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是關於去年的塔蘭溪難, 與山協尚未建立的溯訓系統. 一直有一些小小的想法, 請大家參考一下. 是覺得山社今年不該只辦講座, 而如同一些登山社團一般, 該對內辦個較完整的溯訓了. 山社去年發生了一件"溪難", 損失了一位大好社員. 後來, 也對此有了一些檢討, 在溯溪隊伍的型態與結構上也有一些的爭論, 雖然有時候一些爭論與溝通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覺得問題真正的徵結在於 --山社當下缺乏一個全社性的溯溪體驗與傳承. 以至於社員, 幹部, 甚至嚮導們對彼此缺乏足夠的了解與信任. 回頭看看, 原來山社這些年, 雖然不乏溯溪的隊伍, 但仍未建立全社性的溯溪訓練體系啊. 經過近半年的傷痛沈潛, 或許, 這學期是該大家用心建立較完備的溯溪訓練體系的時候了, 時機一去不在, 趁著大家記憶猶新, 傷痛猶在, 好好的籌劃一次全社性的溯溪訓練, 並且由此建立長遠的溯溪經驗傳承. 因為, 大家以後爬山不可能都不踫水, 而意外暴露訓練與經驗傳承不夠札實, 必需經由完整的訓練補強, 也算社團為逝者所作的一點小小的追思, 與懺念吧. ============ 過去, 山社的溯溪訓練系統多半是以講座與各別出隊的方式, 也會請外面的人來"介紹", 並參與實際的 "出隊溯溪", 現在, 我們可能還需更進一步: 編寫自己統一的教材, (已有許多社團的教本可供參考), 由自己人籌劃出隊, 並且詳列訓練的科目與標準, 也可視訓練成果作為出隊經歷或幹部審核的參考之一. 而一次全社性的溯溪訓練, 除了有助於建構完整的溯溪訓練體系, 也有助於讓參與的社團幹部與同屆的學員建立共同的山野體驗與知識, 日後在出隊審核或留守時較容易溝通, 彼此信任. 山社目前的溯溪經驗相較其它登山社團還不是很多, 技術溯溪的經驗老實說也還屈指可數, 簡簡單單先由初級溯溪訓練作起 (初溯營) 吧, 溯溪裝備, 溪流介紹, 橫渡技巧, 高繞原理, 垂降, 上升, 冰鎚器械岩釘etc... 除了可以為山社召募新血, 與培養溯溪技術的新生代, 而對甚至是幹部, 嚮導, 等社團山野 "高層" 而言, 用心投入的話, 也可以由參與一次又一次的溯訓, 教學相長, 即使是再簡單的訓練, 你仍可以在其中得到新的領悟, 而技攀的領域, 總是需要再三的復習, 熟練技巧, 溫故知新. 等傳承有年, 大家經驗又愈多了, 可再考慮如何在初溯的基礎上建立中溯的系統. 不過, 先提醒一下, 即使是初級的溯溪訓練, 仍需特別謹慎注意安全, 台大山社過去二次溪難都是發生在算初級的溯訓之時, 一次是南勢溪高繞墜落(傷), 一次是三光溪深潭溺水(亡), 損失不可謂不高, 因此不可因簡單的訓練隊伍而失之大意. 溪谷中的岩石, 水流, 都可能隱藏諸多危險, 不因路線的簡單與隊伍的結構有所改變, 身為山野行動者或領隊, 是必需深刻的去了解的. 但安全標準提高之時, 可能減低體驗的強度, 技術攀登中同樣的一句話: no fear, no learning, 在樓梯上練繩隊和大禮堂上練繩隊, 那效果當然是有差的. 溯溪的訓練也是如此吧, 如何在訓練的強度上與安全的要求上達到一個平衡, 恐怕是要給社團本身一些時間去慢慢學習調整的吧. ========== 另外最重要的是, 社團的幹部們要放下身段來, 彼此進益, 彼此信任. 老實說, 我很反感一句話 "帶你去現場看你就知道了"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常常聽到很多人都喜歡拿這樣一句話出來說, 不管怎麼樣, 對社團的技術傳承來說, 這種話還是少說吧. 其一. 這反應說話者本身也還不夠了解, 以致沒辦法妥善的回答. 其二. 這反應受問者本身的傲慢, 以致不願意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到底懂得多少, 然後把自己懂得的, 和有疑義的部分誠心攤開來 和發問者一起分享承擔和討論. 當然, 我知道很多狀況是到現場看過才會更深刻的了解, 而這句話只是在相當程度反應這個事實, 但是, 這句話在也堵住了對問題繼續討論的空間, 對發問者和被問者而言, 都失去了一次檢視現有知識與更進一步成長的機會. 而身為在上位被求取知識的先進, 或學長姐, 敢說自己很懂很厲害很正確而所有的知識和經驗都不需要再檢視, 再進一步增進了嗎? 沒錯, 溪谷變化狠多, 但山和岩和任何的知識也一樣如此, 如果沒有前人誠心的思索著去記錄去說明每個發展的知識階段, 而都還是要人到現場去看, 那可能大家還停留在去阿里山的階段.... 看看外國人寫的 mountaineering, 僅管其中也不乏有爭議或有錯誤, 但有多少是我們所不願或不屑花心思去描述的細節, 或窮究的道理. 其實是......我們寫不出來, 我們並不真切的明瞭. 如果真的還是覺得溯溪的問題很難在溪谷之外的地方探討, 解答, 那麼我建議不妨回頭去翻翻台大山林八中的一篇 "溯溪初步" 這是 mingyu 近十年前所寫的一篇文章. 