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kateberry (古道西風瘦馬) 站內: OldRoad 標題: 丹大地區人文生態-布農族與古道概說(鄭安睎) 時間: Wed May 21 13:48:35 2003 有一天不小心在網路上看到的 是鄭安晞先生的論文 不知道可不可以轉po過來 怕違反著作權...應該不會吧...整理成bbs可以看到格式 可是有些日文bbs無法變識 論文的內容非常詳盡...有興趣的人可以再直接跟我要word檔...會比較容易看得懂... 文中的() 是注解的部分 因為原本是word檔 一頁頁的最下面都會加注 ============================================================================= 丹大地區人文生態─布農族與古道概說 鄭安睎* The Humane Environment of Dan-da Area─The Introduction of Bunun and The Ancient Trail by An-Ci Cheng 關鍵詞:丹大地區,關門古道,布農族,古道學,撫番(1)道路,理蕃道路 Keyword:Dan-da area, Kuan-man ancient trail, Bunun (the indigen; a clan dwelling in Dan-da area), the ancient-trail studies, Fu Fan Road (built in order to soothe barbarians), Li Fan Road (built in order to manage barbarians). 摘要 「丹大地區」是深藏於臺灣中部的一塊瑰寶,也是原住民(布農族)從前活動的天堂, 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本文試圖粗略地介紹此地區的人文生態,先簡述原住民歷史與 舊部落概況,再交代不同時期的古道沿革與筆者之踏查結果,來串聯此地的人文景觀。 Abstract "Dan-da" area, a precious treasure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aiwan, was once a paradise for the indigence (Bunun) and abounded with indigenous culture. This article tends to introduce culture and ecology of this area in outline. First, briefly formulate history of the indigence and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old tribes and then explain history of the ancient trail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conclusion of my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conn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e activ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area. ---------------------------------------------------------------------------- *作者簡介: 政治大學登山隊OB、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臺北大學登山社(原中興法商學 院登山社)指導老師 ---------------------------------------------------------------------------- (1)清代對原住民的稱謂,慣用「番」字,如:生番、化番、化番。日治時代改成「蕃」 ,為反映當時時空背景下的意識型態及尊重原作下,相關稱呼並未加以改變。 ---------------------------------------------------------------------------- 一、前言 岳界所謂的「丹大地區」,主要是以中央山脈的「南三段」為主,不僅地域涵蓋範圍廣 大,且跨越兩個轄縣(花蓮縣與南投縣),筆者以丹大林道為中心,稍微放大一些。區內 地廣物博,自然景觀變化多樣,另一方面人文資產也具有可觀之處。 「丹大地區」有著豐富的人文生態,從早期努力開拓山林的探險兼登山家、負責維修 「新東西輸電線」的臺電工程人員、丹大林道上濫植與恣墾的菜農、及對此區動植物之 研究人員……等等。但這些畢竟都是外來客,廣大的「丹大地區」存在著居住許久的原 住民─布農族。他們早年活動於此山區,留下許多文化遺產(諸如:舊社石板屋、舊地 名、舊山名),由於他們的存在,對填充真正屬於臺灣本土的歷史,應該給予正面、積 極的肯定與出自心中無私地讚賞。 