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載按# 這是一篇相當有深度的文章, 由濁水溪論及整個丹大地區的人文, 地文, 水文, 和過往的歷史, 是很值得一看的好文章!!! > =======================================================================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綠蟻安睡地herzog), 信區: tayal 標 題: 濁水溪上游的地理特性與人文變遷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Tue Jun 10 20:45:14 1997) 濁水溪上游的地理特性與人文變遷 曾經思索過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才造就出如此壯闊的一條大河?是什 麼樣的因素會讓溪水成為終年滾滾翻騰的泥河呢?經過這半年多實 地的採訪與觀察,讓我們深深的領悟到:原來一條大河的形成,是 來自於許許多多的小溪流匯集而成。宛若黑色的流水,卻是孕育這 條溪流的山林,先天體質的關係所致。的確濁水溪是一條與眾不同 的溪流,不僅為中、下流帶來豐腴肥沃的土壤,也孳養了千百年來 生長在這片土地的人們。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濁水溪流域位在台灣本島西坡的中部。主 流發源於合歡山主峰與東峰之間的佐久間鞍部,海拔標高約3200公 尺處。其集水範圍深入中央山脈的中心,北自奇萊主山北峰、奇萊 主峰、能高山南峰、大石公山、丹大山、馬博拉斯山等,一直到玉 山為止。這一線廣大區域皆算是濁水溪的上游集水區,因此當主源 匯集了合歡山西坡之水後便沿北北東向之縱谷流下,至蘆山附近與 塔羅灣溪匯流,至萬大附近與萬大溪合流,然後集卡社溪、丹大溪 、郡大溪之水,最後又先後合併陳有蘭溪與清水溪,於西部海岸平 原形成規模龐大之三角洲沖積扇。其中在神龍橋以上就是我們一般 所俗稱上游,濁水溪上游所流經的區域幾乎都是屬於山地區,其中 在上游集水區部份更是高達 2000 公尺以上的山地。在這些海 拔標高 3200 公尺至 2000 公尺的山地中,依據過去的氣 象資料統計,平均年雨量至少有 2000 公釐以上,在某些迎風 的地方甚至高達 4000 公釐以上。因此發源於中央山脈的中心 ,加上遼闊的集水區與豐沛的雨量及眾多支流的匯集,自然造就出 濁水溪先天不同的特性。不僅長達 178.6 公里是台灣最長的 一條河流。流域面積也廣達 3155 平方公里,為僅次於高屏溪 是臺灣流域面積第二的河流<註一>ꄊ 此外濁水溪的另一項記錄也是冠於全省,那就是溪水中的含沙量, 根據集集水文觀測站觀測到的結果,其輸沙量竟高達每年 6000 萬公噸。溪水中挾帶淤泥特別多,難怪溪水長年混濁有濁水溪之稱 呼!然而這些淤泥來自於那裡呢?經過我們現場實地觀察發現原來 這些淤泥主要是來自於其支流萬大北溪與丹大溪,主要原因就在於 這些溪流之上游地層結構屬於第三紀的沉積岩、石墨片岩、粘板岩 、黑色片岩、粗粒砂岩等,大多屬於較鬆軟容易被侵蝕剝離的岩層 。再加上上游兩岸山坡地勢陡峭容易產生山崩,如位在萬大南北溪 合流點附近,就有本省規模最大的山崩-馬海濮大山崩,馬海濮大 山崩位在萬大南北溪合流點近之萬大北溪北岸之馬海濮富士山南坡 ,而萬大北溪所沖出之大量泥沙主要就是由本山崩所形成,此外每 年颱風、暴雨的不定期侵襲亦加速了岩層的風化與瓦解,風化出來 的沙粒及岩石隨著雨水的沖刷而流入溪谷中,造成濁水溪的水始終 是常年混濁。 