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yuuyuu (費盡心思) 看板: NCUMTClub 標題: 初嚮營~疾病預防 時間: Tue Jul 20 08:51:21 1999 登山疾病的認識與預防 台灣的登山環境很好,各地的山岳都不太險惡,但每年仍有多起山難發生,究其 原因,以迷途、凍死、跌倒居多,這些其實是可以預防的。預防之道則在於多加 準備,自我充實。 創傷、骨折、肌肉損傷 一、創傷的急救 1.輕微創傷之處理---重在無菌觀念 2.嚴重出血的處理---重在立即止血 1)止血法 2)立即止血,預防休克 3)覆蓋傷口,預防感染 4)開放性創傷之處理 5)斷肢處理 二、骨折 1.處理骨折前,先處理窒息、出血及嚴重創傷等情況。 2.移動患者前,須先固定骨折受傷部位。 3.抬高傷肢,以減輕疼痛。 4.預防休克,即刻送醫。 三、扭傷 1.固定扭傷關節,並支持於傷患認為最舒適的位置。 2.冷敷患部 3.拖鞋問題 **處理骨骼、關節、肌肉損傷的原則** Rest --- 休息 Icing --- 促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量(24小時內) Compression --- 加壓 Elevation --- 抬高 普通急症 一、意識不清 人的意識狀態可分為清醒、嗜睡、木僵、半昏迷和昏迷等狀態;而意識不清則界 於清醒與昏迷之間,甚至已呈昏迷狀。 **急救處理 a.維持呼吸道暢通。 b.給予患者擺復甦姿勢,但應確定無嚴重的頭部傷害或脊椎損傷。 c.保暖,觀察記錄患者生命跡象。 二、急性腹痛 是腹內急病最常見的症狀,可由其痛的過程協助判斷患者可能的疾病,而做詳細 檢查及最正確的處理。 1.痛的位置 a.右上腹部-膽囊炎 b.右下腹部-急性闌尾炎 c.左上腹部-消化性潰瘍、胰臟炎、脾臟破裂、 d.左下腹部-大腸憩室炎 2.痛的位置改變 a.廣泛性a局部性:膿瘡形成 b.局部性a廣泛性:膿瘡破裂 c.肚臍周圍轉移至右下腹部:急性闌尾炎 3.痛的性質 a.穩定且持續性的痛-如腹膜刺激 b.間歇性且漸加重的痛-膽道或尿道絞痛 c.痙攣性疼痛-腸道阻塞 d.反彈痛-如闌尾炎 e.絞痛-腸炎、腹瀉 f.鈍痛-腎結石 g.因體位改變的影響-如腹膜炎不可移動,應平躺不動。 **急救處理原則 1. 不可給患者吃任何食物。 2. 不可給患者任何藥物或鎮熱止痛劑。 3. 記錄患者生命跡象及發病過程。 4. 保暖並迅速就醫。 高山症 高山症可分為:急性高山病、亞急性高山病及慢性高山病。 急性高山病是一種與高海拔有關之不適症的總和名稱。 基本病因,可能是低氧狀態對腦部的直接效果。 症狀通常是在抵達高海拔後的12~24小時左右開始,而在第三天後開始減輕。 1.症狀-頭痛、昏眩、倦怠、呼吸困難、食慾不振、噁心及嘔吐、睡眠障礙及渾身虛弱等。 **急救處理 1. 輕度的戶外活動,而非完全休息。 2. 供給氧氣、強心劑或藥物(阿斯匹靈可減輕頭痛)。 3. 飲用足量的水,並吃含高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4. 根本解決-降低高度 中毒 一、蜂螫 1. 如何預防蜂螫: a.陰雨天於山區行走時須特別小心,因於巢內的蜂特別容易被激怒 而螫人,尤其是九月至十一月間,是蜂的繁衍期,更須注意。 b.登山時最好穿戴淺色衣帽,避免深色。 c.香水、化妝品應避免使用,以免吸引毒蜂。吃剩的食物、果皮, 也應用塑膠袋包好。 d.行走遇蜂時,應先冷靜判別是巡邏蜂或採集蜂再做行動。離開時, 應慢慢靜靜的,以免引蜂注意。 e.如果已經確定蜂來襲,則應把頭部用衣服包好,低聲抱頭快跑, 絕不可停留在現場。如逃跑方向上有選擇,則應往下風處跑。 **急救處理 1.被毒蜂螫後,立即除去螫針。<<非常重要>> 2.用清水沖洗毒針留下的費落蒙。 3.冰敷患部以減輕疼痛;用氨水或小蘇打水塗擦可以消毒。 4.若於野外,可用姑婆芋的地下莖切成薄片敷在傷口或以尿液塗擦, 可以改善紅腫現象。 5.急救後,儘速送醫。 二、蛇咬 1. 如何預防蛇咬 a.山野活動應穿鞋襪、帶手套。進入草叢時,打草驚蛇。 b.了解蛇的習性,預防蛇咬。 **急救處理 1. 將蛇打死,辨識其種類。 2. 以彈性繃帶處理 休克 休克是指有效血循環量不足的一種情況,造成組織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 因而擾亂細胞功能。 1. 處理的目的-改善血液的循環。避免及減輕休克。 2. 