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2),(3).完全收集版 > ======================================================== < 發信人: mattel@TWserv (綠蟻安睡地herzog), 信區: mountains 標 題: 森林悲歌(1)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Thu Jun 12 05:47:06 1997) 對於愛好登山的朋友而言,七彩湖是個不能錯過的地方。七彩 湖標高2000公尺,是中央山脈最高的湖泊,攀登七彩湖不僅能順登 百岳之一六順山,七彩湖湛藍的湖水景色秀麗是一個相當漂亮的高 山湖泊,而七彩湖也正好位在中央山脈的中心點,當年中華山岳協 會舉辦中央山脈南北接力縱走,就是以七彩湖為終點站。此外攀登 七彩湖的過程中另一項令人難以忘懷的回憶,就是來回漫長又巔跛 的林道-丹大林道,丹大林道延著濁水溪上游之支流丹大溪開鑿, 全長八十餘公里不但深入中央山脈的中心,而且也是過去丹大林區 開發時重要的運輸道路,更是見証過去台灣林業開發及近代森林運 動的引爆點,堪稱台灣林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在談到丹大林區的開發前,首先讓我們簡單描述一下台灣森林 的開發歷程。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加上島內山巒起 伏落差大適合許多不同類型的植物生長,因此自古以來台灣就是森 林茂密四季長春,難怪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航經台灣時會讚歎台灣為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自明末清初漢人開始陸續自大陸原鄉遷居來 台,那時候台灣低海拔平原仍充斥者許多樟、楠一類的植物,因此 當時對於森林的開發發利用主要是以樟樹為主,在清雍正三年時清 廷於台灣設置造船廠,大量砍伐樟樹製造船舶供給台澎水師之用, 並特許附帶製腦以補造船工程費用,開始了有規模開採樟樹的肇端 。到了光緒十三年(西元 1887 年)清朝政府甚至於台北成立 樟腦硫磺總局專司樟腦生產,樟腦曾經有一度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 產品,佔世界總生產量的 80% 至 90% ,然而隨著樟腦大量 被輸出同時也代表了位於台灣低海拔的森林也逐漸消失,那時候對 於森林的經營僅以樟樹為目標,禁止濫伐樟樹私製樟腦,對於其它 樹種並不關心。   真正對台灣林業有計劃整體性的經營是自日據時期才開始, 但相對地台灣中、高海拔的森林被大量砍伐也是開始於日據時期 。日本佔據台灣以後首先於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下初設置林務課 ,其業務包括掌理林政、林野處份以及民間造林之獎勵事項等, 往後並擴充調整林務課規模。因此在日據五十年當中,雖然砍伐 了台灣許多森林,但不可否認日本人積極進行開發、編訂施業案 、劃分國有林及官有林、樟腦事業之經營發展等種種事項,的確 為台灣林業奠定深厚的根基。難怪戰後在 1948 年林渭訪接 掌林試所之際,檢討台灣林業而有感:『 經各族佔領,代有興 廢』,然其對日治五十年的山林經營給予相當高的評價:『施業 有案、植伐有時、伐而不濫、墾而有度、治山理水、節用開源. ..』,可惜戰後台灣百廢待興急需經費重建,又加上台灣成為 "反攻復國”的基地,在以台灣為反攻跳板的心態下許多資源被 應用在軍備上。此外為了扶植工商業厲行以農林培養工商業的發 展,有幾十年的時間我們利用台灣最珍貴美麗的山林換取了外匯 來挹注工商業的發展<註一>,在當時丹大林區的悲劇就是在此 時代背景下造成。 丹大林道原稱為孫海林道,為木材商人孫海在 1958 年 私人集資開闢<註二>,當時孫海標到丹大林區的開採林班權, 其中附帶條件之一就是開闢 60 餘公里的林道,次年 1959 年底林道通車隨即進行大規模開採,雖然當年台灣發生了前所未 有的八七水災,然人們仍無視於老天給我們的警訊,到 1988 年 2 月止近三十年的砍伐,伐盡了台灣最珍貴的檜木森林,當 時許多扁柏一級木就在一輛輛材車的運送下,透過丹大林道輸往 日本賺取外匯。