既然先天地質環境不良,而後天又受到颱風、暴雨等自然因素影響 。使的濁水溪在夏天山洪暴發時有若魔鬼怒吼般肆虐令人怯步,而 到了冬天枯水期時又如綿羊般的溫馴,讓人容易親近。如此反覆無 常的個性著實令人難以捉摸。但是依據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對濁 水溪上游考古遺址之挖掘調查,證實在濁水溪上游一帶的曲冰不僅 有人類史前遺址存在,而且其規模之龐大、聚落遺址之完整,也是 在臺灣高山地區首次發現的。顯示出遠在公元前 1500 年左右 ,就可能有人類移居至濁水溪上游河谷生活定居。這不禁讓人想起 究竟是怎樣的環境吸引人類這麼早就來此定居呢?而這些人又會是 以怎樣的生活方式在曲冰一帶生呢?關於這點我們就需要先從濁水 溪上游地形作一整體的觀察才容易找出答案。 濁水溪上游的地形,長時間以來受到地殼變動隆起、河流急速下切 等作用影響,往往形成深邃的峽谷。而岩層中所含岩性之不同亦造 成流水差異侵蝕,形成溪流曲折迴繞的特殊景觀,即一般我們所俗 稱的“掘鑿曲流”的地形。如在上游靜觀、平靜一帶我們會見到河 床狹窄,呈現出連續峽谷的景像,而自丹大溪合流點至武界之間, 萬大溪合流附近等,其中地層含有硬質之砂岩或粘板岩分佈,形成 標準的曲流地形。然而濁水溪過了萬大一直到武界之間,因地層中 所含軟質千枚岩及狀板岩發達,以致河流向兩岸侵蝕風化的速度加 劇,形成開闊之河谷。而河谷兩旁由於經年累月的侵蝕堆積,形成 幾個平坦開闊的河階地,加上附近高山環繞,使得颱風等天然災害 極少在此區域經過。而長時間風化出來灰棕色的土壤,又相當肥沃 適宜農業耕種,此外此地海拔標高約在 1000 公尺左右,年均 溫約 20 ℃,相當適宜人類生活居住。因此在這些得天獨厚的自 然條件配合下,使得附近的河階地很早就受到人們的青睬。曲冰遺 址就位在河谷北邊姊原附近的上方河階地。而曲冰人其生活型態依 據考古挖掘出來的資料推測,除了農業的耕種外,尚有狩獵活動的 進行。可見當時附近青翠廣大的森林蘊藏了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 另外從挖掘出來的標本中發現了捕魚用的網墬,証實了他們曾經在 溪谷中捕魚,從生活飲用水到提供魚類資源,在那個年代曲冰人就 與濁水溪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從曲冰人生活聚落的位置離 溪谷尚有近 100 公尺的落差來看,我們會發現濁水溪洪水氾濫 所帶來的威脅,讓曲冰人不得不與濁水溪保持適度的距離。雖然史 語所的曲冰田野工作報告中作並沒有明確指出,生活在曲冰遺址的 史前文化最後何去何從。但濁水溪上游的生活條件,仍舊吸引了為 尋找新獵場及擴展生活空間的泰雅族人、布農族人。 泰雅族、布農族這兩支原本生活在台灣中西部平原的族群,由於受 到平埔族群的壓迫漸次往山區遷移,但究竟是何時遷移至濁水溪上 游,詳細時間可能己經無法考證。然而濁水溪上游山巒重疊溪谷曲 流的環境,卻成為族群彼此之間良好的天然界限,而山塊間綿延橫 亙與溪谷交錯流向,成為日後族群遷徙時的路線。濁水溪上游特殊 的地理環境深深地牽動著這地區族群的分佈。然而我們不可否認濁 水溪上游的生活條件,除了少數幾個較平坦開闊的谷地外,大多數 的耕種區域均建於狹隘之高位河階上,聚落散居在海拔 1000 公尺至2500 公尺左右的山地間,不僅在台灣所有原住民當中 算是聚落分佈海拔最高,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也是生活高度最高的族 群之一。