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jog (阿磊) 看板: tkclub-13 標題: [轉錄]登山賞雪 Are you ready? 時間: Fri Dec 24 16:02:54 1999 登山賞雪 Are you ready?  記者張正莉 一場寒流,讓台灣的高山白了頭,而且今年的雪下得久也下得深,很是壯麗。從電視 畫面看到,登山賞雪遊客的車輛絡繹於途,動作快的則早已在山頂堆雪人、打雪仗, 真正過了個銀色耶誕。 交通發達使遊客可以輕易登上兩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但這種「速成登山」也最容易 產生高山症;繽紛的雪世界雖然吸引人,但若未作好萬全準備,則也可能發生意外, 因此,在登山賞雪之前,建議先蒐集相關資訊,準備充足再上路。 什麼是高山症?台北榮總急診部主治醫師高偉峰說,高山症指的是在低壓缺氧的高山 環境中,所產生的各種病狀,它包括了急性高山病、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高山 視網膜病變等,是旅遊中排名第三的非外傷性疾病,僅次於感冒和拉肚子,但一般人 並不熟悉。 高偉峰解釋,人體對於高山環境,會有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腦血管收縮、換氣量增 加、失眠、新陳代謝加快等各項改變。當人們上升的速度超過身體適應的速率時,高 山症就會發生,換句話說,若人們突然急速暴露在極端高度時,可能很快死亡,但若 是緩和地到達同一高度,可能只會產生輕微的急性高山病。當然,在某些極高海拔山 區,已經超過人類適應的極限,就算經過訓練或調適,仍會發生高山症,因此人類無 法長期居住在這種環境中。 因此,不論是開車上合歡山,或者坐飛機到西藏高原,或者乘纜車上阿爾卑斯山,這 類熱門的國內外旅遊行程,因為在幾小時內就將遊客送上高海拔山區,都足以讓人出 現高山症。據統計,海拔二千一百公尺的高度,就有四分之一的人出現高山症,二千 四百公尺即可能出現高山肺水腫,二千五百公尺即曾出現過死亡病例,三千公尺以上 則高達七成的人會出現高山症。 高偉峰表示,急性高山病通常發生於上升數小時至數天內,發生率及嚴重度取決於上 升的速度及高度、在高海拔停留的時間、體力消耗的多寡與個人身體狀況。急性高山 病的初期症狀,與「宿醉」類似,包括頭痛、頭暉、厭食、失眠、噁心、週邊水腫 及全身倦怠等;中度則包括嘔吐、無法緩解的頭痛、尿量減少等;嚴重症狀則包括意 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吸困難、肺部可聽到囉音,以及發紺等,這些其實已是 高山肺水腫及腦水腫的症狀了。 高偉峰強調,由於高山症可能在症狀出現不久即快速加重,因此及早警覺及診斷是減 少意外事故的關鍵,治療的主要原則為: “離開高度環境(若為輕度症狀,可不必立即下山,但若廿四小時後仍無改善,應立 即下山;如有嚴重症狀,則應立即下山)。 (矯正產生症狀的環境(給予氧氣、增加環境壓力)。 〈休息(減少氧氣消耗)。 《藥物治療(作為輔助治療)。 高偉峰的建議是,預防勝於治療,就算不能「一步一腳印」,也應該緩慢上升,讓身 體有足夠時間適應高度變化,且晚上睡覺的地點,最好能低於白天活動的高度,以避 免嚴重高山症。 他並強調,目前交通發達,到高海拔山區旅遊並非難事,但有心臟衰竭、腦瘤、慢性 阻塞性肺病、肺動脈高壓、嚴重貧血的慢性病人,以及懷孕婦女,最好避免到二千公 尺以上地區活動,改在平地旅遊。 此外,雪地天寒地凍的環境,也並非老少咸宜。國泰醫院家庭醫學科總醫師楊逸菊表 示,寒冷時心臟需氧量會增加,心搏出增加,原本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動脈硬化性疾 病的人,因血液攜氧量不夠,可能會產生心絞痛等不適,而血壓升高時,也有腦中風 的危險。 楊逸菊說,糖尿病人因末梢循環較差,肢體末端的感覺較為遲鈍,如果未作好保暖, 很容易凍傷,且傷口不易復元,要特別小心。老弱婦孺,特別是三歲以下幼兒,因免 疫力較差,也不適宜趕熱鬧加入賞雪行列,否則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 她也提醒,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在雪地活動時,一定要穿著防滑的雪鞋,以避免跌倒造 成的嚴重骨折。 楊逸菊呼籲賞雪遊客,頭、耳、鼻、手、腳等部位,一定要徹底保暖,不要貪圖方便 而取下這些護具,也不要為了取暖而喝酒,賞雪時更應該準備充分,防水外套、雪鞋 、常備藥、太陽眼鏡、防曬等用品都不可少,才能玩得盡興,更玩得平安。 【1999/12/23/聯合報 】 -- 蚌的夢想....是一顆迴映八方的珠光.....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ocean223.n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