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bbsjjlu (靜竹) 看板: Scenery 標題: [剪報] 七股 閒情綿綿 時間: Thu Dec 21 20:00:32 2000 聯合報 2000/12/21 戶外生活 七股 閒情綿綿 文/曾石南  台南縣西部沿海的北門、將軍、七股等鄉鎮,因濱臨台灣海峽,大部分是鹽田、 魚塭的分布區域,鹽分較重,土地貧瘠,老一輩人習慣稱為「鹽分地帶」,其意思 為生活比較清苦的「鹽庄」。生活在「鹽分地帶」困苦土地上的子民,愈能體驗出 人生百態,從而發展出相當著名的「鹽分地帶文學」。  在這蜿蜒長達三十公里的沿海區域中,七股一帶的居民靠著智慧與勞力,於貧瘠 的七股沿海,掙出一片天,創造了台灣僅次於嘉義布袋的第二大鹽場,面積約一千 八百公頃,更造出一座座鹽山,被稱為「台南縣的長白山」,如今,七股擁有全台 最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如受國際矚目的黑面琵鷺,以及廣達一千五百七十公頃的 潟湖,處處自然美景,盡入眼簾,走一趟七股,是人生最大的滿足!  七股沿海地帶的鳥類生態資源非常豐富,台南縣政府曾經對鳥類資源做過調查, 發現除了世界稀有珍禽黑面琵鷺外,其餘鳥類的數量很多,在將軍溪口可以看到尖 尾鷸等七十九種鳥,而在曾文溪口則可看到包括黑面琵鷺在內的六十七種鳥,適合 安排為周休二日從事沿海「賞鳥之旅」的最佳去處。  車子沿著黑面琵鷺保育區的指示牌,蜿蜒在海田之中,很快地就到達曾文溪口的 黑面琵鷺賞鳥亭(台),透過望遠鏡,可以清楚地看到黑面琵鷺的美姿。  黑面琵鷺可說是偉大的飛航家,每年都會成群結隊,從兩千公里外的南韓、北韓 外海小島及大陸遼寧等繁殖地,沿著南韓、日本,飛過東海、台灣海峽,抵達台灣 的曾文溪口作客,或沿著大陸沿海,飛到香港、越南度冬。牠們從不會迷路,每年 自九十月開始,陸續飛來七股,而曾文溪口就是旅居的客棧,也是黑面琵鷺的第二 個家,直到翌年四五月,才返回繁殖地。  曾文溪口北岸海堤內,是黑面琵鷺的主要棲息地,因堤防內側有頗深的潮溝,具 有良好的隔離作用,相距賞鳥亭(台)約一千多公尺,提供黑面琵鷺最安全的棲息 環境。  在曾文溪口,更常可見到大白鷺、小白鷺、大杓鷸、黃足鷸、鸕鶿、小水鴨、白 眉鴨等水鳥,可說是一處賞鳥的好環境。 台灣最後一塊濕地 特產多多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七股潟湖,被國內外環保人士視為台灣唯一未受汙染的最後一 塊濕地,因「濱南工業區開發案」的爭議,而聲名大噪,甚至馳名國際,不但各類 珍禽異鳥不斷前來造訪,也逐漸成為遊人的旅遊夢地。  「天寬海闊成一線,點點白鷺綴其中」,是七股潟湖給人的第一印象。鹽田、紅 樹林、蚵棚、膠筏,以及各種不同的候鳥,更是潟湖專有的「特產」,充滿了生命 力,晨曦、黃昏的潟湖,景色更是美麗!  潟湖的形成,是大自然一段奇妙的演出。話溯三百多年前,台南縣境內有台江、 倒風內海兩大潟湖,經多年來的溪流沖積下,泥沙淤積,年久月深逐漸形成沃野千 里的大平原,倒風內海殘存的水域,轉化為星羅棋布的埤、塘,而台江潟湖則演變 成急水溪口、將軍溪口、網仔寮潟湖等重要的海岸濕地,頂頭額汕、新浮崙汕沙洲 的交會口,則是目前台灣陸域的最西端。  