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ccid 看板] 發信人: ROACH <[email protected]>, 看板: sccid 標 題: 【南方】種籽村及種籽介紹 發信站: (NEWS/INFO) National Sun Yat-San University (Thu Jul 16 19:43:19 1998) 轉信站: Zamenhof!news.csie.nctu!news.civil.ncku!ccnews.nsysu!news.nsysu!not-fo 【今日文章】 標題∕種籽村及種籽介紹 來源∕大家來寫村史 ======================================================================== 一、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看哪!花蓮港  「花蓮港」不只是個港(那種有著防波堤與燈塔、港務局與保警駐軍、出入要查 驗身份証的「港」),其存在意義也不僅止於文獻所考據的『依《台灣府志》,凡 「海水支流之處」皆稱港。』(張德水,《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頁107)  其實,現今的新城鄉南段、花蓮市、和吉安鄉臨界太平洋一帶,久已是人們口中 的老地名「花蓮港」。它是個港口,但從來不只是個港口。港埠,毋寧是更合適的 稱謂。港埠意謂著向海陸兩個方向的延伸。從港嘴出發,討海人經營生計、陸地人 尋找休閒、商賈追逐商機;登岸,向西、南、北延展出腹地,農工商學、街社村里 ,處處都有故事正在發生或被傳述著。  泰雅/達魯固族、阿美族、口葛 瑪蘭族、漢族的閩/客 ,從史前時代到近代,絡 驛來到北花蓮,定居,各族群相會,新舊移民交錯。十九世紀末,有龜山島漁民航 海到此,後陸續有琉球漁民多人遷至,他們定居於美崙崖下成為村落,取村名「鳥 踏石」,在花蓮港口拉縴、打漁討生活,落地生根。 ‥‥多羅滿、回瀾港、花蓮港街‥‥  與這些住下來的「在地人」不同的是,淘金客,自十六世紀末起的百年間,來自 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的探險家與官員,以及明鄭、清國的漢族官民,進入奇萊平 原採沙金,這一帶地方遂被命名為「多羅滿」,意思是沙金。  迄十七世紀末,所有外來的侵略/統治者 ,政經軍勢力均難以抵達東台灣中段的 花蓮。儘管清國已於西元一六八四年把台灣正式編入版圖(稱台灣府),但中央山 脈以東的地域仍未在管轄之內,那時對於花蓮的認識多來自船隻漂流、觸礁而登陸 的片面觀察。人們習稱的「後山」在當時「前山」人眼中等同於「蠻荒化外的蕃界 」,或只是著名產金地之一。  「回(洄)瀾港」是奇萊平原的一開灣,夾在海岸山脈北端與美崙山背的陡岸之間 ,花蓮溪口開於灣內南岸,夏季波浪稍平,季節交換間時風向轉變、以及冬季的東 北季風期間,灣內波濤洶湧,船舶碇泊不易。「回(洄)瀾」之名緣自其海岸的波浪 呈回瀾狀,此名不知成於何時,惟知約在一七三0年代(清雍乾年間),云以「近 音雅字」改稱花蓮港。 到了一八七0年代(清同光年間),卑南廳(廳治今台東市)以北、口葛 瑪蘭 廳(廳治今宜蘭市)以南尚未受到官衙管轄,移民往來、物資交易則在奇萊平原的 花蓮港進行,形成一處有四十餘家的街肆(花蓮港街),這是花蓮市最早發展的地 帶。 ‥‥國家勢力進入花蓮港街‥‥  一八七五年,清政府為了開山撫「蕃」和防護洋務,遂開闢北中南三條穿越中央 山脈的道路,北路自蘇澳至花蓮港。又明置花蓮港入卑南廳轄下,派駐一營兵,兼 當撫墾之事。國家勢力正式進入花蓮港街。一八八六年,台灣設省,花蓮港地方設 為「蓮鄉」,是台東直隸州轄下五鄉之最北端。 日本據台後,地方分治的機關多 有更變,由這段變遷史不難看出日本政府步步使力於經營東台灣的軌跡。花蓮初屬 台南縣台東支廳,後於花蓮港街置奇萊辦務署,隸屬台東廳,不久改稱為台東廳花 蓮港出張所。當時花蓮港街因直臨海岸有風浪之危,且為濕地常發生瘧疾,一九0 0年移出張所於今花蓮市區,奠定了花蓮市區商業發展的基礎。隔年廢出張所改設 花蓮支廳,一九0九年創設花蓮港廳。戰後國府改廳為縣,稱花蓮縣。 ‥‥坐船來花蓮:從搶灘登岸到築「港」‥‥  廿世紀以前,漢人、外國人想來花蓮的話,航海比翻山越嶺容易,雖然同樣有大 自然的風險,航海卻得以免去途經原住民疆域時因文化差異產生的衝突。而直到一 九二0年代,花蓮港街尚未築「港」,每月定期有商輪從基隆港航出,下錨於北濱 、南濱海域,客貨登陸以小船接駁,小船近岸後急拋繩纜上岸,灘上得數十人挽拉 小船擱岸。