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發信人: Spiggy (史耀前), 信區: tkclub_13 標 題: 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0 前言(淡江小朱) 發信站: 淡江統計光明頂 (Thu Jan 11 23:17:02 2001), 轉信 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前言 淡江山社、小朱 這次我們山社OB發生遲歸 因為驚動媒體 所以造成一場新聞媒體製造的風波 真的讓大家「餘悸猶存」 目前所看到一些BBS精華區中關於山難的討論 雖然有些有提到處理媒體的這個部分 但是並沒有很詳細的說明 所以我只好用僅有的一些小經驗 跟各位分享一下小弟的一些心得與感想 ====== 山上發生狀況了 整個山社都忙碌了起來 此刻詢問電話大量湧入 其中不乏聞風而來的媒體 此刻該怎麼辦呢? 一、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媒體的種類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當狀況發生,媒體大量湧入的時候 若是能夠知道媒體的生態與作息 相信可以「投其所好、滿足所需」 一般而言 比較難處理的狀況應該是事情剛開始的時候 根據經驗那時候山下自己都忙成一團 我想此時應該不會有人會想到處理媒體的這個部分 但是在此我誠心的建議 若是要減低已經發生的事件對社會的影響 以及減少對於社團的傷害 事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 就應該立刻討論並推選出一個統一的新聞發言人作為應對媒體的窗口 至於該做些什麼事情呢 就留待下節分解 此時先跟大家介紹媒體的生態 新聞媒體根據型態的不同 可以大略分為電視媒體、廣播媒體、平面媒體(主要以報紙為主) 還有新興的網路媒體 不同的媒體對於處理新聞的時限皆有不同 首先是電視媒體 電視媒體又可概分為無線電視媒體與有線電視媒體 無線電視有四台:台視、中視、華視、民視 有線電視主要有:中天、TVBS、東森、三立、環球、真相、非凡等(族繁不及備載) 其截稿的時間亦有所不同 無線電視通常就是早、中、晚、夜間等四節新聞 有線電視台則多是整點新聞 雖然整點都會播新聞,但當然還是以四大節新聞為主 廣播媒體亦同電子媒體 根據收聽習慣大部分都是收聽FM的廣播電台 主要是全國的中廣、警廣、飛碟、ICRT等電台 以及像台北之音、KISS、POWER、洄瀾之音、健康等地區性電台 大部分全國網都是會整點播一次新聞 平面媒體則分為日報、晚報兩種 主要日報以全國性報紙為主 像是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聯合報系)、台灣時報、民眾日報等 晚報則是除了財經專業晚報外, 以中時晚報、聯合晚報、自立晚報,還有新崛起的勁報 至於新興的網路媒體 目前還有在獨立運作的大概只剩下明日報了 其他的所謂網路新聞報像是中時新聞網、東森新聞報、聯合新聞網 或是台/中/華/民視/TVBS新聞網站 以及與上述新聞網合作的其他網站新聞(主要以入口網站為主,像是奇摩中時報) 都已經改成由新聞母集團中的記者提供新聞消息 將母集團主要媒體(平面給平面、電視給電視)作為新聞播報用之新聞稿略做修改 就放到網站上來供網友參閱查詢 所以網路媒體部分個人以為只剩下明日報 二、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媒體的作息 看完了媒體的種類之後 接下來跟大家聊聊媒體的作息 不要小看這個媒體的作息喔 在山上發生狀況的時候 若是能夠掌握媒體的訊息 那相信山下的新聞聯絡人可以更事半功倍的傳遞最正確的消息喔! 