而今天仍是許多社團的教本, why? 那是真的放下身段, 潛心面對自己, 與真誠面對知識與真理, 逐步寫出來的東西. 當你有問題去請教他, 他也從來不會把 "去現場看就知道了" 這樣一句話丟給你, 一樣會很誠心的, 和你一同面對問題, 面對彼此所不了解的部分, 詳加討論, 不折不扣的追索答案. 希望我們都能有這種格物致知, 尊重知識的精神, 和與學長姐, 同儕, 與學弟妹們一起追索真理時, 謙虛的態度. 共勉之.... ========== 關於塔瓦蘭 對於去年底的山難, 一直有一些話想說. 對於一個經由自己初次介紹給山社的美好地方, (我曾經在小甜甜上說過, 這是我所見過最豐富美麗的溪谷) 竟然發生這樣的無法彌補的事故, 心下不是不覺得遺憾的..... 我並不覺得這支隊伍結構不佳, 質疑隊伍成員的結構是根本的搞不清楚問題. 這本是一條最初級的溪谷, C2D2以下的分類是可以提供 "初體驗" 的溪, 許多外面阿公阿媽都會來玩的溪. 而看過他們成員, 包括溺者的溯溪經歷, 都要比我們當初來此時的隊伍要多多了, (初訪時是山協OB和野鳥, 山服社的雜牌軍) 如果這樣的隊伍結構都不能出去, 那山社關門算了, 沒有幾支隊伍可出去的。 而不管後來的山防通報問題, 我覺得問題只有一個: "惹了不該惹的地方" 以這支隊伍的的裝備和計劃準備惹不起的地方. 真要攻這樣一個深潭, 光靠20幾米的傘帶是不夠的. (請建立一個觀念, 技術溯溪, 主繩,吊帶,頭盔是很必要的....詳後述) 沒有意識到此處地形水流的危險性, 沒有開繩的意識. 那個童軍繩, 也只是剛好在那而已. (許多社團區分溯溪隊伍與一般活動隊在於 "開繩" 這個動作) 但是, 我們能怪他們嗎? 我覺得我不行, 因為當初, 初次到訪此處時, 我自己也並未意識到這種危險性, 那時, 一線天的峽谷前, 水流平靜, 陽光充足, 後來山下有幾次回想起來, 也會想游進去看看, 也並沒有確切開繩的意識在. 換句話說, 那時若沒有尋找古部落遺址的目的, 手上有一張撒古流的原鄉地圖告訴我們該回頭找高繞路了, 我自己也可能一頭鑽進去的, (畢竟是一個蠻有趣的地形哩) 而可能掛在水裡的..... 請不要以為這種判斷 (開繩確保的判斷) 很容易, 老實說後來有些人的言談令人頗生氣, 因為他單純的把這件事歸於他人的經驗不足, 他人的疏失...etc, 而未從伙伴的犧牲中獲得學習與教訓, 而對逝者頗不禮貌... 真的覺得別人比你經驗少嗎? 比你粗心嗎? 還是大家其實差不多, 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也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呢? 容再拿89年台大三光溪溪難作例, 這支隊伍我本來有心要同往, 後來也有到出事地參與部分救難的的工作, 事故發生在一個瀑布前的深潭, 出事隊伍的成員當時的描述是: "在當時的中午陽光下, 這裡看來真是美好平靜的水潭啊~~" 但是後來沒有了太陽, 救難隊員和同樣隊伍的成員都覺得, "幹, 真是一個恐佈陰森波濤洶湧的不穩定深潭! " 這是環境和光線讓人判斷失誤的例子. 他們溯溪班底包括溺者, 游泳能力與溯溪經驗可不是普通的哩, 甚至當時, 岸邊的隊員也有所謂的強泳者, 包括游泳校隊, 與合格的救生員, 而他們不懂的確保嗎? 有數名隊員中岩結業, 我相信是懂的很多的, 只是當時不知道該拿出來用而已, 這才是關鍵吧. 若我們仍然很輕率的認為是其它出事隊伍粗心, 沒經驗, 那麼同樣的事故一樣的確有可能再次發生在我們身上, 只是我們之前運氣比較好吧. ========== 我不認為溯溪隊伍必備救生衣或要求強泳能力是正確的觀念, (我認為主繩與頭盔是更重要, 但也不一定必要的裝備) 很多東西不該是習慣, 慣例, 而是隨時隨地而有所變動更新的知識, 溪流有很多種, 隊伍也有很多種, 有些隊伍硬要帶救生衣反而是累贅, 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或許是高繞或攻瀑時影響身手平衡, 大家爬山那麼久了, 應該了解在山野活動中, 如何針對路線地形與隊伍結構適當的精簡裝備, 尤其是輜株必較的技攀領域, 任何一個多餘的負重或體積都有可能影響成功率. 沒有救生衣有沒有救生衣的溯法, 確保法, 游泳能力普普也有游泳能力普普的溯法, 最重要的是, 能夠隨時意識到山野中潛在危險, 與針對本身的能力了解, 對潛在危險妥善的因應, 或迴避. ========== 矯枉過正, 後得其中. 來個成大山協溯溪營, 讓我們一起把這個 "中" 找出來吧! This is just the abstract of that i wanna to say. 事故後社團即時的整合訓練檢討與技術傳承比山展攝影展之類的重要多了. -- 不必要求完美,只要開始。。。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