而他們除了上山狩獵外,尚從事些農耕、魚獵等生活,其 中農耕模式仍以山田燒墾為主,即不定期遊耕於附近山林間,所以 部落間的遷徙移動頻率很高,然而整體生活條件並非如想像中那麼 理想。現實生活的壓力讓這兩支無論在文化結構、民族性、體質、 體形特徵等諸多差異的族群,競爭的相當激烈,不僅各據一方互不 往來,且關係水火不容。甚至連同一族群不同社群,亦長期處於緊 張對峙的情況下。 以泰雅族為例其分佈範圍,從濁水溪最上游一直到曲冰遺址之前, 主要的分佈族群是賽德克亞族為主,其中亦有少部份的泰雅亞族之 萬大群生活其間<註二>。在濁水溪最上游一帶為托魯閣群人所建 立的托魯閣五社(拖魯萬、索多、玻希卡、盧西塔、玻拉瑤),此 地也是後來移居到花蓮之太魯閣群人的發祥地。他們生活在濁水溪 上游左岸溪谷,狹小的台地上以及附近較高緩的斜坡緩地,即現今 靜觀、平生一帶。接下來則為道澤群的領域,他們於濁水溪左岸屋 上山西方山麓,海拔約 1200 公尺的台地上,建立起四個聚落 ,依次為頓巴拉哈、奇卡、洛沙、波奇澎,即一般俗稱道澤四社, 其位置就位在今日廬山以北約 7 公里處之平靜一帶。濁水溪再往 南就是德奇塔雅群的勢力範圍,德奇塔雅群分佈於濁水溪上游兩岸 與眉溪之間,該群民風強悍民族性強,為濁水溪上游一帶勢力最強 的族群,一共建有 12 社。其中馬赫坡社(今濁水溪與馬赫坡溪 交會附近)、塔羅灣社(今平生一帶)、波阿龍社(今蘆山一帶) 、荷歌社(今春陽一帶)、斯克(位在今蘆山以南的溪谷谷地)、 羅多夫等六社,為當年霧社事件中起義抗日之六社。而萬大群則生 活於濁水溪左岸今霧社水庫之西與支流萬大溪合流點西方約 2 公 里及萬大山西北山麓海拔約 1136 公尺的山腹地上。在這短短 幾十公里的範圍內,就分佈了四個不同的泰雅族社群,彼此之間各 有其獵區、領域範圍互不侵擾。 至於布農族則分佈在曲冰以下一直到神龍橋之間的濁水溪兩岸,及 濁水溪的支流郡大溪、巒大溪、丹大溪、陳有蘭溪、沙里仙溪等流 域。十八世紀初期布農族人因追尋獵物的足跡與肥沃的耕地,開始 了大規模的遷徙,首先越過中央山脈向東南方及南方移動,稍後又숊鄏V西南方及南方移動,1935 年依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系 的調查研究,將布農族人依語言聲調及祭典儀式的差異,分為巒社 群、郡社群、卡社群、卓社群、蘭社群、丹社群等,其中巒社群原 分佈於濁水溪上游支流巒大溪流域一帶,其族人約在 200 年前 翻越玉山山脈往花蓮遷移,然受到卑南族阻擋因此族群位置主要分 佈於拉庫拉庫溪流域一帶。而丹社群人則原居住於丹大溪流域一帶 ,約 200 餘年前,部份丹社群人循丹大溪上游越過中央山脈往 花蓮太平溪源一帶遷移。而郡社群人則原分佈於巒大溪及陳有蘭溪 一帶,後遷至郡大溪流域,約百餘年前郡社群人往荖濃溪及新呂武 溪上游一帶拓展生活空間。至於卡社群、卓社群則並不大移動,所 以其分佈範圍仍以濁水溪主流一帶為主,也因為如此使得這兩支社 群能保有最傳統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蘭社群則因生活區域與阿里山 鄒族重疊而被同化。事實上不論是卡社群、卓社群或是丹社群、郡 社群等其分佈或發源地區都是在濁水溪主流或是其支流一帶,因此 在漢人開發的腳步尚未延伸至濁水溪上游前,這整個上游區域就已 分佈著複雜的族群,呈現出豐富多變的文化風貌。 雖然漢人對於濁水溪上游一帶的記載遠在康熙年間就有<註三> ,但漢人對於濁水溪上游的開發,卻是相當晚近的事情,在當時 台灣西部絕大多數平原或是低海拔丘稜地都已開發殆盡,只剩下 中海拔或高山區域。然而面對著強悍的高山原住民族如泰雅族、 布農族,即使有樟腦等高經濟開發利益的誘因,也讓人望之興嘆 。畢竟除了惡劣的工作環境外,又要提防高山原住民出草的生命 威脅。