一般來說 平面媒體比較沒有爭議 主要是以付版印刷之前一個小時就要截稿 當然啦 新聞貴在速度 若是媒體主管覺得消息夠份量的話 就算是已經上了印刷機 還是可以臨時抽版將舊新聞版面挖掉換新消息 (所以常會看到日報或晚報的頭版或二版會有所謂「截稿後消息」等等) 不過在此我建議新聞聯絡人千萬要掌握時機 能夠在記者截稿前最晚一個小時主動提供新聞稿 或召開臨時記者會主動提供消息 晚報的截稿時間應該已經隨著股市延長交易而順延到下午一點半到兩點間 而日報的截稿時間最晚應該是晚上十二點 但建議還是在晚上十點前提供消息最好 電視媒體與廣播媒體的部分比較複雜 一般來講有線電視的新聞台因為比較講求時效性 所以多半是一拿到消息就會播出 但是無線四台則主要是在播出前一個小時最好能把新聞畫面送進剪接室 若媒體又出動了 SNG 那就更麻煩了 因為不管新聞大小 只要 SNG 到了就算沒新聞沒素材畫面 這些現場連線的記者還是得要在新聞播出時刻站在 SNG 鏡頭前面播報一番 這種情況最是令人頭痛 至於網路媒體的部分 由於大部分都是使用母集團主要媒體的記者供稿 因此只要配合主要媒體的需要即可 而明日報的部分若是覺得有需要 則可以將其視為平面媒體處理的方式一同處理 三、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媒體之需要 在看過前一篇媒體的種類與作息的粗淺介紹後 接下來就進入正題 就是該怎麼配合媒體 跟媒體打交道 基本上媒體的記者都蠻大牌的(當然不是每個都是啦) 尤其是名聲越響亮的媒體記者越大牌 沒辦法 誰叫這些記者掌握了「詮釋消息」的權力 就如同一句有名的話說「知識就是力量」 記者之所以給人如此惡劣的形象 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詮釋訊息的力量 透過他們的詮釋 被報導的對象是黑是白是生是死全部都得看這些記者大爺們心情 當然要好好小心翼翼的伺候 要不然一個不小心他們下筆重了一些 可能就讓社團好幾年難以翻身 OK,回到正題 為了配合媒體的需要 所以在繼續討論之前 先跟大家做個總複習: 一、要配合媒體的作息 二、要配合媒體的特性 三、要滿足媒體的需求 根據所述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身為新聞聯絡人該注意哪些事情 事情發生後 山下一團亂 電話響個不停 此時新聞聯絡人應該把握第一時間 趕快根據所需要的資訊撰寫新聞稿並提供一些文件 此刻需要哪些東西呢? 一、交代背景與目前搜救處置狀況之新聞稿(平面)一篇 二、出事隊伍人員名冊 三、出事隊伍行程計畫 四、出事隊伍預計路線圖 隨著陸陸續續湧入的記者與官員 新聞聯絡人若能在第一時間將這些東西準備好 來一個記者或官員就發一份 就不會出現各家媒體自說自話的場面 這點非常重要喔! 若是能夠在最初的一團混亂中 能夠考慮到記者的需求 一定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若是我們判斷隊伍只是迷途遲歸 沒有發生類似人身安全狀況 那這份新聞稿中可以清楚說明 可以「有效降低」這些記者大爺追蹤報導的「熱趣與樂趣」 在火苗還沒蔓延之前 就可以先行有效降溫 對於後續的處理可以減輕許多莫名其妙的傷害喔 接下來就是為了配合媒體作息 最好是上午十點、下午四點、晚上九點舉辦「簡易記者會」 提供電視與廣播媒體所需要的畫面、聲音新聞 (除非是覺得很有必要, 不然一天只要挑個時間辦一場就好 個人覺得下午四點是個不錯的時間點 因為可以來得及提供電視晚間與夜間新聞所需 而且還可以提供日報記者所需) 那這個記者會要說明哪些東西呢? 