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ccid 看板] 發信人: "臺灣環保聯盟台北分會" <[email protected]>, 看板: sccid 標 題: 【環保聯盟台北分會】離開淡水河的視線 發信站: (NEWS/INFO) National Sun Yat-San University (Thu Jul 16 19:15:16 1998) 轉信站: Zamenhof!news.csie.nctu!news.civil.ncku!ccnews.nsysu!news.nsysu!not-fo 臺灣環保聯盟網路通訊 ======== 知識的、草根的、行動的 ======== 本期重點:離開淡水河的視線 此文乃本會於7/9-7/12舉辦淡水河的初體驗時所撰寫之文章。 ======================================== 標題/離開淡水河的視線 作者/廖億美 北台灣,幾乎每一座橋,都以水泥砌成灰黑的 橋身與橋面,斑剝狼狽的踞伏姿態,惡狠狠地接連 兩地的往來。 行走其上,不下雨的時候,放肆的塵土迎面撲 來,混合著汽油與垃圾的腐敗氣味;雨天,狂亂的 雨水捲起橋上沈積的塵埃,滲透著微微的腐臭,渲 染成無邊的陰霾。 想逃開 蔮 跨過一座橋,是一段無可避免的生活途徑,每 天沈浸在急於逃離的不耐,自然我們很難體會,在 橋之下,生命氣息逐漸微弱的髒黑的水,正冷冽地 紀錄著北台灣聚落發展的興衰,歷史與地理、人文 與經濟的命脈。 橋之於河流,是一種征服,也是疏離的開始, 當人們搭蓋起一座座水泥橋樑,沈默地宣示不再與 河水近身肉搏、或者肌膚相親,同時也就注定了河 流被人們離棄的命運;漸漸地,河流從我們的生活 中消失,被我們的感官遺忘,現在只剩撲鼻的惡臭 ,提醒人們,她絕望的存在。 有人說,淡水河是全台灣最特別的一條河,在 歷史上,她是孕育北台灣移民文化的母親河;在經 濟上,她是過去台灣物產運輸、聚落發展、農作灌 溉與民生用水的臍帶河;在地理上,她由大漢溪與 新店溪在江子翠匯集成本流,至關渡地區又與基隆 河會合,最後在淡水站油車口與八里鄉挖仔尾的夾 口中流入台灣海峽,她的流域範圍橫跨新竹縣、桃 園縣、台北縣、台北市、基隆市,總面積達二千七 百餘平方公里,她是超過六百萬人口生活其中的生 命河。 然而,不過短短半個世紀,淡水河的圖像不再 充滿浪漫的詩意,不再刻畫著生活的痕跡,「淡水 暮色」這首歌裡的情境 「日頭就要沈落西 水面染 五彩 男女老幼在期待 漁船返回來」已成懷古的 憑弔,或者成為 KTV裡無意嘶吼的流洩;人與河流 的阻絕,意味著生活的斷裂,歷史的轉變。 不斷往源頭延伸的水泥高牆,不友善地標示著 淡水河的存在,以拒絕人們的窺探,並掩飾牆裡的 不堪;沿著高牆一路增加的水門,則又羞澀的迎接 ,以生硬的綠草妝點,形成了勉強送作堆的尷尬場 面;總覺得所謂的親水公園是對淡水河再次的污衊 ,人們怎麼可以把她傷的這麼重之後,又一廂情願 的要她抹上僵硬的愉悅,陪著笑臉。 隨著河堤高築,一條條快速道路犀利地劃過灰 濛的天際,散發著盧貝松式的特有疏離,駕車馳騁 其上,竟是人們對淡水河最親近的凝視,只不過這 種凝視近乎呆滯,空洞而不帶感情,沒有貼近繁瑣 生活的真切,也沒有類似複雜情愫的聯想。她是一 條承載著文明穢物的臭水溝,人們對她視而不見, 正反映了人們對自己造成的錯誤傷害,不敢正視的 怯懦,所以急著逃離,忙著掩蓋。 河流之於人,原本是一種依靠,一個豐富創造 的泉源,難道現在卻只剩下不斷欺凌後的掩鼻走避 ?我想起了六年前的那個夏天,在承德橋下的基隆 河畔,生命中與河最深刻的一段接觸經驗。 雖然從小生長在淡水河邊的大稻埕,但有關淡 水河的記憶只有模糊殘像,河堤上的毛毛蟲,以及 河邊那個傳說著鬼故事、被樹蔭遮蔽的老舊磚房。 她是一條河,但僅止於填補我對河流這個名詞的具 象投射,沒有交集,沒有故事。 像是二十歲的成年禮,一個偶然的機會帶我真 實地走近淡水河流域的生命。