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發信人: yellowboy (~阮是椿腳人~), 信區: tkclub_13 標 題: [轉載]立霧絲路-~太魯閣越嶺橫貫道路史 發信站: 淡江統計光明頂 (Sat Nov 3 22:25:00 2001), 轉信 原資料取自:http://peak.to/4-liwu.htm 值得細細品味喔~ 從遷徙東拓的太魯閣人、征伐開闢的大和民族,到解甲歸田的大陸 榮民,三百年來,人們,踏著溪路而來,追狩、征戰、墾拓荒蕪,灑 下鮮血與汗水,終於融入這片天地。立霧溪,猶如千里絲路,將不同 的文化連串於途;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承載著人們的夢想,穿越山 嶺,直抵希望的彼端……。 ◎金尚德   源遠流長的立霧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上巍峨高峻的奇萊山區, 溪水千萬年間源而不絕,掘鑿出雄偉壯麗的太魯閣峽谷。而就在溪水 之上,三百餘年來皆然,扮演著後山與西部間的歷史通路,不同的文 化、不同的族群,就在這條東西之路上衝擊與融合著。從前山到後山 ,由高山通向大海;太魯閣橫貫道路,猶如文化的絲路、與歷史的長廊 ,記錄著三個世紀以來,開拓東部山林的史頁長篇。   膏腴之地,生民初始 三百餘年前,廣大的東部山林,仍是杳無人跡的原始林野。豐沃的土 地上,野生動物群居而生;發源自雲隱高山、千萬年源而不絕的溪泉 ,將大地蝕切成雄偉深邃的峽谷、與峰巒疊翠的山脈。這裡沒有人煙 、沒有名字,西方屏障的大山將這裡與世隔絕,萬物在此自然和諧地 生活了千萬年。直到一天,一群來自西方的獵人,一路追尋著獵物, 爬上了大山的山頂稜線。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從未有人見過的東部 林野;豐富的獵物奔竄在原始林間,這裡有充足的日照、豐沛的溪泉 ,深山幽谷間垂懸的瀑布、茂盛廣闊的森林,一切宛如仙境。 這樣的景象,深深地烙印在這群來自於Taroko-Tarowan(今南投,仁 愛鄉靜觀一帶)的泰雅獵人心中,結束遊狩的獵人回到部落後,立刻 把這個發現告訴族人。由獵人口中敘述的山後之地,充滿了無盡的希 望與生機。一心嚮往著新土的族人於是帶領著家眷,準備了耕具與種 籽,攀山越嶺,朝日出的方向,向著這山後的希望之地出發了。 ◎孕育立霧溪流的奇萊北峰,太魯閣族人稱之為「卡里亞諾敏」。 族人們越過他們稱做「卡里亞諾敏」(奇萊山)的屏障大山,來到了 立霧溪上源,在傍著溪水的山坡上,建立起東遷後的第一個部落,他 們把這裡命名為托博闊,意謂「初到之地」。而後,由於家鄉的人口 與耕地日趨飽和,絡繹不絕的族人隨續著越過大山,依循這條遷徙之 路,沿著立霧溪陸續建立起各社,展開了臺灣山地的民族大 移動。而立霧溪畔,也第一次刻畫下人類活動的痕跡。 東遷的Tarowan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茁壯。由於屏障大山的阻隔,逐 漸發展出新的生活型態與不同的文化價值,而漸漸地有了自己的族 群意識。他們開始自稱為「德魯固」,以別於原來的泰雅族群,而 族人們生活的範界,則被外界泛稱為「太魯閣」。這群峽谷民族, 在水畔、幽谷,與山嶺之間,享受著立霧溪帶來的生命滋養, 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峽谷文明。太魯閣人,就在這樣與世隔絕的環 境中,生活了數個世代,而立霧溪上之路,始終扮演著內、外太魯 閣族各社,乃至於與發源地間的狩獵及交通通路,不曾終止。 