最好是有一張兩開或全開的壁報紙 上面劃著出狀況地點的簡易稜線圖 並在上面標記出狀況隊伍的預定路線以及目前各搜救隊伍的進度狀況 記者會中提供的是目前所知道的各項搜救進度狀況以及出事隊伍的最新消息 這是為了配合電子媒體需要畫面 若是我們可以主動公布並替他們設想 (就像是他們報導颱風消息時 會想辦法找塊版子在上面標示颱風路徑一樣) 這樣子一定會事半功倍的 而且這些記者小姐們也會因為我們替他們設想周到 在下筆時或許就有可能留情三分 然後提醒一件事情 在面對電子媒體的時候 講話要簡單扼要 直接講重點(而且要講清楚,會造成誤導的話請務必三思) 要知道電子媒體最多給你三十秒講話(扣掉前後引言可能只剩不到二十秒) 所以不要講太多贅述 然後在上午十一點、晚上九點 也發佈平面新聞稿 最重要是要記得主動將新聞稿傳真到一些沒到現場的主要媒體 因為有時候有些記者真的很懶 他不會到現場去看 就單憑他在電視上看到的消息 就可以掰出一篇新聞稿 那可想而知內容會正確那才有鬼 記者要是沒有那種抓住三分證據就可以說十分鬼話的能耐 是混不太下去的 當然我們不能追究或要求這些記者大爺一定要來現場 但是主要媒體影響層面太廣 若是不得已一定要發消息 那不如化被動為主動 將我們所知道的消息在截稿時間前都發給各媒體 讓他們自己去衡量刊登或不刊登 除了平面媒體之外 電子媒體也要注意喔 不要忘記也要發給他們 至少他們可以用OS念乾稿的方式發新聞 總之 我們要瞭解 所有的記者都有他們報導上的需要 如何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是最重要的重點 電子媒體要畫面 廣播媒體要聲音 平面媒體要文字 抓住這些大方向就對了 四、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新聞發佈的時機與拿捏 前一篇說明了跟媒體打交道的基本方法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的是該怎麼跟媒體說 該說些什麼 媒體新聞聯絡人的工作事項應該有下列幾點: 一、確立媒體名單 將已經到達現場的記者所代表的媒體、記者姓名、聯絡方式作個列表 以方便後續聯絡 同時也應該儘速調查主要媒體之聯絡方式 若是需要主動發佈新聞的時候 可以很快按照所得資料傳布消息 二、瞭解狀況 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吧 新聞聯絡人應該跟著前後指揮所之負責人 瞭解一切的狀況 並隨時更新 三、新聞稿撰寫與發佈 新聞聯絡人應該有能力撰寫新聞稿 並有能力主動發佈新聞(傳真) 或有能力主持臨時記者會應付記者的詢問 四、文件資料彙整提供 新聞聯絡人必須主動彙集媒體與官員會想知道的資料 拷貝數份 滿足他們的需求 五、臨時記者會之聯絡與布置 若需配合記者發稿需求 最好是主動召集在場記者做一場簡單的「吹風會」 記者通常會出現在前方指揮所 所以在前線的新聞聯絡人最好是夠沈著 能夠應付媒體的各項詢問 當然不管發生什麼樣的狀況 若是要讓媒體知道的話 還是要把握下列幾個說明原則 一、目前出狀況隊伍山下所知最新狀況 二、出狀況隊伍的基本資料(隊員名冊) 三、出狀況隊伍的出隊計畫(預定路線) 四、出狀況隊伍的圖表資料(簡易山區地圖) 五、各搜救隊伍目前的搜救狀況 除了上面資料之外, 基本上我想將情況分成下面幾個狀況來做說明 一、遲歸(或已經知道隊伍狀況) 若是判斷只是隊伍單純的遲歸(或已經知道隊伍狀況) 除非家長報警並驚動媒體 要不然不要主動通知媒體(我想也不會有人會主動通知吧) 只要根據前面文章中所提醒的 將出狀況的隊伍人員名冊、隊伍預定路線與簡易地圖準備好 若是有記者來再給 要不然當作啥事都沒發生 這些資料就留著給警方以及校方作為處理之依據吧 二、人員受傷或辭世 若是隊伍有人員受傷 當然能不驚動媒體最好 萬一要是要出動到海鷗的時候 大概也擋不住了 此時就要有面對媒體的心理準備 若是人員不幸辭世 那若能在第一時間就把他帶下來 也許還能在沒把事情鬧大前就解決 若是不得已要面對媒體 請記得清楚扼要的說明是重點 三十秒的新聞畫面是容不下太多贅述的 三、狀況不詳 若隊伍失蹤狀況不詳的時間比較長 那就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給記者的資料一定要清楚 要不然他們可能會亂寫瞎猜一通 四、颱風、大雪 由於天候因素遲滯了隊伍 若是能相信山上老隊員處理狀況的能力 那山下所能做的就是全力安撫人心 強烈表達在山上的隊員都經過良好的訓練 有絕對的能力可以自保 請家長與「社會大眾」放心 並在取得隊伍消息的第一時間通知記者狀況解除 根據經驗 其實面對媒體最麻煩的時間有兩個 一個是事情剛發生的時候 另一個是事情即將結束的時候 若是事情鬧的太大 那當隊伍要下山的時候 其實更是一場硬仗 總而言之 在面對媒體的時候 建議的態度是:不主動、不被動 翔實的據實以告而不隱瞞 一定要由統一窗口對外發言 這個是很重要的原則喔! 