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w_mountain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我是師大郭正彥), 看板: tw_mountain 標 題: 師大郭正彥磐石水鹿研究日誌之一、二月 發信站: 師大計中(精靈之城) (Tue Feb 17 11:05:09 2004) 轉信站: NCKU!ccnews.ncku!news.ccns.ncku!news.civil.ncku!news.ntust!ctu-gate!ne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登山社暨生命科學系野生動物研究室 郭正彥 2004-04-17 1/15(四)晴 依照行前會的決議,我跟奕帆一起搭車至台中,志瑋則自己從新竹到台中與我們會合 0640 到達台中。 0730 坐野雞車出發往合歡山莊,原先擔心的雪況問題並未困擾到我們,車子可以直達 合歡山莊。 1020 到達合歡山莊,開始正式打包。 1100 準點出發往黑水塘。 1143 出森林處休息,之前遇一男一女登山客。蕭瑟寂靜的冬色籠罩著奇萊山區,以往常 聞見之鳥類也變少 1215 吃完東西後出發,我跟志瑋都屬瘦高型體格,行進時多吃行進糧可以維持我們在最 佳狀態。 1320 過黑水塘,續走至林子裡躲太陽吃午餐。他們穿著笨重的雙重靴加上背負許多被我 們戲稱做不能吃的「鐵器」等雪攀裝備,雖說背包重量已經不像以往我背的那麼重 ,但他們尚未適應,還笑我是馱獸。 1350 續走,今天行程輕鬆,只走半天當作高度適應的調適。 1450 到達成功山屋,本山屋為陳怡傑醫師家屬捐贈之豪華山屋,今晚就是我們獨享了。 平常是沒有人陪我走的日子,今天有了他們增添不少笑聲。晚餐的主菜是由山下帶 上來處理過的肉類再加以烹調,像今晚菜色是泰式咖哩雞燴飯。 1/16(五)陰,稜線上多霧風大,午後下一點薄雪 0405 起床。 0600 打包差不多了,出去減輕身體重量,聽到2聲白面鼯鼠叫。 0638 出發往奇萊北峰,先沿溪溝往上走。 0720 成功一號堡岔路,前兩個月開始太管處已派工人將路修大,砍掉的玉山箭竹莖桿仍 在,不知何時會自然腐化。我還是喜歡原本的小路,鑽行間比較有爬山的感覺。 0737 避風處穿上雨衣褲打綁腿,因為有點陰雨的感覺。人在大自然間仍要仰賴高科技的 產物來保護身體,以前就相當敬佩在山上遇到的原住民大哥們,他們只帶極少數的 物資即可在馳騁山林。 0820 摸魚到現在,續行。 0832 步道上一處新鮮黃鼠狼糞便,拿出GPS來定位(281997字跡有些模糊,2667854) 3038M。 0920 平台,剛從岔路處續往左邊捷徑直上,已經釘了不少確保用的長鐵釘及繩索,至少 有指路的功能。 0950 上到奇萊主稜,吃東西補充體力。 1020 出發往北峰,原本預期的雪地由於長期未降雨跟與其他季節相同。 1145 到達北峰頂,不知道來幾次了,風太大決定不停留,續走至避風處。看著他倆曾攀 過之奇萊北壁的斷稜鬆削地形,也佩服他們的攀登能力。 1203 微避風處休息。 1330 月型池,乾枯無水,開始擔心營地的水源。依照形狀說它是草履蟲池也不為過,反 正相由心生,學生物的看到的是草履蟲,其他人可能有不同見解。 1445 黑熊平台,因為此地有一幅可愛的黑熊圖畫故稱之。 1620 我速度較快,先衝到營地找水。果然許多水池都乾掉了,連研究期間不曾乾掉的小 嘉明(或稱變形蟲池)一滴水都沒有,搬完一些放在儲藏室的物資後往下續切至森 林仍沒有發現水。 1700 回到營地,餘兩名隊員已到,正在搭雪地帳。他們繼續收拾,我拿著水袋往西風下 切找水,還好死鹿池還剩一些咖啡水,天色昏暗更不以為意。 1810 回到營地,有點累,因為沒吃行進糧,他們貼心地幫我煮了些熱紅糖水。 炊事的工作都由他們包辦,這真是難得的享受,志瑋的煮飯功力跟我不相上下,也 開始羨慕起一個有名外國野生動物研究者沙勒的工作環境,回到營地後就有熱呼呼 的飯可吃。 1/17(六)多雲時晴轉晴,雲海在下層 0700 睡到現在才起來,今天的工作較不趕時間,只要把各海拔樣點的玉山箭竹葉片收集 完即可。 0755 出發工作去,往奇來東稜方向走。兩人仍在補眠,之前的期末考可能讓他們太累了 ,在冷冷的天氣呼吸最純淨的空氣睡大頭覺也是登山的一種享受。 0855 磐石中鋒後營地。 0925 到達2950M樣點,0957收集完相同海拔兩組樣本,分析後可比較森林內及草原上玉 山箭竹營養成分差異是否與草原上觀察到台灣水鹿的覓食行為有關。 1048 收集完3000M的兩組樣本。 1140 收集完3050M的兩組樣本,午餐啃餅乾。 1243 收集完3100M的兩組樣本。 1314 收集完3150M的兩組樣本。 1334 磐石西峰下在這個季節竟有阿里山龍膽綻放筒狀小紫花,正驗證「生物總有例外」 這句話。 1353 收集完3200M的兩組樣本。 1358 見到一隻鷦鷯(285950,2667474),牠仍展現可愛的搖擺舞,好奇地對這我這個 人類。只要尊重生命,生命自會展現他最富足的一面回報。 1417 收集完3250M的兩組樣本。 1438 收集完3300M的兩組樣本。見志瑋正取完遠方溪溝的活水往上爬中,後來恰在稜線 兩人會合。 1448 回到營地。 1/18(日)晴有雲,午後風大,晚上下雪 0630 起床,天將亮。 0700 往平行稜做觀察。本樣區是我歷經三年的登山經驗才找到的良好觀察樣區,台灣位 處亞熱帶,植被生長相當良好,但同樣地也有難以進行直接觀察的缺點,唯有在高 地草原的開闊視野才方便進行對動物的直接觀察。 0725 到達固定之等鹿點,架好三角架及單筒望遠鏡預備。開始並用肉眼及雙筒望遠鏡搜 索草原上可能是水鹿的小斑點。 0730 平行稜第二段草原上一母鹿MD1至0745被稜線擋住。末段加入一小鹿。距380M,俯 角13度,方向157度,3.5度C。MD2:0753-0759。距離是用雷射測距儀測得,加上所 測之俯角及方向角即可算出動物所在座標。 0829 中西峰下先鋒林區林緣一公一母一小鹿MD3至0915,公鹿坐姿反芻至0939休息至 0955站起MD4至0956走進森林;小鹿亦坐姿反芻至0922休息至0933反芻至0959休息 至1005站起MD5至1010走進森林。在動物較活動的狀態下,例如走動、覓食等利用 錄音機做行為記錄,而臥下後改用紙本記錄以利下山之後處理資料較為迅速。 公鹿站姿反芻(0)(0)(0)(0)(0)晴時多雲,中風,3.8度C,39%。 小鹿臥姿反芻(0)(1)(0)(0)(0)晴時多雲,中風,4.1度C,41%。 公鹿臥姿反芻(0)(0)(0)(0)(0)晴時多雲,微風,4.4度C,43%。 公鹿臥姿休息(0)(0)(0)(0)(0)晴時多雲,中風,7.0度C,44%。 記錄較不活動狀態之鹿隻每分鐘之甩耳數可看出不同環境條件下被昆蟲騷擾的程度 如何,夏天時的晴天水鹿甩耳數每分鐘可達數十次,顯然跟目前冬季的差異蠻大的 0946 下方溪谷山羌叫。 