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載按>轉載本篇連同上一篇淡大向陽失溫事件除了給版友對山難的成因與預防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外, 也希望給我們登山者對於爬山過程中可能遇見有 他隊發生山難時所應採取的態度與支援方式, 這兩個月來有數起這類的 事故發生, 如中央山社於玉山圓峰所遇的山難與急救處理. 當然, 這類事故的處理並無一定的準則可循, 但多聽多聞應可幫助我們 在真正遇到我們的狀況時可以採取更圓熟周到的處理方式. > ======================================================================= < 發信人: Bluemagpie@Palmarama (長尾山娘), 信區: Mountain 標 題: 準山難事件(二)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ue Jan 13 23:43:32 1998) 先定義〞準〞這個字:在人為的條件上已經足以造成山難,只是運氣好 ,沒有發生而已(當然就沒有報警和上報) 為什麼說是〞二〞呢?我覺得林明賢所親身參與(指進行救援)的事件 發生在前,而且更為嚴重,建議他有時間時Post上來讓我們一同學習登 山安全 發生的團體就略過了,時間就在這個元旦假期,地點是南湖 (建議你(妳)先瀏灠南湖主峰的行程) 開隊行程如下: 1. 00:00 思源啞口 連夜趕路,直到圈谷口屋 (其餘略) 這個隊伍實際上在03:00才到思源啞口,而後在06:00到達登山口,因隊員 太過於疲勞,因此在登山口休息到0800才開始繼續行進 隊伍到達雲稜山莊的時間從1400到1700或1800不等,其中並且有一名隊員 因體力無法負荷,在知會過嚮導之後,當天就待在雲稜山莊 其它隊員繼續向審馬陣山屋前進 隊員們到達審馬陣山屋的時間從1600到1900不等 最後到的那位隊員雙腿抽筋,他自稱是因為「想到自己背的是米、瓦斯、 肉等公物,雖然走三步就必須停下來休息,可是還是憑意志力撐到了。」 (我覺得有這樣的隊員可真是非常地有福氣) 這個隊伍的最前面一直到第二天才到圈谷,當然,前一天是在審馬陣山屋 休息 第二天晚上,就已經有隊員向領隊要求在隔天先行離開到雲稜或審馬陣山 屋。 x x x 接下來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就我的看法而言,這個事件沒有成為山難是因為發生在南湖,紮營地點相 對上很多才沒有成為山難 應該是個很有教學價值的負面教材 > ======================================================================= < 發信人: greenwater@Palmarama (be in busy), 信區: Mountain 標 題: Re: 準山難事件(二)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Wed Jan 14 02:19:36 1998) 哈!我覺得近一年來,我和明賢都很有緣當個"山難"旁觀者兼支援者 先是去年暑假的東郡橫斷 再來是今年元旦時,在南湖圈谷旁觀到兩批社會人士登山團體出狀況 一個是台大教職員工登山隊 領隊自己在中午時帶著一身體不適者及若干隊員先回圈谷,同意另外四人去攻馬比杉山 然後月明星燦的七點時,那四人音訊全無,有行動力的該領隊便偕一夥伴到主東鞍等人。 等阿等,等無人。我們問該隊其他人知否攻頂四人及找人二人組消息? 他們早已或躺或臥,一臉茫然,連聯絡手機都沒有。 經由我們的手機和找人二人組通話後,知悉兩人電池沒電,正準備回山屋換電池。 (唉,要找人的人自己卻準備不周全) 因為擔憂找人二人組走到一半就電力全失,我方決定攜電池相助。 後來,找人二人組趕在我方出發前回來了。 因為攻頂四人組裝備不齊,不適露宿,決定漏夜尋找。 我方決定出兩人協助(我方當天才抵達圈谷,不明南湖雪況如何) 由有經驗的我及Bluemagpie攜裝備去 還好趕在我倆裝備未理好前,圈谷主東鞍方向閃出一些燈光,那四人回來了! 微弱燈光顯示電力的貧乏,明賢遂一馬當先衝去支援電池並帶路。 身為我方領隊的我無奈得很。 助人是應該的,況且我方裝備齊全。 如果當時只有他們一隊在圈谷時,如何是好?? 等我方全體就寢,時已午夜,剛好迎1998年到來。 待在圈谷的第三晚,有約六十人進駐圈谷,其中一隊發生了Bluemagpie所敘述一事。 該隊如此行程,令人吃驚! Bluemagpie應該是想表達一個觀念: 很多數據顯示大學登山團體出事率較社會登山團體高 而事實上,社會登山團體常發生類似我方在圈谷遇到的"烏龍"事件 Bluemagpie很關心登山安全, 因為切身體驗,格外關切雪地活動 他的"雪"一文,其來有自 經歷過雪溝、雪地縱走的他,格外能區別兩者之異同 他的確算是評估很保守的人 也因此,他是最讓人放心的伙伴 雖然時值期末考/報告期間 打算要去玉山雪攀的隊員們在焚膏繼晷之際 有做些什麼嗎? 等考完,離出發(如果有出發)只剩兩個星期 可以確定的是,沒幾人會對那幾條雪溝會像前人般魂牽夢縈,連作夢都夢到 前人所累積的,方便了後人,也令人懈怠了 水可戴舟、亦可覆舟 > ======================================================================= < 發信人: Makatau@Palmarama (我是過客), 信區: Mountain 標 題: Re: 準山難事件(二)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Wed Jan 14 03:05:57 1998)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 Bluemagpie@Palmarama (長尾山娘) 提到: > 為什麼說是〞二〞呢?