五、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與警方、搜救團體、出事隊伍之互動 淡江山社、小朱 前面幾篇講的都是以山社能夠控制的情況與媒體打交道 但是有很多時候卻是不得不跟警方與搜救團體一同面對媒體 當然如果我們願意主動面對媒體 對那些媒體記者來講我們是比那些搜救團體更具有「新聞賣點」 但是若是當我們山社動員到前線的時候 發現前線已經由警方或是民間搜救團體「控制一切」的時候 就必須要注意到除了媒體之外 這些團體的存在並滿足他們的需要 如何跟他們打交道那應該不是在本篇討論媒體的文章中進行討論 簡單說 山社成立的山難指揮中心 與在前線警察局的前進指揮所 都必須各要有一個新聞聯絡人 而且這個新聞聯絡人重要性是僅次於社長或是群長(前後方指揮中心之總召集人) 前後方之新聞聯絡人必須要跟前後方指揮中心之召集人一樣 瞭解全盤情況 (或者前後方指揮中心召集人可以兼任新聞聯絡人, 若是這樣的話則必須另外找出一個文宣人員 協助媒體聯絡、新聞稿寫作、新聞發佈工作) 而前線辛苦的搜救人員 不管他們是主動還是被動前來協助救援 他們還是需要被關愛的眼神關照 尤其是最好能夠主動在媒體面前 多多感謝協助救援的警方與搜救團體 他們放下一切協助救援 不要吝嗇在面對媒體的時候多一份感謝 當然 若是在前進指揮所有了大頭頭 (不見得官階要高,只要他們夠狠) 主動控制了一切 那在準備要面對媒體的時候 最好是能夠先瞭解一下他的習性 或者是主動跟他打聲招呼 以免不小心觸怒他們以為我們在「爭功諉過」 那後面我們的日子就難過了 所以若是前線已經有「大人」在 除非我們也有夠老或夠份量的OB同行 可以請OB學長姐先行疏通瞭解 要不然我們可能要稍微先觀測一下風向 再來跟記者「吹吹風」可能比較好 (「吹風」是大陸新聞界的名詞 記者會在那邊又被稱為「吹風會」) 以免不小心就得罪了他們 當我們知道出狀況的隊伍即將下山 最好前進指揮所可以有我們的人先行上山迎接 或者是透過無線電話先行通知出事隊伍 先通知他們山下有媒體等候 請他們先行推舉一個發言人 由那位發言人統一發言 當然能夠避開媒體最好 不過若是已經造成全國皆知的大事件 最好出事隊伍還是有一個人主動跟大家說明 內容則不外乎是: 很抱歉讓大家辛苦了 雖然我們上山前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還是讓大家操心了 .... 基本上記者跋山涉水等候數天 要看到的應該不外乎: 一、感人的相擁而泣的畫面 二、低頭慚愧的愧疚臉龐 三、傷患立刻送醫的「緊張畫面」 四、若不幸有人辭世則是哀戚的場合 五、警方、官員的訓話畫面 所以還是要讓出狀況的隊伍 能夠先有個心理準備 知道媒體可能會問的問題 不外乎就是一些白癡問題: 一、你們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二、你們有跟家裡說你們要爬山嗎? 三、請說說你們現在的感覺? 四、你們有辦入山證嗎? 五、你們對於浪費這麼龐大的社會成本有什麼感覺? 六、為什麼知道有颱風要來了還要爬山? 七、你們在山上會害怕嗎? 八、爬山會不會很辛苦..... $%&*^*(%.... 