使得漢人對這一帶的開發延至相當晚,僅有少數商人從協 商業上的交易,如以鹽、槍械彈藥、農具換取鹿茸、藥材等物品 。因此生活在濁水溪上游的原住民一直保有其高度的自主性,生 活習慣、方式與過去一樣並沒有多大的改變。而清朝政府治理台 灣,在同治以前政府的勢力從未深入泰雅族、布農族的領域範圍 ,治理方式大多採封山隔離等消極措施。然而自西元 1874 年牡丹社事件以後,清廷有鑒於外國勢力覬覦台灣,乃改變經營 模式由以往消極保守改為積極開發,並想藉著橫貫中央山脈的道 路,來擴展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力至後山,因此“開山撫蕃”的口 號就在這時候被提出來。當時由欽差大臣沈葆禎主持從廣東、福 建兩省派大隊兵勇分北、中、南三路打通前山與後山之間的交通 ,其中中路是由吳光亮帶領由林杞埔(竹山)起,經鳳凰山、東 埔、八通關、越過秀姑巒山,到達花蓮的璞石閣(玉里),這段 中路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八通關古道,這三條道路的開築實際代 表了清廷政府對台灣經營政策上的一大轉捩點。然而這種以強勢 的政治、軍事力量做後盾,國防、軍事為主要考量,純粹以漢人 主觀意識為前提的開路政策,不但事前未對整個計劃規劃周詳, 且對沿途經過的布農族部落仍採取“招撫歸降”的措施,完全無 法得到布農族人的信任,自然最後是註定要失敗的下場。雖然整 個開路工程僅費時十個月就完工,但完工未久整條道路就荒廢了 ,就連當時吳光亮勒碣於鳳凰山麓砂岩之“萬年亨衢”四個大字 也埋沒於荒煙蔓草中。 真正對於濁水溪上游人文生態有絕定性改變是在日據時期,甲午 戰爭清廷失利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成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在 日據初期各地抗日活動風起雲湧戰亂頻仍,日本當局無暇顧及濁 水溪上游一帶的原住民,待局勢稍緩和以後,於西元 1897 年初總督府當局便派遣中央山脈橫斷探險隊探勘中央山脈,以便 瞭解踏查整個原住民分佈的概況,其中中部北線由深掘大尉所率 領之探險隊一行十四人,從霧社出發往濁水溪上游之中央山脈探 勘,前行未久便遭當地泰雅族人的抵抗結果無人生還,此事件發 生後總督府當局遂對濁水溪上游霧社地區實施大封鎖,限制居民 各項自由及生計所需。往後幾年總督府曾幾次征討霧社地區的泰 雅族人<註四>,但囿於泰雅族人堅決的抵抗,一直無法得逞。 然而歷經幾年的大封鎖後,霧社一帶的泰雅族部落缺乏食鹽與鐵 器,於是在西元 1903 年總督府當局便趁機挑撥分化位在霧 社南邊濁水溪畔的干卓萬布農族卓社群人與泰雅族人彼此的關係 ,結果發生嚴重衝突泰雅族人死傷百餘人,此後元氣大傷無力再 與日本人周旋,被迫於隔年歸降於總督府。其實布農族卓社群人 與泰雅族人雖然同樣是生長在濁水溪上游地區,然過去由於生活 上的競爭,彼此之間往往在時弛時張的狀態下保持微妙的關係。 在總督府當局一直無法強勢突破霧社地區的泰雅族人後,自然敵 人的敵人-干卓萬地區的布農族人就成為總督府急切拉攏的對象 。事實上在不願同時腹背受敵的前提下,位在干卓萬地區的布農 族人在日據期間始終頗受日本人的禮遇。 雖然被迫歸降日本人,但泰雅族人桀敖不馴的個性,讓統治當局 始終傷透腦筋,直到西元 1906 年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台灣總 督以後整個局勢才出現新的發展。佐久間這位作風強悍行事獨特 的總督,上任後其首要的工作便是從事於所謂的“五年理蕃事業 ”,其目的是想將台灣山地所有的原住民完全納入掌控。