被七股漁民稱為「內海仔」的七股潟湖,是由青山港汕、網仔寮汕、頂頭額汕等 三塊沙洲所圍成,面積一千五百七十公頃,將軍鄉青鯤鯓、七股鄉龍山村的居民, 世代居於此避風港內,養殖牡蠣、蛤貝及撈捕魚苗,只求三餐溫飽。  潟湖外,有沙洲擋住大海的滔滔巨浪,所以,水波不興,平滑似鏡,搭乘漁家的 膠筏,就可安穩出海。潟湖裏,滿布著蚵棚與箱網魚塭,膠筏就在蚵棚、魚塭之間 的水道左彎右拐。冒出水面一支支的竹竿,主要是用來標示航道,以免船隻在廣闊 的潟湖中迷失了方向。只要稍加注意,有的竹竿頂端,還停棲著鸕鶿、大白鷺、小 白鷺等水鳥,當膠筏駛近時,則倏地撲翅而飛,再找另支竹竿做為棲歇地。  膠筏慢慢靠泊簡易碼頭,走過一條俗稱「白橋」的木製棧道,即可登上沙洲。沿 著明顯的小徑,走入木麻黃保安林,路旁沙地上的馬鞍藤,喇叭狀的花朵競吐迷人 的紫艷,油金鮮亮的綠葉,迸出迤邐連綿的青翠。通過木麻黃密林,耳際傳來陣陣 浪濤聲,爬上沙丘,視線豁然開朗,眼前是浩瀚無垠的台灣海峽,俯看沙丘上沙痕 粼粼,圓弧起伏,平靜時,宛若戈壁異域,起風時,又像樓蘭征塵!  七股潟湖及其周邊沙洲、濕地的動植物資源,據生態專家調查,非常多樣豐富, 有兩百多種候鳥,一百二十五種魚類、七十三種貝類、三十多種螃蟹。在東面七股 溪出海口處,更有珍貴的海茄苳紅樹林,林中棲息著大批的白鷺鷥及夜鷺(暗光鳥), 是看海、觀日落、賞鳥、鬥螃蟹的絕佳生態教室。 向老天爭口飯 粒粒皆辛苦  從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下來後,輾轉銜接上台十七號省道前行,南下的過了將軍溪, 北上的跨過曾文溪,沿路所見的景觀,處處是寬廣無際的魚塭,水塘上,水車忙著 打水,為魚兒補充氧氣;路旁漁家涼棚內,婦女忙著挖蚵,一旁的空地堆滿蚵殼, 訴說著漁村的養蚵過往。  沿著指示牌,穿過村莊,很快地進入七股鹽田區。台南縣的鹽場,以七股鹽場最 富盛名,興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台灣光復後,由政府接辦,六十六年間,增闢新鹽 田,總面積曾廣達兩千一百多公頃,近年來,面積略有減少,約一千七百七十公頃。  每年的農曆九月開始,到隔年四五月間,東北風颳起時,因日照充足,且雨量少, 所以,承曬的鹽工,就趁著漲潮開始幹活。大海中的海水,經由送水的渠道,引進 到鹽田裡的大蒸發池(俗稱「水區」),開始進行曬鹽,再轉到小蒸發池(俗稱「 坪仔」),最後到結晶池(俗稱「鹽埕格仔」),約十五日,就可收成。可是,若 逢天候不穩定,則有可能全軍覆沒,採收不到半粒結晶鹽。  以往鹽水的「揚滷」工作,是由兩個人合力踩著腳踏龍骨水車,踏板一起一落, 就將鹽水送進小蒸發池。後來,鹽工利用東北季風的風力,靠著大型風扇(葉)來 帶動水車,雖然是節省了人力,可是,如碰到沒有起風的時候,風車就「罷工」了, 起不了作用,時常耽誤了滷水蒸發的時間。  最近幾年,各地的鹽田都普遍採用電動馬達抽水,用電力來取代人力和風力,所 以,舊有的龍骨水車和風車,已成為點綴鹽田的產業文物。  結晶池是鹽工流汗工作,呈現成果的地方。