一八九五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結束了甲午戰爭,以及清廷在台 二百一十一年的統治權,進入了日本帝國的領治時期。不同於清廷 的消極領台,日本政府急於將這塊帝國的第一個殖民地有效經營與 開發。於是在弭平了各地台民的反抗勢力後,逐漸建立起行政架構 ,並開始運行施政。而此時,全島唯一尚未納入國家體制的 ,僅剩下廣大的山地地區。 日人在一八九六年進入後山,開始與太魯閣人有了接觸,這一年, 即發生了監視哨被包圍殲滅的「新城事件」,十三名官兵全數罹難 ,震驚了總督府,也開啟了衝突的開端。一九○六年,第五任總督 佐久間左馬太上任視事,同年,續發生連同支廳長及行政官員在內 ,共二十五名日人被殺的「威里事件」。從此,治台總督府 開始改變「理蕃」政策,積極準備剿討事宜。軍人出身的新任總 督將「理蕃」作為任內施政重點,在一九一○年提出「五年理蕃 計畫」上奏日本天皇,並奉准實施。 ◎一九○六年發生「威里事件」後,日人於事發地建立吊靈碑。 因為這個事件,使日本政府決定改變「理蕃」政策,用軍事力量 處理太魯閣人的問題。 同時,日本政府陸續修築完成東部山麓間的隘勇線,並將圍堵山地 的鐵絲網完成通電,形成了對內外太魯閣族的包圍態勢。而後,更 實施「生計大封鎖」,於陸路圍堵、由海上取締進入太魯閣的生活 物資與食鹽,意圖切斷族人與東部間的生計交流,迫使族人孤立。 遭封鎖的太魯閣人,為使族群命脈延續,便利用起這條社路 ,上溯立霧溪、翻越高山峻嶺,到達西部地區交換物資。這條祖先 當年遷徙東拓的越嶺之路,如今負擔起維繫族群命脈的重任。立霧 溪,猶如母親的臍帶般,在此時,將生命所需由西部源源不絕地帶 入山地,乃至於沿海各社。   浴血抗敵,討伐征途 ◎集結於合歡山根據地的陸軍討伐部隊。「太魯閣討伐」為日本軍 事史上,次度作戰於三千公尺的高山戰役。 日治大正三年(一九一四),近萬名徵調自全台的軍警部隊,在佐 久間總督的親自率領下,分別在東西兩端包圍太魯閣。萬餘名苦力 挑伕,絡繹不絕地將補給往來運送於集結地。五月底,由軍隊分別 自畢祿山、合歡山、與奇萊山南峰出發,俯攻而下;警察部隊則於 掃蕩沿海地區後,由立霧溪口與木瓜溪谷仰攻而上,多路夾擊據 守天險的太魯閣族,引燃了「太魯閣討伐」的峽谷烽煙。 由合歡山出發後,日軍主力部隊由徵用自泰雅族托洛克社人所組成 的「蕃人隊」嚮導,循著太魯閣人自古來與西部間聯繫的路徑,翻 越奇萊大山,首先攻下了托博闊社。昔日先民東遷的「初到之地」 ,而今卻也成為了異族征伐下,陷落的初到首站。東路的警察部隊 ,也在掃蕩了沿海的外太魯閣各社後,開始順著立霧溪谷進 入內太魯閣地區。太魯閣人遭逢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於是無論位 處山嶺之上、溪水之瀕各社族人協力同盟,力抗強敵。 日軍大致沿著社路進軍,運用重武器遠距攻擊以及步兵肉搏掃蕩, 順著立霧溪逐一攻下各社後,再焚燬屋舍、蹂躪作物,進行焦土作 戰。各聯隊所配屬之作業隊,也在戰火中就地取用木材架設棧道、 並使用炸藥開鑿道路,克服峽谷中的艱難地形;以構築臨時道路, 供佔領部隊迅速增援鞏固。另一方面,太魯閣人則據 天險力守,埋伏突襲、或設陷阱游擊騷擾,以阻緩日軍攻勢。彼此 雖互有進退,然而實力相差甚鉅。蜂擁而至的日軍,宛如春暖雪融 的立霧溪般,任憑山高嶺峻亦不足為拒;彈盡糧絕的太魯閣人,猶 若秋涼飄落的紅葉,零落溪上終隨大江東去。 立霧溪畔的戰事進行了半個月,日軍已經順著立霧溪陸續攻陷了卡 拉寶、西拉歐卡夫呢等大社。一九一四年六月十四日,日軍動用砲 兵支援,兵分兩路圍攻古白楊社,在猛烈的砲擊之下日軍部隊逐步 挺進,激戰後終於陷落了這個內太魯閣的第一大社。