採取的 策略是先延伸加強隘勇線到台灣山地深處,並且更進一步縮小隘 勇線包圍的範圍,並同時於台灣山地間廣設警察駐在所,收繳原 住民平時賴以維生的槍枝。對於不服從或是不願受到拘束的原住 民,則毫不留情地派警察、軍隊加以鎮壓,其中對泰雅族人最大 一次規模的鎮壓行動就是在西元 1914 年對太魯閣泰雅族的 攻擊作戰。此次戰役不僅佐久間親自參與指揮,且動員了軍警挑 夫等一萬餘人,在討伐過程中日本軍警駐紮在現今合歡山滑雪場 一帶的緩坡上,事後總督府當局將合歡山附近的一個鞍部命名為 佐久間鞍部以資紀念。而這佐久間鞍部就是濁水溪主源的發源地 ,令人弔詭的是佐久間鞍部這個名字一直從日據時期沿用至今, 似乎 80 年前這場泰雅族人的傷痛迄今沒有留下片刻的歷史記 憶,而面對歷史的反省我們仍有待檢討。 往後原住民就一直受到總督府高壓的統治,如強迫將部落從較偏 遠的山區遷往特定的地點,或是將部落拆散至不同的聚落中,削 弱其族群的凝聚力方便加以管理,這策略對原住民的影響非常深 遠,因為這一連串的措施改變了泰雅族人親屬聚集的形式,使得 整個傳統宗教、祭祀系統因而崩潰。此外更設立了“蕃童教育所 ”,對原住民的下一代進行同化教育。在西元 1930 年時台 灣原住民所受日本教育的普及率比平地漢人還要高,可見當時日 本當局的確下了相當的工夫在這方面,直到現在許多部落中的老 人仍然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可看出當時的影響力到現在還看的 到。 雖然日本教育普及率高,但仍無法完全取代原住民愛好自在生活的 天性,畢竟長年活躍於中央山脈不願受到拘束的個性,一但長年受 到總督府的討伐、處份、強制勞動及地方官兵、警察的傲慢統治, 其中所滋生的怨恨是難以想像,爆發出來其衝擊是相當可觀。終於 在1930 年 10 月於濁水溪旁的霧社-一個日本人一直視為ꄊ妓峈v蕃人”楷模的部落,爆發了驚動全台視聽的霧社事件,這次 大規模的抗日活動由馬赫坡社的族長莫那‧魯道所領導,當時濁水 溪上游一帶的泰雅族部落大部份都參與這次事件。此次事件雖然導 致了當時台灣總督-石塚英藏、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的下台,但整 個事件最後的結局仍是以悲劇收場<註五>,不由得讓我們感嘆這 代價是否太高了。而此事件也深深影響了濁水溪上游的人文生態, 事件結束後總督府當局將參與抗日活動的部落分散遷移至順從總督 府的其它部落去,形成了今日泰雅族在濁水溪分布的情形。 這次事件中有幾點值得讓我們深思,一是霧社事件遇害的對象,除 了當時有兩位台灣人因著日本和服而遭誤殺外其餘全為日本人。過 去台灣原住民與漢人的長期的抗爭中,一般而言漢人始終是扮演著 壓迫者的角色,然而這次霧社事件我們會發現,壓迫者的角色已為 日本人所取代,漢人與原住民同樣淪為被壓迫的對象,似乎也因此 讓原住民與漢人之間萌生了一種同是台灣人的共同意識,而將抗爭 的對象轉為日本人吧!。二是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當局徵調鄰近 敵對的部落一起參與討伐,或許參與討伐是迫於無奈,但是從這點 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往往利用過去部落間的仇恨,達到個個擊破的 目的,然而我們也看到某些部落著眼於自身的利益也樂與日本當局 合作,而分化了整體抗日的力量讓日本人有機可乘。三是霧社事件 發生後十二年即西元 1942 年,那些當初與日軍英勇作戰的泰 雅族人,其子姪輩竟爭先投效日軍以“志願”出征參與太平洋戰爭 ,即高砂義勇軍<註六>。