原因--外傷、出血、疼痛、暴露於冷處過久、飢餓脫水、疲勞、 情緒過度刺激及恐懼等。 3. 早期症狀 a.皮膚蒼白且冰冷。 b.如果傷患已經冒汗,則皮膚溼冷。 c.虛弱 d.脈搏非常快且弱。 e.呼吸短促,也可能有深呼吸,但不規律。 f.患者可能嘔吐或噁心。 4. 晚期症狀 a.傷患變得冷漠,沒有反應。 b.雙眼下陷,面無表情。 c.皮膚血管可能充血,因而有一些紅斑,這表示傷患的血壓已經降的很低了。 d.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傷患意識喪失,體溫下降,並且可能死亡。 **急救處理 1.控制或解除休克之因。 2.姿勢-平躺,下肢抬高20~30公分。但頭部外傷、呼吸困難或抬高下肢 會令病人痛苦時,則禁止之。 3.保暖-以不使患者過熱為原則。 4.飲料-飲料是休克患者最需要的,但患者陷入昏迷狀態, 或胸腹部、頭部嚴重受傷時,則不供應任何飲料。 5.如無必要,切勿移動患者。 6.送醫急救。 過冷 一、 凍傷 寒冷時,四肢的血管會收縮,以圖將熱量保存給中心器官。 此時,寒冷亦會破壞受凍區的微血管,是血漿滲出,使血液循環更糟。 程度 第一度 第二度 第三度 紅斑性凍傷 水泡性凍傷 壞死凍傷 症狀 皮膚赤、紅斑發腫、疼痛 皮膚起水泡、疼痛 皮膚黑死、壞死、潰瘍、脫落 治療 1.15度左右溫水泡兩小時 2.40度熱水浸泡或 醫師治療 毛巾敷之 水泡以紗布消毒軟 膏塗之包紮(不可弄破) **預防 1. 保溫、防寒、防溼、防風 2. 充實裝備 3. 食物以高營養為主,盡菸、酒 4. 服用藥物 5. 耐寒訓練 二、 凍死 身體受凍,體溫下降至20度,熱能消耗殆盡死亡稱之。 長時間的失溫,體內之熱量消耗至盡而死亡的,一般稱為疲勞凍死, 突然短時間的受劇寒,衣服失盡、體溫發散很快,也會引起凍死。 1. 症狀 a.初期--寒冷感、脈搏呼吸加快、血壓上升、食慾減退。 b.後期--脈搏減少、呼吸弱、血壓下降、軀幹硬直、痙攣、步行不正、 意識混亂、幻覺或昏睡。終至休克死亡。 **急救處理 1. 首重保溫 2. 補充糖分 3. 急速加溫法(按摩、熱水泡浴、熱水帶貼敷) 4. 強心劑、升血壓劑、維他命、施行CPR 失溫 當人體喪熱比產熱多,體溫無法維持平衡,而使中心溫度低於35度C的情況。 失溫可能適產熱不足、喪熱太多或熱散失的保護不足所致。 1. 期初症狀-疲倦、病奄奄的感覺,步伐越來越慢、肌肉僵硬不協調及發抖等現象。 再嚴重些,常有臉部水腫、皮膚灰白、說話含糊、動作遲緩、體溫再32度以上。 2. 嚴重失溫-因意識混亂,往往會忽略對寒冷的防範工作。 3. 失溫的預防-防止熱量散失,提供熱量來源。 a.發抖為人體遇冷的反應,可快速產熱。 b.運動-但小心熱能消耗過度。 C.食物-少量多餐 d.衣服-三層穿法 **急救處理-輕度失溫 1. 將患者移至安全有保護之處 2. 保暖,防止體熱繼續散失,增加體熱。 3. 緩慢而漸進的回復體溫。 4. 注意併發症。 過熱 夏天太陽直射、高氣溫、無風等地方,造成高熱,引起人體高熱之障害, 會發生中暑、中熱衰竭、熱痙攣等疾病。 熱痙攣 症狀 出汗過多,喝大量的水,導致水與鹽分失去平衡,造成四肢隨意肌肉的痙攣。 急救處理 1. 供給食鹽水或鹽片。 2. 於患處用溫溼毛巾以穩定的壓力按摩痙攣處。 預防之道 進食充分的水及鹽分 中熱衰竭 症狀 虛弱、眩昏、頭痛、噁心、食慾不振、臉色灰白、皮膚冰冷而粘溼、 瞳孔放大、靜脈回流不良。 急救處理 1. 移至通風處,解開束縛。 2. 抬高下肢 3. 清醒者可供給食鹽水 4. 昏迷不醒,則迅速就醫。 預防之道 1. 避免直接曝曬陽光。 2. 出汗太多,應補充食鹽水。 中暑 症狀 1. 症狀出現前有流汗減少或停止。 2. 輕度中暑者沒有先兆,也可能有頭痛、昏厥或腹部不適。 另有虛脫、脈搏加快、呼吸急淺。 3. 嚴重者昏迷、休克、皮膚燙而乾紅。 急救處理 1. 迅速降低體溫 2. 移至通風處,頭肩墊高,解開束縛。 3. 清醒者,給予食鹽水。4. 迅速送醫。 預防之道 同前 -- 這真的叫做窮途末路 我只能苦笑 你也不想哭 我們不能不看個清楚 尷尬的收拾這個錯誤 -- ◎(bbs.mgt.ncu.edu.tw) ◎[yuuyuu]來自: 210.68.103.25. -- 蚌的夢想....是一顆迴映八方的珠光.....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ocean223.n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