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嚮導專題(1) - 登山計劃 --成大山協.羊.程文郁. -by 文郁 前 言 山的容顏充滿美麗, 山的世界詭異多變, 時而美麗時而險峻的山野中 , 周全的計劃是預防山難的最好方法, 以下就登山計劃和山難預防兩 方面做一簡單討論. 嚮往山而走向它, 在征服與被征服間, 一時的疏忽往往帶來遺憾. 事 前的登山計劃關係著登山活動的安全, 一支隊伍從開始到成行步驟大 概如下: 1.構想: 種種的原因產生了路線. 探勘, 縱走, 溯溪…. 繼而有接下來的動作來完成構想. 2.資料收集: 把構想具體化的第一步驟, 可分前人紀錄和地圖研判. (I) 前人紀錄的收集: 社上的行程紀錄, 其他登山團體的紀錄, 雜誌, 網路, 山岳 書籍等, 事前資料收集越詳盡便越能掌握狀況. 由資料的判讀了解將會面臨的問題. 根據所了解的資料安排行程. (II) 地圖判讀: 由地圖判讀了解當地的地形資料. 判斷是否有危險地形, 當地林相如何, 路跡是否明顯, 稜線 屬於寬稜或瘦稜. 危險地形如何通過, 該帶什麼裝備. 可利用的資源: 1/25000的等高線圖, 1/10000空照圖, 高山 導遊圖..等 對於技術性較高的隊伍和探勘隊伍來說, 資料的收集往往直接關係著 隊伍的成敗. 資料不一定僅限於社內, 社外其他登山團體各有所長. 用心去挖往往 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 要考慮資料的時效性, 水源, 林道, 河川走向都可能隨著時間 改變. 越新的資料越具參考價值. 3.路線規劃: 由資料的收集判讀, 路線產生, 定出行程. 計劃包括了行進路線, 撤 退路線, 難度, 可能的變數, 公文, 證件…. 等. 再依此決定人員. 如果人員素質跟參考資料中人員素質差距過大的話, 就必須在行程安 排上多做考慮, 依本隊隊員的狀況做調整. 關於隊員和行程天數安排如下: (I)隊員: 社上對於出隊的要求, 一支隊伍人數必須在四人以上, 另看 隊伍的性質加以資格限制, 依據嚮會規定未參加過C級隊伍 (三天的高山隊伍)不得參加B級縱走隊伍, 探勘隊伍則限 制為二B一C, 溯溪隊伍則另外要求, 當然人員的選擇是依 據嚮導的需要決定, 依路線狀況決定擅長某些技能的人員. (II)天數: 依據水源, 營地及時間, 參考他人的行程記錄, 配合地圖, 空照圖研判, 訂出所需的天數. 一般而言人數多的情形下(20人或更多)一天行進時間以不 超過 9小時為宜, 若是隊員素質整齊的話,亦可以安排在10 至11個小時, 不過隊伍還是慢慢走比較安全, 也比較舒服. 另外天數較長的隊伍(8 天以上)則建議排一個休息天在中 間的行程以作為緩衝. 關於預備天建議每三天排一天的預備 天。 4.訓練計劃: 山難不會挑新手發生. 對大自然的敬畏應該是所有登山者具備的基本 條件. 紮實的訓練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困擾. 如縱走特別要求的體 力, 溯溪隊伍要求的用繩, 技術裝備, 徒手攀登. 山下的訓練應針對各個類型不同的需求來設計. 如此可避免在山上臨 時發生狀況. 畢竟縱走第N天有人說不玩了, 瀑布攻到一半有人喊救 命諸如此類的事情也挺麻煩的. 5.行前會: 行前會公佈注意事項, 執行訓練計劃, 培養隊員默契. 大眾化隊伍尤其需要行前會. 大眾化隊伍成員素質不齊, 行前會除了 交代事情, 吩咐注意事項外, 也是個認識隊員的機會. 身為隊伍中的 幹部, 了解你的隊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藉著行前會了解此行上山身 邊那個傢伙是個什麼角色. (狠角色的話就可以慫恿他幫你背帳棚, 反過來的話就要小心, 因為他可能要你背他的帳棚…) 6.其他: 如留守人員, 山防作業, 聯絡方式, 手機頻率, 開機時間等..要確實 讓山下留守人員掌握山上的狀況. 一切準備妥當後,上山去!! 由1~6隊伍形成了. 就如同玩RPG一樣, 你要先殺怪獸提高等級才會有錢買武器, 有了 武器才能殺更大隻的怪獸買更好的武器, 最後才能單挑大魔王. 不買 黑曜石盔甲只穿著襯衫帶著彈弓就去砍魔王只是找死. 以上這個小故 事告訴我們: 登山計劃馬虎不得, 安全成功的登山要靠山下一步一步 的準備, 也許繁雜, 但這是登山安全的基礎. 山 難 預 防 Reference : 台灣山岳 13期 台灣山岳 16期 台灣山岳18期 山難預防:山羊隊 吳建宏 如何計劃登山活動: 劉育儒 山區生活與急難應變:山羊隊 王福山 -- -- Origin: 柴門霍夫 IPA.DormC.nccu.edu.tw (140.119.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