這點令人很難想像,才短短十二年時間 讓他們這些人對於過去族群記憶有如此大的轉變。這究竟是日本當 局同化教育的成功,抑或傳統的族群文化、生活記憶等,受到外力 長期刻意的扭曲打壓而被完全顛覆呢? 雖然位在干卓萬地區的布農族人在日據期間頗受到日本人的禮遇, 但並不表示所有的布農族皆享有相同的待遇。當濁水溪主流這端的 泰雅族人為了反抗日本當局高壓統治而與日本人積極抗爭時,生活 在濁水溪支流的布農族人日子也不好過。尤其當“五年理蕃事業” 告一段落後。台灣北部泰雅族人的反抗勢力大抵已被鎮壓,日警開 始將重心放在南邊的布農族人身上,開始挺進至濁水溪上游支流搜 繳獵人槍械。在當時布農族除了卓社群、卡社群生活在濁水溪主流 一帶外,其餘如郡社群、巒社群、丹社群等大多生活在支流郡大溪 、巒大溪、丹大溪等流域,這些地方都是地處中央山脈深處最窮鄉 僻壤的地方,除了少數有限的耕地外,狩獵就成為他們生活中相當 重要的一環,因此當狩獵用的槍枝被迫收繳後,自然憤怒不滿的情 緒可想而知。終於在西元 1915 年布農族領袖拉荷阿雷領導族 人發動“大分事件”,為布農族長期抗日揭開了序幕,布農族的民 族性向來是以其堅強韌性與團結向心力聞名於世,他們抗爭的手法 有別於泰雅族人驍勇悲壯,而是採取拉大抗爭範圍用游擊戰的方式 與日警轉戰中央山脈,這點讓日本人防不勝防吃盡了苦頭,以往分 佈在中央山脈的警察駐在所原是監視原住民部落的重要據點,此時 反而成為這些布農族人攻擊的對象,尤其是在遼闊的中央山脈更是 讓日警疲於奔命。此局面直到日本人修築關山越嶺道及八通關越嶺 道以南北夾擊的方式,包圍布農族最後的抗日據點-玉穗社,拉荷 阿雷才於 1933 年被迫投降日本人,結束了 18 年來的武裝 抗日活動。在拉荷阿雷武裝抗爭告一段落後,隔年日本人為了便於 管理,藉故開始強迫原居住在中央山脈的布農族群遷徙,其中丹社 群人就被迫離開居住了三百年的故居往東遷移。在這場遷移浩劫中 改變了整個丹社人的命運,不僅新環境的農耕方式有別於過去山田 燒墾,連生活型態都較以往有很大的出入。其中在遷移的過程中更 是充滿了辛酸與無奈,畢竟原住民長時期以來所從事的生計經濟和 土地已經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一旦生活從土地被剝離其下場往往是 相當悽慘。1991 年布農族文化發展總社所舉辦的一場尋根活動 -尋訪丹社遺址,那些當初仍是孩提年少的部份丹社族人,再度重 回舊社時已經是兩髮鬢白垂垂老矣!然所不變的是對故鄉的思念及 被迫遷居時悲傷痛苦的回憶,這些回憶即使事隔 50 餘年後讓人 聽了仍令人為之動容。 經過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在太平洋戰爭後台灣又重回“祖國” 的懷抱,迄今已逾五十年了。這五十年來歲月的變遷,對濁水溪上 游一帶留下多少痕跡呢?首先就以地景而言,霧社水庫、武界水庫 的興建,不僅改變了濁水溪自然生態環境也讓濁水溪的溪谷地貌改 觀。雖然這兩座水庫早在日據時期就先後興建完成,然而濁水溪驚 人的輸沙量讓這兩座水庫淤塞堆積了許多泥沙,尤其是武界水庫更 是有“武界土庫”之稱。此外由於在上游支流郡大溪、丹大溪等一 帶的森林因人為砍伐而逐漸消失,使得原本覆蓋在森林下的土壤被 雨水的沖刷而流到濁水溪及其支流中,使得過去一些重要的支流原 有的美麗溪谷、碧綠深潭,如今大多已經消失不存在了,似乎整個 濁水溪的容顏在這五十年來蒼老了許多。 而中橫公路霧社支線的修建完工<註七>,雖然改善了濁水溪上游 對外的聯絡交通,但也促使了上游地區產業結構的變遷,尤其中橫 公路於 1960 年全線完工通車。