族人倉皇奔逃 後,留下廢棄的耕地,與傾散的家當,進入社中的日軍開始火 焚屋舍,滾滾濃煙遮蔽了天日,昔日峽中的強大族社,如今,在直 衝雲霄的烈焰中,只見得滿目瘡痍。六月二十一日,日軍砲兵攻上 了塔比多社(天祥)後方的饅頭山頂,峽谷下游諸社悉在砲火射程 之下,太魯閣戰事之勝負至此幾乎已告底定。立霧溪,這條曾經為 族人延續命脈的先民之路,如今卻也無情地帶來了侵略者。不久, 軍警部隊在布洛灣附近完成會師,日軍在西拉歐卡夫呢舉行受降儀 式。立霧溪上,兩種文明的衝突,終告結束。 (左)◎太魯閣族的初到之地:托博闊社,也是日軍討伐太魯閣族 攻陷的第一個部落。 (右)◎太魯閣討伐戰爭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戰火下開闢道 路的陸軍作業隊。 討伐戰爭結束後,由花蓮港廳廳長飯田章組成一支四千餘人的警民 搜索隊,開始進行戰後清理,並著手峽口至塔比多間的道路開鑿, 作為日後理蕃警備之用。作業隊利用討伐戰爭的行軍道路為基礎, 總計動員近四萬人次,由於立霧溪中下游屬於石灰岩質的峽谷地形 ,築路人員以人工進行艱辛的道路開鑿作業,其中以布洛 灣台地對岸,巴達岡至荖西間的錐麓斷崖道路最為艱險,作業人員 以繩索綑綁身軀,垂懸於高達六百公尺的直立山壁上,在堅硬的大 理石斷崖上鑿掘、埋設炸藥,打造出僅容人行的路基,造就出堪稱 為世界級的雄偉景觀。作業隊於次年完成了塔比多道路,並 於塔比多設立內太魯閣支廳,將管轄權交由理蕃警察監管。而日軍 將屯駐於花蓮港的步兵第三大隊,抽調一支中隊留駐於合流上方的 海鼠山,作為警備部隊。飽經戰火蹂躪的太魯閣,也逐漸恢復平靜。 完成了警備道路後,沿途也開始設置警察駐在所,架設電話線。而 各支線道路也陸續開鑿完成。一般而言,理蕃道路開鑿成一公尺半 的寬度規模,並依等高線爬升緩降,遇地形驟起則採之字路盤升、 而避免使用階梯。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緊急鎮壓動亂時,可以迅速 曳引火砲壓制,維持警備部隊的機動性。不至於出現類似在 太魯閣討伐戰役中,砲兵得將火砲分解拆卸,再背負至目的地組合 ,以克服峽谷中崎嶇地形的窘境。另一方面,也易於平時物資的運 送及往來行走的適足性。 ◎構築道路中。 大正十年(一九二一),由花蓮港廳廳長江口良三郎率領的築路作 業隊,開始推進延伸警備道路,完成了塔比多至西拉歐卡間、及卡 拉寶道路的開鑿。築路人員依循舊有的軍事道路開築。將沿途的臨 時便橋改建為堅固的永久性橋樑,並捨去部分以純軍事需要為著眼 的艱難路段,改以平緩的新鑿道路取代。總督府逐漸在山地實施政教 ,陸續在沿線各地設立教育所、交易所,並鼓勵社民種植如桂竹、苧 麻等經濟作物;台灣終年溫暖、山地濕度適中,於是在西寶等地開設 養蠶指導所,指導社民養蠶技術,產銷生絲。由於利潤可觀,一時間 ,立霧溪畔植桑養蠶蔚然成風,宛如絲路。總督府冀望從根本改變 太魯閣人從前出獵、火耕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而經由授產後安定生活 ,以杜絕日後再起戰患。這個時期的太魯閣「理蕃」道路,已不復 見肅殺之氣,而是一條兼具警備與產業用途的道路。太魯閣峽也在 昭和二年(一九二七)經《台灣日日新報》評選為「台灣八景」 之一,將峽谷美景、與「理蕃」成果廣向外界宣傳。 ◎太魯閣討伐後,總督府開始施行政教於山地,圖為西拉歐卡教育所。   悲情移住,理蕃之路 隨著太魯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總督府也開始實施勸導族人下山的 「淺山移動」、「集團移住」政策。