另外,由外界勢力介入後的新措施─清代「撫番道路」,日治時代「理蕃道路」(2), 也是本區另項人文景觀重點。 二、原住民─布農族 (一)、布農族口傳歷史 據布農族族人的傳說,巒社群(Taki Banua)族人傳說他們的祖先居住地是在Lokaang (鹿港)。郡社群(Ish Bukun)人傳說祖先是在Linpao(Linkipao),當為林杞埔(今南投縣 竹山鎮)、Taulak(斗六)與Lamtao(南投)等地方,但這些地名都非出自布農語。布農族 最後遷入山地之前的原居地,是在臺灣西部的平原一帶的Lamongan,位置約在今社寮、 名間一帶,後來漸往中央山地移動。 布農族之遷移路線有三條: 一、布農族原住於西部海岸Lamongan之地,則以Taulak(斗六)移向Linpaho(林杞埔),而 後沿濁水溪、郡大溪,移向巒大社或溪諾袞社(????),以上為巒、丹、卓社群 之口傳。 二、Lamongan移向,經日月潭(Nin Isivatan)對面,穿過埔里社(Xavi an)附近,再至卓 社,移至Astang Lainga。 三、Lamongan 由濁水溪岸,經卓社、Astang Lainga,為郡社群之傳說(3)。    布農族另一Valivayan氏族傳說: 吾人與卓社番系統不同,原為水社番(Nin Isivatan),居住魚池庄阿里眉(Valivai),而 後遷徙於Atsang Tuduh時,曾受Tamasilasan氏族之保護,使得參加卓社番(4)。 ---------------------------------------------------------------------------- (2)清代對於深居內山之原住民,輔以「安撫」與「徵賦」為主,所以開鑿的道路,一 般通稱為「撫番道路」﹔日治時代,改以「鎮壓」與「高壓管理」為主,因此稱為 「理蕃道路」。 (3)移川子之藏,《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一)》(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35), 頁140 (4)劉枝萬,〈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文獻叢集(六)》(南投:南投縣文獻委 員會,1958),頁17 ----------------------------------------------------------------------------        布農族社群分化示意圖             卓社群(新分支)       卡社群   卡社群 巒社群   (舊分支)       巒社群   丹社群(新分支)             巒社群             郡社群(5) (二)、布農族概說   臺灣眾多的原住民族中,布農族是屬於山地子民的一群,也是叢巒疊嶂的中央山脈 中,活動性較強、個性溫和的民族,早期活躍於中央山脈的中、南部,清朝史料中,常 被歸類在「生番」或「高山番」。日治初沿用之,並加個艸字頭,稱「生蕃」,按位置 而言又被稱為「南蕃」(處於濁水溪以南,故稱之)。 後來有伊能嘉矩、鳥居龍藏等知名日籍學者,致力於研究原住民因信仰、語言、氏族組 織、文化等等的不同而有「民族」之別,「布農族」一名從此產生。目前的布農族總數 約有43000多人(6)。主要居住在南投縣的信義鄉、仁愛鄉,其次為花蓮縣的卓溪鄉、萬 榮鄉、秀林鄉,再其次高雄縣桃源鄉、茂林鄉與三民鄉,最後則為臺東縣海端鄉、延平 鄉與卑南鄉,其餘散居全省各地。 依照其布農族社群分類,共分有五大社群為:巒社群(Taki Banua)、卡社群(Taki Bakha) 、丹社群(Taki Vatan)、卓社群(Taki Tuduh)與郡社群(Ish Bukun)。另有一說為六大 社群,分別為巒社群(Taki Banua)、卡社群(Taki Bakha)、丹社群(Taki Vatan)、卓社 群(Taki Tuduh)、郡社群(Ish Bukun)巒社群以及蘭社群(Takopulan)(7)。據日治時代民 族學者移川子之藏所著之《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與邱其謙著《布農族卡社群的 社會組織》兩書中,都有說明蘭社群(Takopulan)為獨立之一群,但兩位學者大致傾向 蘭社群已漸被鄒族同化,甚至不可分辨,因此不再視為獨立區分之的一社群。 「丹大地區」的布農族原來生活在濁水溪的支流─丹大溪、卡社溪、郡大溪與巒大溪等溪 之間,絕大部分的舊社分布於兩岸的高位河階地或者稜線上較為平緩處,處「座山面水」 之態勢,「座山」可收禦敵之效,「面水」便於生活所需之飲水與旱田之灌溉。 日治昭和年間,因實行「集團移住」政策,使得原本生活廣闊山間的布農族族人,都強制 被遷移至近平地之丘陵地,這樣一來可以便於管理、控制與徵稅﹔二來當原住民遷走後, 日方可以肆無忌憚的重新擬定蕃地開發計劃(包括:林產、礦業與水利開發等)。遲至日治 ------------------------------------------------------------------------------ (5)李敏慧,《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之布農族為例》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7),頁17。 (6)根據85年內政部之統計數字。 (7)邱其謙,《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66),頁9-13。 ------------------------------------------------------------------------------ 末期,廣大丹大山區的布農族舊社,皆已遷移完畢,除了少數(如:巴庫拉斯社)尚有原住 民居住外,其餘皆空無一人,目前只剩斷垣殘壁,徒留後人唏噓! 目前郡社群與巒社群從郡大、巒大溪流域遷至新中橫公路(臺21線)沿線的村落,巒社群族 人也有一部份遷到信義鄉人和村,卓社群移至埔里鎮中正村(過坑)與仁愛鄉萬豐村、法治 村(武界),卡社群遷到信義鄉潭南村、雙龍村與地利村,丹社群主要移往花蓮瑞穗鄉馬遠 村,少部分住在地利村。 至於此地區的舊社分布,從下列的古道中連帶說明。 二、古道 (一)、何謂「古道」呢? 廣義來說:「只要是前人走過或使用過的道路,都算是古道」。那古道的定義也太過浮濫 吧!而且古道的數目,可以隨個人之意而增減,只因為都有前人走過與使用過吧! 因此,筆者認為「所謂古道者,為對臺灣歷史發展、具國防功能、經濟、原住民遷移、文 化發展……等等,較有特殊貢獻的,才堪稱真正的古道」。甚至以較嚴格的標準來定義之 ,還需包括道路開鑿沿革、目的、年代、施工進度、施工圖、經費、道路規格與里程數… …等等。但如此定義,未免太過於武斷一點,一味只重視位階較高的道路(如:清代北、 中、南三路、日治警備道……等等),忽略攸關於一般人民生活、產業、特殊功能的舊路 ,這樣有所偏廢,也不太好。 筆者建議「最佳處理方式,交由一群包含「工程學、地理學、人類學、歷史學、地形學與 植物學」等眾學者加以研究,並提出完整的調查報告後,針對於每條古道加以分級或命名 ,還給它原有的歷史地位與面貌。此舉也使得「古道」有一較嚴格的定義,才不會眾說紛 紜,導致人云亦云。 「丹大地區」存在著許多舊路或古道系統,源於原住民因生活所需,自然走出的「步道」 ,以及後來漢人與日本人介入原住民地區的統治權,利用官方之公權力,正式開鑿的「撫 番」或「理蕃」道路系統﹔然而,這些道路的前生,莫不是原住民遷移、婚姻、貿易或部 落間的聯絡道路﹔後來的開鑿者,只是利用舊有路線,加以拓寬或重新定線而已。 (二)、清代「撫番道路」 1.關門古道 清代一朝,此區最具代表性的道路,首推「關門古道」。據史料記載,修築此條道路最早 的定案於清光緒十二年九月之前,可能同年開始興建,以中央山脈分東西兩段修築﹔西段 古道約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十月前後始準備開工事宜,事實上拖到十三年初(1887年) 才動工,由臺灣鎮總兵章高元督修,余步青負責修築,共一百二十二清里(約70.2公里)。 東段古道興建的日期較晚,約在光緒十三年春(二月)才修築,由統帶鎮海後軍副將張兆連 督修六十里(約34.6公里),東西共計一百八十二里(約104.8公里),共用士兵及民夫約三 千人始完成。但由於「番害」不斷,同年(十三年)八月間左右,道路就告中斷,日治時代 曾經大規模重修過(8)。 其實古道大抵無名,大多數為人所知的名稱,只是一般人約定成俗的慣稱。名稱上或是當 地的稱謂(安通越嶺古道),或許是溝通兩地的要道(蘇花古道─蘇澳至花蓮),甚至是古道 越嶺的要地(清代八通關古道、日治合歡越嶺道),也有可能是兩端入口處的合稱(淡蘭古 道、蘇花古道),更可能是利用沿路的自然景物命名(大甲溪道路)。隨著歷史政治舞臺的 推移轉換,古道名稱有著不同的變遷意義,不論是探討其本身所提供的眾多相關自然、人 文地理資訊,更能從中建構地方文史與古道發展與衰微,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清光緒十三年四月初四日(1887年4月26日),臺灣巡撫劉銘傳上奏《各路生番歸化請獎員 紳摺》,首次提及「關門古道」的開鑿: ****************************************************************************** 竊臣於光緒十二年夏秋剿撫南北社番,先後奏明在案。旋據署臺灣道陳鳴志、副將張兆 連稟稱:後山番社,未撫尚多,跧伏萬山之中,北抵蘇澳、歧萊,南至卑南、恆春、綿亙 數百里。若由後山水尾適中之地,與前山彰化,除道成梁,聲氣聯絡,先撫後山中路,其 餘當聞風向化,無俟招徠﹔否則,招撫雖多,聲氣終隔,勞費雖重,馴服仍艱。當檄署臺 灣鎮總兵章高元,統帶◇軍練勇民夫,自彰化集集街鑿山而東,張兆連自水尾鑿山而西, 兩面刻期並開孔道。章高元率勇自拔埔社開自丹社嶺,造路一百二十二里﹔張兆連自水尾 開至丹社嶺,造路六十里,均係崇山峻嶺。該鎮等自冬至春,鑿崖伐木,一律告竣(9)。 張兆連開山時,軍聲震岩谷,峭壁深谿,諸番社已憚威懾服(10)。 ****************************************************************************** 從文義中隱約得知,「關門古道」在開鑿之初,清廷並未有正式稱呼,或許與八通關古道 同樣被列為「中路」,也許一如後代史家稱為「集集、水尾道路」,不過名稱上自有其特 別的涵義,它特指從古道從「集集」(今南投縣集集鎮)修築至「水尾」的地理區域(今花 蓮縣瑞穗鄉),此乃古道西端與東端入口處的合稱 。