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forjjlu (阿竹) 看板: mountains 標題: [剪報] 卑南族的佩刀感情 時間: Mon Jun 26 23:18:42 2000 聯合報 2000/06/26 卑南族的佩刀感情 林建成  卑南族人對於刀統稱為「達勞」,但是仔細區分還有傳統裝扮時的一種禮刀,稱 作「海亞勒」,過去刀子用來當工具,也是砍人頭時的利器,兄弟結拜時更拿來當 作贈與禮物。  初鹿部落族人對於刀子的感情十分深厚,配合傳統施予不同階段的作為,在男性 成年期分三階段,當七、八歲時,該年齡層稱之「阿拉克」,就送入「巴拉冠」— 集會所接受教育及學習軍事武藝,大約經過三年時間,晉升為「萬沙浪」,再經考 核通過成為「依得萬沙浪」,表示已經成年,可以談論婚嫁娶妻生子。  成年儀式是男子一生中重要的時刻,舉行時,父親會為年輕的「依得萬沙浪」準 備好「達勞」,在「瓦利勝」—成年禮中,送給孩子一把漂亮的刀子,象徵今後將 做為保護部落的勇士,身繫全體族人的安危。此時,年輕人要接受長老的俗稱「咬 人狗」植物拂拭小腿的考驗,而父親所送的刀子,就擱在肩上,一邊忍耐著癢痛難 當,以表現自己勇敢有能力應付嚴厲事物。  成年後男子的正式衣飾佩戴,還有另外一組佩刀,一式兩把,以精雕細琢方式製 成的,大的叫著「海亞勒」,小一點的稱「卡母特」,基本上是用來保護自己的佩 刀,遇到危險時,可以拿來防身或臨時急需用。而當兩個族人有意結拜成為兄弟, 家庭裡也會準備一組漂亮的佩刀相贈,一方面也做為信物。  過去卑南族初鹿部落曾經與延平鄉隔鄰的布農族人,為了爭獵場土地因素,引發 爭執,彼此以砍人頭報復,所使用的就是平常慣用的「達勞」或「海亞勒」佩刀, 只是這類曾砍過人頭的刀子,早隨著習俗消失而湮滅。  最近初鹿部落因為公墓整建,許多古墳在怪手機械的挖掘下,出現許多奇特的陪 葬物,包括瑪瑙珠、鑲銀肩帶等,其中有一把古刀,外觀已經銹跡斑斑,不過仍可 辨認是一把「海亞勒」,因為刀柄上以銅雕刻上了繁複的傳統圖案。  族人「沙哇岸」說,該把佩刀在部落裡六十歲以下的老人家也沒有看過,他憑著 雕刻的圖案,類似蝴蝶併立反面雙勾的造形,在傳統服飾圖案上比對出來,原來屬 於卑南族初鹿部落的特殊圖案,當年已經十分流行。  沙哇岸說,往昔族人要製作銅雕的刀柄,必須先行以利器將木頭刀柄鑽孔鑿洞, 排列出圖案,然後把銅溶化成漿,倒在木頭刀柄上,順勢抹平,於是在有孔洞部份, 就會留下小圓圈的圖形,整體觀之就可以明顯地看出圖案。  沙哇岸推測,該把佩刀應該有六十至一百年間,依老習俗族人死後會把喜愛的物 品一起陪葬,該名族人可能是希望佩刀能夠陪伴他,同時也可能因為日據時期禁止 獵殺人頭,這把砍人頭的佩刀已無用武之地,才入地止息紛爭。 -- 阿竹 風過竹不留聲 -- ※ Origin: 台灣文化資訊站 ◆ From: ccsun32.cc.ntu.edu.tw ※ Origin: 成大土木大地雕塑家 telnet://bbs.civil.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