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ccid]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南方電子報), 看板: sccid 標 題: 【南方】人文書摘-《永遠的山》 發信站: 中山計中美麗之島 (Mon Sep 13 13:55:05 1999) Origin: bbs.nsysu.edu.tw ========================【出版社推薦人文書】========================= ※以下書訊由『玉山社出版公司』推薦,不代表『南方』立場。 ────────────────────────────────── 書 名: 永遠的山 作 者: 陳列 著 出 版 社: 玉山社出版公司出版 出版日期: 1998年3月出版 定 價: 定價200元 ─【書介】─────────────────────────────  《永遠的山》是陳列盤桓玉山國家公園一年的記錄,曾獲第14屆時報文學 獎推薦獎。它是文學作品,也是遊記、動植物誌、森林生態、部落誌、地理 誌。隨著陳列優美如詩的文字,我們感受著大自然中許許多多比任何人類所 創造出來的東西都還美麗的東西,包括山、水、岩石、樹木、草葉、鳥的形 貌、色澤、氣味,面對著它們靜靜沉思,面對自己。讓我們重建與大自然的 關係,讓我們看到的山就是山,永遠是山。 ─【作者簡介】───────────────────────────  陳列,本名陳瑞麟,1946年生於嘉義鄉下農村。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 1969年移居花蓮,任國中教師2年,後因政治案件繫獄4年8個月。出獄後, 以〈無怨〉獲第三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獎首獎,翌年以〈地上歲月〉再獲首獎 ;1990年以《永遠的山》一書獲第14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目前定居花蓮, 現任國大代表。 ─【書摘】───────────────────────────── 告別與承諾 1  玉山國家公園廣達十萬餘公頃,座落在臺灣中央稍南的地帶,境內全是峻 嶺高山和大小無數的溪谷源頭,以及在雲霧經常繚繞幻化的這些山水間生息 演替的豐繁的動植物:除了南北邊緣上各有一處布農族原住民的小聚落之外 ,概無常住的人跡。對於這樣一個大自然的世界,我原本幾乎完全陌生,但 就在最近,由於一些機緣,竟有幸在這裡斷斷續續盤桓了一年。 這一年,或許可以這麼說吧,是一連串的驚訝與摸索、學習與啟發的一年 。這一年裡,我經常覺得,生命裡的視野正重新開始,新奇和困惑之感則一 直相伴著,永在心頭。 2 我初期上山時,由於不熟悉,心情和態度都不免有幾分疑懼。但每天目睹 大山連綿,雄偉壯麗,情緒在隨時深受震憾之餘,卻也相對地漸趨篤定了。 就憑著這種篤定,加上生手的一份天真和好奇,我興奮地在山林間攀爬行走 ,四下張望山林的形勢,觀察幻影搬萬變的風雲雨霧,追蹤各種聲響,看鳥 在各種林相中跳躍飛翔。  我記得一次又一次的山野行程中許多特別令人欣喜的剎那:冰雪覆蓋的谷 地裡,用孤獨而警戒的眼神回首對我打量的一頭淡褐色長鬃山羊;那隻逃避 不及,情急之下以為躲在路邊灌叢後就不會被看到的憨憨的小山豬;一隻藍 腹鷴在密林下慌亂飛奔時那撮閃爍掩映的美麗長尾巴;一隻栗背林雊站在冷 杉頂梢張嘴打呵欠時看似慵懶無聊又悠閒自足的模樣;破曉時分,三九五二 公尺的玉山頂上,在我四周飛速襲捲幻化的風和雲;日落後,當雲霧仍不肯 完全下沉時,間隔若干秒就從雲層後爆亮一次的閃電,好像天邊正有一場遙 不可聞的猛烈砲火;在深谷對岸遠處的針闊葉混合林中一路陪伴我獨自跋涉 的某隻貓頭鷹鼓鼓深沉的呼喚。  