由於初期效果不彰,只能先將 居住地僻深山或路途險峻不易到達之處的社族,予以集中至駐在所 、或理蕃道路周邊族社混居。雖然如此,仍有少數族社配合而自行 下山,總督府對台灣山地的「理蕃」計畫似乎已收得成效 。不料,昭和五年(一九三○)十月二十七日,發生了震驚全台的 「霧社事件」。同源的泰雅族人,在霧社舉行聯合運動會的小學操 場上,突然襲擊在場日人,造成了連同能高郡郡守在內的慘重死傷 。總督府隨即調動大軍討伐,迅速弭平事件。但無論事件背 後的複雜起因,社會間卻有了「野性未泯」、「理蕃事業的奇恥大 辱」、「十數年的教化成果蕩然無存」的觀感,也使得總督府改變 了政策,加速實施「集團移住」工作。 (左)◎合歡越嶺古道上祭弔殉職日本警察的弔靈碑,說明了總督 府為求「理蕃」所付出得慘痛代價。 (右)◎理蕃時期代表性路段:巴達岡至荖西間的錐麓斷崖道路, 是日本人徵用太魯閣族人,以繩索綑綁身軀,垂懸於高達六百公尺 的直立山壁上,在堅硬的大理石斷崖上鑿掘、埋設炸藥,所打造出 的僅容人行的艱險之路。 日人一改勸誘態度,改以強制的作為,於霧社事件次年,開始大舉 遷移太魯閣山區各社,送至平地地帶混居而為新部落。於是,從戰 火餘生後辛苦建立起的家園,再度遭到廢棄。太魯閣人攜家帶眷, 將家當盡量攜負;臨走前,將帶不走的家產與屋舍引火付之一炬。 一批批的族人從深山、峽谷遠離故園,踏著祖先曾經行過 的遷徙之路,走向不可知的未來。立霧溪,這條曾經為太魯閣帶來 生命的河流,如今即將帶著族人流浪,到一個沒有回音飄盪、與谷 風和煦的地方;從此不復見高山的皚皚白雪、與山谷間奔流的飛瀑 。嗚咽的立霧溪,一如千萬年來的湍湧,激盪迴旋地穿越山 谷。無言地,眼看著這個峽谷民族的興盛與消長…… 昭和年間,山地地區已告平定多時,民間團體開始積極宣傳台灣山 嶽之美,因而興起一陣體驗山岳美景的健行探勝風潮。而由於「集 團移住」的實施,使得「理蕃道路」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功能性,進 而為這股攬勝登山風潮的需求所取代。因此,總督府順應民意,重 新整修理蕃道路,做為大眾健行攬勝之用。 整修作業於昭和九年(一九三四)開始動工,作業人員沿既有道路 ,整修橋樑、重建步道,並興建宿泊設施。由於立霧溪上游各社均 已移住外遷,因道路功能性的改變,使得部分路段也做了修正,例 如原有道路由卡拉寶開始,需驟降七~八百公尺抵達立霧溪底,再 由溪底道路攀登合歡山越嶺,耗時費力,因此,此段道路並 未依循當年的理蕃道路線為基礎,改由卡拉寶循稜上升至畢祿、關 原抵達合歡埡口(今大禹嶺)。次年,台中州方面亦動工開築,以 完成越嶺道路的銜接。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合歡越」道路終 於全線整修完工。   山嶽攬勝,合歡越嶺 ◎「合歡越」之仙寰橋,有所謂「太魯閣峽中第一試煉場」之稱。 「合歡越」西起台中州霧社,經追分、合歡山、關原、西拉歐卡、 塔比多、巴達岡,東迄於太魯閣峽口,道路全程二十六‧五日里, 大抵沿用昔日理蕃道路,依傍立霧溪畔開築為人行山道。而上述七 站均設有宿泊處所,一般健行者約五~六日步程,便可完成越嶺抵達 花蓮港廳。「合歡越」道路以豐富的史蹟,與山岳、斷崖、峽谷 之美為其代表性。立刻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重視。在早已先期完工通車 的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配合之下,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探勝者,而 成為熱門的登山健行路線。 