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Zygamann (倫大無帥哥) 看板: entomology 標題: 我們的島-大甲溪系列[今日首播] 時間: Mon Jan 17 05:08:58 2000 我們的島 大甲溪系列 一月十七日首播 每週一晚間 10:00 ~ 10:30 首播 每週二上午 11:00 ~ 11:30 重播 影音網站 http://www.pts.org.tw/~island/ 01/17 陸封之河 提起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若說起國寶魚的 家--大甲溪,或許大家反而感到陌生。但是,對台中地區兩百多萬人 來說,大甲溪不只是地圖上的一個代名詞,而是他們朝夕賴以為生的 重要命脈。不論是史前人類、平埔原住民或是早年的泰雅和當代的漢 人,數千年來,無一不是依侍著大甲溪而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也因 此,這條旺盛豐厚的大甲溪,被東勢人喻為「母親的河流」!源自中 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兩大水系,在梨山地區的清泉橋會流而成的大甲溪 ,由東向西流經台中地區,從清水鎮高美村注入台灣海峽,全長約14 0公里的大甲溪,雖稱不上是台灣最大的河川,但絕對是近半世紀以來 影響台灣最鉅的溪流。大甲溪由於水量充沛、水質清澈、沿岸土地資源 豐厚且多樣,早在日據時代便是當局極欲開發的重點,一直到國民政府 來台後,才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從德基到谷關之間,短短六十公里 就因有六座水庫和多座水壩、電廠而聞名國際。從防洪、灌溉、發電、 給水到觀光,無一不是大甲溪對中台灣實質的奉獻。只是,人們在掠奪 大甲溪資源、享受經濟甜果的同時,卻無視於在母親身上所造成的無情 瘡疤,而921地震後,大甲溪的情況更是雪上添霜!人類對於大甲溪的利 用好像飲鴆止渴般,從漁類資源的採擷、沿岸農地的開墾、水資源的利 用到河床的侵佔,我們用盡了母親身上的每一寸肌膚和血肉,但是我們 為大甲溪做了些什麼?這條所謂「母親的河」是否還有未來?身為河流 的子民又該如何拼湊母親的容貌?我們將透過鏡頭為您掀開大甲溪的黑 色面紗,帶您去追溯大甲溪的方向! 01/24 光復大路 (上) 921地震後,中台灣的地貌面目全非,沿著大甲溪興建的中橫公路,路 況毀損嚴重,強震後,路基流失、落石不斷,谷關段的工程人員在落 石如雨下的情況,每天日夜不停地趕工。谷關工務段的段長錢伯冠在 16年前即遭土石掩埋,16年後,又在12月4日遭落石擊中頭部與腰部。 梨山地區的居民,平常即仰賴著中橫輸運蔬果,路不通對於這個大部 分依靠蔬菜水果維生的梨山村,以及天祥一帶仰賴觀光產業維生的居 民,影響甚鉅。本片的受訪人:公路局總工程師與規劃處長處長都是 40幾年前曾經參與中橫開路工程的工作人員,921地震後,公路局組成 了探勘隊,這兩位曾經參與「開路」的工程人員,如今,成了來「修 路」的領隊;而在另一端的譚伯伯,二十六歲即隨著中橫開路,在梨 山村落戶。面臨時代的變遷與土地政策的改變,譚伯伯回憶起四十二 年前開路的過程….本片的主要內容即以谷關路段搶修的情形與梨山村 村民反覆觀照,再進一步探討山區公路對台灣環境的影響。 01/31光復大路 (下) 本單元延伸上集中橫公路開發的問題,探討中橫存在的價值。四十幾 年前,在當時國民政府還懷抱著「反攻復國」的意識形態下,為了連 貫東西交通,決定開發中橫公路。時隔四十年,反攻大陸的美夢還沒 實現,中橫這條路,卻進駐了越來越多的居民與各項工程。有人說, 921地震之所以會在中橫造成這麼大傷害,是因為當年榮民開路時,以 炸山的方式硬生生將山腹切開。而這批隨著中橫開路的隊伍在沿線落 戶的榮民,據地在此開墾果園,將荒野變成良田後,退輔會又依據農 地放領政策,只發給五分到七分半地的土地所有權狀,面對這片自己 徒手開發出來的土地,榮民的心情充滿了矛盾與掙扎。中橫的開發到 底是誰得利?根據公路局民國84年至88年谷關工務段(不包括921地震) 的修復經費顯示,其修復經費已超出當年中橫公路興建時的總建設經 費。據公路局估計,921地震後,修復經費約51億。政府在民國78年時 即承諾要在民國100年前完成全國高速公路網,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 麼多路嗎? 02/07 河中有魚 文明總是發源於流域,,但河流也總是遭到文明無情的蹂躪。 魚蝦漸稀, 河水漸濁。大甲溪流域的生態破壞,並非是無聲無息,獨自安靜的混 濁凋零。水中生物更不是憑空消失,沒有原因。走近大甲溪,看見河 中有魚,河中仍有魚,只是岸上的人,看不到魚的眼淚,聽不到牠們 的嗚咽嘆息。 日據時代,對河川的保護極其嚴密,一旦發現電魚、毒 魚、炸魚的行為,必定鞭撻伺候。民國35年,台灣光復後,卻是河流 淪陷的開始,魚蝦群飽嚐被電被毒的滋味。這樣的"人道待遇",雖然 不致使水中生物走向滅絕,卻反應了這塊土地上人民對保育觀念的認 知。 民國60年,石岡、谷關、天輪、德基、青山五座大型水壩陸續完 成,大甲溪的河川生態進入另一個輪迴的浩劫。水壩改變了河川棲地 ,減少的不只是魚的數量,而是魚的種類,究竟是誰付予人類這樣的 權利,決定其它物種的生存與滅亡。 