1101 中西峰間林緣一小鹿MD6至1132進入森林,距391M,俯角14度,方向85度,7.8度C 1145 見到志瑋在稜線上,應該是去取水。 1158 兩隻大冠鷲一同飛舞,並發出他們專利的叫聲。想不到這種常見於中低海拔的猛禽 也會飛到高於三千公尺海拔的地方,只是他們優越的盤旋飛翔能力到這麼高的地方 並不困難,令人感到有興趣的是牠們飛那麼高做什麼。 1425 平行稜第三段草原上母子鹿,多走動,一下即進森林。距約800M,俯角8度,方向 155度。 1500 看到奕帆及志瑋2人往回走,可能去取乾淨溪水,但晚上才知他們花時間在過濾咖 啡水中的紅色小蟲。 1600 仍無其他收穫,回去了,此時3.2度C。 1625 回到營地。 晚上開始飄雪 1/19(一)霧風雪 05XX 聽到外頭尖銳的一聲水鹿叫,只是風雪中懶得出去看,這種天氣水鹿身上的毛皮應 該還擋的住吧。在惡劣的天氣中由於視線受阻難以觀察遠距離的水鹿,通常是休息 天。 0740 正式起床。 0750 又來一聲水鹿叫,應該就在帳棚附近。 上午沒事做只能看看書、聊聊天。 1300 決定出去運動一下,把越積越高的新雪挖開一些,並開始用鍋子做雪磚來堆雪牆, 只是技術有待加強,沒建多高的牆面就覺得很冷,先躲到帳棚裡明天再說了。 1815 吃完晚餐正在聊天的同時他倆說有聽到動物叫聲,但我耳背沒聽到,根據他們的形 容似乎是公水鹿發情時的鳴叫聲,跟一般極短暫的警戒聲不一樣,但我只在墾丁聽 過幾次梅花鹿公鹿的鳴叫聲音,這種叫聲在不同鹿種的音質應該差不多吧。 1832 帳棚外連續四聲水鹿警戒聲。 1/20(二)霧風雪 0720 聽著風雪聲賴到現在才起來,帳棚外的溫度計又被雪埋起來了。 前幾天志瑋說西峰可以通電話,去試試看又槓龜,是我手機太爛了嗎? 原先因下雪而相當興奮的新奇感已經逐漸消退,而增添幾許憂愁,會有幾天的好天 氣可供觀察呢? 晚上又下了一夜的雪。 1/21(三)霧風雪 0820 起床,一天比一天懶。雪積的極厚,連出入營帳都有點不方便,沒帶雪鏟的情況下 ,目前我們最強悍的除雪工具是大湯瓢,連小鏟子都比不上。 今天是除夕,想想自己已經為了這個雪季的研究連續兩年沒回家過年了,去年是參 加小鬍子教練的正規雪訓。 1100 出門去將受風面邊牆的雪挖開,因為已經有半個帳棚高了,再不挖可能再睡一晚就 要破帳而出了。 清完之後與兩人往西峰去傳簡訊,志瑋的手機果然夠力,在下層一片雲霧的狀況下 也能成功傳出。 1205 回到營地,風雪打在臉上好痛。經過冷風吹拂雪地表面變的較硬易行。 晚上三人在山上吃極為特殊的年夜飯,把一些好料的煮來吃,直到大家都摸著肚皮 大呼滿意為止。他倆已經開始準備下山,把一些糧食、燃料準備一下。 1/22(四)多雲時晴,但風大 0500 志瑋第一個起來,見天色不佳又躺回來睡。 1030 去減輕重量,風大捲起一陣陣細雪,打在屁股上真是奇特的感受,刺刺麻麻的。之 後見天氣還算可以,觀察區並無濃霧遮擋,原想出去進行觀察,但放在外頭小背包 內的測距儀、望遠鏡等儀器有些受潮,又打消此念頭。 1110 志瑋去來時路打完電話回來,卻說他的眼鏡有一邊裂掉了,也沒有帶預備眼鏡,還 好度數不深影響不大。 1/23(五)風雪 0720 又是壞天氣,賴到此時才懶洋洋地起來。 1300 出去除雪,懶得穿登山鞋打綁腿僅套上雨鞋的結果就是腳掌有些凍僵,還是躲進帳 棚裡喝個熱的吧。 1/24(六)天色偶晴,風大 經過一夜大雪,帳棚積雪面的高度又從三十公分飆升到超過一米。 起床後想說此地不宜久留,等一下拿出另一頂帳棚改搭在較不易積雪的地方好了。 0900 吃完早餐,志瑋第一個著裝準備出門,突然間厚重的積雪把營柱往下壓,我跟奕帆 先用身體撐著,後來也不用撐了,就維持這個恐怖的平衡先逃出帳外再說。 先去把帳旁雨布下的物資挖出來,再把被埋住的背包也掘出,最後是殘留在掛點帳 棚內的物資。接下來搭帳棚的工作在強風下很難一個人完成:先將幾根營柱立起後 由於迎風面積變大,先請奕帆進帳棚充當「重物」,以免最後一頂帳棚跟我們說拜 拜,在準備搭外帳的時候,由於手套厚重手指較不靈活,手中的外帳在一個恍神後 就變成風箏飛射而出,我跟志瑋一樣的反應,用游擊手飛撲強勁滾地球的姿勢撲向 外帳,第一次還沒撲到,第二次飛撲兩人同時將外帳按在地上,外帳飛走了可就乖 乖不得了。 1100 重新建立安棲之所後先到裡面黑皮一下。 1430 志瑋、奕帆去把登山杖、冰斧挖出,準備明天走原路回去。憑著印象找出約略位置 ,一下子就把這些都挖出來,等我穿完鞋子出去已經派不上用場了。 晚上又是整理他倆糧食、燃料等下山必需品的忙碌夜晚。 1/25(日)晴,風大 0600 起床,他倆已吃完早餐,準備打包回去。待天亮後出去拍一些雪景及他們準備下山 的影片。 0745 揮別兩人,我沒穿足夠衣服在外面呆太久了,溜進帳棚煮早餐。 0900 往東稜之中峰進行觀察。 1138 中峰後營地。這段路雪蠻厚的,又鬆軟,走起來極耗時間及體力,不過我已慢慢領 會到走鬆雪的訣竅,就是增加接觸雪面的表面積,減少陷下去的機會,就算用醜醜 的狗爬式、龜游式也比帥氣地兩腳飛奔式省力。 1158 中峰後等鹿點。風極大,先穿上羽毛衣再說。這種天氣及雪況對於熱帶起源的水鹿 應該是一大挑戰吧,也不看好能見到水鹿。 1310 下方林緣走出一隻硬角成年公鹿MD7至1319被稜線擋住,距458M,俯角15度,方向 230度,4.3度C。用DV拍一小段,只是距離太遠。看起來水鹿比人類更不適合在鬆 軟的雪地上行走,牠們體重可達上百公斤,加上表面積極小的四蹄,更易陷入鬆雪 中而難以自拔,看到該公鹿後來也是採用鹿游式連滾帶翻地滑下雪坡,而在雪地上 留下一道明顯的路跡。該鹿其間並未進食,可能是不想多花力氣去把深埋在雪底的 箭竹挖出。一些適應寒帶的鹿種例如麋鹿會有掘雪覓食的行為,台灣的水鹿應該鮮 少面臨這種嚴酷的考驗吧,或是在其他較低海拔的森林內即可獲取足夠的草料也說 不定,只要增加觀察的樣本數應可驗證這些說法的可靠性,反正時間還多的很,慢 慢來吧。 1400 風極大又寒冷,加上回程的時間需要上坡可能需要更多,回去吧。 雪比早上更加鬆軟,原先不會塌陷下去的地方變的會陷下去。可能經過陽光照射的 關係吧,一些積雪已經在融解。 1645 回到營地,竟又看到兩人的背包在外面,原來是他們又折返了,說是鬆雪難行,在 森林內箭竹區積雪更深。之前在西峰試手機仍不通,下山後跟志瑋換把手機吧。發 現自己血糖有些過低,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一定是剛剛衝太快了,不過我知道如 何調整回來。先穿上羽毛衣休息再喝個熱紅糖水就又是一尾活龍啦。 晚上分派更多的糧食給他們,發現瓦斯不太夠,因為都還放在儲藏室沒去挖出來, 明天再去挖吧。經過討論及今天我實際行走的情形,認為過磐石主峰不久積雪應不 會那麼深了,難度即跟一般縱走無異,加上志瑋曾走過此路線,他們從東稜出去應 無問題。 1/26(一)晴時多雲 0545 起床,大家一起吃早餐。 