事實上,這條古道尚有其它別稱,從 另一篇光緒十三年閏四月二十七日(1887年6月18日)的《臺灣府轉飭恆春縣嚴禁後山販賣 耕牛出口》一文中提到:「查拔子庄之路,尚未開通,販牛之徒,均由三條崙一路而出, 山勢險峻,鳥道羊腸」(11) 。可見「拔子庄道路」一詞亦被使用著。以上之稱呼,大約 盛行於清朝光緒十三年以後,直到日本據臺為止。 ------------------------------------------------------------------------------ (8)鄭安睎,《臺灣最後密徑─關門古道》(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 (9)劉銘傳,〈各路生番歸化請獎員紳摺〉,《劉壯肅公奏議(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8),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頁217-218。 (10)清代的「集集」也稱為「齊集街」、「集集街」或「集集堡」(今南投縣集集鎮,尚 包括社仔、水裡坑(皆於今南投縣水里鄉鄉內),日據時代也稱水里鄉為「社仔」或 「社子」。嚴格說來,關門古道西段的開鑿起點應該是拔社埔(今南投縣水里鄉民和村) ,東段為拔仔庄(今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 (11)歐陽承駿,〈臺灣府轉飭恆春縣嚴禁後山販賣耕牛出口〉,《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 (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頁106。 ------------------------------------------------------------------------------ 甲午戰敗,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於治臺初期,便有不少高山探險家銜命前來踏勘所謂的 「奧地」(12)。踏勘源起對臺灣內山生蕃地的好奇﹔或受臺灣總督府之命令、軍部請託﹔ 或負責測量深山蕃地地形圖﹔再者是奉命調查「關門古道」附近森林、水文、原住民部落 與交通路線等等。牢牢大者,有首創臺灣生蕃地探險的陸軍少尉長野義虎(1896年)、警部 齋籐平馬(1908年)、蕃務本署囑託森丑之助(1910年)、測量總技師野呂寧(1913年)……等 等數人。這幾位大無畏的日本探險家,都曾親自走過這條道路,並留下詳實的描述記載與 照片寫真,從他們的報文中明顯發現古道名稱已有改變。其中由森丑之助所著的《集集、 拔仔庄間─中央山脈橫斷探險報文》一書,就直接稱它為「集集、拔仔庄道路」(13),此 外日人也偶以「拔仔橫貫道」(14)稱呼之,或簡稱「集拔線」或「集馬線」(集集至馬太 鞍溪)。日據時代的東段入口處「水尾」一詞被「拔仔庄」取代,東段的起點從今日的瑞 穗鄉本庄北移至富源村(舊稱拔仔庄)。 近年來,最常被使用的名稱是「丹大越嶺道」(15)、「關門越嶺路」 與「關門古道」(16) ,此三名詞的出現,時間上稍嫌晚一些,是較為現代的稱呼用語。民國六十、七十年代, 「丹大越嶺道」與「關門越嶺路」出現在由戶外生活雜誌社所編的《高山導遊圖》地圖集 中的〈干卓萬山列〉、〈郡大山彙〉與〈丹大山列〉3張圖中。幾年前,國民旅遊出版社 所出的《臺灣登山湖泊登山導遊圖集》中的〈東郡、東巒大山〉一圖中,也出現「丹大越 嶺道」(17)、「關門越嶺路」的標記。全部皆指這條橫貫臺灣中部,由西側之南投向東邊 的花蓮,延伸的中部交通聯絡要道。 「關門古道」則是大家最新的通稱,出現於臺大登山社《丹大札記》(1991年、1999年)一 書中。「關門古道」之來源於古道通過中央山脈越嶺點之關門山頂,又可稱為「關門山古 道」、「關門山越嶺道」。清代留有「關門」木造隘門(關卡)以及「關門哨站」(或關門營 盤),後便以「關門」稱此山頭。依照先後出現次序彙集如下:「拔子庄道路」、「集集、 水尾道路」、「集集、拔仔庄道路」、「集拔線」、「集馬線」、「拔子橫貫道」、「丹 大越嶺道」、「關門越嶺路」(關門山越嶺道)與「關門古道」(關門山古道)等等,皆指此 條道路而言。 橫貫中央山脈中段的「集集、水尾道路」,是清朝正式修築的「撫番」道路之一,也是最 後一條「開山撫番」道路。這一條道路西起集集(今南投縣集集鎮),沿著今日的濁水溪中 ------------------------------------------------------------------------------ (12)所謂「奧地」,專指日治時代盤據在中央山脈內處深山桀傲不馴的生蕃,所佔據「蕃 地」而言。 (13)大正九年(1920年),臺灣總督府發布了地方制度改革,新舊地名文字改正,其中把 「仔」簡化為「子」、「墩」簡化為「屯」等等,因此才有「拔仔庄」與「拔子庄」 並存之因。見臺灣總督府,〈大正九年八月府令第四十八號?依?街庄?名稱及管轄 區域內地名?關??件〉,《府報》,第2188號。 (14)駱香林,〈交通〉,《花蓮縣誌(八)》,提到「拔仔橫貫道」,應是沿用日治時代之 稱呼,頁28。 (15)「丹大」一詞,源於此地區是布農族丹社群的祖居地,簡稱「丹社」(Taki Vatan 或Haol Vatan),丹社群族人因聚落於「丹社」,因聚落頗大,而稱為「大社」, 訛以「丹大社」稱之,後岳界習以「丹大」代表此地區。 (16)古道越嶺通過此峰頂巔(關門山),故名之。 (17)「丹大越嶺道」亦稱「丹大概略路線」。 ------------------------------------------------------------------------------ 游,進入水裡坑(今南投縣水里鎮),往東溯行其大支流-丹大溪,經過巴庫拉斯社、卡社 、拉夫郎社、加年端社到丹大社,爬上關門山西稜,爾後沿中央山脈南行,再東下馬太鞍 溪,上倫太文山(崙大文山),沿稜東行至拔子庄(今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而出平地,再往 南到達水尾(今花蓮縣瑞穗鄉)。 截至目前為止,此條古道的路線,全部已被標位出來。若以古道探勘難易度來評比的話, 「關門古道」算是難度較高的,此道路途中不僅崩壁處處,且路程遙遠,上中央山脈之前 又必須溯溪,需具備溯溪技能,全程走下來需要14~20天,非一般人所能抵達。若以A、B 、C、D來分等級的話(字母排序愈後,難度越高),此道路被歸於D級。此外,此地區尚有 三條清代的古道,第一條為「水沙連古道」,另外兩條為「頂崁、拔社埔古道」與「內凹 仔古道」。 2.水沙連古道 一、 兩百年前,由於遷徙與貿易之所需,原住民「眉番」與「泰雅番」所活動的埔里盆地一帶 ,漸漸地踏出水沙連古道之北端路線。稍後的「水社番」與「布農族」則踏出南端的路線 。清嘉慶、道光年間以降的平埔、漢人移民則更加活絡此條路線。清代兵備道夏獻綸,曾 經於光緒三月年底前往埔裏社勘查中路,於〈臺灣府轉行臬道夏獻綸查勘中路埔裏各社籌 辦事宜〉中的黏稟稿一文: ****************************************************************************** 光緒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札  敬稟者:竊職道前擬前赴中路埔裏各社查閱情形,稟明憲鑒。旋於十一月初三日由郡起 程,初六日抵彰化所轄之集集街。初七日,由集集街至風谾口至土地公安嶺,路較峻削。 又下嶺十里至頭社,又五里至水社,又五里至貓蘭社,又五里至新城─即審鹿社,又十里 至白藥嶺,又六里至埔裏社之大埔城。計由風谾口至土地公安嶺皆屬山路,經吳鎮開闢, 現在輿馬可通﹔由頭社至埔裏社,雖間隔一、二小嶺,皆屬平坦易行。 ****************************************************************************** 《集集記略》曾就土地公鞍路(水沙連古道南段)加以描述: ******************************************************************************  怠至光緒十年,臺灣鎮總兵官吳光亮者,既開路透入後山,再遂開往埔里社之路,則土 地公鞍嶺為第一崎嶇,吳光亮派出委員,大興土工,剪伐樹木,修理崎嶇,凡有顛危之處 ,改易大異尋常,險阻頓平,開費不少。自此行路之人,雖是登山陡嶺,比昔日之困苦, 卻減少一大半也。 ****************************************************************************** 「水沙連古道」起點為埔里,迄站為集集,為清代之官道,目前只剩兩段較為完整的路段 ,一為「土地公鞍嶺段」,此段業已由筆者探勘成功,起點從水里之二坪仔,上至土地公 鞍嶺的山腰,最後緩下銃櫃,路況不錯,約需半天行程﹔另一段為「白藥嶺段」,此段筆 者尚未探戡。 3.其它 尚有「頂崁、拔社埔古道」與「內凹仔古道」(18),此兩條為漢人移民的道路,兼具有 ----------------------------------------------------------------------------- 18.嚴格說來,只有「水沙連古道」的開鑿沿革較為完整,「頂崁、拔社埔古道」與「內 凹仔古道」兩條並非如此詳細,但它們是早期漢人移入「拔社埔」(今南投縣水里鄉 民和村)的主要道路,應定位為「舊路」。 ----------------------------------------------------------------------------- 「漢蕃」交易的功能。頂崁、拔社埔古道是聯絡頂崁與拔社埔之間、內凹仔古道聯絡內 凹仔與拔社埔,也是關門古道對外的聯絡要道。 (三)、日治「理蕃道路」 日治時代,當控制住北蕃(泰雅族)後,就著手處理南蕃(布農族)的問題,為了掌控布農 族的活動,也在此地修築不少的警備道,從《新高郡管內概況》一書中的記載,可知修 築警備道之緣由: ******************************************************************************  日據時代,以鐵絲網封鎖的臺東,花蓮港兩廳轄內的高山蕃(布農族)屢次向南投廳丹大 方面出草,並煽動同族窺視日警駐在所的動靜,已到了一有機可乘便要襲擊的態勢,為了 防備高山蕃的襲擊,南投廳於大正五年開鑿或補修三條警備道路,並加強丹大駐在所防禦 工事,以嚴密防備,此三條警道路是: 一、從人倫社起,經由丹大溪至卡特格蘭社之11日里(約43.2公里)。 