令人欣喜的,當然也不一定是什麼特別的剎那,而只是高山裡的一些尋常 事物罷了:山光水色,森林的氣味,風的聲音,或是沁涼的空氣在汗熱的皮 膚上的感覺。  在每一次的旅程中,也許是當我小心翼翼地走過某個危崖碎石坡之後,也 許是在某個疲憊踱步的小徑上,或是終於可以休息後的顧盼間,這些景緻就 那樣不期然地在我眼前呈現了,是一種深深的或溫柔或駭異的撞擊,而我的 整個人便也忽地裡燦燦然豁亮,心神蕩漾恍惚間,人與天地好像頓時有了一 種神祕的契合,感覺到一種難以言說的純粹的愛與快樂,彷彿覺得隱約捕捉 到了一些特質,關於美,關於大自然裡的生命奧祕。  然後,可能是二葉松林間傳來的幾聲藪鳥的鳴叫尖拔地在心頭劃過。  待我抬起頭來,有時候,從河谷密密湧現的濃霧已完全籠罩下來,四周原 有的山巒樹林都已不見;有時是一棵六月裡恣意綻放的繡線菊正對著我盈盈 淺笑,而遠處,那峻偉起伏的巒脈,仍映著明澄的天空。 3  大自然中這一類的萬千氣象一再激盪著我,但另一方面,卻也逐漸令我感 到困惑。我很想知道它們存在和出現的道理,進入表面片面的風景裡去。我 希望能多少理解其中的一些意義,解釋神祕。  我開始閱讀有關山林自然的書籍和圖像—從簡易的解說折頁到泛論各種資 源的調查報告。我探索著風雲雨霧為何生成和變化以及臺灣這個高山島嶼的 氣候特質。我翻閱地質發育和地形變遷的論述,記誦岩層、褶皺、斷層等等 堅硬術語的含義,在概念裡分辨岩層的種類。  我也傻傻地一面對照著圖鑑,一面背誦各種植物的名字、相貌特徵和分佈 ,鳥的名字、相貌特徵和分佈,動物的名字、相貌特徵和分佈,呢呢喃喃, 齟齟齬齬。  較輕鬆的是,聽玉山地區的鳥類錄音帶,熟悉牠們的叫聲,以及瀏覽圖片 和文字,在舒適的距離外神遊園區赫赫有名的各山頭和水系,默記著它們的 名字、相貌特徵和走勢位置。  此外,我也讀一些簡單的歷史—臺灣這個高山島嶼的起源和變遷;布農族 原住民在這片生活根據地上的兩次遷移和爭戰;外來者名目不一的墾拓紀錄 與種種調查過程;森林砍伐史,等等。但因歷史的年代湮遠,內容紛繁,我 所接觸的其實有一大部份只是他人的間接引述。  而所以的這些學問知識,更是多屬臨時的活剝生吞,粗略而零碎,來不及 ,也沒有能力,好好消化和吸收,然而對我卻也是全新的領域,讀來雖覺生 疏卻令人興奮愉快的領域。我從中學習認知,尋找解答,雖然每一個答案之 後往往是更多更奧妙的新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從中學習他人觀察的要點、 探索的方法,以及,對待自然的態度,我個人生活的態度。  然後,我再山上去,欣賞、觀察、摸索、記錄。 4  即使是不足的半生不熟的知識,也已開始使我先前單純的美感興趣深刻化 了。我確實較看得出以往不曾見到的道理,體會更多的東西,覺得和自然萬 物較為親近。從那原先看來顯得一團又一團的各種現象背後,秩序逐漸浮現 出來。  但這樣的知識,也難免經常使我發現到自己陷在窘境裡。冷杉、雲杉、鐵 杉或柳杉,扁柏或紅檜,等等針葉樹之屬,它們的長相和特徵,我似乎已在 圖片和解說中反覆研讀得熟悉分明了,但在實際的遭遇裡,有一段時候,我 竟然不敢完全肯定什麼是什麼,更別說林相遠為複雜的闊葉樹之間或草本植 物間彼此的分野。在錄音帶中聽來聲聲確切的各種鳥鳴,實地裡,卻無法和 掠過我眼前的鳥禽或在我附近樹叢中間歇叫換的聲響作迅速的結合。還有, 牠們發出的聲音又代表什麼意思呢?是求偶、警示、或純粹的快樂唱歌?  我依然無法滿意地解釋一陣突來的風或雨。我也常混淆了動物們的糞便蹄 痕。  玉山國家公園的地形極為複雜,對天然植被和野生動物而言,崢嶸的高山 ,或曲折綿延,或衝斷孤閉,都具有生殖隔離的作用,各個溪流和集水區, 以及草原和大崩塌地,也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條件。這些動植物在各個地 域裡生長和繁衍,在悠遠的歲月中隨各環境因子和人為壓力的不同而適應著 ,改變著,終而顯露出紛歧多樣的生命面貌,且個別造成了大體獨立的小生 態區。  