這時候態度的拿捏很重要 最好不要面對媒體 若是不幸出事隊伍必須面對媒體 最好有OB或是前進指揮所的山社負責人可以陪同 一同面對媒體 這樣比較好 出事的隊伍剛下山的時候總會覺得不好意思而說些道歉話 但是道歉話一兩句就夠了 除非是真的出事了 要不然有時候只是遲歸 說一兩句道歉的話就夠了 若是發生狀況的原因是因為不可預期像是天候因素等等 那簡單扼要說明一下之後 其他的發言就交給了新聞聯絡人或召集人代打就好了 因為有時候只是媒體炒作 沒有必要自己給自己扛太多責任 當然記者等了那麼久 結果最後隊伍啥事都沒發生 那他們花了那麼多時間結果平淡收場 不會是他們所樂見的 此時他們就會抓著辮子打 比如說批評隊伍在颱風要來的時候還上山 (可是很多時候隊伍上山前根本就沒有任何颱風的跡象) 或是批評隊伍沒經驗 反正最後一定是歸納出 「大學生登山一定是幼稚的行為,浪費社會成本」的這種鳥結論 這個是沒辦法的事情 他們總要找個台階下 大家也只能笑笑囉 山難危機處理之媒體篇-----後記 基本上我不贊成當媒體已經知道了有事情發生後 山下山難中心或前進中心在面對媒體的時候 還在想辦法隱瞞 這樣是不對的 因為媒體雖然對登山知識很多都是白癡 像是民視記者說南湖大山在台東 或者是很多不負責任的記者 就像是這次淡江校友太平加羅遲歸事件中的東森新聞 明知道隊伍名稱錯誤還是不願意更正 同一個畫面也不換新的 就這樣在全國新聞網每個整點播出長達一天多 或者是華視記者趾高氣昂盛氣凌人的又淨問些蠢問題....等等鳥經驗 但是畢竟將報導傳到社會大眾的人是他們 就算是覺得他們沒啥登山知識 可是絕對不能把那些記者當白癡或視而不見 這樣一定會被媒體修理的很慘 記得以前在唸書的時候 老師總喜歡說所謂的傳播業 就是「修理業」(修理新聞來源)與「製造業」(製造八卦氣球) 但是誰都可以得罪 就是沒人敢得罪媒體 所以再怎麼不情願 該面對媒體的時候絕對不要退縮或是對記者表露不屑 你一表現出退縮或不屑的樣子 那些記者就會以為你內心有鬼或者是你瞧不起他們(也許這是事實) 那不會大肆興風作浪才怪 雖然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記者登山知識都極度欠缺 可是這卻是我們必須補強的地方 若媒體已經知道並來到現場 其實最好的態度就是以充分、簡單、清楚的書面資料 讓記者可以根據我們提供的「正確資料」去做新聞報導 至少就算還有錯誤 那些錯誤應該是在可以被忍受的範圍 若是一直迴避面對媒體 反而更容易給那些不夠用功的記者天馬行空亂寫的空間 等到新聞發出去了之後 我們才來想說要怎麼挽救 那就太晚了 「防患未然」固然是隊伍出發前就應該有的準備態度 「誠實面對」才是減少社團受到二度傷害的最好辦法 只有重視媒體 準備翔實資料 才能夠在事情剛發生的第一寶貴時間 完成一個完美的「危機處理」 基本上 上面我所說的處理原則 也可以用在許多必須面對媒體進行各項危機處理時 一個參考依據喔 當然 小弟個人所學有限 歡迎大家多討論多補充 另外 請各位可以參考「淡江統計光明頂BBS站」中 ( IP: 163.13.196.2 bbs.stat.tku.edu.tw ) tkclub_13 淡江登山社版 的精華區中的一些相關文章 在精華區中 「登山觀念與山難防制」選項中 「登山觀念交流區」/「合法登山」區裡面: 「連線版關於成大未辦入山證登山討論文章整理」 「登山觀念交流區」/「安全登山」區裡面: 「狀況題:如果山社碰到這樣的情況,你會如何處理」 「山難防治與救援機構」區中 「登山與媒體」 希望大家上山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沒有用到這些文章的機會 淡江登山社、小朱 二00一年一月十一日 -- ------------------------------------------------------------------------- 【 把 . 心 . 打 . 開 天 . 馬 . 上 . 就 . 會 . 亮 . 了 】 蛋漿大鞋 統計系光明頂 史耀前 [email protected] -- ※ 轉寄:‧淡江統計光明頂 bbs.stat.tku.edu.tw‧[FROM: 140.112.26.223] ※ Origin: 成大土木大地雕塑家 telnet://bbs.civil.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