0645 兩人尚在打包,我先出去做觀察,往平行稜。奕帆問我今天怎麼那麼早,我笑著回 說之前幾個月都是天剛亮就出門工作了。 0730 平行稜等鹿點。這邊的雪積的不厚,加上天剛亮雪還算硬,行走較無阻礙。 0820 見他倆正在西峰下往東稜走,希望四天後他們能順利地東出岳王亭。 迎風面及向陽坡(南方)雪融的速度很快,早上原是一片雪白,過午後已露出一塊 塊斑駁的箭竹叢。而遙望西邊的奇萊主北稜線今天一整天都被烏雲覆蓋,只不過雲 往我的方向飄不久旋即消散。 1600 雲飄過來了,快閃。今天呆坐一天仍無所獲,純潔的雪地上亦無動物走過之路跡, 看起來水鹿們不是躲在森林裡避難,就是往下遷移一點至無雪處。 1602 一隻鷦鷯(285815,2666840) 1648 回到營地,先整理一下帳外的東西,移進人去樓空的空盪帳棚,再去已被雪覆蓋的 儲藏室把瓦斯挖出,我的記憶力還算不錯,挖一下就挖出一袋瓦斯了。 1/27(二)霧雪 0540 起床,天氣糟。不會吧,才工作兩天又要休息了。 0930 下起霧雨。 1010 去來時路打電話,此時冰硬,陡坡不好上,順便練個冰爪行進好了。 1120 回到營地,剛剛嘉貞埋怨我那麼久才打一次電話。 1400 寫完一封信給嘉貞。 下午又是收音機時間,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都蠻有內容的。 1/28(三)霧雪,午後下細雨 0600 起床,仍是壞天氣。 把美國弗羅里達的水鹿研究文章看的更深入,感嘆人家對於外來物種的水鹿都可以 投入如此龐大的資源來進行廣泛的生態研究,原產國的東南亞國家又有幾篇像樣的 研究出爐? 晚上臨睡前聽警廣說有搜救隊要上來找我們,還以為是山下太過慮,依照計畫,他 倆應在明後兩天可以出去,明天一大早不論風雨都要打電話來確定情況。 1/29(四)霧雨雪,鋒面報到 0620 起床,心情不好。 0710 著裝完畢,往來時路打電話。 先打給空中派出所,說明我現在的狀況很安全,之後轉接到消防署長官確定奕帆及 志瑋確實在磐石主峰發出求救訊號,馬上跟山下嘉貞聯絡,她說山下總留守現為交 大的昱勛,打給留守人確定兩人身體並無大礙只是奕帆恰逢生理期身體較虛弱,且 糧食尚可撐三天後,決定明、後天後若直昇機尚未載出他倆再前往支援不遲,因為 今天天氣不佳,不值得冒險,我們都同意這個作法。之後聯絡好我的朋友「雪怪」 王文哲,約定在二月十五號左右上來支援,我整個早上聽著警廣,但因為天候關係 皆無功而返,又說歐陽台生老師率地面救援部隊已從松雪樓待命出發,若沒記錯的 話,歐陽老師之前所撰之山難救援文章中,不是說在現在這種狀況下比較推薦直昇 機救援嗎?我一直覺得地面救援的幫助不大,除非是熟識的原住民或山社自己人。 下午又開始下雪,聽漁業氣象是鋒面又來報到。晚上整理一些糧食及燃料,以及可 能會 1/30(五)清晨霧雪,十點多後陽光露臉 0545 起床,昨晚的大雪將炊事帳的營柱壓歪,外帳拉繩處縫線斷裂,國產帳棚的能耐就 是這樣而已嗎?真該聽文哲的勸告,多花幾倍錢也要每一頂好的進口雪地帳,只是 實驗室經費又不是很充裕,忍過這個冬天就好一點了吧?!今天似乎又不能去找他 們了。但天氣預報不是說今天降雨會緩和嗎?早上外頭仍是濃霧。 09xx 開始感覺有陽光,希望直昇機能將兩人載出,奕帆的母親應該很擔心。 0955 聽到直昇機聲,出帳一看,雲霧剛好散開,可見陽光,尋聲辨位,見直昇機在太魯 閣大山與磐石主峰間盤旋,不知是否救出人了。 1005 雲又闔上,仍可聞直昇機聲音,只得進帳棚等廣播的消息。 1023 直昇機聲音已往西南,可能已結束任務,但仍不知是否載出兩人。 11xx 陽光又出現了,尚未聽到廣播的消息。 1220 YES!警廣說兩人已平安到達山下,正在醫院接受檢查。 1230 又聽到直昇機飛過我上空的聲音,奇怪,他倆不是已經接出去了嗎,更何況昨天已 經跟空中派出所說明我的物資充裕,仍照計畫中的下山日下山?穿著單薄衣物、隨 便套著雨鞋趕緊出帳看清狀況。揮手向他們致意,但他們似乎誤解我的手勢,在帳 棚旁約十五公尺處降落停下來,此時風大到連雪地帳都變形了,帳外的鍋子等物品 更是吹飛了好幾件,因風大雪深,嘗試接近他們未果,以明確的手勢告訴他們「我 很安全,我要留在營地,你們離開吧」。深怕最後一頂帳棚也掛點,趕緊回到帳棚 以體重護住迎風面。之後他們飛離但仍在附近盤旋,不久後離去,深怕又來一次追 殺令,趕緊換上裝備帶著手機去來時路問清楚狀況。嘉貞說他們是來接我的,但是 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要下去,我申請的期限不是還沒到嗎?研究也才做不到一半, 她問我為什麼不隨直昇機下去,我說我為什麼要下去,我的物資充裕,等雪融後再 走下去不就得了,更何況文哲會上來幫我呀!聽說我的家人很擔心,阿媽更是淚流 滿面。深覺自己是個白癡,自己受苦是活該自找的,讓家人擔心就是我的不孝,不 知道為什麼要我背負這個罪名,只覺內心熱血沸騰,要是讓我知道是誰一定要逼我 下去,我就送他一台冰箱跟一隻冰斧。 1440 生氣地回到營地,清點損失也還好,被吹走了一個置物箱、一個鈦鍋、一個不銹鋼 鍋、一個擋風板而已,資料等最重要的東西都還在。 1550 重新建立完營地,把能縫的外帳縫好,營釘埋好。 晚上超鬱卒,有種被迫害的感覺,但我仍然相信我的親友們仍然會相信我並且尊重 我的決定。 1/31(六)晴偶霧,後轉多雲時晴 0510 起床。 0620 打電話去。嘉貞說她會尊重我的決定等我下山,而她會隨師大山社去合歡做雪訓, 而要我注意廣播中的點歌,好樣的,果然是最瞭解我的人。也告知阿媽我的狀況, 請她不要擔心。 0655 回到帳棚拿小背包,往平行稜走,心中篤定多了。 0725 平行稜等鹿點,下層有幾陣雲霧往上飄。許多草原區塊都已露出呈現斑駁的地景, 但也有地方(背陽面)的雪似乎融的有限。 0823 右下森林內山羌叫。 1000 雲霧變多。 1110 雲霧完全散開了,但仍無水鹿蹤跡。 1630 枯等一天仍無所獲,回去。此時這個較高海拔的觀察區的動物出現情況似乎比中峰 後觀察區寂靜。 1705 回到營地,起霧。 2/1(日)晴 0520 起床。 0618 出發往中峰觀察,太陽尚未露出雲端,不過相較於剛降過雪的時候,現在走起來已 經好走多了。 0647 西峰下一鷦鷯(286181,2667331)3180M。這裡是常見到此鳥出沒的地方。 0740 走到等鹿點前即見中峰下稜線母子鹿在草原上MD8至0836往我的方向移動被近端的 稜線擋住。距295M,俯角11度,方向244度,0.6度C。觀察處(287287,2666791) 3040M。 0843 中峰後等鹿點。 0933 熱門區草原一母鹿MD9、10至1017入凹谷被地形擋住。距660M,俯角7度,方向237 度,4.8度C。 1025 又有直昇機從上方飛過,該不會又是來找我的吧?!心裡仍感驚恐。 1305 旁邊冷杉樹梢一群火冠戴菊鳥及煤山雀混群,有一個很有趣的行為是牠們竟離開森 林而飛到附近之短箭竹草叢上逗留,然後再飛回樹梢,目的及動機值得深入研究, 不過目前我可能無暇顧他。 