二、從人倫社起,經由郡大溪至卡特格蘭社之16日里(約62.8公里)。 三、從人倫社起,經由巒大山至伊巴厚社之11日里(約43.2公里)。 通往丹大警官駐在所的警備道路,以塔馬羅灣社為起點的二條: 一、自塔馬羅灣社起,經由加年端社,沿丹大溪之右岸(北岸)前往第一條道路的長度, 自塔馬羅灣社算起共有11日里又31町(約46.6公里),其中自加年端算起至丹大社有3 日里26町(約14.6公里)。 二、自加年端社越過丹大溪,再沿丹大溪左岸(南岸)前往,第二條道自加年端算起至丹 大社有6日里又13町(約25公里)(19)。 ****************************************************************************** (一)、中?線警備道 「中?線警備道路」係日治時期所修築警備道之一,道路為「南北」走向,從關門古道上 的加年端社(事實上是拉夫郎社),下至丹大溪,越溪到南岸(左岸)的溪諾袞社,再至卡特 格蘭社,最後延長至「日八通關越嶺道」上的觀高警官駐在所,由於是「關門古道」與 「日八通關越嶺道」之間的聯絡道路,因此被稱為「中?線警備道路」,由於主要沿著郡 大溪,也被稱為「郡大溪警備道」,全長共17日里(約66.7公里)。 開鑿初,「中?線警備道」並非一次就修築完成,而是一段、一段地銜接,也不時地提撥 經費,整修道路與架橋,據《蕃族調查書》(20)載明之開鑿沿革: ------------------------------------------------------------------------------ (19)本文原載為日文,經楊師南郡翻譯而成,原始文章查新高郡役所編,《新高郡管內概 況(一)》(臺北:成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124-125。 (20)北野民夫編,《現代史資料(臺灣二)》,山 健太郎解說,(東京:株式會社書房, 1986),頁415-451。 ------------------------------------------------------------------------------ 表一 中?線警備道開鑿沿革表 年代 區間 里程(日里) 經費(單位不明) 摘要 大正二年 自???自???社 三‧二四‧OO 不明 總經費不明 (1913年) (伊利豆社至本鄉社) 臺中州 大正五年 自???至?????? 一‧一二‧OO 不明 不明 (1916年) (自伊巴厚社至望鞍社) 臺中州 ???至郡大溪 一‧二六‧OO 不明 不明 (自本鄉溪至郡大溪) 臺中州 ?????至丹大 五‧二八‧OO 不明 不明 (卡特格蘭至丹大) 臺中州 ?????至丹大 三‧O五‧OO 不明 不明 (卡特格蘭社至丹大社) 臺中州 大正十二年 丹大、????? 二‧OO 不詳 不詳 (1923年) (丹大、卡特格蘭社間) 臺中州 大正十三年 ???、?????? 二‧二七‧二O 不詳 不詳 (1924年) (伊巴厚社至望鞍社) 臺中州 昭和二年 巒大溪鐵線橋 五二 七三O‧OO 架替 (1928年) 臺中州 昭和三年 觀高、?????間道路 五‧一二‧一二 五、七O二、OO 開鑿 (1929年) (觀高、馬西塔隆社間) 臺中州 昭和四年 ????鐵線橋 不詳 六OO、OO 架設替 (1930年) (溪諾袞鐵線橋) 臺中州 ???鐵線橋 不詳 六OO、OO 架設替 (本鄉鐵線橋) 臺中州 ????-?????間道路 不詳 二、五九O、OO 開鑿 (溪諾袞社至加年端社) 臺中州 (鄭安睎整理) 「中?線警備道」主要經過布農族的三大社群,一為郡社群﹔二為巒社群﹔三為丹社群。 沿路附近的主要部落有:哈伊拉漏社、喀塔朗社、無雙社、馬西塔隆社、本鄉社、郡大社 、伊巴厚社、望鞍社、卡特格蘭社、溪諾袞社等等,於溪的對岸也有一些舊社(如:龍開 板社、伊利豆社……等等)。警備道也通過幾個駐在所,主要有:觀高、無雙、馬西塔隆、 本鄉、郡大、伊巴厚、望鞍、卡特格蘭、溪諾袞等駐在所。十多年前,此古道曾由岳界前 輩吳澄寬、簡進清兩位老師,帶中興法商學院登山社(改制為臺北大學登山社)「郡大溪警 備道」探勘隊,從無雙至丹大林道的林務局三分所工作站,走完3/4以上的行程。筆者曾 在87年暑假,從無雙往南走,大致依照中興法商學院登山社的行程,此舉是為了縮減行程 ,也略過觀高到無雙這一段不確定的路段。然而,從無雙到觀高的路況,經我們當時的回 探,路跡大致還算完整。88年7月底,終於完成了中?線警備道主線最後一段「無雙至觀 高」的探勘。 「中?之線警備道」主要沿著等高線開鑿,全線路況大致還算不錯,除了觀高到無雙、望 鞍社到卡特格蘭社、至拉夫郎社(三分所)等路段,及有些下溪的「之字形」路段外﹔高度 約維持在1,200~1,400公尺之間的等高線腰繞。光復後,林務局利用此道作為造林路,在 此區廣植柳杉、紅檜、臺灣杉等樹種。目前,除無雙一帶的警備道是在原生林之外,絕大 部分的警備道皆在人造林中。一路行來,可說是「綠蔭扶疏」,頗為愜意。 從無雙至三分所間的古道,共經過六座吊橋,目前除了無雙吊橋完好之外。橫跨郡大溪支 流上的吊橋大多已經損毀,全都只剩橋墩與鐵索,其餘(如:望鞍吊橋),已是橋面踏板殘 破,不利於行。