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嚮導專題(2) - 山難預防與處置 --成大山協.羊.程文郁. 正視山難才能預防山難的再次發生, 以下就山難的形成和預防做簡單討論. 1.山難成因 : (I)以類型來分: 山難主要原因為墬落, 和迷途. 根據統計, 兩項加起來佔山難成因百分之70以上. 其他如自視過高, 逞強, 登山裝備不足等, 均是造成山難的原因. (II)以季節來分: 冬季雪地危險性比其他季節來得高. 夏季七, 八月份颱風季發生山難的機率亦高. 而五月的梅雨不斷, 同樣也對登山安全埋下變數. (III)以死亡率來分: 山難如果發生失溫狀況的話, 根據統計死亡率為100%, 是山難最大的殺手. 其他如墬崖, 疾病等, 亦有極高死亡率. 2.山難預防 : 以下就幾種常見山難類型分別討論: a.墬崖 :通常發生在通過危險地形時,或者因為太大意以致墬落. 預防方法: 危險地形通常在紀錄中(探勘隊伍除外)或由地圖研判可是先得知. 因此在山下的行前作業就該做好必要的準備. 事先訓練必備技能, 規劃應蓋代的裝備, 做好心理和生理的準備, 不至於臨陣缺乏信心, 增加危險. 另一類型的墬落是太過大意, 隊伍行進中可能因為照相或其他原因忽略了自身的安全, 我們常可以看到新生站在危險地形中掏筆做行程紀錄. 當然, 這絕對是要避免的. 通過或通過之前就該完成動作, 切勿停留危險地形中. b.迷途 :摸黑,濃霧,對地形不熟等等原因造成. 預防方法 : 切忌落單, 有事離開行進路線(上廁所,拍照..)要知會同行夥伴. 前進時的景觀和回來時的景觀完全不同, 行進時回頭往後看看可以增加對路徑的印象. 熟讀紀錄可增加對地形的了解, 減少迷途的機會. 濃霧時一切集體行動, 霧太大時停止行進, 預備紮營. 避免摸黑, 山下作業應考慮周全, 不該讓山上的行進有摸黑的情況發生. 如有摸黑的可能時第一考慮緊急紮營. 黑夜行走因視線不良, 易生事端, 能免就免. 處理 : 確定迷路後鎮靜勿慌, 想辦法定位, 衡量是否能找回原路. 同時做野外露宿的準備. 小背包應具備露宿的工具. 找營地緊急露宿等待救援. 為避免二次山難, 支援隊通常不會在夜裡出動, 所以要有獨自露宿一晚的心理準備. c.自視過高,逞強 :凡事以安全為第一考量, 切勿讓自信蒙蔽了理性的思考, 山永遠都在, 逞強, 一時的意氣用事沒什麼意義. 留的青山在, 不怕沒材燒. 預防方法 : 人之於山是如此渺小. 大自然的力量絕對能讓你敬畏. 人在山野中永遠只是學習. 不服氣的話拿頂帳棚挑個颱風天到榕園紮營試試, 然後想: 山上的環境只會更惡劣. d.季節因素 :冬季雪攀難度較高, 發生事故機會也高. 夏季颱風肆虐. 梅雨季天候不穩. 預防方法 : 雪攀之前的技術訓練要紮實, 行程規劃要考慮和一般非雪季的差異性. 事前資料的收集包括活動期間氣候的掌握. 事先得知氣候不佳就要考慮延期或取消活動. 在山上時時聽廣播掌握天氣狀況. 處理 : 上山後知道天氣即將轉壞, 即刻擬定計劃, 依地形決定行程, 改變形成或準備撤退.. 如果必定要在山上遭遇颱風或惡劣天氣時, 更是需要慎選營地. 通常颱風來前的幾天就可得知消息, 即刻準備還來得及. e.失溫 :山難死亡的頭號殺手. 人的體溫在37度C正負4度C內才能正常代謝. 山區活度動時會因身體潮濕, 保暖不夠, 天氣惡劣等造成體溫流失, 形成失溫. 症狀 : 開始有疲倦, 病奄奄的感覺, 步伐越來越慢, 肌肉僵硬, 反應遲緩, 發抖等. 再嚴重時會有臉部水腫, 說話含糊. 嚴重失溫時喪失知覺, 失去行動能力, 瞳孔放大, 皮膚灰色冰冷. 預防方法 : 防止體溫散失, 提供熱量來源. 置身高山環境中更要注意. 1. 食物產生熱量, 行進糧最好是高熱量易吸收的. 山野活動極耗體力, 需要食物來補充熱量. 2. 保持衣物的乾燥, 使用為登山而設計的服裝. 通常有排汗易乾保暖的效果. 多帶一套備用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並注意防水的工作. 處理 : 失溫是種極危險的狀態. 自症狀開始後兩小時就可能死亡. 發現失溫時要儘快送醫. 當然, 山野受限較多, 首要的處理是尋找一個安全有保護的地方, 如木屋, 帳棚. 洞穴, 森林, 隔開風, 雪, 冰冷的環境 . 然後換掉濕衣服, 以免體溫繼續散失. 提供熱源, 如營火, 暖暖包, 同伴的體熱. 緩慢漸進的回復體溫. 喝熱的湯或飲料, 吃糖片等碳水化合物以獲得熱量. (如果已是昏迷狀態, 勿給任何食物.) 要盡量預防再度失溫. 緊急處理完後馬上求救. f.疾病 :山上的高山症,私人疾病等. 症狀 : 高山症症狀為頭痛, 腹痛, 呼吸不順, 睡眠不穩. 伴隨著急性高山症併發的可能是肺水腫和腦水腫. 肺水腫: 病人明顯呼吸困難. 呼吸可能有氣泡聲. 不斷咳嗽, 甚至咳出水樣氣泡物. 腦水腫: 病人意識障礙, 動作失去平衡, 幻覺. 這兩種併發症都會昏迷致命!!當發現兩種可疑症狀時要立即處理. 預防方法: 私人疾病方面: 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最清楚. 平時上山就應該對自己的狀況做準備. 身體不適馬上反應, 切勿逞強硬撐. 有過高山症的人要事先知會隊伍, 過去發生過高山症的人再發的機會很大. 事先給藥可以預防高山症. Diamox被廣泛運用在急性高山症和肺水腫. 不過服藥要事先跟專業醫生討論過, 諮詢專業意見. 而身為幹部或嚮導要時時注意隊員狀況. 以隊伍安全為第一考量. 處理 : 高山症發生時給氧和下降高度是最好的方法. 高山症嚴重時併發肺水腫和腦水腫, 此時情況對生命已造成相當的威脅, 應立即下山就醫. 山難成因很多, 預防和注意事項更不只以上所言. 以上狀況都可單獨成為一個專題, 在此只是做一簡單討論. 身為幹部或嚮導, 應該比一般隊員更注意登山安全. 畢竟掌握在幹部嚮導手上的是整支隊伍的安全. Reference : ---------- 台灣山岳 13期 台灣山岳 16期 台灣山岳18期 山難預防:山羊隊 吳建宏 如何計劃登山活動: 劉育儒 山區生活與急難應變:山羊隊 王福山 -- Origin: 柴門霍夫 IPA.DormC.nccu.edu.tw (140.119.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