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forjjlu@TWserv (阿竹), 信區: mountains 標 題: [書評] 超越巔峰 致命的吸引力 (轉載)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Sat Nov 21 09:25:47 1998) 轉信站: TWserv 民生天地 87.11.19 超越巔峰 致命的吸引力 作者親身經歷聖母峰登山史上最大災難事件 揭露九六年春九位登山者遇難的內幕‘悲情’ ‧黃德雄(作者為媒體工作者、登山專家) 巔峰 強‧克拉庫爾/著 宋碧雲/譯 商務印書館/發行 原著/「INTO THIN AIR」/Jon Krakauer  一九九六年春季攀登期,有四支聖母峰遠征隊在攀登喜馬拉雅山脈的世界最高峰 時,遭遇一場大風雪的襲擊,有九名登山者在登頂過程中遇難死亡,作者強‧克拉 庫爾當時也在現場參加攀登行動,他以第一手的記錄,加上事後的訪談補述,寫出 了這場被稱為聖母峰登山史上最大災難事件的詳細報導,描述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以及攀登世界最高峰的許多不為一般人所知悉的背景與實情,可以說是近年來戶外 活動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 近來在國內由於旅行文化的流行,陸續有好幾本關於中亞內陸山區的外文著作被 翻譯成中文出版,讓國人的視野對興都庫午、喀喇崑崙、喜馬拉雅等山區的活動有 了更多的認識。這本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宋碧雲譯作的「巔峰」,為美國戶外 雜誌與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撰述作家強‧克拉庫爾參加一九九六年聖母峰登頂行動歸 來後,親筆撰述這件攀登史上最大劫難的第一手資料,其中也包括了有關當時一起 在現場攀登並遭難的台灣人(中華台北)隊伍的部分,由於當年的台灣隊伍也有死 傷頗重而引起社會各界注目的災情,特別值得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有關一九九六年春季在世界最高的聖母峰(藏語為珠穆朗瑪,本書內有許多相關 背景的解說)所發生的集體大量遭難與死亡事件,在著名的外文雜誌包括新聞周刊、 生活雜誌、國家地理雜誌、戶外等,甚至日本的山與溪谷,都曾經有過大篇幅的報 導與討論。但是看過這些外文資訊的國人可能不多,因此雖然國內也有當時身歷其 境的中華台北隊領隊高銘和出書自白,不過大部分山友,或者是不瞭解登山活動的 社會大眾,仍然不大明白到底在山上的實際情況是怎麼回事。 本書作者強‧克拉庫爾除了自己的攀登記錄之外,也曾經訪談了好幾名當時在山 上參與攀登及救難活動的登山者,對於山難事件的來龍去脈有相當多的描述。作者 從登山隊伍的組成,到進入山區沿途所發生的過程,到最後登頂階段時期,與災難 中死裡求生的登山隊員心理狀況,都有很細緻的觀察與報導。 本書中文版的編譯作業做得相當有水準,有經驗的山友大概不難從本書中看出許 多非常有價值又關係重要的參考資料,特別是在接近峰頂前有好幾人是毅然放棄登 頂的誘人目標,而安全下撤者,其中有人是第四次來到聖母峰的!而最後遭難者幾 乎都是明知道已經超過安全折返時限,卻又不肯撤退勉強撐上去的,正符合了聖母 峰攀登史上統計數字的典型案例。 原作的英文版書中,有不少談及有關台灣隊伍的部分,其中部分的敘述相當露骨, 在作者較早發表在「戶外」雜誌(OUTSIDE,國內有代理進口銷售)與美國 國家地理雜誌時,就曾引起國內山友的注意與檢討。後來經過台灣隊伍領隊高銘和 與作者聯絡之後,由作者授權編輯人員訂正過部分。即使如此,中文版的本書中, 仍然保留了不少令國人看來汗顏的描述。或許是文化思想的差異,不過作者仍然堅 持寫出一個資深登山者的觀察,以及一些對登山運動應有的認知,因此仍有相當的 客觀與正確性可供山友參考。 這本書原本就是為了探討登山活動商業化的問題而籌畫的,結果發生災難最嚴重 的竟又是其中的兩隊商業性隊伍,甚至連強悍著名的兩隊領隊,都因為照顧客戶的 服務精神,而雙雙付出慘重的生命代價,而災難期間同在山區的其他隊伍,為了救 難而以人道精神提供的協助支援,也可以看到國際間對登山運動的認知,與國內一 些登山者的管見,有極大的差距。 原作者克拉庫爾也承認,剛開始撰寫本書的時候,曾經有人勸他再等兩三年,隔 點距離再來看這些事件,而如今也可以說是我們隔了兩年後,再來看這些災難,雖 然也還會有些傷感或是傷害的後遺症,但至少是有人告訴了我們不同的視角,以及 更多的詳情。 當年事件發生的時候,筆者正在南非旅行,南非隊由於也有隊伍在山上躬逢其會, 有一名隊員登頂後失蹤,當地傳媒也有不少報導。筆者對於克拉庫爾這位同業非常 尊敬,由於筆者也曾經多次攀登喜馬拉雅山脈高峰,在暴風雪中露宿過,也在七千 多公尺的高地進行過兩次救難,兩次參加聖母峰的攀登活動,幾度上到七千多公尺 高的地帶,但是歸來後,總礙於許多不得已的苦衷,保留了許多難以下筆的材料, 原本希望等多年後,大家對攀登喜馬拉雅高峰有更多的認識之後,再來撰述,才不 會引起太多人的傷害。如今「巔峰」這本書,寫出了許多攀登高峰的細節,相信對 許多人都有相當多的助益,尤其國內有許多人想攀登世界級的高峰,卻又礙於外文 閱讀能力,缺乏中文的書籍可供參考,特別值得研讀。 此外,由於當時還有一隊由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參與贊助的電影攝影工作 隊正在山區拍攝有關聖母峰的記錄電影「偉哉聖母峰」,目前已經完成正在自然科 學博物館放映中,有興趣的山友還可以對照影片瞭解書中所敘述的聖母峰現場,或 者在看過影片之後,再找書來看看更多的細節,至於對攀登喜馬拉雅山脈高峰有興 趣的山友,這本書與這部影片,都是應該仔細觀賞的好資料。 -- 阿竹 風過竹不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