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山西子灣# > ----------------------------------------------------------------------- < 發信人: passport (㏑<@++<±M+) 看板:aborigines 日期: Fri Jan 9 21:39:57 1998 標題: 原住民的生產型態 台灣原住民種類不一,習俗分殊,但其受環境的支配與利用環境的狀 況卻彼此類似,近海者捕魚,山居者打獵,而山田燒墾的農業為台灣本島 各族主要的生產方式。農作物收入是賴以生存的主要來源,飼養則是各族 主要的家庭副業,其經濟情況是屬於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並無明確的職 業分化,亦尚未達到交換經濟的境界,以下我們略述原住民傳統之生產型 態。 □ 農耕 □ 台灣的原住民已度過了石器時代,而有簡單的鐵器從事農業生產,耕 地多羊在聚落附近的地地上。在人稀地廣的昔日,他們行棄耕制,每一塊 地由於不知施肥,因此經過數年之種植,地力已盡,即棄而另選地地再種 。待人口漸增之後,行休耕制,一地經數年耕之後即閒置一段時間,五、 六年不等,然後再行開墾。種植之作物繁多,一般以粟為主,並有一連串 與粟有關的農耕祭儀,各族皆有聖粟之習俗,其他如甘藷、芋、玉米、水 稻等種植亦多。水稻為漢人傳入,山田種作採用混作的方式種植,般不知 作水土保持和施肥;離居住處較遠之耕地皆有耕作小屋或涼棚之建築,以 便貯藏與休息。 □ 狩獵 □ 狩獵是各族獲取獸肉的主要來源,山居諸族至今仍行之,狩獵概由男 子擔任,以人員多寡可分為團體獵與個人獵,狩獵的方法則可分為陷坑獵 、追逐獵和焚獵等。團體獵往往在祭儀之前後舉行,其意義是多方面的; 個人獵則隨個人所好而行之。獵具一般以獵刀(腰刀)、弓箭、長槍和火 槍等為主,火槍從漢人處交易得來,獵獲一般以山羊、鹿羌、野豬和山鳥 為多,所得之鹿茸、鹿鞭諸物多與漢人交換日常用品、鹽、糖和火藥槍枝 等物。 □ 捕魚 □ 近海居住者,如蘭嶼島的雅美族,東海岸的阿美族和平埔族都善於捕 捉海魚,他們備有漁船,或竹筏,以供出海作業。尤其是雅美族,捕魚業 最為發達,日月潭的邵族捕魚亦甚為發達,恥他各族多從事山溪或河湖魚 撈。 捕魚亦可分個別和團體兩類,方法有毒魚、射魚、堰魚、網魚、誘魚 和釣魚等。團體捕魚多與公共活動、歲時祭儀有關,往往全社參加,以毒 魚為主,兼具娛樂性。各社有其固定的漁區,所得之魚獲共同消費。 □ 採集 □ 採集在各族經濟生活中亦佔重要地位,男女老幼都能參與。採集是原 始生產方式的存留,可補上述諸生產方式的不足,食物採集的對象以小動 物、昆蟲到野菜、野果為主,其他陶土、石片、木材、竹子、藤子等工藝 材料及薪柴等亦為經常採集之物。 綜上所述,台灣原住民傳統的生產型態是以農耕為主,兼以畜養狩獵 捕魚和採集,而狩獵與捕魚之盛行與否則視其所處的環境而定。 > ----------------------------------------------------------------------- < -- 歡迎光臨成大計中小甜甜登山野趣版 < mmountain / bbs.ncku.edu.tw >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上線處:[140.115.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