三分所下方的溪諾袞吊橋(橫跨丹大溪),現已被大水沖毀,改以流籠暫代 。古道沿路都築有駁坎,路幅大致1.5~2公尺寬,遇水架橋,途中經過數個新崩塌的大崩 壁,除了已經存在的「鈺光大崩壁」(無雙社至馬西塔隆社間),古道在卡特格蘭社之前 (由南往北行),又形成一個大崩壁,我們命名為「海天大崩壁」。古道通過海天大崩壁後 ,路況非常好,沿路兩旁都有植槭樹,直到卡特格蘭社為止。此古道探勘級數很難,除地 形因素外,尚有虎頭蜂的環伺,全程走完需9~12天,以也被定在D級。 「中?線警備道」尚有支線,橫跨東巒大北山北側,下至丹大西溪的密西可彎社,過丹大 西溪接上丹大社,截至目前為止,尚無人全程走通過。 (二)、萬大、卡社警備道 「萬大、卡社警備道」自布農族卡社群族人居地─巴庫拉斯社,通到能高郡轄內的萬大社 (嚴格應稱為「巴庫拉斯、萬大警備道」),於昭和6、7年(民國21~22年)開鑿,全長9日 里(約35.3公里),在本轄區(能高郡)內的部份有2日里又1町(約8公里),起於巴庫拉斯社, 迄於良久社(昔日之卓社),當古道一過武界後,便進入舊時能高郡的管轄範圍內,過萬大 (今仁愛鄉親愛村)的後段古道稱為「萬大、霧社警備道」。本條道路更延長至霧社,甚至 越過埤亞南鞍部(今思源埡口)至臺北州,為臺灣當時內地中央山脈地塊唯一的「蕃地縱貫 道路」(21)。 表二 萬大、卡社警備道開鑿沿革表 年代 區間 里程(日里) 經費(單位不明) 摘要 大正十四年 丹濁合流點 不詳 不詳 開鑿 (1925年) 武界間 臺中州 大正十五年 卓社武界間道路 四、一八、OO 不詳 改修 昭和元年 臺中州 (1926年) 昭和三年 卓社鐵線橋補修 五五 一OO、OO 補修 (1928年) 臺中州 (鄭安睎整理) 日治時代,布農族卓社群、卡社群族人,假如想沿著官道到花蓮的話。第一條路線可由 「萬大、卡社警備道」的起點─巴庫拉斯社,接上「關門古道」,過濁水溪本流到卡社, 再翻越卡社山脈,沿稜線繞出拉夫郎社、加年端社、帖鹿桑社到丹大社,然後翻越中央山 ------------------------------------------------------------------------------- (21)另一條蕃地縱貫道路為沿著雪山山脈西側,起於臺北州的????(今臺北縣烏來鄉福 山村),由巴福越嶺道、霞喀羅古道、北坑溪古道、象鼻─Mifu警備道、Mifu─白冷警 備道,最後接至大甲溪警備道。為第二條「蕃地縱貫道路」,目前只剩斷斷續續的幾 段古道,可供一般登山技術較高的岳友行走,絕大多數被拓寬為公路。 ------------------------------------------------------------------------------- 脈,出花蓮的拔子庄(今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第二條路線,先走一段「關門古道」至拉 夫郎社,過丹大溪至溪諾袞社、卡特格蘭社,繼續往南走藉由「中?線警備道」到觀高, 再由日治時開闢的「八通關越嶺道」出花蓮的璞石閣(玉里)。第三條路線,由巴庫拉斯社 往北走,至萬大社、霧社再經「能高越嶺道路」出花蓮。 超乎筆者意料之外,「萬大、卡社警備道」的路跡非常明顯,保存狀況也不錯。從巴庫拉 斯社開始,先走一段「關門古道」,然後接上「萬大、卡社警備道」,再往北走。從巴庫 拉斯社(約500公尺)後,先「之字型」上升至海拔900公尺的高度後,再腰繞到文文社。文 文社所在地的稜線上,也有獵路可下濁水溪主流,過溪可抵布農族卡社群與卓社群的眾多 舊社。 古道上現存許多頹圯的香菇寮,以及前人種植的竹林,由於原住民都藉此警備道上山打獵 、採收竹筍、香菇與草藥,因此大部分的路段還不錯。警備道直到魯倫遺址之前,遇一個 大峽谷,由於谷深數百呎,加上昔日的吊橋已斷,無法通過,離良久社只是一水之隔,此 道探勘難易度為C級,全程走完需4~6天。 (三)、人倫警備道 筆者無意間翻到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的《中華山岳》(六月號)中,由登山前輩林文安所 帶的「東郡大橫斷」隊伍。事後,林文安特撰一文,文內提到從人倫林道45公里處,可以 循日本的舊警備道,下到伊利豆社。於此又興起探勘的念頭,日前政大登山隊中已經探勘 過「中?線警備道」,因此對「人倫警備道」的路口並不陌生,非常容易就找到道路路口。 日治時代所刊行的《新高郡管內概況》一書,可知會合到舊人倫社(今南投縣信義鄉人和村 )的警備道共有三條,筆者所探勘的此條警備道,是從伊巴厚尾稜的望鞍社,過望鞍吊橋( 橫跨郡大溪)到伊利豆社,再經西巒大山與治茆山之間的最低鞍下到人倫社,我們稱之「人 倫警備道─人和支線」,為「東西」向的連絡道,該警備道開鑿於日大正五年(民國五年 、1916年),全長約26公里,據《蕃族調查書》載: 表三 人倫警備道開鑿沿革表 年代 區間 里程(日里) 經費(單位不明) 摘要 大正五年 自人倫至巒大山 四、OO、OO 不明 總經費不明 (1916年) 臺中州 昭和二年 伊利豆鐵線橋 四O 九六O、OO 架替 (1927年) 臺中州 (鄭安睎整理) 此警備道的起點是從望鞍社算起,經由望鞍吊橋,先沿著郡大溪旁(約920公尺)往北腰繞一 小段,再轉入伊利豆社(約980公尺),爾後過伊利豆吊橋至對面陡稜,起初沿稜「之字型」 陡上,約1,600公尺後,沿稜線的東側腰繞,最後爬上治茆山與西巒大山的最低鞍,昔日這 裡有「巒大山警官駐在所」,現在已經蕩然無存,有一間半圯的造林工寮取代了它,從駐 所可以遠眺「望鞍警官駐在所」及「加年端警官駐在所」,視野極為遼闊。