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照於: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g.asp?sre=2&msgid=192667 這邊轉錄其原文, 蠻有意思的: 拍攝主題 【 如 畫 】 類別 風景 # 192667 刊登人 茗花緣 作品積分: 5641 資深會員 發表時間 2003/9/16 下午 07:21:15 相機型號 2100uz 推薦 HerbHou, 郡斯, 蘭 陽 溪 口~~~^__^ 2003/9/18 9:15:15  增加本留言內容↓ 謝謝各方網友的喜歡和回應 讓【 如 畫 】上了首頁 近兩個月在網上觀摩學習張大千大師的藝術創作的理念 有所知悟 以及網友在PS的指導 才有【 如 畫 】的作品 為謝謝各方網友的喜歡和回應  取文【張大千大師藝術理念】部份原文 【大師藝術創作的理念】: 畫家自身便認為是上帝,有創造萬物的特權本領。 畫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陽就可以出太陽; 造化在我手裡,不為萬物所驅使; 這裡缺少一個山峰,便加上一個山蜂,那裡該刪去一堆亂石,就刪去一堆亂石, 心中有個神仙境界,就可以畫出一個神仙境界。 這就是科學家所謂的改造自然,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筆補造化天無功」。 總之, 畫家可以在畫中創造另一個天地,要如何去畫,就如何去畫: 有時要表現現實,有時也不能太顧現實,這種取捨,全憑自己的思想。 何以如此,簡略地說,大祗畫一東西,不應當求太像,也不應當故意求不像; 求它像,當然不如攝影,如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畫它呢? 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像之間,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藝術。 正是古人所謂遺貌取神,又等於說我筆底下所創造的新天地, 叫識者一看自然會辨認得出來;我看到真美的就畫下來,不美的就拋棄了它。 談到真美,當然不單指物的形態,是要悟到物的神韻。 這可引證王摩詰兩句 話,「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怎樣能達到這個境界呢? 就是說要意在筆先,心靈一觸,就能跟著筆墨表露在紙上。 所以說「形成於末畫之先」,「神留於既畫之後」。 近代有極多物事,為古代所沒有,並非不能入畫,祗要用你的靈感與思想, 不變更原理而得其神態,畫得含有古意而又不落俗套,這就算藝術了。 張大千大師 http://www.awker.com/chang/   (網友有空可上網看看)~~~謝謝! [原作者於 2003/9/18 9:22:12 修改本留言內容] 如果您認為 茗花緣 這些作品不錯,請惠賜一票: #1 -- 「我們都很努力地讓我們的動作看起來很優美、更流暢、控制力更強, 在我們心中有一個理想的風格,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光是登頂是不夠的,要達到這種完美的境界才重要」。 --Francois Legrand ,1995, for mag.R&C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