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NTNU]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小豹蝶), 看板: NTNU 標 題: Re: 今天的評論 發信站: 師大計中(精靈之城) (Sun Feb 8 16:39:06 2004) 轉信站: TKUMCC!elfBBS ※ 引述《brucyo (單純的喜悅)》之銘言: > 寫得相當可觀 > 含笑祝福看吳郭 > ⊙胡文輝 >   非關政治,非關八卦,最近台灣有兩個人最受關注,一個是即將遠渡重洋 > 赴巴西的小男生吳憶樺;一個是在三千公尺以上高山雪地研究台灣水鹿的師大 > 研究生郭正彥。 >   小憶樺才八歲,就必須承受許多難以承受之重,的確令人不忍,但這段台 > 巴異國戀情結晶的監護權之爭,已走完司法程序,一時無法在親情上找到兩全 > ,就應該放下大人世界的爭端,一切以憶樺的未來為最高考量。 >   巴西是千山萬水外的異國異鄉,小憶樺到巴西後,如何儘快適應語言、文 > 化、歷史等差異,展開新生活,他的叔叔吳火眼等親友,及所有關心他的人, > 愛憶樺,就應多幫助他,並向前看五年、十年後的憶樺,而不是鬥法拖延。 >   此時應該是化淚為笑,化不捨為祝福,化怨恨為兼愛,化指責為責任的時 > 候了,帶淚含笑祝福小憶樺在巴西,有個歡樂童年及亮麗人生。 >   郭生平安否?新聞熱潮過後,郭正彥繼續他在雪地的研究,台灣各界曾因 > 關心他的安危,要強迫接他下山,而他認為糧食能源及高山訓練等都準備充分, > 堅持在山上繼續研究,因而引起不識好歹等指責。 >   野外研究本就有風險,而除了緊急救援,風險責任大都要由個人承擔,郭正 > 彥的堅持、風險、責任之間,都應由他做選擇及判斷! >   挑戰極限,探索未知,本是文明進展的動力,登陸月球再探火星,就是這種 > 精神,常在電視播出的獅子老虎等等外國紀錄片,都是不少人冒險拍攝的成果。 >   台灣先民本有不畏艱難的開拓精神,郭正彥傳承的正是這樣的血液,應該尊重 > 鼓勵,更應珍惜! > (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 前天在師大舉行的行為生態、溪流生態及中國生物學會研討會 會後在晚間近50名研究前輩及晚輩聚會討論時有人提出此事 忍不住發聲澄清所有大家對事件的疑點…才發現大家都已經看清事件始末 其中一位學長提出了與胡先生相同的論點----學術、研究、科學的發展原本就背負風險 難道人類不曉得太空探險是危險的??那為何要花掉那些「社會成本」去成就太空研究?? 人類能有今日的成就,不正是因為有人肯背負這些風險進行學術研究? 重視生物多樣性與物種保育研究成為世界性的潮流 珍.古德一生奉獻於黑猩猩研究保育上亦為全世界所景仰…台灣亦然 政府政策高呼要注重生物多樣性及保育並期能以良好的聲譽立足於國際上 要花掉的社會成本…有形的、無形的實在是難以計量 但是…肯背負這些風險的人在那裡? -- ※ Origin: 精靈之城<bbs.ntnu.edu.tw> ◆ From: 140.122.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