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台灣常有人再看完一篇關於山的報導後,就會背文章中描述的美麗的景色 和令人陶醉的文字所吸引,然後帶著一顆不顧一切、充滿熱情的心,不準備裝備, 不做體能訓練,就拿著那份剪報,腳穿皮鞋,身穿短裙或西裝領帶的來到山上。 當山難發生時,則是有上千百的滿腔熱血的熱心人士和山友加入救援工作,他 們大都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奮力搜救,倒像是一場龐大的宴會,但在找不回失蹤者 後,其最大的受難者卻是大自然與搜救者本山,甚至還發生二次山難的不幸。 在美、加等國,人們要上山之前,不但會去接受一套完整的登山訓練,並蒐集 有關這做山的各項資料,再做好體能訓練和準備好裝備,才會走向山。 遇山難時,該國所採取的立即行動則是派遣最新科技的飛機、儀器,並配合十 至二十名訓練有素的搜救員,前往出事現常展開救援工作,倘若在救援中,發現自 己的能力無法完成該災難事件時,他們會立刻在乎叫其他的單位,就遂是以看見遇 難者,正處於生死存亡之際,他們也是很理性的,盡力做好自己能力內的救援工作 ,並隨時評估自己的能力和危險,所以當自己能力不足時,就只能等待下一波的救 援,若因此而造成遇難者的死亡,他分也不會被苛責,因為他們信守一條自然法則 :「若確實無法同時保存二條生命時,要選擇犧牲一條生命來保存另一條生命。」 這在他們的探險隊和遠征活動中,更容易發現此一定律。 比較之下,我們很容易看出:國人登山都半是感性的,而外國人登山理性為重 。感性的登山或許可以享受更多山也之美,但理性的登山,則更確保我們的安全。 ////////////////////////////////////////////////////////////////// 本文曾刊登於八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的「中華日報」 由 歐陽台生(02-5060929) 先生授權於此張貼,歡迎非營利目地的轉載。 若有意見可代為專達 <<[email protected]>> -- 我達達的馬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