1438 一隻紅褐色的蛺蝶迅速飛過,被嚇到,這種時間竟還有蝴蝶出沒,比那棵異常的阿 里山龍膽更詭異。 1530 回去了,今天的水鹿都是待在雪退後的草原,而殘留的雪面上除了前幾天那隻犁田 的公鹿煞車痕外,另有一條路跡,目前尚未觀察到掘雪而食的狀況。 1740 西峰下一條新鮮黃鼠狼糞便(285795,2667310)3300M,每次想到營地旁的黃鼠狼 ,就讓我想到前幾個月晚上趁我睡覺來偷蛋的那兩隻淘氣鬼。 1758 回到營地。 2/2(一)陰霧 0520 起床,外頭風大有霧。 0600 聽漁廣有實驗室的訊息,但只聽到後半段,看來又得去打電話了。 0725 打完回來。老師跟文哲都勸我下去,說直昇機等一下就會飛,要我隨機下去,唉! 一個是我的老師,一個是我的好友。我回說不大可能會飛,因為天氣很糟。就聽這 一次吧!明天之後絕對要堅定我的立場讓他們死心,不然有多少社會成本要由我來 買單。 0800 聽清楚漁廣的訊息,要我在九點四十左右打包好,穿著鮮豔衣服(嗯,我只有綠色 的雨衣、綠色的雨褲、綠色的登山鞋、綠色的….)等候直昇機。 0900 開始舒懶地打包。 0920 打包玩出去吹冷風,把一些技術裝備外掛在背包外。 1030 果然是無法執行飛行任務的天氣,回帳棚。 1100 漁廣給的訊息仍沒變。 12xx 去打電話,奇怪簡訊好像發不出去(下山後再度檢查才發現我這把爛手機的發送簡 訊功能掛掉了,只能收不能傳),問到志仁學長說可能會空投物資,要我回帳棚等 待,拿他們沒辦法,回帳棚擬了四點聲明,準備明天請他們錄音以免被故意「忘記 」我說了哪些話,再跟他們耗下去我不知道我的心理能不能撐的住。 晚上聽警廣新聞,竟有太管處官員捏造我從來不曾說過的,也就是要表達下山意願 的話,真是太過份了,差點沒噴血!而幕後藏鏡人的底細也已然呼之欲出,只是一 直不曉得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待我。 2/3(二)陰霧,夜雨 0605 起床,來不及聽漁廣的訊息。 0700 廣播說直昇機下午會上來接我,喔,哩邁擱來呀!馬上著裝去打電話。 先打給佳琪學姐請她幫我找到可以錄音的電話,她說目前不方便,我只得再打給空 中派出所,他們應該有錄音吧!?但訊號不穩,也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聽到,後來 有一個先生打過來說他這邊可以錄音,就把我安全無虞、強烈要求不需下山、為保 存電力唯有下山前會告知嘉貞時間及路線等聲明唸完,把原擬的稿子濃縮來念,獨 漏說我一直在聽漁廣的訊息。 0900 漁廣的訊息仍不變。 0910 似乎聽到直昇機的聲音,我想我已經是驚弓之鳥了,再玩下去一定會出現精神疾病 1255 警廣午間新聞聽到海鷗仍要視天氣上來接我,要怎樣他們才能死心? 1400 漁廣已無實驗室給我的訊息,事情應該又回到我可以掌控的局面了吧。 晚上開始有雨。 2/3-2/8 陰霧雨雪 這段筆記仍躺臥在山上來不及帶回,但一些難以抹滅的回憶片段至今猶存心底。 印象所及,2/6臨睡前聽漁廣有實驗室給我的訊息,說已經有一隊救援人員上山來找我 ,預計2/8會到達我的營地。我的天啊!他們還不死心,腦中開始浮現如何應變的措施。 首先映入腦簾的是從北峰躍下來表達我的抗議,但又想說沒有拖幾個人陪葬絕不甘願。 但又想說我的死亡只會帶給深愛我的家人朋友痛苦,那些王八蛋頂多丟官去職,所以不 值得採用如此激烈的手段,可以用捉迷藏的方式來捉弄他們,因為此地沒有人比我更熟 ,……想了一大堆有的沒的,最後才發覺外面這種陰寒冽雪的天氣應該不會有人想走吧 ,他們這些來找我的人每個人背後也有一個家庭,受到上級壓力應該會虛晃兩招半途而 止方為上策。2/8過了,心想他們大概撤回去了,而聽氣象預報在2/9後就是超過一星期 的好天氣了,又可以上工了。 2/9早上陰霧,過午漸晴 早上如同氣象預報所言仍有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躺臥在溫暖的睡袋跟露宿袋裡輕鬆 地聽著中廣音樂網,等待下午放晴時來曬曬一個多禮拜來的陰霾。 過午後漸漸有陽光穿透進營帳,這可是久違的好天氣,仍躺著聽著收音機播送的音樂 。突然間,聽到喀喀喀的聲音,隱約又有人聲,趕緊從睡袋中爬出來,拉開營門一看, 原來他們真的到了,當時還真是一陣錯愕,這種天氣,如此雪況,這些人不是神便是鬼 啊!最早到達的原住民大哥說後面還有我的教練小鬍子跟好友文哲,我就知道我接下來 要做什麼了。緩慢無力的邊打包邊注意外頭的動靜,此時雖有陽光,但強烈寒風所帶來 的風寒效應仍不容小覷。共有四個頂尖的原住民大哥(每一個都赫赫有名)、教練、文 哲以及台大一位曾向我買岩鞋的學弟,此時心中充滿感激跟不甘心的矛盾,文哲只告訴 我,一切下山後再談,看到他如山一般的從容,我也知道下山後要如何做了。彼此信賴 的登山者間只需幾句言語、一個眼神即可溝通。 在寒風中站了許久,直昇機終於降落在不遠處的平坦雪地,誰知上機後機組人員在喧 雜的螺旋槳轉動聲告訴我們沒辦法將大背包載走,唉!一切就任人宰割到底吧! -- ※ Origin: 精靈之城<bbs.ntnu.edu.tw> ◆ From: swtp74-4-16.adsl.seed.net.tw > -------------------------------------------------------------------------- < 發信人: "大陽種子" <[email protected]>, 看板: mountain 標 題: Re: [轉錄]師大郭正彥磐石水鹿研究日誌之一、二月 發信站: SEEDNet News Service (Wed Feb 18 09:08:56 2004) 轉信站: NCKU!ccnews.ncku!news.ccns.ncku!news.civil.ncku!wd-news!news.ntut!news 如今真相大白了, 小鬍子冒險學校網站,有那幾天奇萊山區的大雪實況,這樣的大雪, 連熊掌都出動了哦! 上去看看吧! http://www.climb.idv.tw "賣女孩的小火柴" <[email protected]> 在郵件 news:[email protected] 中撰寫... > ※ [本文轉錄自 tw_mountain 看板] >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我是師大郭正彥), 看板: tw_mountain > 標 題: 師大郭正彥磐石水鹿研究日誌之一、二月 > 發信站: 師大計中(精靈之城) (Tue Feb 17 11:05:09 2004) > 轉信站: NCKU!ccnews.ncku!news.ccns.ncku!news.civil.ncku!news.ntust!ctu-gate!ne >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登山社暨生命科學系野生動物研究室 郭正彥 2004-04-17 > > 1/15(四)晴 > > 依照行前會的決議,我跟奕帆一起搭車至台中,志瑋則自己從新竹到台中與我們會 合 > > 0640 到達台中。 > 0730 坐野雞車出發往合歡山莊,原先擔心的雪況問題並未困擾到我們,車子可以直 > 合歡山莊。 > 1020 到達合歡山莊,開始正式打包。 > 1100 準點出發往黑水塘。 > 1143 出森林處休息,之前遇一男一女登山客。蕭瑟寂靜的冬色籠罩著奇萊山區,以 往常 > 聞見之鳥類也變少 > 1215 吃完東西後出發,我跟志瑋都屬瘦高型體格,行進時多吃行進糧可以維持我們 在最 > 佳狀態。 > 1320 過黑水塘,續走至林子裡躲太陽吃午餐。他們穿著笨重的雙重靴加上背負許多 被我 > 們戲稱做不能吃的「鐵器」等雪攀裝備,雖說背包重量已經不像以往我背的那 麼重 > ,但他們尚未適應,還笑我是馱獸。 > 1350 續走,今天行程輕鬆,只走半天當作高度適應的調適。 > 1450 到達成功山屋,本山屋為陳怡傑醫師家屬捐贈之豪華山屋,今晚就是我們獨享 了。 > 平常是沒有人陪我走的日子,今天有了他們增添不少笑聲。晚餐的主菜是由山 下帶 > 上來處理過的肉類再加以烹調,像今晚菜色是泰式咖哩雞燴飯。 > > > 1/16(五)陰,稜線上多霧風大,午後下一點薄雪 > > 0405 起床。 > 0600 打包差不多了,出去減輕身體重量,聽到2聲白面鼯鼠叫。 > 0638 出發往奇萊北峰,先沿溪溝往上走。 > 0720 成功一號堡岔路,前兩個月開始太管處已派工人將路修大,砍掉的玉山箭竹莖 桿仍 > 在,不知何時會自然腐化。我還是喜歡原本的小路,鑽行間比較有爬山的感 覺。 > 0737 避風處穿上雨衣褲打綁腿,因為有點陰雨的感覺。人在大自然間仍要仰賴高科 技的 > 產物來保護身體,以前就相當敬佩在山上遇到的原住民大哥們,他們只帶極少 數的 > 物資即可在馳騁山林。 > 0820 摸魚到現在,續行。 > 0832 步道上一處新鮮黃鼠狼糞便,拿出GPS來定位(281997字跡有些模糊, 2667854) > 3038M。 > 0920 平台,剛從岔路處續往左邊捷徑直上,已經釘了不少確保用的長鐵釘及繩索, 至少 > 有指路的功能。 > 0950 上到奇萊主稜,吃東西補充體力。 > 1020 出發往北峰,原本預期的雪地由於長期未降雨跟與其他季節相同。 > 1145 到達北峰頂,不知道來幾次了,風太大決定不停留,續走至避風處。看著他倆 曾攀 > 過之奇萊北壁的斷稜鬆削地形,也佩服他們的攀登能力。 > 1203 微避風處休息。 > 1330 月型池,乾枯無水,開始擔心營地的水源。依照形狀說它是草履蟲池也不為 過,反 > 正相由心生,學生物的看到的是草履蟲,其他人可能有不同見解。 > 1445 黑熊平台,因為此地有一幅可愛的黑熊圖畫故稱之。 > 1620 我速度較快,先衝到營地找水。果然許多水池都乾掉了,連研究期間不曾乾掉 的小 > 嘉明(或稱變形蟲池)一滴水都沒有,搬完一些放在儲藏室的物資後往下續切 至森 > 林仍沒有發現水。 > 1700 回到營地,餘兩名隊員已到,正在搭雪地帳。他們繼續收拾,我拿著水袋往西 風下 > 切找水,還好死鹿池還剩一些咖啡水,天色昏暗更不以為意。 > 1810 回到營地,有點累,因為沒吃行進糧,他們貼心地幫我煮了些熱紅糖水。 > 炊事的工作都由他們包辦,這真是難得的享受,志瑋的煮飯功力跟我不相上 下,也 > 開始羨慕起一個有名外國野生動物研究者沙勒的工作環境,回到營地後就有熱 呼呼 > 的飯可吃。 > > > 1/17(六)多雲時晴轉晴,雲海在下層 > > 0700 睡到現在才起來,今天的工作較不趕時間,只要把各海拔樣點的玉山箭竹葉片 收集 > 完即可。 > 0755 出發工作去,往奇來東稜方向走。兩人仍在補眠,之前的期末考可能讓他們太 累了 > ,在冷冷的天氣呼吸最純淨的空氣睡大頭覺也是登山的一種享受。 > 0855 磐石中鋒後營地。 > 0925 到達2950M樣點,0957收集完相同海拔兩組樣本,分析後可比較森林內及草原上 > 山箭竹營養成分差異是否與草原上觀察到台灣水鹿的覓食行為有關。 > 1048 收集完3000M的兩組樣本。 > 1140 收集完3050M的兩組樣本,午餐啃餅乾。 > 1243 收集完3100M的兩組樣本。 > 1314 收集完3150M的兩組樣本。 > 1334 磐石西峰下在這個季節竟有阿里山龍膽綻放筒狀小紫花,正驗證「生物總有例 外」 > 這句話。 > 1353 收集完3200M的兩組樣本。 > 1358 見到一隻鷦鷯(285950,2667474),牠仍展現可愛的搖擺舞,好奇地對這我這 > 人類。只要尊重生命,生命自會展現他最富足的一面回報。 > 1417 收集完3250M的兩組樣本。 > 1438 收集完3300M的兩組樣本。見志瑋正取完遠方溪溝的活水往上爬中,後來恰在稜 > 兩人會合。 > 1448 回到營地。 > > 1/18(日)晴有雲,午後風大,晚上下雪 > > 0630 起床,天將亮。 > 0700 往平行稜做觀察。本樣區是我歷經三年的登山經驗才找到的良好觀察樣區,台 灣位 > 處亞熱帶,植被生長相當良好,但同樣地也有難以進行直接觀察的缺點,唯有 在高 > 地草原的開闊視野才方便進行對動物的直接觀察。 > 0725 到達固定之等鹿點,架好三角架及單筒望遠鏡預備。開始並用肉眼及雙筒望遠 鏡搜 > 索草原上可能是水鹿的小斑點。 > 0730 平行稜第二段草原上一母鹿MD1至0745被稜線擋住。末段加入一小鹿。距380M, > 角13度,方向157度,3.5度C。MD2:0753-0759。距離是用雷射測距儀測得,加 上所 > 測之俯角及方向角即可算出動物所在座標。 > 0829 中西峰下先鋒林區林緣一公一母一小鹿MD3至0915,公鹿坐姿反芻至0939休息至 > 0955站起MD4至0956走進森林;小鹿亦坐姿反芻至0922休息至0933反芻至0959休 > 至1005站起MD5至1010走進森林。在動物較活動的狀態下,例如走動、覓食等利 > 錄音機做行為記錄,而臥下後改用紙本記錄以利下山之後處理資料較為迅速。 > > 公鹿站姿反芻(0)(0)(0)(0)(0)晴時多雲,中風,3.8度C,39%。 > 小鹿臥姿反芻(0)(1)(0)(0)(0)晴時多雲,中風,4.1度C,41%。 > 公鹿臥姿反芻(0)(0)(0)(0)(0)晴時多雲,微風,4.4度C,43%。 > 公鹿臥姿休息(0)(0)(0)(0)(0)晴時多雲,中風,7.0度C,44%。 > > 記錄較不活動狀態之鹿隻每分鐘之甩耳數可看出不同環境條件下被昆蟲騷擾的 程度 > 如何,夏天時的晴天水鹿甩耳數每分鐘可達數十次,顯然跟目前冬季的差異蠻 大的 > > 0946 下方溪谷山羌叫。 > 1101 中西峰間林緣一小鹿MD6至1132進入森林,距391M,俯角14度,方向85度,7.8 度C > 1145 見到志瑋在稜線上,應該是去取水。 > 1158 兩隻大冠鷲一同飛舞,並發出他們專利的叫聲。想不到這種常見於中低海拔的 猛禽 > 也會飛到高於三千公尺海拔的地方,只是他們優越的盤旋飛翔能力到這麼高的 地方 > 並不困難,令人感到有興趣的是牠們飛那麼高做什麼。 > 1425 平行稜第三段草原上母子鹿,多走動,一下即進森林。距約800M,俯角8度,方 > 155度。 > 1500 看到奕帆及志瑋2人往回走,可能去取乾淨溪水,但晚上才知他們花時間在過濾 > 啡水中的紅色小蟲。 > 1600 仍無其他收穫,回去了,此時3.2度C。 > 1625 回到營地。 > 晚上開始飄雪 > > > 1/19(一)霧風雪 > > 05XX 聽到外頭尖銳的一聲水鹿叫,只是風雪中懶得出去看,這種天氣水鹿身上的毛 皮應 > 該還擋的住吧。在惡劣的天氣中由於視線受阻難以觀察遠距離的水鹿,通常是 休息 > 天。 > 0740 正式起床。 > 0750 又來一聲水鹿叫,應該就在帳棚附近。 > 上午沒事做只能看看書、聊聊天。 > 1300 決定出去運動一下,把越積越高的新雪挖開一些,並開始用鍋子做雪磚來堆雪 牆, > 只是技術有待加強,沒建多高的牆面就覺得很冷,先躲到帳棚裡明天再說了。 > 1815 吃完晚餐正在聊天的同時他倆說有聽到動物叫聲,但我耳背沒聽到,根據他們 的形 > 容似乎是公水鹿發情時的鳴叫聲,跟一般極短暫的警戒聲不一樣,但我只在墾 丁聽 > 過幾次梅花鹿公鹿的鳴叫聲音,這種叫聲在不同鹿種的音質應該差不多吧。 > 1832 帳棚外連續四聲水鹿警戒聲。 > > > 1/20(二)霧風雪 > > 0720 聽著風雪聲賴到現在才起來,帳棚外的溫度計又被雪埋起來了。 > 前幾天志瑋說西峰可以通電話,去試試看又槓龜,是我手機太爛了嗎? > 原先因下雪而相當興奮的新奇感已經逐漸消退,而增添幾許憂愁,會有幾天的 好天 > 氣可供觀察呢? > > 晚上又下了一夜的雪。 > > > 1/21(三)霧風雪 > > 0820 起床,一天比一天懶。雪積的極厚,連出入營帳都有點不方便,沒帶雪鏟的情 況下 > ,目前我們最強悍的除雪工具是大湯瓢,連小鏟子都比不上。 > 今天是除夕,想想自己已經為了這個雪季的研究連續兩年沒回家過年了,去年 是參 > 加小鬍子教練的正規雪訓。 > 1100 出門去將受風面邊牆的雪挖開,因為已經有半個帳棚高了,再不挖可能再睡一 晚就 > 要破帳而出了。 > 清完之後與兩人往西峰去傳簡訊,志瑋的手機果然夠力,在下層一片雲霧的狀 況下 > 也能成功傳出。 > 1205 回到營地,風雪打在臉上好痛。經過冷風吹拂雪地表面變的較硬易行。 > 晚上三人在山上吃極為特殊的年夜飯,把一些好料的煮來吃,直到大家都摸著 肚皮 > 大呼滿意為止。他倆已經開始準備下山,把一些糧食、燃料準備一下。 > > > 1/22(四)多雲時晴,但風大 > > 0500 志瑋第一個起來,見天色不佳又躺回來睡。 > 1030 去減輕重量,風大捲起一陣陣細雪,打在屁股上真是奇特的感受,刺刺麻麻 的。之 > 後見天氣還算可以,觀察區並無濃霧遮擋,原想出去進行觀察,但放在外頭小 背包 > 內的測距儀、望遠鏡等儀器有些受潮,又打消此念頭。 > 1110 志瑋去來時路打完電話回來,卻說他的眼鏡有一邊裂掉了,也沒有帶預備眼 鏡,還 > 好度數不深影響不大。 > > > 1/23(五)風雪 > > 0720 又是壞天氣,賴到此時才懶洋洋地起來。 > 1300 出去除雪,懶得穿登山鞋打綁腿僅套上雨鞋的結果就是腳掌有些凍僵,還是躲 進帳 > 棚裡喝個熱的吧。 > > > 1/24(六)天色偶晴,風大 > > 經過一夜大雪,帳棚積雪面的高度又從三十公分飆升到超過一米。 > 起床後想說此地不宜久留,等一下拿出另一頂帳棚改搭在較不易積雪的地方好了。 > > 0900 吃完早餐,志瑋第一個著裝準備出門,突然間厚重的積雪把營柱往下壓,我跟 奕帆 > 先用身體撐著,後來也不用撐了,就維持這個恐怖的平衡先逃出帳外再說。 > 先去把帳旁雨布下的物資挖出來,再把被埋住的背包也掘出,最後是殘留在掛 點帳 > 棚內的物資。接下來搭帳棚的工作在強風下很難一個人完成:先將幾根營柱立 起後 > 由於迎風面積變大,先請奕帆進帳棚充當「重物」,以免最後一頂帳棚跟我們 說拜 > 拜,在準備搭外帳的時候,由於手套厚重手指較不靈活,手中的外帳在一個恍 神後 > 就變成風箏飛射而出,我跟志瑋一樣的反應,用游擊手飛撲強勁滾地球的姿勢 撲向 > 外帳,第一次還沒撲到,第二次飛撲兩人同時將外帳按在地上,外帳飛走了可 就乖 > 乖不得了。 > 1100 重新建立安棲之所後先到裡面黑皮一下。 > 1430 志瑋、奕帆去把登山杖、冰斧挖出,準備明天走原路回去。憑著印象找出約略 位置 > ,一下子就把這些都挖出來,等我穿完鞋子出去已經派不上用場了。 > > 晚上又是整理他倆糧食、燃料等下山必需品的忙碌夜晚。 > > > 1/25(日)晴,風大 > > 0600 起床,他倆已吃完早餐,準備打包回去。待天亮後出去拍一些雪景及他們準備 下山 > 的影片。 > 0745 揮別兩人,我沒穿足夠衣服在外面呆太久了,溜進帳棚煮早餐。 > 0900 往東稜之中峰進行觀察。 > 1138 中峰後營地。這段路雪蠻厚的,又鬆軟,走起來極耗時間及體力,不過我已慢 慢領 > 會到走鬆雪的訣竅,就是增加接觸雪面的表面積,減少陷下去的機會,就算用 醜醜 > 的狗爬式、龜游式也比帥氣地兩腳飛奔式省力。 > 1158 中峰後等鹿點。風極大,先穿上羽毛衣再說。這種天氣及雪況對於熱帶起源的 水鹿 > 應該是一大挑戰吧,也不看好能見到水鹿。 > 1310 下方林緣走出一隻硬角成年公鹿MD7至1319被稜線擋住,距458M,俯角15度,方 > 230度,4.3度C。用DV拍一小段,只是距離太遠。看起來水鹿比人類更不適合在 > 軟的雪地上行走,牠們體重可達上百公斤,加上表面積極小的四蹄,更易陷入 鬆雪 > 中而難以自拔,看到該公鹿後來也是採用鹿游式連滾帶翻地滑下雪坡,而在雪 地上 > 留下一道明顯的路跡。該鹿其間並未進食,可能是不想多花力氣去把深埋在雪 底的 > 箭竹挖出。一些適應寒帶的鹿種例如麋鹿會有掘雪覓食的行為,台灣的水鹿應 該鮮 > 少面臨這種嚴酷的考驗吧,或是在其他較低海拔的森林內即可獲取足夠的草料 也說 > 不定,只要增加觀察的樣本數應可驗證這些說法的可靠性,反正時間還多的 很,慢 > 慢來吧。 > 1400 風極大又寒冷,加上回程的時間需要上坡可能需要更多,回去吧。 > 雪比早上更加鬆軟,原先不會塌陷下去的地方變的會陷下去。可能經過陽光照 射的 > 關係吧,一些積雪已經在融解。 > 1645 回到營地,竟又看到兩人的背包在外面,原來是他們又折返了,說是鬆雪難 行,在 > 森林內箭竹區積雪更深。之前在西峰試手機仍不通,下山後跟志瑋換把手機 吧。發 > 現自己血糖有些過低,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一定是剛剛衝太快了,不過我知 道如 > 何調整回來。