大甲溪流域中,已知絕種的魚類 有香魚、蓋斑鬥魚,瀕臨絕種的魚類有櫻花鉤吻鮭、白鰻、鱸鰻、台 灣迴、埔里中華爬岩鰍..等。下一個絕跡的會是誰,又將是誰來決定。 背坐水涯,夢想河的上游有不朽的智慧與愛,那是對生命的尊重,對 大地的感激。水中無魚,我們當羞愧汗顏,自食苦果,水中仍有魚, 我們當節用惜福,還給牠們一條不再絕望的大甲溪。 02/14 水起源生 流動的水聚成了河流,綿延的河潤澤了生命,有限的水源,要滿足無 限的慾望,人與河流的距離越來越遠,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越來越深, 原是一條充滿浪漫與記憶的大甲溪,現在卻充滿了怨忿與無奈。為了 多數人使用的方便,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大甲溪從上游起,建起了 一座座水壩,或為發電,或為飲水,然而在水壩興建的榮光背後,少 數人的生活,卻因為水壩,有了不同的面貌;原本魚蝦跳躍的大甲溪 ,只剩乾枯的河道;人無水不能生,但是不是有別種的利用方式?我 們在大甲溪沿岸的白冷圳找到答案。 這條因殖民政府為了發展糖業, 所修建的圳道,其興建的原因是當時日治政府選中氣候土質優良的新 社河階台地,做為蔗苗培育區,但台地的地形受高度限制,水源嚴重 不足,因此總督府派遣工程技師,在大甲溪沿岸,利用山勢高低落差 產生的壓力,修築了白冷圳,讓幾座山外的大甲溪水,翻山越嶺以灌 溉蔗苗,悠悠流過七十年歲月,白冷圳反映了人與自然的依存關係, 依水而生、順勢而為生命才能久遠,地震坍塌的土石,並未中斷白冷 圳源源不絕的生命力,三個月後,白冷圳又再度煥發出閃亮蒼勁的顏 色,但大甲溪卻找不回流動的生機。面對斷了流的大甲溪,或許我們 應該回過頭,重新思考人類應該要往那裡走的決策,生產的本身固然 造就了豐足的物質生活,但人的生活要什不一定是高科技可以滿足的 ,在今天的社會狀況下,如果我們還貧窮的話,往往不是因為物資沒 有,而是因為欲望。 02/21 逐水 過去,對於水資源的管理,興建大大小小的水壩是我們慣有的解決方 式,為了合理水壩的正當性,相關單位總是宣稱可以為地方帶來好處 ,來消弭當地居民的反對,強化非當地居民對水壩的認同,然而,經 過這數十年,當初的說法在住民的眼中卻成為了謊言;梨山的佳陽部 落,早期定居在大甲溪岸的台地上,因為德基水庫的興建,家園被迫 遷移至台八線旁的新地點,他們稱之為新佳陽部落,政府雖然為這些 居民們興建了水泥平房式的國民住宅,但是這塊土地並沒有讓居民從 此安居,因為梨山地層的滑動,原本美意興建的房舍,出現龜裂移位 的現象,921大地震,更加重原有的創傷世居在此的泰雅族人,除了無 奈的配合,還是只有配合。 然而,佳陽部落的故事,只是大梨山地區 居民與德基水庫興建衝突的縮影,位了延續水庫的壽命,政府在大梨 山地區實施土地利用管制,住民犧牲了土地,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 但是,當年政府向居民宣稱的種種好處,卻一樣也沒有利澤到住民的 身上;不僅是上游的大梨山地區,下游的石岡水壩,當地居民也同樣 為了水源保護與土地利用的問題,一直不斷地與相關單位協商抗爭, 至今仍為找到滿意的解決之道。除了美夢的幻滅,水壩的興建,更伴 隨著安全上的疑慮,以往,工程人員總是強調工程的堅固,但921地震 之後,我們看到許多水壩水庫都發生大大小小的安全問題,最明顯的 莫過於斷裂的石岡壩,慶幸的是,石岡壩本身攔蓄的水量並不十分大 ,並未引起二度災害,而位居大甲溪中上游的水庫,在這次震災中雖 未發現立即的傷害,但其安全性值得關切,特別是號稱亞洲第一大壩 的德基水庫,一旦發生同樣的問題,後果將不堪設想。長期以來,我 們在大甲溪流域過度的開發與利用,也許有一天,斷裂的不只是水庫 壩堤,而是大甲溪的生命,以及我們的生存。從石岡壩的例子,未來 對於水庫的興建及水資源的管理,我們必須更將謹慎。 以下五集內容簡介尚未上網 第七集:02/28 原住民 第八集:03/06 禁錮的子民 第九集:03/13 蘋果的滋味 第十集:03/20 森林 第十一集:03/27 高美溼地 > -------------------------------------------------------------------------- < 作者: daisy (月輪) 看板: natural_bein 標題: Re: 我們的島-大甲溪系列[今日首播] 時間: Thu Jan 20 20:39:51 2000 10點到10點半播出 這個時間對我來說已經有點晚了..:p 不知不覺就忘了收看... 記得「我們的島」之前的系列片頭還是片尾是胡德夫的歌 我前陣子買了一張CD--「黑暗之心」部落重建音樂會 裡面就有幾首胡德夫唱的歌(不過好像沒有 我們的島 那首) 有一首「美麗的稻穗」我很喜歡 是公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的片頭曲 真的很好聽喔...:) -- ※ Origin: 台灣文化資訊站 ◆ From: tp224-111.dialup.seed.net.tw -- 蚌的夢想....是一顆迴映八方的珠光.....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ocean223.n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