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forjjlu (阿竹) 看板: mountains 標題: [剪報] 掌控雪山大火 直逼巔峰極限 時間: Tue Feb 20 10:44:18 2001 中國時報 2001.02.20 掌控雪山大火 直逼巔峰極限 林淳華/武陵現場報導、劉瑞祺、何高祿/竹縣報導  雪山東峰森林大火燃燒面積約十公頃,未再擴大燃燒,但因火場著火點在樹梢和 峭壁,撲滅困難,昨(十九)日,滅火人員沿著東峰東邊開闢一千六百公尺的防火 線,北方開設一百公尺的防火線,防止火勢蔓延,到晚間八時,火勢完全被控制。  海鷗直升機從東勢河濱公園載運一批批的滅火人員,進入雪山東峰滅火。直升機 維持海拔一千六百公尺的高度,進入山區爬升到二千公尺的高度,映入眼簾是白雪 皚皚的雪山主峰,右方的雪山東峰則不斷冒出白煙,樹梢可見火焰。滅火人員抵達 雪山東峰停機坪後,背負十公斤的背包進入火場,背包內有無線電、睡袋、鐮刀、 手電筒、指北針,徒步約三百至七百公尺到達火場。  昨日維持約一百人在現場滅火。東勢林管處派出八十五人進入雪山東峰,還有新 竹林管處支援,陸軍特種作戰訓練指揮部卅人進入峭壁火場,台中縣消防局也派出 經過特種訓練的精良隊伍入山。  估計燃燒面積仍約僅十公頃,未有擴大的趨勢。因為現場多是高山杜鵑、玉山圓 柏、箭竹林、草原,林務局代理局長黃裕星到雪山東峰現場指揮,發現草原和箭竹 林燃燒面積有限,擔心延燒到東方的冷杉、鐵杉林的原始森林。昨日下午,丹大工 作站原住民李阿維負責開闢東邊一千六百公尺的防火線,東勢林管處人員負責北邊 的防火線;南方為稜線,等候稜線樹頭燒完之後,結束火勢。  這次雪山東峰大火滅火人員都由直升機載運,縮減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但海鷗 直升機受制於天候,起飛時間無法確定,東勢林管處員工昨天早上在河濱公園等候 超過三小時才順利搭機,武陵農場的梨山工作站人員則等候將近一天,到下午四點 才順利搭上飛機。許多工作人員等得心急,都說爬山走路也比搭乘直升機還快。  直升機減少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裝備補給比較彈性。東勢林管處攜帶全套的滅火 裝備,包括鏈鋸、噴水唧筒等,以冷卻手段、窒息手段、除卻手段,阻止箭竹林的 地表火蔓延,高處的樹梢著火,則以鏈鋸將樹木砍斷,徹底阻絕高處火勢,到晚間 八時,已完全控制火勢。  火場人員有一百人,食物運補也是相當大的困難。梨山工作站補給組組長何金輝 早上十一點送第一餐給現場滅火人員,下午四點送便當到雪山東峰。擔心直升機飛 行架次不確定,細心的何金輝還帶烤肉、香腸等給現場人員烤肉食用。滅火人員回 憶上次梨山森林大火正值情人節,何金輝在便當上附上一顆巧克力,內心相當感動。  火災現場遺留不少動物的焦屍,包括台灣純種山羊等保育動物。昨日東勢林管處 工作人員林元光突發高血壓,緊急用直升機載運到武陵農場休息,許明雄則手部受 傷,送到東勢治療。中華阿爾卑斯山岳攀登協會卅一人還在雪山主峰爬山,協會的 登山客也投入滅火行列,雪霸國家公園警察隊則嚴禁登山客在森林大火期間進入步道。  新竹縣尖石鄉新光部落大溪事業林區一二○林班,十九日上午發生森林火災,林 務人員、警消及山青隊員百餘人趕赴現場全力撲救,下午四時火勢受控制。初步調 查,燒燬林地面積約一公頃,部分檜木受損。 十年兩度浴火 都是登山客惹禍 林淳華/武陵現場報導  民國八十年,雪山主峰曾發生森林大火,九十年,雪山東峰又發生森林大火,兩 次火災都是登山客引起。林務局代理局長黃裕星認為應該在登山步道設置休憩區, 讓登山客定點如廁、煮炊,減少雪山步道再次發生森林大火。  雪山東峰和雪山主峰火災時間相距十年,昨(十九)日在東峰現場的東勢林管處 的滅火人員,也曾參與主峰那一次滅火,唯兩場火災,進入火場滅火方式有相當大 的差異性。  八十年元旦,雪山主峰東南方的大甲溪事業區廿六林班地發生森林大火,燃燒面 積十一公頃,燒掉二萬五千株玉山圓柏。進入火場須徒步三天以上,許多參與該場 滅火行動者記憶猶新,每人背負七十斤的背包進山,累得人仰馬翻,而到達火場時, 火都燒光了。  八十年的雪山主峰森林大火,研判是登山客過夜烤火,未徹底熄滅而引起大火。 九十年雪山東峰的大火,則是登山客為了環保,燃燒如廁後的衛生紙,火勢在東峰 停機坪草原蔓延,無法滅火。  林務局代理局長黃裕星指出,雪山登山步道應加強管理,林務局希望在步道每二 小時路程處設置休息區,讓登山客可以定點如廁、升火煮飯。