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PTT山版] 作者: MAKATAU (我愛小鯊魚) 看板: MountainClub 標題: 有關下一篇《社歌、山歌索源》 時間: Wed Mar 5 12:51:01 2003 如果你毫無理由的就是喜歡歌本上某幾首山歌 就別看下一篇了 知道太多 有時候 喜歡就會變的不純粹 > -------------------------------------------------------------------------- < 作者: MAKATAU (我愛小鯊魚) 看板: MountainClub 標題: 《社歌、山歌索源》 ── 代貼游漢維學長的說古信史文章 時間: Wed Mar 5 12:56:31 2003 以下from阿春學長 ------- Hi, 各位唱過「山歌」、懷念餘音的伙伴, 以下的來信與文章,是NTU53游漢維學長應老社長王兆復之請,不厭其煩一個一個 中文字敲,發揮當年「刻鋼板」的精神,把當年傳授帶唱原始山歌的種種動人情節 ,以及「驚險」遭遇(唉,我們離那時代遠矣,有多少人可以感受處身其境的怵目 驚心?),娓娓道來。我很高興可以受命將之轉貼各站,並受賜編入下期山谷通訊 。 原文用Word存檔,不適合轉貼,我取出後,以純文字排版。又可能學長電腦問題, 該文前半是gb編碼,後半為big5編碼。除非用unicode傳送純文字,否則許多人會 有閱讀問題,所以我一一修改為純big5碼的文字。請端杯熱茶,好好享用下面的文 章: ----游漢維學長給王兆復社長的信函---- 兆復兄﹐ 最近因機件故障﹐在醫院裡過年﹐利用回家修養的時間把社歌和幾首山歌的來龍去 脈去脈記錄了下來﹐因為我的電腦最近送不出中文電郵﹐無法直接送入北美聯絡網 站﹐我把 WORD 檔傳給你﹐也抄送台北的查理﹐希望你們把它傳入網站或通訊﹐在 前朝事跡淹沒前﹐讓大家對社歌的出處有點了解。 謝了 前朝遺老 游漢維 2003-02-28 《社歌、山歌索源》 游漢維(1968土木)(ie NTU53) 話說前朝小儿郎開國之初, 廣招天下賢士, 我當時是一個來自番邦的南蠻, 以畫海 報的一點雕虫小技, 和普二的伙伴們混了幾年。入社之初﹐我發覺不管是在普二或 出征時, 小儿郎總喜歡帶領大伙拉高嗓門唱歌. 可是當時的山歌還停留在 "走走走 走走, 我們小手拉小手" 的階段. 有一天在大王椰下奏請小儿郎恩准, 便開始了我 私授山歌的歷程. 每次登山或露營時, 由我操刀刻油印鋼板, 在名單上外加一首當 時島上前所未聞(或不敢聞)的山歌. 其實我除了畫海報還算是"原版"之外, 我所傳授的那些山歌(包括社歌), 都是少年 時"道听途唱"所記下來的. 我自幼生長在馬來西亞, 當時稱為英屬馬來半島, 華人 通稱南洋. 五十年代我唸中文小學和初中時, 還有很多老師是二次大戰和中國內戰 時避難南下的讀書人, 其中也有延安方面刻意安插的, 所以我少年時代所接觸到的 歌, 往往就偏了方向, 但都不失為好歌, 不過能在登山社傳唱的就很有限了. 我從 小喜歡詩詞﹐一些能押韻的好歌好詞﹐只要聽上幾遍﹐大都能記得八九成﹐所以事 隔多年﹐還能在島上默寫出來。當年由我口傳私授的山歌, 現在能記起來比較"燴 炙人口"的有以下幾首: * 榛樹林之歌 * 小白船 * 在森林和原野 * 朵朵白雲(故鄉) * 讀書郎(小儿郎) * 春天里 * 社歌(生活營歌) 其中"榛樹林之歌"和"小白船"是完全中性的. 小白船是韓國民謠, 當時在南洋是一 首幾乎每一個小學生都會唱的兒歌。 榛樹林之歌是一位小學英文老師教的歌, 原 是蘇格蘭民謠.這大概是我口傳的山歌中最受歡迎的一首。七十年代還有一批前朝 遺老在台大右側新生南路上開了一家榛樹林餐廳﹐也算是那個年代的一件大事。 "在森林和原野"雖然一直都在流傳, 卻從來沒有出現在前朝的歌本里.故事是這樣 的: 有一個周日大伙去爬近郊的一座小山, 我把在森林和原野的歌詞刻在油印的名 單上, (我似乎有必要說明一下為什麼我老是說"刻"﹕在那個沒有電腦和複印機的 古代裡﹐ 把字刻在一張臘紙上﹐用沾油墨的滾筒把刻好的文稿印在下方的紙上﹐ 滾一次印一張﹐這叫"油印"﹐在刻字時臘紙底下必須墊一片鋼板﹐所以製作原稿的 過程叫刻鋼板。