那時基隆河截彎取直 的工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長久以來依河維生的三 腳渡漁民正面臨著被迫離水的命運,最後一個「寮 仔」是漁船得以靠岸的歸依,也是淡水河流域最內 陸漁民生存的標記。以此為據點,我感受到人生與 河川的旭日,也目睹了人心與河川的黃昏。 還記得那是一個艷陽高照,但風卻出奇的大的 八月,沿著正在施工加高的河堤來到基隆河畔,陣 陣腐臭迎面而來,幾個面容黝黑、臉部線條堅毅的 老漁民駛著船緩緩靠向岸來,我登上船,沒看到魚 蝦或者蛤蜊,只有一桶桶污濁的河水,他們熟練地 把河水舀掉,留下污泥裡爬滿著紅色的小蟲,這些 紅蟲就是他們出港捕獲的戰利品。 他們說過去在基隆河還很乾淨的時候,每次出 船總能捕到各種高品質的魚,後來河水變髒了,他 們只能捕撈到蛤蜊、吳郭,漸漸地隨著河水被污染 的程度越來越高,這種用來當作魚飼料的紅蟲就成 了他們賴以維生的「漁獲」。還有一陣子,飼養紅 龍的風氣正流行的時候,他們也會到士林夜市附近 的下水道抓蟑螂賣給販頭,總之他們的職業生涯, 跟著基隆河的脈動隨波逐流。 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徵收了他們世代駐紮的土 地,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格式化的親水公園的步 步進逼。隨著親水公園的工程進度,寮仔的範圍日 漸縮小,那座收容了許多在大家樂盛行時期被人們 斷手斷腳肢解之後丟棄在河裡的神像的「落難神明 廟」,也侷限一隅,傳統中原普渡時節在三腳渡廟 埕前祭拜老大公、辦桌的習俗也被迫改變,這些依 河維生的漁民因「親水」而必須「離水」,終至一 點一滴,切斷了他們與基隆河一生的牽繫。 幾年後,駐足承德橋上,放眼望去,親水公園 已取得最後的勝利,那個象徵著三腳渡漁民生活標 記的「寮仔」已不見蹤影,親水公園拉不近人與河 依然不平等的對待,河水依然發臭,然而那個夏天 的迴響卻才是讓我無可逃避的,心底的聲音。 是的,因為用心看見。 文明總是發源於流域,但河流也總是遭到文明 無情的蹂躪。淡水河並非就是這樣無聲無息,獨自 安靜地混濁了、凋零了,她更不是兀自發臭,沒有 原因。現場目擊不僅是為了從回溯庶民生活的面貌 ,拼貼完整的歷史圖像,更為了確認我們現在的真 實處境,不為了懷舊感傷,而是為了不再麻痺,不 再逃避。 跨過那道沿著淡水河豎起的高牆,也跨越我們 心理那個自欺的籓離,當我們認真地面對柴橋坑溪 上傾洩的廢土、大漢溪旁堆積如山的垃圾、新店溪 畔倒臥的樹木屍體、基隆河邊工廠排放的污水、淡 水河口八里污水廠的廢水放流、或者不知名的小溝 渠裡,駭人的紅色藍色黑色各色的液體,甚至水溝 蓋下流竄的家庭污水,我們將知道是誰殘忍又無知 的扼殺了她的美麗與生機。 看見淡水河,何其容易,君不見每逢假期週末 慕淡水夕照之名而來的遊客,熙來攘往的身影;看 見淡水河,又何其艱難,君不見跨橋渡河而過的人 們,對橋下混濁的河水,視若無睹的表情。當然看 見與拒絕看見都不過是視覺的選擇,只是如果人們 不立刻終止對她的污染傷害,不努力嘗試將她從瀕 危邊緣搶救回來,我們將再也看不到,想看見的; 而要拒絕看到不想看見的,只有蒙上眼睛,蒙蔽心 靈,假裝我們不再需要認同,不再需要感覺。 活著,就只是活著,不在乎過去,也不期待未 來;沒有疑問,也沒有答案。 ======================================== 臺灣環保聯盟台北分會 徵求會員中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02巷3弄38號4樓 電話:886-2-23041950 傳真:886-2-23061251 郵政劃撥帳號:19122208 台北縣環境保護聯盟 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teputc.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