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言 對偶爾參加登山活動的人而言,「留守」該是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名詞。那是一個人, 一個電話號碼,一張不知要如何向家人解釋的資料。對時常上山的人而言,留守是一 項必然的手續,卻又像個平安符,只是掛著求心安。即使是實際掌理這些業務的社團 幹部,也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研討其背後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想藉由一些 很直覺的推論,刺激各位的思考,進而能發展出更完善的社團制度。 ●如何留守? 我們可以從現象的角度,為留守下個很粗略的操作型定義: 登山隊伍出發之前,將隊伍的人員及行程資料(留守資料),交付給山下的人員( 留守人)。遇有遲歸或其他意外狀況時,山下之留守人員即根據留守資料及其他最 新資訊,設法給與適當之援助。 對某些人而言,這可能已是他的標準答案。然而實際負責過留守作業的人,一定知道 這裡頭字字有玄機: 1.留守人如何產生? 一般社團都有開隊的協調審核會議,通常在這會議中就會安排。 2.隊伍的人員臨時變動,或在山上遇狀況而變更行程怎麼辦?(留守資料之更動) 人員的變動應由領隊在進入山區前及時通報;在山下領隊即應設想各可能之狀況, 並將處理之方式告知留守人,而若有其他未料及的狀況發生,則須憑藉隊伍與留守 人之間的默契來判斷處理。 3.隊伍在山上活動時,留守人要做什麼? 基本上他可以做任何事,只要隨時能夠連絡的上(任何通訊方式!)。因為當隊伍 遇上困難而派人出外求援時,必定要立即通知留守人。 4.隊伍如果遲歸,留守人何時必須開始發動救援? 隊伍在出發前,要和留守人約定一個「最遲歸來時間」,在此時刻之前若未能收到 隊伍的狀況回報,留守人員即應招集人手並討論對策。 5.隊伍如果發生遲歸或人員受傷等狀況,留守人要如何給與援助? 這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每個不同的狀況會需要不同的處理,而每個人的判斷亦 會不同。在本文中無法詳細解釋之。 ●為何留守? 因為通訊技術的關係,(台灣的)登山隊伍和外界,大部份時間係處於「通訊斷絕」 之情況下。因為登山隊伍的狀況對外界而言是未知的,我們只能退而求「可預測性」 。留守制度在消極的一面來講,是要避免人失蹤了卻沒人知曉的狀況,在積極的一面 ,就是想增加這「可預測性」。如果我們能對隊伍出發前的人員、預定行程、裝備以 至於可能的臨時決策,都加以掌握,則各式山難事件的處理將更有效率,物資人力的 浪費亦得減至最低。 ●留守人是隊伍的一份子 從前面這些留守工作的步驟,我們不難發現留守最根本的憑藉是「留守人對隊伍的瞭 解」。實際上,留守人應當被視為是隊伍的一份子。他應當要從隊伍一被提出,就要 參與整個策畫的工作。在某些社會人士所組的登山團體中,這概念是不知不覺地被執 行著。然而在大部份靠「開隊協調審核會」安排留守人的社團裡,留守流於形式化的 情況則甚為普遍。大概所有的人都會同意,在理想的情況下,沒有人比領隊更瞭解一 支隊伍。如果我們希望留守人能有相同的瞭解,則留守人至少必須要有處理此一隊伍 的能力。而為避免多隊同時出狀況並保留足夠的留守人力,留守人不應同時負責兩支 以上之隊伍。因此我個人曾提出過一個由制度面來解決的方案: 1.隊伍的留守人要由開隊者於「開隊協調審核會」之前自行找好。 2.留守人亦應具有帶領此隊伍的能力,且同一時間不得兼任其他隊伍之留守人。 不過這個方案並沒有通過,所以我也無法舉出實例來驗證其效果。 後註: 1.這篇文章的主要想法大致已呈現,但因文字構思的時間不長,不知有多少要點得補 充,所以在標題後加了個(一),如果不補了,(一)就是多餘的。 2.如果時間允許,手指還沒抗議,我還再會寫一些有關山難搜救和隊伍審核的東西。 3.台大登山社近年有關留守的一些缺失檢討,將會以local 方式post在此版,希望能 讓社內現在的學弟引為借鏡。我保證會以就是論事,不提及任何人名的方式處理, 如果登山社的人仍有疑慮或建議,請儘早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