爾後古道繼續 沿著治茆山的鞍部,腰繞下人和村,1,850公尺處,有一條支線下雙龍村。 從警備道上可以遠望北方之日月潭、水社大山、日月潭、埔里盆地與霧社等地,往西北可 遠望集集與水里等地。此處的古道非常寬,甚至可以騎乘摩托車。古道約在1,800公尺左 右接上由雙龍村後方延伸上來的稜線。筆者一直沿著古道走,直到進入林務局的臺灣杉與 麻竹造林地,路跡才告消失。最後,沿著新闢的產業道路,接上人倫林道人和支線抵達人 和村。古道探勘難度級數為C級,全程走完約需7天。特別注意的是,望鞍吊橋已無法通行 ,需要橫渡湍流處處的郡大溪,切忌不要在雨季時前往,以免發生意外。 四、結語 以上,僅就目前所知「丹大地區」的布農族簡史、舊部落與「古道」,作一番概略的說明 。礙於時間受限與個人能力不足,未能詳細、完整地進行全面性探勘,筆者臆測可能尚有 許多道路系統未被發覺,急需大家進一步協力去尋找。 此區的人文生態非常地豐富,不管是「人」本身或其衍生的文化,其實都是一種無形的資 產。成立「能丹國家公園」的計劃,在一陣紛紛擾擾的吵鬧聲中,暫緩執行,但無論成立 與否?似乎都還沒成為定論。對於這塊土地多付出些關懷與愛護,從最根本的「一步一腳 印」探勘、深度訪談與累積資料,才是真的。 近幾年,在「本土意識」抬頭與帶動下,對於存在於深山的一些原住民文化與歷史遺跡, 也漸漸被眾人給發覺出來。尤其講求精緻休閒活動的今日,登山活動已非昔日之登高望遠 之態,現已有許多登山隊把的登山活動,把自然與人文景觀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在欣賞美 麗的大自然景色之餘,也漸漸地走入自然觀察、古道生態、關心原住民舊部落與文化的範 疇。近年來,以臺大登山社的表現最為突出,《南湖記事》(1998年)、《丹大札記》(1991 年、1999年)的出版,開創了結合了登山與人文學術的先例。 近十年來,存在於濁水溪上游地區的許多布農族的舊社(部落),都已不再寂寞,已有多數 族人回去造訪過其故居,目前已知有:丹大社、文文社、拉夫郎社、加年端社、卓社…… 等等,都陸陸續續展開「返鄉之旅」的活動,其目的喚起年輕一代的尋根意識。可以預見 將來的「丹大地區」,一定是人文薈萃,熱鬧異常之所。 參考書目: 一、北野民夫編,《現代史資料 (臺灣二)》,山 健太郎解說,東京:株式會社書房, 1986。 二、李敏慧,《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之布農族為例》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7。 三、邱其謙,《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66。 四、移川子之藏,《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一)》,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35。 五、黃炫星,《臺灣的古道》,南投:臺灣省政府,1991。 六、新高郡役所,《新高郡管內概況(一)》,臺北:成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 七、劉枝萬,〈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文獻叢集(六)》,南投:南投縣文獻委 員會,1958。 八、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二)》,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九、劉銘傳,《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一)》,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69。 十、鄭安睎,《臺灣最後密徑─關門古道》,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 十一、駱香林,《花蓮縣誌(八)》,《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 個人登山經歷: 筆者從事登山活動約九年光景,早期以登「百岳」為目標。多年前,走過合歡越嶺道─錐 麓段、能高越嶺道與日八通關古道西段後,始初識古道。 五年前,改以古道探戡為職志,目前已經踏查過:清代─關門古道、水沙連古道─土地公 鞍嶺段。日治時代─中?線警備道、人倫警備道─人和支線、萬大卡社警備道─巴庫拉斯社 至魯倫段、埤亞南警備道─梨山至霧社段、北坑溪道路北段─根本古道、霞喀羅道路、巴 福越嶺道……等等。 -- ※ 來源:‧淡淡的山岳天 BBS bbs.tkumcc.idv.tw‧ ※ -- 愛護森林 尊重生命 探索未知 體驗自然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