林務局將重新規劃和 整頓全島步道系統和登山步道遊客管理。 建立第一時間救災機制 刻不容緩 呂理德/台北報導  針對接二連三發生森林大火,衝擊國內森林生態環境,時報文教基金會及立法院 永續發展促進會認為,建立能掌握第一時間救災滅火機制已刻不容緩,而火災後的 復育工作,也應因地制宜,尊重學者專業再進行相關復育工作。  時報文教基金會及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十九日共同主辦的「梨山/雪霸森林大 火復育措施公聽會」,立委柯建銘在公聽會結論中指出,國內森林大火頻仍,空中 救災體系的人事、設備預算是否足夠?指揮系統是否明確?是否能掌握第一救災時 間?行政部門應記取教訓,詳加檢討,永續會也會持續關切與監督。  柯建銘說,台灣森林大火都是人為造成,究竟是法令不足,或是執法不力,或是 管理不當,都有檢討的空間。另外災後復舊,究竟係採人工造林,抑或自然演替, 應由學者專家評估,再行決定。  時報文教基金會河川保護小組顧問台大森林系教授胡弘道也表示,此次梨山地區 是德基水庫集水區之主要森林,為使水庫之衝擊減至最少,火災跡地應儘速完成森 林建造,而林務局應儘速培育適於此區生長的原生闊葉樹種或其他針葉樹種,以建 造最接近天然林形式之人工林。另人工栽植應請當地或災區原住民,以表政府照顧 之心意。  胡弘道強調,政府應在乾季之火災危險季節,在登山口設置明顯警告標示,加強 防火宣導,對於火災預防,救火設施(包括空中救火設備),亦應加強,山區廢置 之瞭望台宜整修啟用,俾對火災之發生能做即時有效之監控。 野火在燒 森林在嚎 集思廣益談復育 陳宛綺/記錄整理 編者按:  森林乃大地之母,森林如果在地球上消失,則陸地將變成荒漠,人亦將無法生存。 國內接二連三發生森林火災,驚動社會。時報文教基金會及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 為了解森林大火原因及相關復育措施,十九日邀請政府相關單位及學者專家,舉行 「梨山/雪霸森林大火復育措施公聽會」,針對森林大火對當地生態環境之影響, 復育措施之評估:人工造林 vs.自然演替及強化未來森林火災處理能力等課題進行探討。  公聽會由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柯建銘、趙永清委員及時報文教基金會河川保護 小組顧問台大森林系教授胡弘道共同主持。立委賴勁麟、朱惠良、廖學廣、林豐喜 及時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余範英、副執行長林聖芬也出席這項公聽會。其他出席人 員包括:台大森林系教授陳昭明、農委會林業處長陳溪洲、雪霸國家公園副處長彭 茂雄、林務局陳阿興專門委員、楊秋霖技正、林試所林朝欽、洪富文、台中縣林務 課長張明財、和平鄉代會主席吳天祐等人。以下是公聽會發言摘要: *森林大火對當地生態的影響  彭茂雄: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梨山森林大火對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棲地是否造成      威脅,但據瞭解目前並無影響。不過大火把山燒得光禿禿的,對景觀有      較大傷害。  林朝欽:森林大火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應以中立的角度來看,不應以生態浩劫認      定森林大火對生態一定是負面影響。如森林大火對生態的演替上,在族      群方面,若是燒得較嚴重,草生地會增加,如果不是很嚴重,闊葉樹林      則很快就會萌芽,但不管是何種情況都是有利也有弊。至於在野生動物      的部分,由於國內並無相關報告。 *復育措施採人工造林或是自然演替  陳溪洲:自然演替所花的時間可能需要十到三十年才能恢復,但是由於森林大火      靠近德基水庫集水區,需要儘快有綠地覆蓋,因此建議採用人工復育的      方式。  林朝欽:復育措施應請林務局及學者專家組成調查隊來進行評估,看看火燒林對      於生態影響狀況再來決定是否採用人工介入或自然演替。若決定採人工      造林的方式,每年四月是樹種生長期,在樹苗足夠下應儘快進行。  楊秋霖:針對梨山森林大火,由於燒掉的多是火災適存樹種的二葉松,是容易誘      火的樹種,若採用自然演替的方式,長出來的還是二葉松,因此不適合      自然演替。  