園區內如此豐繁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必然會被學有專攻者視為學術研 究的寶藏,但是在陌生粗淺如我者看來,有時可就顯得眼花撩亂。我所能努 力的,大抵也只是儘量去摸索和推測生物世界中個體之間與群體之間「一般 的」關係而已。  更何況還有季候的變化所可能帶給我的疑惑!  雪融之後,岩屑石塊間竟然會冒出綠色的小生命來,而且迅速地在兩個月 後開出豔麗的小花朵哩。動物會因季節的遞移而轉換牠們的毛色和棲息地。 也許叫聲也改了。空氣裡的味道,甚或也因天候的改變而不一樣。  困惑之感,伴著新奇之感,常在心頭。  這樣的感覺,其實我很喜歡,甚至於令我著迷。再次下山後,總會像上了 癮似的又回到書頁中的文字和圖像裡,並且再聽幾回鳥聲的錄音帶,一面愉 快地計畫和想像著下一次上山去印證和摸索的行程,彷彿是一種愛戀。 5  這一年來,我出入玉山園區十餘次;雪花紛飛時,颱風天,豔陽天,大雨 小雨的日子,我都曾在山林間逗留過。有時,我結伴同行或隨研究調查人員 一起走;有時,在後來膽子壯大之後,則獨自跋涉觀察感受。但我原先預定 的經歷有一些還是沒完成,包括冰雪封凍期的玉山主峰登頂、登山界所謂的 南二段中央山脈的一大路段,以及傳聞中十分驚險艱辛的古道之行。即使走 過的,事實上,也都是前人多少年來披荊斬棘走出來的一部份路徑罷了;所 見到的山光雲影和天然生命,在這個生機蓬勃的廣闊天地中,其實只限於絕 小的範圍。  一年下來,我常覺得對這片自然世界,我才剛開始聞到了一些氣味而已。  我知道,也許,對於大自然世界裡的種種神奇和美,我們所看不見的,永 遠比我們所能見的還多。我們的所見終屬有限。目前,我所能傳述表達的, 更也只是其中膚淺的一小部份罷了,而且還缺少融會貫通。但是至少,讓我 對自己作個承諾吧,承諾日後即使無法經常身往,我的心也仍將時時回到臺 灣的這個壯麗傲人的高山世界裡,繼續努力地去欣賞和體會,去喜歡,去愛。 ==================================================================== ■ 線上訂閱,請至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data/books_order/interpub.nsf/web/A034.htm ==================================================================== ==================================================================== ■ 負責人:陳豐偉 ([email protected]) 通訊信箱:高雄郵政第 23-16 號信箱宋明珠收 ■ 訂閱∕退訂請到: http://enews.seed.net.tw 或到智邦生活館(http://www.url.com.tw)申請 free email 後訂閱 從智邦訂閱者欲退訂時,請回到智邦進行。 ■ 「南方」需要您的贊助,請劃撥 41830863 陳豐偉帳號 或至 http://www.mall.net.tw/south/ 以信用卡捐款 ■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智邦生活館 電子商務系統由亞特列士 (http://www.atlas.net.tw/) 贊助 ==================================================================== -- * Origin: 中山大學-美麗之島BBS * From: 140.117.240.4 [已通過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