隔年國民政府就在濁水溪上游 見晴地區設置農場來安置解甲歸田的退除役官兵,而這農場就是後 來我們所熟知的清境農場,農場的設立不僅開啟了這一帶大規模農 業拓墾的濫觴,而新移民的加入更使得濁水溪上游人文分佈起了新 的變化。雖然早在日據期間濁水溪上游一帶的原住民部落就有漢人 遷入,但當時遷入的漢人主要仍是集中在霧社、和社等較大的聚落 。直到戰後才有較多的漢人遷到濁水溪上游一帶聚落,或許這些移 民當初迫於生計而離鄉背景來此發展,然而憑藉著辛勤經營與原住 民天性樂觀不擅理財的情況下,在經過長時間的累積讓不少漢人成 為這一帶的新貴階級,這種情形在許多泰雅族的部落與一些新興風 景聚點尤為顯著,在布農族的村落中反倒少見,這或許與布農族社 會中較強的內在凝聚力有關吧! 另外戰後地方自治的實施,加速了濁水溪上游傳統布農族、泰雅族 部落的式微。在過去部落中的頭目往往是族群中的耆老或是為族人 所敬重的戰士、獵人等,常受到族人的愛戴與擁護,雖然在日據時 期這些部落屢受日本人的征伐與強迫遷徙,但在部落內的體制大致 而言尚能維繫著舊有的傳統,只不過故有的文化、習俗隨著與土地 的疏離及日本當局刻意強勢的打壓下而逐漸沒落。但地方自治的實 施卻全盤否定族群中原有的長老、頭目等制度,透過選舉選出來的 村、里長,讓原有的長老、頭目地位大不如昔,甚至到了最後僅有 在祭典的場合才有他們展現的舞台。此外緊隨而來的白色恐怖更是 讓這些質樸善良的原住民禁若寒蟬,任憑國家這部機器的運作處置 ,因此有好長的一段時間這些區域多隴罩在沉悶、靜肅的氣氛。至 於攸關原住民福址的山地政策卻在執政當局受制於保護與開發這兩 個對立的矛盾下,無法訂定出一套完整像樣的政策,讓漢人強勢的 資本毫無顧忌地逐漸滲透、蔓延到這濁水溪上游一帶的部落,因此 剝削、不公的情形時有所聞,或許就是因為如此讓他們空虛無助的 心靈,更容易接受來自於教會的洗禮。這使得濁水溪上游一帶原住 民分佈的區域普遍都有 2 至 3個不同的教會<註八>,可見教 會在此受歡迎的程度。其實這些現象並不僅僅發生在濁水溪上游一 帶,而在台灣許多山地部落中普遍可以看到,在這裡我們只不過把 他當做台灣社會一個縮影罷了! 近年來社會隨著解嚴開放、經濟高度成長下,人們開始熱衷追求物 欲享受,影響所及使得過去傳統的價值觀受到嚴重扭曲與挑戰,整 個社會充斥著暴力、功利、短視、貪得無厭等。這股歪風不僅襲捲 台灣,也使地處偏遠的濁水溪上游無法倖免,如造成 96 年賀伯 颱風信義鄉損失慘重,94 年道格颱風仁愛鄉淹大水之罪魁禍首- 山坡地違法濫墾,就彰顯了農業上山問題之嚴重,同時也透露出執 法當局執法不利的困窘。而觀光熱潮的興起,雖然帶動了些許的工 作機會,相對地也衍生出上游一帶原住民社會所面臨之產業變革與 社會結構改變的巨大適應問題。此外這幾年外勞的大量引進,讓許 多到平地工作的原住民喪失了工作機會,這使得曲冰、靜觀、地利 等部落閒賦在家的人口變多了,家計負擔成了問題。許多不合理、 不該發生的事情接踵而來,或許有人會說這些是社會面臨轉型所產 生暫時結構性的問題,但不可諱言這些年來濁水溪上游社會所受到 的衝擊、影響遠較過去千百年來的深遠。 千百年來濁水溪的水滋潤了這片大地,也哺育了生活在這裡的芸芸 眾生。歲月的變遷不僅造就出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也深深地將這 裡的人們與濁水溪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然而面對整個大環境前所未 有的衝擊與改變,相信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憑藉著過去勤勞、質樸以 及對土地冥頑不靈的熱愛,必能克服這種種橫逆與挑戰。