當年登山社的"油印機" 還是我用木條釘製的克難品。) 那次登山 前的晚上我和同科蔡海祥把名單印好﹐星期天早上出發時才分發﹐可是那天從山裡 回到宿舍﹐室友們都用異樣的眼光對我說教官在找我。在我們那個年代裡﹐被教官 召喚總不會是甚麼好事﹐不過派駐看管我們這些番邦南蠻的王教官倒是個好人﹐他 平時雖然對我"注意"有加﹐卻不失家長的風範。那天我一進他的房間﹐他就把我們 早上分發的"在森林和原野"給我看﹐我當時都嚇呆了﹐這名單怎麼會走得這麼快﹐ 是哪個山胞這麼照顧我﹐在上百人的登山行列裡準確的把苗頭指向我。不過出乎我 意料之外的是﹐王教官只簡單的問我為甚麼會唱這首歌﹐然後輕描淡寫的說﹐這首 歌嘛﹐你們平時唱唱就算了﹐以後不要把它印出來。 就這樣﹐"在森林和原野"雖然再沒有出現在名單或歌本裡﹐卻響遍了我們所到過的 森林﹐原野和海濱。 "在森林和原野"究竟有甚麼問題呢﹖我想不少古代的山胞應該還記得這首翻譯過來 的匈牙利民歌: 在森林和原野是多麼的逍遙﹐親愛的朋友啊想些甚麼﹖摘下一枝開 花結果的樹啊 這是多麼美麗啊多麼美麗﹐鳥兒們呀在歌唱﹐鳥兒們呀在舞蹈﹐朋 友啊你為甚麼苦惱和悲傷﹐那年那月那天那個時候﹐親愛的朋友呀你來猜猜看﹐那 個時候﹐煩惱消盡又逍遙﹐不遠了呀不遠了﹐只要心兒不怕老﹐幸福的日子呀就要 來到了。 "在森林和原野"的歌詞本身是無辜的﹐問題出在它是當年八路軍愛唱的歌﹐馬來半 島森林裡和英軍鬧革命的馬共游擊隊也承傳延安的衣缽﹐以這首歌來激勵士氣﹐所 以我就"略有所聞"了。後來有一回我們在台中車站月台唱"在森林和原野"﹐被一個 老兵指著大罵﹐也算是遇到知音了。 這件事情之後﹐我和小兒郎商量﹐乾脆主動邀請王教官參加我們登山的行列﹐接受 我們第一手分發的名單和歌單﹐省了某位山胞做"限時專送" 的工作。所以後來有 一段時間﹐王教官是我們登山行列裡的一員伙伴。 "朵朵白雲"是五十年代香港左派電影的插曲﹐原歌名叫"故鄉"。我把歌詞中畫龍點 睛的最後一段"看那東方鮮紅的彩霞﹐歌唱我的故鄉"﹐改為"看那天邊燦爛的朝霞 ﹐歌唱我的故鄉"﹐這首歌就順利過關了﹐後來一直沒有被"約談"過。當時因為刻 鋼板費時﹐我只把"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青山重重樵歌嘹亮﹑﹑﹑﹑"的第一段 抄了下來。我離開以後﹐另外一位南蠻高手把"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江上風波 漁舟蕩漾﹑﹑﹑"的第二段補上了。 大家只管叫"小兒朗"的那首歌﹐原名叫"讀書朗"﹐是三十年代左派的流行歌﹐現在 在大陸還是經常被端出來的懷舊歌曲。當時我只把第一段抄出來﹐說也奇怪﹐這首 歌竟然相安無事﹐安全過關。後來有人索性把第二段稍加改動﹐也名正言順的唱了 起來。大家看看第二段的原版﹐就知道它的"份量"了﹕小嘛小兒郎﹐背著那書包上 學堂﹐不是為做官也不是為面子狂﹐只為窮人要翻身吶﹐不受人欺負呀﹐不做那牛 和羊。" 當年開國的王老四非常喜歡這首歌﹐常常掛在嘴邊唱﹐還管自己叫"小兒 郎"﹐他能"全身而退"﹐現在想起來﹐才覺得該捏把冷汗。 "春天裡"是三十年代電影"十字街頭" 的插曲﹐是窮人被欺負之類的故事﹐左味佷 濃﹐歌詞倒還算中性﹐作曲是那個年代的名士賀綠丁﹐這首歌也是現在在大陸偶爾 還會聽到的懷舊歌曲。我只記得"春天裡來百花香﹑﹑﹑"的第一段﹐"秋天裡來桂 花黃﹑﹑﹑"的第二段是同科郭志海補上的。 社歌最早大概是在一九六六年夏天的珊瑚潭露營開始唱起來的吧。這首歌很長﹐為 了節省刻鋼板的時間﹐我遲遲沒有把它抄出來﹐可是到了那年夏天﹐我已"江郎才 盡"﹐能在島上唱的歌差不多都吐完了﹐就免為其難的把這首"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裡 "默寫出來﹐印在露營名單上。我只會唱歌﹐不懂樂譜﹐所以那時的歌單是沒有譜 的。"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裡"就由我一句一句﹐一組又一組的口傳。夏天過後﹐大家 都很喜歡這首歌﹐許春雄社長就正式定它為社歌﹐取代原來非正式的"嘿同巴"社歌 。 我在這裡必須鄭重聲明﹐我雖然不經意的傳了幾首湊巧老共也喜歡唱的歌﹐可是這 其中的社歌﹐卻是背景良好﹐身世最清白的一首。"