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美麗新世界--生態主張 到 永續文明> /鄭先祐  一、人類與生態環境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依賴其周遭環境而生活。在其生活過程中,生命不 斷地需要從其周遭環境獲取其生活所需之物質與能量。人類也是一種生命 體,當然不例外。舉凡人類的食衣住行與育樂等所有生活所需之物質和能 量,最終都是來自環境。此供應一地區人類生活所需之環境,可稱之為維 持生命的環境,簡稱「維生環境」,或是「維生體系」,亦可稱作「生態 環境」。若再加上人類社會,則可稱為「人類生態體系」。 <重點1>雖然人類科技文明仍將有可能會不斷的發展下去,但是人 類永遠都是一種生物,需要依賴生態環境才能存活。因此一地區生態環境 是否健康、舒適、和諧與永續,往往是此地區人類關切的焦點。簡要的說 ,「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文明千秋萬世的根基。 <重點2>人類的活動與行為是基於人類的社會體系(文化規範), 是一種目標取向的系統,且是經由價值的判斷而定的。倘若我們沒有瞭解 人類社會活動與行為的動力機制,我們將無法瞭解公園、農地、溪流、湖 泊、都市和鄉村等各種生態環境受改變和影響的情況。換句話說,人類生 態體系能否健康,雖其最終裁判權是屬於自然(生態原則),但何去何從 的選擇權則是操在人類自己的手中(文化規範)。 二、生命力量 自然定律(Laws of nature)到處相同。任何違反它的,一定要付出代 價。沒有任何國家可如此偉大或富有,或是如此強大,或有巨大的發明能 力和企業力,可以違反它而不受懲罰。 <重點3>目前生物滅絕之速率已達每年一千種。若持續目前文明發 展方向,預計到西元2000年平均每天將有 100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換句 話說,每年有三萬六千種以上的生物滅絕。這種滅絕速率是人類尚未出現 之前的萬倍以上 (Raven, 1987)。生活於台灣的各種生命之滅絕危機,則 更是嚴重,嚴重到根本不清楚有多嚴重。因為基本生態資料缺乏(Taiwan 2000 Study, 1989)。 三、基礎生產量和承載力 <重點4>若人類持續目前的發展模式,任何一地區人口的增加和文 明發展的結果(總耗能量的增加),終究將會超過此地區生態環境的承載 力,而會面臨生態困境或生態危機。 <重點5>當人類面臨生態困境時,一向是採用拓荒策略,向尚未開 發使用的地區擴展,以疏解內部的困境。然而,除非地球上的資源是無限 的,不然的話,採用拓荒策略的各地區人類終究還是要面臨生態危機。因 此,放棄拓荒策略,改用永續原則,將是各地區人類唯一可能的出路。 四、生物的生活 任何生物,有生命之物體,基本上都具有生活的能力。換句話說,說 是有能力在其維生環境中獲取生活所需的資源(能量與物質)。「生活」具 有:存活(使個體存活)和生殖(繁殖下一代)等兩項內涵。 <重點6>所有生物都必要從其生態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才得 以生活。 (一)植物的生活 <重點7>生命所需要的能量絕大部份源自陽光,由綠色植物以光合 . 作用吸收。綠色植物和一些可行有機合成的微生物是自營生物,可從物化 環境中獲取能量。 環境中獲取能量。 <重點8>綠色植物生活過程只吸收一些簡單的無機物質,且可吸收 太陽光能,而將簡單的無機物質合成為有機物質。而這些有機物質除了供 植物體本身需要外,也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的能量和物質的最終來源。 (二)動物的生活 <重點9>動物終必依賴自營生物而生活,也必要有覓食的能力。簡 單的描述,動物可說說是一種有活力(active),有腦力(brainy)且是寄生 (parasrtes)的生物。人類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 (三)族群的生活 <重點10>理論上,所有生物都可繁殖到大於其生態環境可支撐的 數量。然而,實際上環境內有許多限制因素,如食物、氣候、掠食壓力、 空間、疾病、競爭等等,可調控族群的數量。每一種族群在任一生態環境, 都有其理論上之承載力。 <重點11>在穩定且不受干擾的生態環境內,在自然突變和天擇的 影響下,生物族群會向轉專精之方向演化。如此,可使每一生物種類各擁 有專精的「職位」(niche)。 (四)生態體系內的生活 <重點12>生態環境中的物質元素(生物所使用的物質)經由生物 體與物化環境之間循環。 <重點13>食物鏈之最基層是綠色植物(生產者),而綠色植物是 草食動物(初級消費者)之食物,草食動物又是肉食動物(二級消費者) 之食物。如此能量從一營養層流轉到另一營養,大部份的能量以熱的方式 散失,只有10%~20%可留到下一個營養層之流轉。 <重點14>污染毒物可經由食物鏈的濃縮,局部累積於生態体系中 。這種現象亦稱為<生物放大作用>(biological magnification)。這種現 象肇致位於最高營養層的動物(如:肉食鳥類或哺乳類), 最易受害。 (五)生態體系的演進 <重點15>在一生態環境內,因生物量的增加,再加上演化的力量, 可使其內的「職位」龐雜化,而容納更多的生命種類。 <重點16>在生物演化的過程中,各種生物族群間之職位的重疊, 傾向於減少;因此,種間的競爭程度會下降。 <重點17>生態環境中,各種生物彼此依賴,沒有一種生命可完全 單獨生活。「生態環境的健康」是各種生命生活的基本要求。 <重點18>我們開發利用自然環境的要求是:要環境的生產力提高 到最大。這種要求,原則上是與生態體系演進的方向發生衝突(演進的方 向:使保護生命的能力達到最高)。但是若我們都能認識這種衝突在生態 學上的基礎,這將是建立起一土地合理利用政策的第一步。 (六)生態體系的演進與人類生態學 <重點19>我們人類生活最好的居住環境是具有各種不同的作物耕 作地、森林、湖泊、河流、沼澤等地理景觀(包括各演進早期的及演進成 熟的生態體系)。換言之,就是具有不同的生態群落組成。 <重點20>面對當前的環境問題,我們必要能使整個社會均能客觀 的去衡量:什麼是我們真正該得的?什麼是我們不該只為了一時利益,無 節制的去獲取大自然資源,卻因而破壞整個生態體系的平衡?這對我們人 類而言,是一項新的且是大的挑戰。 <重點21>現在,我們是足以且是必要用整個「生態體系」來談環 境等問題。 五、生態主張   <重點22>各地區(國家)大多數人們面臨的,不僅是「只有一個地 球」,而且是「只有這一個地區」。例外的,只有少數。因此,如何使自 己所歸屬的地區,能具有安全、健康、舒適且能永遠的生活環境,理應是 此地區人們關切的焦點。「生態主張」即(可能)是達到此焦點目標的力 量源頭。 (一)資源有限 <重點23>一地區(國家)的固著性資源,可說是此地區(國家) 千秋萬世的基業。而這些固著性資源是有限的,且是愈來愈有限 (需求增 加) 。學理上,各地區(國家)可經由商業貿易活動,享用其他地區之可 流通(非固著性)資源,滿足文明活動之需要,以減少開發(或犧牲)自 己所有的固著性資源。然而,完全都不開發(固著性資源)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地區,或是整個地球,都有其承載量 (carrying capacity);雖可 上下變動,但終是有限。 (二)基本健康的需要 <重點24>人類是一種生命,當然不例外。人類亦可如同其他動物, 以此原則去預測人類的基本健康(含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三)永續的原則 「資源有限」是生態主張的基本條件。假若資源可(或接近)無限,生 態或環保都可只是說說談談;人們仍可以使用一貫的方法,量(拓荒或稱 耗盡)的開發策略,以滿足社會的需要。然而,事實上,資源是有限的, 特別是固著性資源。因此,如何才能持續(或說是永續),享用環境資源 ,以保持人們及子孫(包括尚未出世的)持續的健康狀況 , 這就是生態 主張的最終目的。 簡單地說,生態主張就是企圖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建立一個永續( 或持續久些)的文明社會。建立永續的文明社會,當前的第一步就是放棄 「量」(拓荒)的開發策略,改用「保育策略」(conservation strategy) 。保育策略即是將目前尚未開發(使用)的自然資源暫時保育下來;當前社 會的需要,則改以提昇已開發資源享用品質。 <重點25>長期而言,永續的原則可以用以下三個E項(英文)說明: (1) 生態保全 (ecological integrity) (2) 經濟效率 (economics efficiency) (3) 公平 (equity) <重點26>公平是永續發展的最根本原則。要達到代間的公平,有 如下兩個通則(參考Young, 1992)。 (1) 每一代應必要維護其由上一代傳接得到的自然資源,使其留給下 一代時,平均每人的資源總量不可少於其傳接得到時。 (2) 有條件可再生(conditionally-renewable)資源、資源龐雜度( diversity)、和生態功能,都應永遠地維持。 <重點27>按生態學的最低限定率(Law of minimum),一生命的成 長受其環境因子中最低限者(供給最差)所限制。生態環境品質的維持,亦 受到此社會最差的因素所限制。生態環境的保育和未來發展機會的保育, 其必要的條件之一就是在目前社會中最窮族群的生活改善。 (五) 能量和貨幣   <重點28>因此,能量不能僅有量的大小,亦有品質的好壞。並不 是所有每一卡能量都具有同樣的品質;因為不同形式但同量的能量,其作 功的能力大不相同。 <重點29>如同Brown (1979)所說的,全球經濟終究是依賴於基礎 生態體系,如海洋、森林、和農業。當這些資源衰退或受壓力時,世界的 經濟同受傷害,各種服務或東西變得稀少,而且須要更多的代價去保護與 生產;其結果將是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重點30>雖然經濟學者與生態學者對市場失靈有著不同的認知與 解決之方法,但是一般都同意經濟理論若能適當的加入生態能量之理論, 將有可能將經濟體系提昇至生態體系(維持生命的體系),作整合的分析。 作者簡歷: 鄭先祐 (CHENG, Hsien Yu) 出生: 1953 年 現職: 文化大學生物學系 教授 學歷: 美國 杜蘭 (Tulane) 大學 生物學系 生態學博士 (Ph.D.) 專業經歷: 美國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研究員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暨研究所 客座副教授 中文著作: 鄭先祐 蔡朝棟 (1986) 生態體系演進與策略。自然文化景觀保育論文集(三), 農委會林業特刊第 10 號, 27-41 頁。 鄭先祐. (1987) 臺灣產蜥蜴生態學與生態保育。 東海學報, 28:763-790。 鄭先祐. (1987) 陽明山國家公園夢幻湖區生態系之初探。 台灣省立博物館年 刊, 30:193-228。 鄭先祐 和 謝協清 (1988) 極低頻電磁場之生物效應。電力與環境研討會論文 專輯, 105-130頁。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中國工程學會, 和台灣 電力公司主辦。 林俊義 鄭先祐 (1990) 台灣蜥蜴誌。 省立博物館。176 頁。 鄭先祐 (1992) 科技文明對雅美生態之衝擊。李亦園等(1992) 科技文明對蘭嶼 鄭先祐 (1992) 科技文明對雅美生態之衝擊。李亦園等(1992) 科技文明對蘭嶼 雅美文化衝擊之文化生態學研究,第四章。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鄭先祐 (1992) 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學。徐氏基金會。 鄭先祐 (1992) 國土規劃的拓荒心態和生態發展原則之初探-- 以蘭嶼為例。 國土規劃研討會--永續發展的綠色台灣。 論文集。台灣教授協會。1992年 9月19-20日。 鄭先祐 (1993) 生態主張的困境與出路。「永續發展與環保社會力」 研討會 報告,社會學社與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主辦。1993年6月5日於清華大學。 鄭先祐 (1993) 當代文明的危機、問題的癥結和永續的出路。一九九三年高雄 國際環保研討會。高雄縣政府 台灣教授協會。1993年9月24-26日。 鄭先祐 (1994) 人類生態與社會文明。 幼獅文化事業出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百篇特別紀念,我又回來了.....台灣環保加油.... -- ★★★★★☆☆☆☆ 環保 5R: ▉▉▉▉ ▉ █ ██▊▉ ▉ Reuse 再使用 ▉ ▉ ▉ █ █ ▉ ▉ Recovery 回收 ▉▉▉▉▉▉ █ ██▊▉▉▉ Regeneration 再生 ▉▉ ▉ █ █ ▉ ▉ Recycle 循環 ▉▉▉▉ ▉ █ ██▊▉ ▉ Reduction 減廢 ☆☆☆☆☆★★★★★地球只有一個臺灣. 愛護這片土地 -- ﹌ 不再流浪了 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 ﹋ 寧願做時間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遊子 台灣師大環境教育所 地球不需留我 這土地我一方來 將八方離去....... 黃 正 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