浪高水深,搶灘卸貨險象環生。這種克難的運輸方式在這裡已有半世紀 光景了,而這些拉縴、搬運的苦工多由鳥踏石村民出力。  倡議築港者是花蓮港廳第五任廳長,他認為花蓮要長遠發展亟需一座港口。於是 召募鳥踏石漁人下海探崖壁之虛實,擬定築港計畫向台灣總督府提出申請。當時日 本政府以花蓮是個蠻荒之地缺少產業前景為由拒絕築港申請。及至第七任廳長,邀 同地方士紳赴日遊說國會,結合地方人士組成「花蓮港築港期成同盟會」聯名請願 ,又組成地方棒球隊赴日比賽宣傳花蓮……幾番政治角力,築港案申請終於在日本 第五十九屆議會(一九三0年)通過。  一九三0年十月,花蓮港開口築港。臨岸陸地原為農民放牧的荒野低地,築堤、 掘土,全靠人力施為,鳥踏石漁人悉數投入築港工程。此種以人力內挖式的築港工 程,舉世罕見,僅蘇彝世運河之塞得港及日本千葉縣之銚子港足以比擬。第一期築 港工程於一九三九年十月竣工通航,計東防波堤1,330公尺、西防波堤200公尺,挖 濬土量 1,780,000立方公尺。設客貨碼頭410公尺、漁船碼頭540公尺;燈塔一座高 13公尺24公分,矗立於東防波堤堤頭,稱「白燈塔」,多年來已成為花蓮人的精神 地標;鳥踏石漁村位於西防波堤堤岸,與白燈塔隔航道對望。  花蓮港開港後,海運頂盛,漁業興展,一九四一年達最高峰。  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戰爭波及花蓮,盟軍大舉轟炸,花蓮海運因而中止。 ‥‥花蓮港社區:海洋與陸地的閾門‥‥  花蓮,全國面積最大的縣份,境內多山,平原僅佔百分之七,三千公尺以上高山 廿餘座,臨海拔昇的山脈勢如屏障牆圍。花蓮面對深達五千多公尺的太平洋花東海 盆,海深浪陡;北太平洋暖流(黑潮)近岸迤邐,海洋生機豐饒;海岸線長達一二 四公里,然大抵平直缺少可供築港之天然灣澳。大山大海圈圍花蓮成一封閉局勢, 與台灣其它地方的開發形同絕緣。 國府遷台後,由於動員勘亂時期,長期政治戒 嚴,海禁未開,花蓮港逐漸被遺忘是花蓮踏出山海包圍的一道門戶。 一九八0年 ,十大建設計畫花蓮港擴建。白燈塔傾倒,鳥踏石漁村拆遷消失,村民散去。擴港 完工後,漁船碼頭被集中在內港小船渠內,寬碩的商貨碼頭終年卻僅少數貨輪停泊 。漁業法規千萬條,漁民無所適從;部份河川汙染了沿海水域;企業化捕魚改變了 海洋生態,也使得魚價滑落;種種不利因素逼得傳統漁民無以為生,漁家蕭條。花 蓮港的生命力逐漸失落。  花蓮港輸入大宗是工業原料(煤炭、油料、木屑、礦石等),均為水泥業、紙漿 業、及石材加工業的原料;輸出以砂石、紙漿、水泥為主。砂石輸出被喻為出賣國 土,紙漿業、水泥業則是環境汙染工業。花蓮港淪為「含血輸入、流血輸出」的港 埠。  解嚴十年,隨著政治、社會多元化的變遷,民眾逐漸開發出親近海洋的慾望,方 興未艾的海釣與賞鯨活動是其一斑。花蓮-港-海洋的密切關聯重新被憶起,這個 時機,花蓮港有轉型的機會。  建立花蓮港史料、關懷那已不再具體卻依舊存在的漁村人文、探訪漁民觀點的花 蓮港社區史、追尋花蓮人與花蓮港的聯繫……,這些,將有可能改變花蓮港的前途 與命運,也干係著陸地台灣將能否跨出陸地觀的侷限、開創出海洋台灣的恢宏胸襟 與氣度。 構想中的未來工作模式  在我們的想法裡,漁民是花蓮港社區很重要的主體,為此,我們希望能透過與漁 民、漁民家人的口述歷史訪談、轉寫與文字化,整理出漁家觀點的花蓮港社區口述 歷史資料與漁民文化資料,並在進行口述歷史的互動過程中彼此回饋。  尋找鳥踏石漁村,亦是構想中的工作之一。在被拆遷前,鳥踏石漁村已存在近百 年,村民的生計活動和日常生活都在港區裡,村民的血汗早已融入花蓮港街的發展 與港口的興築。這個村子本與花蓮港相依存,它的命運流變呼應著花蓮港的命運轉 折。將近廿年了,這個聚落的有形空間僅剩斷瓦殘垣,但四散的村民有些依舊往返 於花蓮港,靠海討生活;當年浮海移民而來的先祖在這裡紮根奮鬥,冒險犯難刻苦 維生的漁村精神綿延不絕。鳥踏石的傳奇仍然活在花蓮人的口耳相傳中,趁現在還 來得及,為鳥踏石銘刻在歷史中的印跡留住見証。奇萊平原-花蓮港,是許多人的 故園,如今她/他們或還住在這裡、或已遷徙它鄉, 定居、遷徙、為了渡生活奮鬥 、親人埋骨於此,這裡的歷史她/他們參與創造,這些人、這些事, 共同構築了花 蓮港社區的過去與現在。我們也希望找出這些故事,讓歷史因為人而活起來,讓歷 史的歷時性向前延伸,大家一起從歷史經驗中發掘出這個港埠社區未來的可能性。  花蓮「港」的擴建,生生摧殘了港域水文和地理,漁場不見了、海岸不再那麼容 易親近,超重級貨輪進進出出,帶走了花蓮的土地、帶來都會文化的虛華。這不但 對周邊社區造成直接衝擊,改變了鄰近地區住民與海洋的關係,也強勢地推著農業 花蓮走向「產業(汙染)東移」的死路。