我覺得林明賢所親身參與(指進行救援)的事件 說救援不敢, 我只是當嚮導 帶他們走了一段路 回到山屋己經晚上十點多 替他們感到很幸運 是個月明無雲的晚上 > ======================================================================= < 發信人: Bluemagpie@Palmarama (長尾山娘), 信區: Mountain 標 題: Re: 準山難事件(二)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hu Jan 15 01:41:29 1998)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對於準山難(一)的個人看法: 我覺得那天在山屋等待的那六個人是運氣好 實際上應該出事的人是十個,而不是四個 整個南湖東峰到馬比杉再回來的路線所要的時間很長 記得那六個人為什麼會先回山屋而不放棄了馬比杉嗎? 他們的回憶是說:原本要去的。後隊六個因為有其中一人身體不適,所以,從 陶塞峰下到大濁水南溪後,他們才決定先回來,而這時,前隊已經在馬比杉山 上了。 結果是,那六個人先回來了,而去馬比杉的那四個人,因為無法在天黑之前回 到營地,以致花了更多的時間才回來。還動員了劉先生(彰化野化的高嚮,也 是中區山難搜救組織的成員)和林明賢兩個人出去接應。 那六個人是因為托了身體不適人的福氣,而不是他們真的懂得時間規畫 另外,這個事件中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是劉先生的行動 因為大家都看著他(他是中搜的,是唯一的希望)。可是,我對於他決定自己 一個人在那兩個電池沒電的〞救援〞回來,而四個人下落不明時前去大濁水南 溪搜救的決定持保留態度。 當時對地形不了解時,以為大濁水南溪翻過鞍部就到了。 隔天真的走過,才發現,那可真是好長的一段! 我雖然被greenwater指定為支援的隊員之一,可是,我當時只想最多我只到主 東鞍,拿著手機當中繼站就好。對於不熟的地形,對於雪地技術行進不行的我 ,跟下去很有可能會成為問題本身,而不是解決問題的人。 我想這是一個關於登山救援的問題,不知道版上的前輩們是否願意指點? > ======================================================================= < 發信人: greenwater@Palmarama (be in busy), 信區: Mountain 標 題: Re: 準山難事件(二)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Jan 16 02:04:18 1998)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 Bluemagpie@Palmarama (長尾山娘) 提到: > 我覺得那天在山屋等待的那六個人是運氣好 > 另外,這個事件中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是劉先生的行動 > 因為大家都看著他(他是中搜的,是唯一的希望)。可是,我對於他決定自己 > 一個人在那兩個電池沒電的〞救援〞回來,而四個人下落不明時前去大濁水南 > 溪搜救的決定持保留態度。 > 當時對地形不了解時,以為大濁水南溪翻過鞍部就到了。 > 隔天真的走過,才發現,那可真是好長的一段! 這就是我之前說為何我感到很無奈的原因之一 那天吾隊才踩著殘雪、薄冰進駐到圈谷 我正擔憂南湖其他群峰的雪況不知如何 就面臨到有可能發生山難的狀況 我只想本隊幫他們做個聯絡中繼站 一來吾隊根本不明前方路況暨雪況,貿然出發只徒然陷自己於某種危機中 (如果沒雪,本隊一定有把握去支援) 二來我評估他們可能在避風處過夜或摸黑前進,實在沒必要太大動干戈 為何後來還是決定由我和Bluemagpie全副武裝的去支援? 有兩個原因 一個略過 一個是因為"苦主"隊伍請我們幫忙出幾個人 當我看到劉先生腳穿球鞋、穿上吊帶、套上主繩時 感到驚駭:他以為他是藍波嗎??? 我和Bluemagpie打算穿登山鞋或雙重鞋,手持冰斧前進呢 和這樣裝備的人出去,我恐怕先擔心的是他 我發現,如果是自己人處理自己隊伍出的山難 共識建立快、決策齊一且迅速 如果是不同批人馬共同面對一件山難 真是意見亂紛紛、眾口紛紜 "有幸"參與到幾次山難事件 我最深的感觸是: 我同意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每種想法也無所謂對錯,因為切入角度不同 可是數批人馬共商一事時 一個團體最好只歸納出一種意見,然後"槍口"一致地對外 而這個意見通常是領隊集思廣益後,所做的最後決斷 其他隊員就不要再七嘴八舌的提出其他異議 尤其當領隊是女的時,若有男隊員(無意地?)(神經大條?)提出其他意見 會讓其他方領隊"懷疑"該女領隊的代表性,而降低協商的合作度 請大家一定要支持自己隊伍領隊的決策! > ======================================================================= < > ======================================================================= < -- 我達達的馬蹄....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上線處:[h235.s174.t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