先穿上羽毛衣休息再喝個熱紅糖水就又是一尾活龍啦。 > > 晚上分派更多的糧食給他們,發現瓦斯不太夠,因為都還放在儲藏室沒去挖出 來, > 明天再去挖吧。經過討論及今天我實際行走的情形,認為過磐石主峰不久積雪 應不 > 會那麼深了,難度即跟一般縱走無異,加上志瑋曾走過此路線,他們從東稜出 去應 > 無問題。 > > > 1/26(一)晴時多雲 > > 0545 起床,大家一起吃早餐。 > 0645 兩人尚在打包,我先出去做觀察,往平行稜。奕帆問我今天怎麼那麼早,我笑 著回 > 說之前幾個月都是天剛亮就出門工作了。 > 0730 平行稜等鹿點。這邊的雪積的不厚,加上天剛亮雪還算硬,行走較無阻礙。 > 0820 見他倆正在西峰下往東稜走,希望四天後他們能順利地東出岳王亭。 > 迎風面及向陽坡(南方)雪融的速度很快,早上原是一片雪白,過午後已露出 一塊 > 塊斑駁的箭竹叢。而遙望西邊的奇萊主北稜線今天一整天都被烏雲覆蓋,只不 過雲 > 往我的方向飄不久旋即消散。 > 1600 雲飄過來了,快閃。今天呆坐一天仍無所獲,純潔的雪地上亦無動物走過之路 跡, > 看起來水鹿們不是躲在森林裡避難,就是往下遷移一點至無雪處。 > 1602 一隻鷦鷯(285815,2666840) > 1648 回到營地,先整理一下帳外的東西,移進人去樓空的空盪帳棚,再去已被雪覆 蓋的 > 儲藏室把瓦斯挖出,我的記憶力還算不錯,挖一下就挖出一袋瓦斯了。 > > > 1/27(二)霧雪 > > 0540 起床,天氣糟。不會吧,才工作兩天又要休息了。 > 0930 下起霧雨。 > 1010 去來時路打電話,此時冰硬,陡坡不好上,順便練個冰爪行進好了。 > 1120 回到營地,剛剛嘉貞埋怨我那麼久才打一次電話。 > 1400 寫完一封信給嘉貞。 > 下午又是收音機時間,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都蠻有內容的。 > > > 1/28(三)霧雪,午後下細雨 > > 0600 起床,仍是壞天氣。 > 把美國弗羅里達的水鹿研究文章看的更深入,感嘆人家對於外來物種的水鹿都 可以 > 投入如此龐大的資源來進行廣泛的生態研究,原產國的東南亞國家又有幾篇像 樣的 > 研究出爐? > 晚上臨睡前聽警廣說有搜救隊要上來找我們,還以為是山下太過慮,依照計 畫,他 > 倆應在明後兩天可以出去,明天一大早不論風雨都要打電話來確定情況。 > > > 1/29(四)霧雨雪,鋒面報到 > > 0620 起床,心情不好。 > 0710 著裝完畢,往來時路打電話。 > 先打給空中派出所,說明我現在的狀況很安全,之後轉接到消防署長官確定奕 帆及 > 志瑋確實在磐石主峰發出求救訊號,馬上跟山下嘉貞聯絡,她說山下總留守現 為交 > 大的昱勛,打給留守人確定兩人身體並無大礙只是奕帆恰逢生理期身體較虛 弱,且 > 糧食尚可撐三天後,決定明、後天後若直昇機尚未載出他倆再前往支援不遲, 因為 > 今天天氣不佳,不值得冒險,我們都同意這個作法。之後聯絡好我的朋友「雪 怪」 > 王文哲,約定在二月十五號左右上來支援,我整個早上聽著警廣,但因為天候 關係 > 皆無功而返,又說歐陽台生老師率地面救援部隊已從松雪樓待命出發,若沒記 錯的 > 話,歐陽老師之前所撰之山難救援文章中,不是說在現在這種狀況下比較推薦 直昇 > 機救援嗎?我一直覺得地面救援的幫助不大,除非是熟識的原住民或山社自己 人。 > > 下午又開始下雪,聽漁業氣象是鋒面又來報到。晚上整理一些糧食及燃料,以 及可 > 能會 > > > 1/30(五)清晨霧雪,十點多後陽光露臉 > > 0545 起床,昨晚的大雪將炊事帳的營柱壓歪,外帳拉繩處縫線斷裂,國產帳棚的能 耐就 > 是這樣而已嗎?真該聽文哲的勸告,多花幾倍錢也要每一頂好的進口雪地帳, 只是 > 實驗室經費又不是很充裕,忍過這個冬天就好一點了吧?!今天似乎又不能去 找他 > 們了。但天氣預報不是說今天降雨會緩和嗎?早上外頭仍是濃霧。 > 09xx 開始感覺有陽光,希望直昇機能將兩人載出,奕帆的母親應該很擔心。 > 0955 聽到直昇機聲,出帳一看,雲霧剛好散開,可見陽光,尋聲辨位,見直昇機在 太魯 > 閣大山與磐石主峰間盤旋,不知是否救出人了。 > 1005 雲又闔上,仍可聞直昇機聲音,只得進帳棚等廣播的消息。 > 1023 直昇機聲音已往西南,可能已結束任務,但仍不知是否載出兩人。 > 11xx 陽光又出現了,尚未聽到廣播的消息。 > 1220 YES!警廣說兩人已平安到達山下,正在醫院接受檢查。 > 1230 又聽到直昇機飛過我上空的聲音,奇怪,他倆不是已經接出去了嗎,更何況昨 天已 > 經跟空中派出所說明我的物資充裕,仍照計畫中的下山日下山?穿著單薄衣 物、隨 > 便套著雨鞋趕緊出帳看清狀況。揮手向他們致意,但他們似乎誤解我的手勢, 在帳 > 棚旁約十五公尺處降落停下來,此時風大到連雪地帳都變形了,帳外的鍋子等 物品 > 更是吹飛了好幾件,因風大雪深,嘗試接近他們未果,以明確的手勢告訴他們 「我 > 很安全,我要留在營地,你們離開吧」。深怕最後一頂帳棚也掛點,趕緊回到 帳棚 > 以體重護住迎風面。之後他們飛離但仍在附近盤旋,不久後離去,深怕又來一 次追 > 殺令,趕緊換上裝備帶著手機去來時路問清楚狀況。嘉貞說他們是來接我的, 但是 > 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要下去,我申請的期限不是還沒到嗎?研究也才做不到一 半, > 她問我為什麼不隨直昇機下去,我說我為什麼要下去,我的物資充裕,等雪融 後再 > 走下去不就得了,更何況文哲會上來幫我呀!聽說我的家人很擔心,阿媽更是 淚流 > 滿面。深覺自己是個白癡,自己受苦是活該自找的,讓家人擔心就是我的不 孝,不 > 知道為什麼要我背負這個罪名,只覺內心熱血沸騰,要是讓我知道是誰一定要 逼我 > 下去,我就送他一台冰箱跟一隻冰斧。 > 1440 生氣地回到營地,清點損失也還好,被吹走了一個置物箱、一個鈦鍋、一個不 銹鋼 > 鍋、一個擋風板而已,資料等最重要的東西都還在。 > 1550 重新建立完營地,把能縫的外帳縫好,營釘埋好。 > 晚上超鬱卒,有種被迫害的感覺,但我仍然相信我的親友們仍然會相信我並且 尊重 > 我的決定。 > > 1/31(六)晴偶霧,後轉多雲時晴 > > 0510 起床。 > 0620 打電話去。嘉貞說她會尊重我的決定等我下山,而她會隨師大山社去合歡做雪 訓, > 而要我注意廣播中的點歌,好樣的,果然是最瞭解我的人。也告知阿媽我的狀 況, > 請她不要擔心。 > 0655 回到帳棚拿小背包,往平行稜走,心中篤定多了。 > 0725 平行稜等鹿點,下層有幾陣雲霧往上飄。許多草原區塊都已露出呈現斑駁的地 景, > 但也有地方(背陽面)的雪似乎融的有限。 > 0823 右下森林內山羌叫。 > 1000 雲霧變多。 > 1110 雲霧完全散開了,但仍無水鹿蹤跡。 > 1630 枯等一天仍無所獲,回去。此時這個較高海拔的觀察區的動物出現情況似乎比 中峰 > 後觀察區寂靜。 > 1705 回到營地,起霧。 > > > 2/1(日)晴 > > 0520 起床。 > 0618 出發往中峰觀察,太陽尚未露出雲端,不過相較於剛降過雪的時候,現在走起 來已 > 經好走多了。 > 0647 西峰下一鷦鷯(286181,2667331)3180M。這裡是常見到此鳥出沒的地方。 > 0740 走到等鹿點前即見中峰下稜線母子鹿在草原上MD8至0836往我的方向移動被近端 > 稜線擋住。距295M,俯角11度,方向244度,0.6度C。觀察處(287287, 2666791) > 3040M。 > 0843 中峰後等鹿點。 > 0933 熱門區草原一母鹿MD9、10至1017入凹谷被地形擋住。距660M,俯角7度,方向 237 > 度,4.8度C。 > 1025 又有直昇機從上方飛過,該不會又是來找我的吧?!心裡仍感驚恐。 > 1305 旁邊冷杉樹梢一群火冠戴菊鳥及煤山雀混群,有一個很有趣的行為是牠們竟離 開森 > 林而飛到附近之短箭竹草叢上逗留,然後再飛回樹梢,目的及動機值得深入研 究, > 不過目前我可能無暇顧他。 > 1438 一隻紅褐色的蛺蝶迅速飛過,被嚇到,這種時間竟還有蝴蝶出沒,比那棵異常 的阿 > 里山龍膽更詭異。 > 1530 回去了,今天的水鹿都是待在雪退後的草原,而殘留的雪面上除了前幾天那隻 犁田 > 的公鹿煞車痕外,另有一條路跡,目前尚未觀察到掘雪而食的狀況。 > 1740 西峰下一條新鮮黃鼠狼糞便(285795,2667310)3300M,每次想到營地旁的黃 鼠狼 > ,就讓我想到前幾個月晚上趁我睡覺來偷蛋的那兩隻淘氣鬼。 > 1758 回到營地。 > > > 2/2(一)陰霧 > > 0520 起床,外頭風大有霧。 > 0600 聽漁廣有實驗室的訊息,但只聽到後半段,看來又得去打電話了。 > 0725 打完回來。老師跟文哲都勸我下去,說直昇機等一下就會飛,要我隨機下去, 唉! > 一個是我的老師,一個是我的好友。我回說不大可能會飛,因為天氣很糟。就 聽這 > 一次吧!明天之後絕對要堅定我的立場讓他們死心,不然有多少社會成本要由 我來 > 買單。 > 0800 聽清楚漁廣的訊息,要我在九點四十左右打包好,穿著鮮豔衣服(嗯,我只有 綠色 > 的雨衣、綠色的雨褲、綠色的登山鞋、綠色的….)等候直昇機。 > 0900 開始舒懶地打包。 > 0920 打包玩出去吹冷風,把一些技術裝備外掛在背包外。 > 1030 果然是無法執行飛行任務的天氣,回帳棚。 > 1100 漁廣給的訊息仍沒變。 > 12xx 去打電話,奇怪簡訊好像發不出去(下山後再度檢查才發現我這把爛手機的發 送簡 > 訊功能掛掉了,只能收不能傳),問到志仁學長說可能會空投物資,要我回帳 棚等 > 待,拿他們沒辦法,回帳棚擬了四點聲明,準備明天請他們錄音以免被故意 「忘記 > 」我說了哪些話,再跟他們耗下去我不知道我的心理能不能撐的住。 > > 晚上聽警廣新聞,竟有太管處官員捏造我從來不曾說過的,也就是要表達下山 意願 > 的話,真是太過份了,差點沒噴血!而幕後藏鏡人的底細也已然呼之欲出,只 是一 > 直不曉得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待我。 > > > 2/3(二)陰霧,夜雨 > > 0605 起床,來不及聽漁廣的訊息。 > 0700 廣播說直昇機下午會上來接我,喔,哩邁擱來呀!馬上著裝去打電話。 > 先打給佳琪學姐請她幫我找到可以錄音的電話,她說目前不方便,我只得再打 給空 > 中派出所,他們應該有錄音吧!?但訊號不穩,也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聽到, 後來 > 有一個先生打過來說他這邊可以錄音,就把我安全無虞、強烈要求不需下山、 為保 > 存電力唯有下山前會告知嘉貞時間及路線等聲明唸完,把原擬的稿子濃縮來 念,獨 > 漏說我一直在聽漁廣的訊息。 > 0900 漁廣的訊息仍不變。 > 0910 似乎聽到直昇機的聲音,我想我已經是驚弓之鳥了,再玩下去一定會出現精神 疾病 > 1255 警廣午間新聞聽到海鷗仍要視天氣上來接我,要怎樣他們才能死心? > 1400 漁廣已無實驗室給我的訊息,事情應該又回到我可以掌控的局面了吧。 > 晚上開始有雨。 > > > 2/3-2/8 陰霧雨雪 > > 這段筆記仍躺臥在山上來不及帶回,但一些難以抹滅的回憶片段至今猶存心底。 > > 印象所及,2/6臨睡前聽漁廣有實驗室給我的訊息,說已經有一隊救援人員上山來 找我 > ,預計2/8會到達我的營地。我的天啊!他們還不死心,腦中開始浮現如何應變的措 施。 > 首先映入腦簾的是從北峰躍下來表達我的抗議,但又想說沒有拖幾個人陪葬絕不甘 願。 > 但又想說我的死亡只會帶給深愛我的家人朋友痛苦,那些王八蛋頂多丟官去職,所以 > 值得採用如此激烈的手段,可以用捉迷藏的方式來捉弄他們,因為此地沒有人比我更 > ,……想了一大堆有的沒的,最後才發覺外面這種陰寒冽雪的天氣應該不會有人想走 > ,他們這些來找我的人每個人背後也有一個家庭,受到上級壓力應該會虛晃兩招半途 > 止方為上策。2/8過了,心想他們大概撤回去了,而聽氣象預報在2/9後就是超過一星 > 的好天氣了,又可以上工了。 > > > 2/9早上陰霧,過午漸晴 > > 早上如同氣象預報所言仍有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躺臥在溫暖的睡袋跟露宿袋裡輕 > 地聽著中廣音樂網,等待下午放晴時來曬曬一個多禮拜來的陰霾。 > > 過午後漸漸有陽光穿透進營帳,這可是久違的好天氣,仍躺著聽著收音機播送的音 > 。突然間,聽到喀喀喀的聲音,隱約又有人聲,趕緊從睡袋中爬出來,拉開營門一 看, > 原來他們真的到了,當時還真是一陣錯愕,這種天氣,如此雪況,這些人不是神便是 > 啊!最早到達的原住民大哥說後面還有我的教練小鬍子跟好友文哲,我就知道我接下 > 要做什麼了。緩慢無力的邊打包邊注意外頭的動靜,此時雖有陽光,但強烈寒風所帶 > 的風寒效應仍不容小覷。共有四個頂尖的原住民大哥(每一個都赫赫有名)、教練、 > 哲以及台大一位曾向我買岩鞋的學弟,此時心中充滿感激跟不甘心的矛盾,文哲只告 > 我,一切下山後再談,看到他如山一般的從容,我也知道下山後要如何做了。彼此信 > 的登山者間只需幾句言語、一個眼神即可溝通。 > > 在寒風中站了許久,直昇機終於降落在不遠處的平坦雪地,誰知上機後機組人員在 > 雜的螺旋槳轉動聲告訴我們沒辦法將大背包載走,唉!一切就任人宰割到底吧! > -- > ※ Origin: 精靈之城<bbs.ntnu.edu.tw> ◆ From: swtp74-4-16.adsl.seed.net.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