許多人目睹了這段鉅變過程,兒時的港口 風光變調了、港邊漁村裡的朋友失聯了、人工匠氣的濱海公園平地而起……。鉅變 過程裡,人的不捨、人的因應之道,有些是留存心底的感受、有些是還持續發生的 生活現實,這些,也都是花蓮港埠的深刻史頁。  我們或是長居此地好幾代的花蓮兒女、或是這幾年才搬來的新住民,常常,我們 會去北濱南濱公園閒走、觀浪、釣魚、撿石頭。透過舉辦社區活動、追尋花蓮人與 花蓮港的聯繫,讓更多花蓮人參與這段發現、重建社區史的歷程。花蓮還有許多長 期在地努力的民間社團,透過社團協作,將能使為數更多、層面更廣的花蓮人來參 與村史運動,使運動更形活潑。這也是種籽村工作中的重點。  我們也將借重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已整理出來的資料以及他/她們的寶貴經驗, 來 讓花蓮港社區史更有內涵、脈絡更清晰。各中小學的文史博物館、縣政府文獻委員 會、或文化中心等機構,也是從事村史整理的寶庫。本地的學術單位如:花蓮師院 的鄉土教學資源研究中心、多元文化研究所,以及東華大學的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 所、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還有不少關懷在地文化的師生,尋求這些朋友的專業經 驗支援,讓學院與社區相互落實。藉著這些交流,村史運動的軌跡將能更深遠。   永續村史機制   花蓮港社區迄今尚無自己的文史工作組織,我們希望透過種籽村的建立,催生 出這樣的在地組織,以保存、採擷、持續整理社區史資料,讓村史運動能永續推展 。  我們也想像著,以村史運動作為觸媒,漸進引發、凝聚在花蓮港社區生活的人們 ,匯聚出一些社區共識,進一步推動社區再造行動,或建立標誌著花蓮港社區史的 相關機構,如文史資料館、或漁業與漁村文化博物館。 歷史是連續的、延展的, 種籽村的長遠前景現在尚難預知。但透過村史運動的努力,讓花蓮港社區不只活在 過去,也能活在當下、活在未來。在我們的想像中,有些關隘的存在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管海管陸的港務局和海防部隊,他們是否扮演了窒息花蓮港活力的角色?在 空間上,那麼長的港區圍牆是圍防了走私客還是圍死了花蓮人?從人文的觀點出發 ,我們以為這些既有規制亦是具批判性格的村史運動可以使力、促使人們去反省的 對象。 附註:報告書參考資料 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74,《花蓮縣誌》。 德張水,1997,《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 種籽介紹: 廖鴻基 黑潮海洋基金會董事長 漁民、寫作 陳雅芬 家管 口述歷史轉寫工作 曹永平 東華大學自然所研究生 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助理 鍾佩怡 花師國教所研究生 社區影像工作研習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URL-- http://www.south.nsysu.edu.tw News:tw.bbs.soc.sccid ★「南方電子報」總編輯:陳豐偉 [email protected] 社區運動版「沃土」主編:吳惠蓮 [email protected] 社會運動版「水緣」主編:黃婉婷 [email protected] 台灣日報藝文中心提供文學類文章 [email protected] 「請聽女聲」即將敲定‧「火線評論」歡迎讀者投稿 ★訂閱方式:mail [email protected] 標題欄寫:subscribe 表示訂閱,寫 unsubscribe 表示退訂 從智邦生活館訂閱者如欲退訂必須從智邦生活館退訂 ★通訊信箱:鳥松長庚醫院郵局 27-70 號信箱 電話:(07)2151814 傳真:(07)2151978 捐款:41830863 陳豐偉帳號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智邦生活館 ============================================================== -- Origin: 柴門霍夫 IPA.DormC.nccu.edu.tw (140.119.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