吳天祐:為防止果樹對德基水庫的傷害,農委會一直鼓勵農民以造林取代果樹,      但在誘因不足及法規薄弱下,老百姓配合度不高。在這次火燒山後,建      議相關單位應儘快執行人工造林,作為農民的示範,才不會讓農民認為      政府單位自己都不積極造林,還要叫老百姓砍果樹造林。  彭茂雄:民國八十四年玉山森林大火燒掉了一百二十公頃以上,根據營建署委託      學者於八十六年在當地進行的調查顯示,燒掉的森林在自然演替下,經      過一年半的時間就已經自然長出綠地覆蓋。但由於目前各方都希望能在      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森林復育,因此建議用人工造林的方式,站在雪霸國      家公園的角度來看並不反對,只要是採用原生樹種就可以接受。  張明財:若採用人工造林的方式,希望有關單位能將工作權益交由熟悉當地環境      狀況的原住民來進行。 *林務局對森林大火現行的預防措施  陳溪洲:每年十二月到四月吹東北季風,因此西部較為乾燥,為火災危險期﹔為      防範森林大火,這些林區都已設有「永久防火林帶」約二十六公里來進      行隔離。目前救災組織約有一千多名人力,在每年火災危險期前都會在      「永久防火林帶」進行清理雜草的動作。  楊秋霖:目前國內森林火災組織共有八個林區管理處,三十四個工作站,兩百一      十八個護管所,五座防火瞭望台,一千兩百二十七個巡山路線,一千八      百九十七個巡邏箱,巡視人員八百三十五位,每人配置的面積約一千八      百公頃,這樣組織對於森林大火的預防已可說是相當充足。根據統計資      料,民國八十五年國內發生四十四起森林大火,到了八十六年共十起、      八十七年十二起、八十八年十四起、到八十九年已降為五起,這說明國      內巡山系統已發揮一定功效。  林朝欽:大家都知道在氧、燃料以及火源三項俱足下即會起火,而林務局唯一可      以控制的只有燃料,也就是樹,但是目前國人無法接受人為點火以及砍      伐的方式去除易燃樹。對於外界質疑林務局沒有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滅火,      這是因為林務局只有「陸軍」而沒有「空軍」。 *未來森林火災處理能力之建議  陳溪洲:目前林務局的救火技術的確遇到斷層,因為精省時優退了一批救火人才。      但這次在經過兩次森林大火後,林務局將加強救火訓練,以及裝備檢查。      但為了加強搶救的速度,希望能有救火直昇機,負責偵查、聯絡以及運      送人力以及設備。  彭茂雄:民國八十四年森林大火時,營建署曾建議內政部購置飛行高度在三千公      尺以上的高高度直昇機,除了負責巡邏森林外,也可在第一時間載救火      人員進行搶救。但當時內政部以國家公園無能力對直昇機進行維修,因      而希望轉由空中警察隊增此編制,後來就沒有下文了。希望這次能儘快      增購救火直昇機。  林朝欽:林務局應該多利用科技,如利用衛星定位系統來瞭解火勢狀況,也要訓      練救火員善用這些科技;此外,在危險季節所進行的森林大火危險度預      測系統應該公佈給社會大眾知道,以達到宣導及預防的功效。  楊秋霖:由於國內的森林大火多為人為因素,包括開墾、登山客的疏忽等,因此      應加強宣導工作。  吳天祐:乾旱季節應加強宣導,並在入山處應設置警告標誌。 聯合報 2001/02/20 斷崖闢防火巷 雪山大火獲控制 記者林如森、唐蒼賜、游振昇/連線報導  台中縣和平鄉雪山東峰發生的森林大火,經一天的延燒,昨天深夜火勢已控制, 僅呈冒煙狀態,東勢林管處希望今天將餘燼完全撲滅。  在現場指揮救火的農委會林務局代理局長黃裕星表示,截至昨夜十一時,火災現 場北面稜線已控制,東面已闢防火線,目前呈冒煙狀態,西、南兩面僅餘部分枯木 悶燒。整體而言,火勢全部控制,約燒毀高山箭竹林、散生冷杉林及鐵杉等十公頃 林地。  黃裕星表示,在火災現場的十六名消防人員昨晚已撤離,剩下七十名林管處人員、 三十名國軍及一名百姓在現場留守,昨天下午五時以直升機送了二百四十個便當給 這些留守人員。  這場森林火警發生於前天上午十一時四十分,住台北市的登山客簡惠彬(廿九歲) 向警方自首,坦承因燃燒垃圾引發大火。  起火點在林務局大甲溪事業區廿六與卅林班地交界處,海拔約三千二百公尺,林 務局林政組長田志城在火警現場坐鎮指揮,國軍海鷗部隊兩架直升機,昨天上午十 時四十分開始來回五趟十架次,載運七十五人進入台中縣和平鄉雪山東峰,國軍也 有卅餘名特種部隊馳援救火。  