然而在他 們這段艱辛的奮鬥過程中,需要疼惜這片土地的你我來共同關懷支 持與協助,期能衝破這些難關,讓我們大夥一起迎向更光明更美好 的新台灣。 <註一>:有關濁水溪流域的計算面積,一般而言各家說法不 一。其間主要的差異在於計算基準上的認定是否有涵概下游整個沖 積平原,若涵概下游整個沖積平原,則濁水溪的流域面積廣達 43 25 平方公里,為台灣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川。 <註二>:一般人類學家常依語言特性、風俗習慣及起源傳說 等,將泰雅族分類成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等兩大亞族,而亞族下 又分成若干個群。 <註三>:早在康熙六十一年巡台御史黃叔敬在番俗六考中就 曾經對日月潭描述:『水沙連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 為潭,廣可七八里,曲屈如環,圍二十餘里,水深多魚,中突一嶼 ,番繞山與以居,空其頂,頂為屋則社有水災......』。 <註四>:如在 1900~1902 年埔里一帶的日警,曾 先後與霧社地區的泰雅族交戰於觀音山、人止觀等地。 <註五>:依據統計資料顯示在霧社事件中犧牲的泰雅族人, 約達 900 多人佔當時起義六社總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可見泰 雅族人所付出代價之高。 <註六>:從西元 1942 年起到太平洋戰爭結束為止,高 砂義勇軍一共有 7 個梯次上戰場,除了第一梯次的高砂義勇軍全 部安然歸返台灣外,餘皆犧牲慘烈、傷亡累累。 <註七>:在日據時期從埔里經霧社、合歡山一直到花蓮就有 一條,原為日本人所修建的合歡越嶺道,而中橫公路及霧社支線大 部份就是依此越嶺道為藍本修建而成。 <註八>:在濁水溪上游沿線部落一般有真耶蘇會、天主教、 基督教長老教會等教會。 ----------------------------------------------------------------------------- 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딠 * 1545福爾摩沙BBS站常民文化版 IP 140.114.96.126 郵撥帳號 發行人 劉魏銘(還月) * 文章內容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活動訊息除外) 18748668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欲參加活動或是建議 (02)3782407-9 常民文化 18748683台灣常民文化學會 *義工 e-mail [email protected] 常民文化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81-1號4F 歡迎惠賜指教 ----------------------------------------------------------------------------- > ========================================================================== < -- 珍惜晨昏每個疾馳的畫面 祝福每個擦肩而過的靈魂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上線處:[140.115.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