更糟糕的是原本負責監督責任的林務局,不僅未 負起監督責任且放縱業者胡作非為,結果發生檔案資料登記是林 木茂盛的地方,現場卻早已被砍伐殆盡。直到 1987 年當時 人間雜誌記者賴春標採訪丹大林區<註三>我們才很驚訝的發現 :原本青翠秀麗的山林已變的殘破不堪,應該植木造林的山地卻 成了滿山遍野的高冷疏菜,而幽靜的溪谷更是被人放養尊魚。整 個丹大林區似乎成了無政府狀態。林務局原本承襲了日據時期許 多優秀制度,然而在人謀不贓的情況下讓許多不該發生的事都發 生了,成為台灣官僚體制下最黑暗的一環。此次丹大林區的採訪 成了台灣近代森林運動的導火線,此一系列的森林運動最後雖然 導致部份林務局官員下台及台灣整個林業政策重新檢討,然而這 些對整個丹大地區的森林而言,時間是否太遲?代價是否太高呢 ?畢竟已經被砍伐的森林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恢復原有的綠意 ,而已傾頹的山林更是無法再恢復原有的容顏。 在本世紀初,依據日本人的調查台灣全島林野覆蓋率是 80% ,到了光復初期已經下降至 64%,在 1996 年統計時林野覆蓋更只有 52%。短短不到 100 年的 時間減少了四分之一以上,如今那些位在都市邊緣的山坡地 ,更是被一棟棟水泥叢林所取代。而許多低海拔的丘稜地, 原本雜生的原始樹種,更是被砍伐殆盡,變成果樹、茶樹、 檳榔樹等,就連位在高海拔原本綠意盎然的原始森林,也大 多消失變成童山濯濯。因此當我們佇足在孫海橋旁,面對當 時省主席陳大慶所留下的紀念石碑,不由得讓我們對過去所 做所為感概萬千。而從橋上俯瞰著對面滾滾翻騰的丹大溪, 相較於橋下清澈見底的濁水溪<註四>,這或許代表了整個 丹大森林不平與無言的抗議吧! <註一>:估計光復後四、五十年來,光是林業單位就砍伐 近三十萬公頃的林地,佔台灣總面積的十二分之一。 <註二>:林務局當時對於森林的開發採公開招標,由出價 最高者獲得林班開採權。丹大林區附近的林班開採權就是由 孫海的振昌木業得標。 <註三>:詳細內容請參考人間雜誌 22、23、27、 32 等期系列報導。 <註四>:濁水溪的淤泥主要來自於兩條支流,一是丹大溪 另一條是萬大北溪,因此當我們站在孫海橋上會發現即使在 冬季枯水期時,丹大溪上游的淤泥亦隨著滾滾溪水而下,與 濁水溪主流相比逕渭分明實有天壤之別,其中萬大北溪匯入 濁水溪主流後,由於經過武界水庫以致水中淤泥大多已經沉 澱,溪水又回復原來清澈與乾淨。而丹大溪除了先天地質環 境造成容易產生山崩落石外,另一項很重要的人為因素就是 山林過度的開發,造成水土保持能力變差土壤大量流失。 ----------------------------------------------------------------------------- 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딠 * 1545福爾摩沙BBS站常民文化版 IP 140.114.96.126 郵撥帳號 發行人 劉魏銘(還月) * 文章內容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活動訊息除外) 18748668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欲參加活動或是建議 (02)3782407-9 常民文化 18748683台灣常民文化學會 *義工 e-mail [email protected] 常民文化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81-1號4F 歡迎惠賜指教 ----------------------------------------------------------------------------- -- 我達達的馬蹄....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上線處:[140.115.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