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裡"的來歷﹐ 要追朔到中國內戰後的香港﹐有幾位搞文藝的年青人(姚拓﹐甘美華﹐黃崖-黃思騁 ﹐劉國堅等)﹐從內地逃到香港﹐在友聯出版社的旗下辦了一份"中國學生周報"﹐ 後來他們轉移到英屬馬來半島的吉隆坡﹐開辦南洋版的中國學生周報。英屬馬來半 島獨立自主變成馬來亞聯邦之後﹐這份以華人中學生為對象的刊物就改名為"學生 周報"。友聯出版社是當時少數的右派集團﹐學生周報除了熱衷于徐志摩式的文藝 創作之外﹐也不時宣揚美國式的民主﹐左派集團和友聯勢不兩立﹐把學生周報列為 拿美援的美帝走狗。那時我剛上初中﹐醉心于文學和繪畫﹐雖然也受了不少延安派 老師的"熏陶"﹐卻擋不住我對學生周報文藝的喜愛﹐經常投稿﹐也參加他們的聚會 。學生周報每年舉辦一次為期兩周的夏令營﹐稱為"學生周報生活營"﹐地點是在舊 時英國總督避暑的金馬侖高原﹐"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裡"就是他們的"生活營歌"。我 因為出不起二十塊錢的報名費﹐所以沒參加過生活營﹐生活營歌是從一些學長那裡 學來的。 事隔多年﹐生活營歌的曲調作者是何人我已完全沒有印象﹐只記得寫歌詞的是當時 流亡香港的女作家燕歸來。歌詞中我只改了兩處。"我們的抱負象雄偉的堡壘﹐崇 立在台灣的高山上"﹐原來的香港版是"崇立在中國的高崗上"﹐南洋版是"崇立在馬 來亞的高原上"。另外一處是" 我們是自然的追求者"﹐原版是"我們是真理的追求 者"﹐當時左派壟斷了真理一詞﹐蘇聯有真理報﹐那首要把"舊世界打得落花流水" 的國際歌﹐振振有詞的"要為真理而鬥爭"﹐小兒郎也覺得真理很敏感﹐我們就決定 把它改為"我們是自然的追求者"。 故事說完了﹐還有一點要補充﹕我的少年時代﹐由于"天時地利"﹐處在一個"真理" 充斥的環境裡﹐而我又是貧農子弟﹐背景可謂絕佳﹐是他們爭取的典型對象﹐可是 我對詩文繪畫比較嚮往﹐並不很在意甚麼翻身的理論﹐所以從來沒有認真的和那些 追求"真理"的同學有密切的來往。在島上的幾年﹐因為唱了幾首歌﹐又私自製造油 印機﹐曾經被調查過。有一位和島上高幹有關係的山胞托人給我報信﹐希望我小心 一點﹐雖然我自己問心無愧﹐不曉得從何小心起﹐不過我還是很感激那位山胞的好 意。我也很佩服當年辦我的案子的那位大爺﹐他大可用寧可冤枉好人的原則﹐把我 打入匪類﹐可是他卻肯定了我的無辜﹐放我一馬﹐不然的話﹐我恐怕就沒有機會經 歷在登山社那幾年的黃金歲月了。當年同室的一個番邦同學﹐突然從宿舍被遷到景 美三育書院後面的營房﹐約談了幾天之後﹐就被遣送出境了。我能全身而退﹐畢業 後還在省政府當差﹐也算是僥倖吧。 -- =============================================================== Charles Jie (紀春興) Keya Technologies (開雅科技) (O) +886 2 2938 2262 (Mobile) 0968 357 746 or 0920 397 746 ===============================================================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an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 根本沒有靈魂這種東西 ! 意識與精神只是神經細胞上的火花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2.133.10 -- 「我們都很努力地讓我們的動作看起來很優美、更流暢、控制力更強, 在我們心中有一個理想的風格,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光是登頂是不夠的,要達到這種完美的境界才重要」。 --Francois Legrand ,1995, for mag.R&C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