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forjjlu@TWserv (阿竹), 信區: natural_being 標 題: [中國時報12/08/98] 冬遊尋寶 賞蛙最樂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Tue Dec 8 17:00:18 1998) 中國時報 87/12/08 【當季生態推薦之旅】 冬遊尋寶 賞蛙最樂  陰雨濕冷的天氣,使得人們休閒空間縮減, 但此時正是全省各地難得可以細細觀察本土珍稀蛙另類生態的良好時機, 何妨全家來趟另類點的冬季賞蛙旅遊,變換一下心情和休閒方式。 文/謝禮仲  北台灣進入濕冷的季節,常令遊人不知做何消遣,這樣的天候卻正是賞蛙最佳時機。 長腳赤蛙、台北樹蛙 冬天進行繁衍  一般蛙類的繁殖期多集中在春季,但是長腳赤蛙與保育類的台北樹蛙卻選在此刻 進行繁殖。以平日居住在樹上或樹林底層的台北樹蛙而言,繁殖期的雄蛙會遷徙到 樹林附近的靜水域,找尋石縫、落葉下或草根處挖掘洞穴,以中氣十足的鳴叫聲吸 引雌蛙「入洞房」,產下具有保護作用的白色泡沫型卵塊,相當特殊亦是尋找其蹤 影的關鍵識別物。 中北部近郊山區 蛙蹤處處  中北部近郊山區,尤其像是台北的陽明山、四獸山、拇指山、木柵老泉里等,都 可找到台北樹蛙的亮綠色身影。信義區的中強公園入口濕地,則是平日就可親近的 賞蛙去處,此處由吳興國小師生所照顧,一般民眾也得用心維護。 澤蛙、小雨蛙、莫氏樹蛙 南橫沿線蛙種多  遠離北部濕冷天氣賞蛙,南橫公路沿線是專研蛙類生態的楊懿如極力推薦的冬季 去處。由西部進入南橫,甲仙、寶來一帶可觀賞拉都希氏蛙、澤蛙、小雨蛙和盤古 蟾蜍等。爬升到天池,千萬得拉長耳朵靜心傾聽,莫氏樹蛙不分晝夜﹑終年不絕的 鳴叫,在靜謐的高山峻嶺間多聲部重唱,格外悅耳。過了埡口的利稻也有牠們的蹤 跡。再下到霧鹿峽谷,則換成日本樹蛙擔綱演出,一趟南橫之旅除了壯麗的風景外, 也可見識多種蛙類,的確是冬季豐富之旅的絕佳選擇。 盤古蟾蜍皮膚有毒 觀賞小心  盤古蟾蜍為冬季最常見的蛙類,全省都有分佈,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仍可見到。開 闊地或光亮蟲多處都容易發現,冬天產下的卵經常纏繞在水草或石頭間,可達十公 尺以上,而黑壓壓成群聚集的蝌蚪,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但其皮膚有毒,觀者宜注意。  此外,冬季賞蛙的去處還包括南投日月潭、高雄藤枝森林遊樂區以及台東的知本 森林遊樂區。 賞蛙四要訣  只聽蛙鳴處處,卻遍尋不著蛙蹤,是多數人「遺憾」的經驗。賞蛙如同其他生態 觀察一樣需要掌握若干竅門,更得細心與耐心搭配,想要盡享賞蛙樂,大人小孩都 不難。 一、必要裝備:  蛙類多棲息在潮溼陽光不見的林蔭底層,經常需要踩進溼地中觀察,穿著雨鞋最 方便。帽子可擋樹枝、蜘蛛網等異物傷害,而棍子則為「打草驚蛇」的必備保護工具。 二、觀察時間:  白天看卵與蝌蚪,夜間看成蛙。但是在繁殖期高峰或下雨天,成蛙相當活躍,不 分晝夜都有機會看到。 三、尋訪要領:  沒有強烈寒流來襲的陰雨天最適合觀察。找一處陽光照射不到、長有苔蘚、地上 有落葉、積水的林間潮溼地帶,較容易發現蛙類蹤影。開闊地區或水域則往水草、 浮萍等蛙類習慣藏身之處尋找。若在溪流邊,則應找尋水流較緩的岸邊。搜尋時先 靜靜傾聽蛙鳴,以發亮的眼睛或白肚皮為目標,再放輕腳步慢慢接近,必要時關掉 手電筒耐心等候。 四、參考圖鑑:  想要深入觀察、了解台灣共三十種的蛙類、蟾蜍,一本圖鑑是絕對必要的。新近 由楊懿如撰寫、李鵬翔攝影、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出版的《賞蛙圖鑑》, 對於蛙類生態與個別特徵、習性等相關知識,均有深入淺出的闡釋,非常適合一般 入門者。 -- 阿竹 風過竹不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