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篇是由我那屆中訓研發-賴進生所寫的,我只拿到一部分,大家看看就好 ,看有沒有把之後的補一補。 山隊的中級山發展,在四十屆的大濁水之後,和前期比較起來有顯著的發 展。很可惜的是,隊上的出隊一直是由領隊自行開隊,這種自由之風固然是山 隊隨興的表徵,但是也無疑的阻礙了中級山的發展。因為這樣山隊一直沒有計 畫的出隊,只是在一些分散的地區。而且並不是每個領隊都都有心在中級山這 個領域發展。而在四十至五十屆之中的中級山部份,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有人對 中級山特別的偏愛。相對的,他們對於中級山的發展更有不可抹滅的功勞。斌 哥和連展便是其中的兩人。他們兩人帶隊中級山的次數即占了一半以上,真可 所謂功不可沒。 中訓應該是佔隊上中級山發展最要的一環。因為在隊上嚮導制度尚未成熟的 階段,中訓應該就是在中級山方面最固定而且是最重要的活動了。中訊不但背 負著招生的重責大任,也有傳承的重大任務。 而五十屆的大濁水中訓應該算是山隊的另一個突破吧!這並不是一個突發奇 想的活動,也不是一個要向外人炫耀的計畫,應該算是山隊許多人長久以來一 個未竟的夢,而我們試著一起把它實現罷了。我想,並不是因為它的難度而值 得大書特書,而是它讓這次活動的全部人員,因為山,而在心靈上有所感動、 契合吧!中訓計畫早在49屆末就已經提出了。"年輕有夢,築夢踏實",在期中 就已經出了舊金洋的探勘隊,為中訓的計畫算是揭開一個序曲。經過一次又一 次的溝通、討論,正式的出了第二次南澳-比亞毫的探勘隊。而其它的人力則 是投入另一個更大的夢想丹大會師計畫。這一次南澳比亞毫的成功,讓大家吃 了一顆定心丸,堅定了大家的信心,大家好像又向目標又邁向了一大步。而寒 假結束前,飯包尖的探勘也奏凱歌,因此,中訓計畫大致抵定了。在開學初也 出了一支舊武塔探勘,雖然因古道坍崩及其它因素而撤退,但是也帶回不少訊 息,奠定了此路線成功之基石。出人意料的是,會師地點不是布蕭丸工寮,而 是南澳南溪的出口。腦中仍可以浮現當天會師的情景,舊金洋線雖然未如期在 布蕭丸工寮出現,但是卻也是另一個高潮的伏筆吧!當舊金洋線的人員映入眼 簾時,大家的心情都激蕩不已,此時的心情是無法用文字言語的。相信這樣的 感動足以彌補未在工寮會師的缺憾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五線-插花線。有 他們在合流溪工寮來和大家相會,使整個活動更增一份感動。 從一開始的擘畫,到討論,到探勘,一直到執行,其中的過程都是相當另人 回味。有多次的討論是在酒酣耳熱之際進行的,應是在酒精的催化之下吧,每 個人都因此而熱情澎湃。這一次的中訓不同於前幾屆的個別帶隊,而是會師方 式,而且是對此區域作有計畫之探勘。不管是安全上的爭執,人力上的缺乏, 或是面對和隊慶衝突的兩難局面,都使山隊的成員更加緊密的結合,大家一起 來設法突破這些困境,一起來實現夢想。 我們並沒有足以和台大興大法商相比的傲人區域探計畫,但是我們也有我們 自己的一片天空, -- Origin: 柴門霍夫 IPA.DormC.nccu.edu.tw (140.119.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