早在合歡越道路完成之前,民間即有積極推動太魯閣成為國立公園的 構想,在「東臺灣勝地宣傳協會」的大力鼓吹之下,及日本林學博士 田村剛的考察後,發表「國立公園候補地視察之感想」為題的演講, 以「雄大、壯嚴、豪宕、神秘」形容太魯閣峽谷之美,並在花蓮港廳 的請願之下,終於使得太魯閣在「合歡越」完工的這一年 ,入選成為國立公園候補地。兩年後,「次高大Taroko國立公園」 終於成立。 (左)◎太魯閣峽於昭和十年成為國立公園候補地。 (右)◎位於塔比多(天祥)的佐久間神社,今已改為文天祥紀念碑。 「次高大Taroko國立公園」為當時全台最大的國立公園,園區除綜合 了太魯閣峽外,更結合三棧溪流域、木瓜溪流域,廣闊約十萬町步之 區域。其中仍以太魯閣峽為其代表,而峽中之精髓,便是這條橫貫於 新生國立公園的「合歡越」。相較於昭和年前的征伐、理蕃時期,這 個時期的立霧溪畔越嶺路,呈現著截然不同的熱鬧 與昇平景象,來自日本內地與台灣各界的探勝者,紛紛投入太魯閣峽 ,徜徉在這舉世驚嘆的美景當中。時至今日,我們尚可由部分花蓮當 地年屆七十歲的長者回憶中,追尋著這當年連中學生都可藉由健行, 而一覽這高山深峽美景的探勝行蹤。 「合歡越」不僅揭開了太魯閣峽谷的神秘面紗,更為總督府的東部山 地資源開發,開啟了一扇大門。自古以來,東部就一直盛傳著產金的 傳說,十五世紀的葡萄牙、與十六世紀的西班牙人都曾在立霧溪口採 集砂金,葡萄牙人更直稱立霧溪為「產金之河」。清治拓墾時期也有 淘金客慕名前來,但都僅止於溪口地帶淘洗少量的砂金 ,無法有效率地大量開採。原因就在於淘金客需冒著「蕃人」襲擊的 生命危險,進行著繁複的採集手續。而經武力伐定後的太魯閣山區, 早已無「蕃害」之險,便捷的道路系統更直驅立霧溪中、上游各處。 因此於昭十三年(一九三九)「東臺灣資源調查團」開始進行 東部山地資源調查。而昭和十五(一九四○)臺灣總督府礦物課的技 師,更於立霧溪沿岸各處調查出含金段丘達三十餘處,估計每立方公 尺的溪沙中,金砂的蘊藏量最高可達三公克餘。一切的跡象顯示,立 霧溪果真為一「產金之河」。 ◎立霧溪上游,廢棄的採金工寮,與淘金器具。 同年七月,「太魯閣產金道路」正式由太魯閣峽口興工開築,企圖將 「合歡越」道路更加以拓寬,成為可行自動車的四公尺單線車道,並 將車路通達立霧溪中游的塔比多。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太平洋戰 爭爆發,日本政府傾全國人、物力支援戰事,也進而影響了「產金道 路」的施工進度。三年後,立霧水力發電廠完工, 實現了當時開發山地資源的一大成就。而日本帝國在太平洋上的戰事 ,卻日趨失利、漸露敗象。終於在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八月十五 日,日本政府宣告投降,結束了太平洋戰爭、及日本政府五十年的治 台歷史。 隨著日本戰敗、領台政權的結束,次月間連續颳起三場颱風,接踵而 至的狂風暴雨,將位於塔比多的佐久間神社摧毀、「合歡越」也隨之 崩塌阻斷,而太魯閣峽谷更是整個被封閉堵死。或許,正如太魯閣族 人間相傳,是縈繞守護著立霧溪的祖靈復仇,或是戰死山壑林野的族 人幽魂作祟。風雨飄搖中,昔日遊人如織的「合歡越」與立霧 溪峽谷,在墜石紛落與傾塌崩聲中,隨著被結束的政權,一起告終。 而終究未完工的「太魯閣產金道路」在長達四年、且築且停的工期中 ,僅僅完成了十九‧五公里的路程,因著太魯閣峽谷的封絕,默默地 遭到棄置,再也沒有被人提起,而終遭世人淡忘。   汗血築路,東西橫貫 國民政府接管台政後,遠在中國的內戰卻值方興未艾之際,隨後的 數年間,中國的政局也發生了大逆轉;戰事失利的國民政府,終於喪失 了中國大陸的政權,於是退守臺灣島,數百萬軍民隨國民政府渡海遷台。 