在開闢一千六百公尺的防火巷後,阻止火勢往南竄燒,北邊高山草原及箭竹林起 火點於昨天早上被控制,台中縣消防局並調集衛星電話上山,以利監控戒備。  林務局人員又擔心,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風向不定,北邊火勢獲得控制後, 火勢卻由上往下燃燒,越過斷崖就是廿六林班地的原始森林,一旦延燒,損失難以 估計。該地懸崖峭壁,救火人員涉險以開山刀、掃刀等開闢防火巷,所幸,昨天中 午山風轉向,火勢獲得控制。  環保人士擔心森林火災是否波及七家灣溪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繁育及玉山圓柏 原始森林生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林永發表示,火災現場距玉山圓柏還有十餘 公里,火勢由上往下延燒,遠離七家灣溪,影響不大。 樹冠火兇悍 森林消防待補強 本報記者唐蒼賜、游振昇  林務局東勢林管處所轄森林地於二月間陸續發生森林火災,近百公頃國有林班地 付之一炬,造成國家資源損失,也暴露林務局管理及救災能力的缺失,值得檢討。  林務局工作人員指出,森林火警可分地表火及樹冠火兩種,大部分的森林火警和 郊區雜木林火警屬於地表火,可將林內的雜草、小樹叢燒盡,燃燒後的灰燼有助於 森林生長與變更林相,如數年前東勢林管處青山段的火警,兩年後即恢復生機,綠 意盎然。  但最近雪霸國家公園內東勢林管處廿三、廿四林班地的森林火警,係由地表火延 燒變成「樹冠火」,由於樹冠火是樹材本身自燃,火勢猛烈,延燒快,愈燒愈旺, 非常可怕,若不是山區溫度低又下小雨,恐怕損失不只八十餘公頃。  追究森林火災原因,除天然因素外,平均每廿四件中有一半是人為造成,以月初 梨山地區森林大火為例,就是兩名果園工作人員使用噴燈不慎造成;雪山東峰的大 火,是登山客燒衛生紙引起。  早期林務局官員為了爭取造林績效,紛紛種植「二葉松」、「五葉松」,三、五 年就成林,又好照顧,但松樹含油脂,一旦發生火警,易衍生「樹冠火」,一燒就 難以收拾。  雪山東峰發生森林火災後,消防局、林務局及軍中特種部隊出動滅火人員近兩百 人,搭乘海鷗直升機趕赴現場滅火,但每人手中僅有開山刀、掃刀等簡易工具,林 務局基層人員質疑,以人力救火十分吃力,為何沒有空中消防系統,可以直接撲滅 樹冠火?  此外,雪霸國家公園成立後就實施入山管制,雪山縱走東峰線每天僅限一百五十 名登山者入山,以便每人在三六九及七卡山莊分配到床位住宿,但許多山友既沒有 辦理登山手續,也未考慮到有無床位,就貿然入山,然後在雪山東峰停機坪搭營帳、 煮食三餐,很容易就引發森林火災。這些缺失,都值得有關單位檢討。 火首函辦 財產可能被追償 記者唐蒼賜、黃寅/連線報導  涉嫌引發雪山東峰森林火警的簡惠彬,已被台中縣和平警分局依違反森林法及公 共危險罪嫌函送法辦;東勢林管處表示,刑事確定後,將依法求償。  偵辦梨山及雪山森林火災案的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劉國賓昨天說,林務局已蒐集資 料,準備對涉嫌引起火災者提出告訴及進行民事求償。台中地方法院院長林大洋表 示,一旦裁准賠償,個人名下所有財產都在被追償的範圍,連薪水也要被追償。  劉國賓指出,依森林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凡放火燒毀他人森林者,處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失火燒毀他人森林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台幣 三十萬元以下罰金。至於兩案的嫌犯屬於自首或是投案,劉國賓說,還待進一步認 定,目前梨山大火已偵辦告一斷落,下周將上山調查雪山火災。  台中地方法院院長林大洋指出,請求損害賠償若由法官裁准,請求的範圍以被告 個人的財產為限,換句話說,被告個人名下的動產、不動產都在被追償的範圍內, 若是財產不夠賠償原告的損失,法官還可視情況追償被告的薪水,除酌留一部分做 為被告生活費,其他的薪水都可被追償,但如何裁定,得由法官視個案而定。 -- 阿竹 風過竹不留聲 -- ※ Origin: 台灣文化資訊站 ◆ From: ccsun39.cc.ntu.edu.tw ※ Origin: 成大土木大地雕塑家 telnet://bbs.civil.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