鹽工用T字型竹耙,把池面的白色結 晶體耙碎,再集中成一條長龍似的小鹽堆,然後,使用畚箕鏟起鹽粒,倒進竹簍筐, 再用人力一擔擔挑到岸邊的堆鹽場,堆積成一座座的小山。  現在南台灣艷陽高照,氣候乾燥,正是鹽工的豐收期!此時,最適合走訪鹽田, 看看人工怎樣晒鹽,瞧瞧鹽田晒玉的美景,或體驗鹽工挑鹽的辛苦。除了欣賞縱橫 阡陌的鹽田風光、晒鹽景觀外,還可以欣賞昏晚鹽田夕照,看著千餘公頃映著霞影 的鹽田,讓人流連忘返。  七股鹽場內,有「南台長白山」之稱的鹽山,也是吸引遊人駐足的焦點。一座高 聳壯碩的雪山,拔地而起,肌理分明,稜角清楚,頗有喜馬拉雅山的氣勢。鹽山旁, 新設了一處鹽滷健身池,更充分展現台鹽老店新生命的活力。由於海水富含鈣、鎂 等多種礦物質,晒鹽所產生的鹽滷,更是集各種礦物質於一身,以此泡澡,可以強 身美體,有益身心,據說其效果不輸於歐美人士極愛的泥巴浴。而「鹹冰棒」,則 是七股鹽場另一個獨家趣味,現有核桃蛋黃、杏仁蛋黃兩種口味,可供選擇品嘗。 海線生態旅遊  台南縣七股沿海的觀光資源,有「黑面琵鷺、潟湖、鹽山」三寶,海產也有「鹹 水吳郭魚、虱目魚、蚵」三寶,位於鄉境內溪南村的「溪南春」休閒漁場,便將七 股的觀光、海產「三寶」結合起來,成為台南縣沿海地帶休閒漁業的特色,配合沿 海觀光休閒景點,一日遊、二日遊皆適宜,是安排體驗漁業之旅的好去處。  近年來,台南縣政府漁業課積極輔導漁產養殖業者開發休閒漁場,設在七股溪出 海口附近,名為「溪南春」的休閒漁場,除了提供食宿服務外,並且有垂釣、摸魚 等休閒、體驗活動。另外,漁場主人收藏相當多的古早民藝品、骨董,亦特別闢館 展示,開放供遊客觀賞。  「溪南春」休閒漁場內,有幾輛透過特殊管道,從越南進口的三輪車——「鴛鴦 車」,模樣非常可愛,很受情侶、夫婦歡迎,當您前往旅遊度假時,別忘了騎坐一番! 七股旅遊情報 一、七股位處台十七號省道上,以自行開車較為方便,可從新營、麻豆、永康交流   道下來,再接上台十七號省道,即可抵達。 二、七股鄰近台南市,在三十分鐘內的車程,就可到達市區,食宿無虞,就近的「   溪南春休閒漁場」亦提供食宿、漁業體驗,搭膠筏遊潟湖的服務,可電洽(○   六)七八七四三六五。 圖: 七股沿海非常適合賞鳥。曾石南/攝影   http://www.udnnews.com.tw/NEWS/MEDIA/95804-34272.jpg
圖: 走過白橋棧道登上沙洲,驚奇正等著你。曾石南/攝影   http://www.udnnews.com.tw/NEWS/MEDIA/95808-34276.jpg
-- ▌﹀ ◢◣~ * * ▋ ﹀ ﹋ ﹋ *│#│﹍﹍ 靜竹 █▁▁▁▁▁▃▅▆▇████████████ -- 「我們都很努力地讓我們的動作看起來很優美、更流暢、控制力更強, 在我們心中有一個理想的風格,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光是登頂是不夠的,要達到這種完美的境界才重要」。 --Francois Legrand ,1995, for mag.R&C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ocean223.n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