的 定位,從不顧原住民傳統山林採集習俗,繼續標售野生愛玉子給平地山產大戶,以 賺取高額權利金一事,就可以看出這樣的「舊思惟」。 《勤和部落‧垃圾惡夢》可憐大高雄居民 喝這樣的水  在勤和村的荖濃溪畔,有一座歷史超過十年的垃圾場,整個桃源鄉、還有玉山國 家公園遊客所製造的垃圾,悉數往這裡傾倒、掩埋,夜以繼日,烏黑的臭水從石礫 縫隙滲入清澈的溪中,由於荖濃溪是大高雄都會區的自來水源,從這裡不難知道: 為何高雄市的自來水不能喝!  這處垃圾場位於遊客雲集的少年溪風景區上游,看不見的病菌親吻著每位戲水遊 客的身體,垃圾場上方,則是勤和國小與國中,然而他們並非唯一的直接受害人, 每逢上午十點以後,強烈的陽光在溪谷造成上升氣流,垃圾場的臭味可以直達梅山 村的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午後四點冷空氣下降,臭氣轉從勤和下飄到鄉治桃源、甚 至抵達寶來溫泉風景區。  除了看不見的臭氣外,經常燜燒的垃圾濃煙,也肆虐著整個桃源鄉,它讓不少勤 和村民罹患難治的皮膚病,所滋生的蒼蠅,在菜葉上排出點點黑色糞便,讓村人辛 苦種植的蔬菜賣不出去,玉山公園歷年來都補助地方興建焚化爐,可是焚化爐興建 遙遙無期,只要颱風一來,河畔的垃圾就會自動清倉一次,好像永遠都不會爆滿。  勤和垃圾場位於荖濃溪上游,整個下游地區從六龜鄉開始,包括旗山、鳳山、高 雄,所喝的都是這條垃圾溪的水,為了解決這個可怕的污染源,只要有上級官員下 鄉,勤和村長江金水幾乎都要費盡唇舌苦苦哀求,可是始終沒有下文,像這樣攸關 數百萬民眾飲水安全的大事,居然得不到官員重視,可見台灣吏治之顢頇,實在讓 人難以置信。 《勤和部落‧行家帶路》南橫桃源村轉進 路途險惡 只通四輪驅動車 須請原住民嚮導  勤和位於南橫公路旁,距離鄉治桃源村約四公里,村旁僅有一小吃店,住宿則必 須到桃源解決,由於賀伯颱風沖走了少年溪吊橋,因此遊客目前只能從桃源村的「 拉瑪達‧星星」路,開車前往日月溫泉,而這一條路,也就是南橫公路前身的「關 山越嶺路」舊址。  造訪勤和溫泉,則得從南橫公路的岔路右轉上山,繞過很長的山路才能抵達,這 條路非常險惡,只適宜四輪驅動車,有不少轉彎處不但迴轉半徑很短,又位於崩塌 頻仍的險坡上,若遇到會車的情況,除非雙方都是「吉普車選手」,否則將會陷身 險地、動彈不得,因此有意造訪者,最好請熟悉路況的原住民以四輪驅動車載客往 返,一次六人一車,往返每人需三百元,遊客可事先電洽該村鄰長張國欽(○七)六 八六一一三八安排嚮導。 -- ▌﹀ ◢◣~ * * ▋ ﹀ ﹋ ﹋ *│#│﹍﹍ 靜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