民國三十九年,遷台後的國民政府,鑑於國防軍事的需要、及克服本島 防衛縱深過淺的缺點,而有倡建構築貫通臺灣的橫貫公路之議。負責籌 畫橫貫公路的臺灣省公路局,選定多處參考路線進行評估,其中亦包括 日治時期的「合歡越」廢道。公路局於民國四十年組隊實地勘查。探勘 隊打開了被封絕多時的太魯閣峽谷,進入荒廢了的「產金道路」 ,與「合歡越」舊道;太魯閣峽谷終於在塵封了數年之後,重見天日。 由於日治末年,太魯閣峽中族社已悉遭強制遷移,隨著日人的撤離及風 災封峽後,立霧溪路即未曾再有人煙。探勘隊看到沿途全毀的橋樑、車 道,與荒廢傾塌的屋舍建築,才驚覺於昔日峽中曾有的繁華與風光。探 勘隊員記錄下進入峽谷所見之殘敗景象:「自太魯閣溯立霧溪而上,在 光復前已完成路基約十四公里,穿越於危崖削壁間,……因第二次世界 大戰時期,失於保養,路基多為颱風洪水侵蝕坍塌,橋樑全毀。 再前進一公里跨越瀘溪(荖西溪)至合流,仍循立霧溪而上約兩公里, 越大沙溪至大北投(塔比多),為立霧溪與大沙溪匯流沖積丘地,日人 在此曾設學校旅舍,以風景秀麗,計畫建設為國家公園, 惜所有建築今已全毀……」。幾經覆勘後,工程人員終於決定,大致以 「合歡越」舊道為基礎的路線計畫。 「東西橫貫公路」的興建,其主要考量不僅為國防與經濟之需要,其中 也包含了為安置隨政府遷台的大量榮民、及開發山地資源等多重功能。 因此在蔣中正總統裁示為「本省最重要的建設工程」的諭令下,動用「 中美經濟援助協定」的美援經費、並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負責 施工。「東西橫貫公路」終於在民國四十五年七月開工興建。 ◎汗血築路,東西橫貫。 數以千計的榮民、官兵投入此項浩大工程,由於施工地點多於崇山峻嶺間 、與懸崖絕壁之上,難施以大型機具配合作業,因此全需仰賴人力施工, 使得工程作業倍極艱難。榮民以簡單的工具,憑藉人力穿岩鑿壁,一鎚一 斧的作業;其間且遭逢七次強颱、與兩度五級地震的災變;而爆破、坍 方的意外事故也時有人員慘重傷亡。「東西橫貫公路」,不僅為手工打造 、更全然以血肉築路。 ◎綠水步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古道、今路縱橫交錯於峽谷之中, 引人幽思。 民國四十九年四月,歷時三年十個月,耗資四億、犧牲二百一十二名工程 人員,主線總長一百九十二公里的「東西橫貫公路」終於竣工,克服了中 央山脈的天然屏障,拉近了東西間的距離。立霧溪上也終於有了一種嶄新 、便捷的越嶺道路。完工後的中橫公路,不僅成就了交通與經濟的重要 貢獻,對於功成身退的榮民,國民政府也在道路沿線開闢農場、撥給榮民 從事墾殖與開拓,使得這群背鄉離親的榮民,儼然成為新的峽谷族群;拓 荒墾地、安身立命,而大多在此終其餘生。 從遷徙東拓的太魯閣人、征伐開闢的大和民族,到解甲歸田的大陸榮民, 三百年來,人們,踏著溪路而來,追狩、征戰、墾拓荒蕪,灑下鮮血與汗 水,終於融入這片天地。立霧溪,猶如千里絲路,將不同的文化連串於途 。立霧溪,也如若歷史長河,時而平如澄鏡、偶而湍洄激湧;任由世事 更迭起落,終也如激躍溪岸的晶瑩水沫,復入江河而消逝大海。太魯閣越 嶺橫貫道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交疊錯綜於峽谷之中,為懷夢而來的 人們,往抵於希望的彼端。千百年後,這條煙峽絲路,必將以不同的面貌 ,繼續承載著人們的夢想,穿越山嶺,永遠地,暢達在潺迴東流的立霧 溪上……。 《原載於「東海岸評論」2000.12》 -- ※ Origin: 成大土木大地雕塑家 telnet://bbs.civil.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