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年前到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客中心, 也許你曾遇見一位 長得像'北海小英雄'中"小威"的女孩為你解說; 再更早兩年, 也 許你也曾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聽過她的解說. 她, 就是小威--梁琴霞. 一直都是近山愛山, 正在為了參與兩岸聯合攀登珠穆朗瑪峰 的補給隊準備時, 卻因緣際會出現了一個可以乘帆船繞地球一圈 的機會, 幾經考慮後, 沒駕過帆船又不會游泳的小威, 毅然地辭 去工作, 與親友道別, 背著Karrimor大背包登上台灣製的帆船-- 寶島號, 於1993年三月出航了. 想像海上旅行, 似乎蠻浪漫的, 但"寶島號"只是艘十幾公尺 長的帆船, 可不是什麼都有(Ex. 冰箱. 自動導航. TV....)又平 穩的豪華遊艇, 隨波搖盪, 時時得注意航向, 小小的空間, 有時 十幾天一個月不靠岸, 我想一定很多人日子過不下去吧! 但小威 就這麼堅持了一年四個月, 對! 足足一年四個月, 平安完成航行了. 想知道小威是如何調適. 學習. 體驗船上的生活與工作, 她 的心路歷程以及海上見聞嗎? -------------------------------------------------------- 書名: 航海日記 梁琴霞(小威) 著 晨星出版社 自然公園系列 定價350NT -------------------------------------------------------- boya與小威是在玉山認識的朋友, 小威目前在秀姑巒溪口附 近定居, 過著儉樸的生活, 所以想幫小威推銷她的作品, 每本售 價300 NT, 另附贈作者手繪藏書票及已發表之文章剪報. 有興趣 的朋友請email 給我: <[email protected]> 取書地點在 中研院or台大, 謝謝啦! 劉翠雅 > -------------------------------------------------------------------------- < 發信人: bbsjjlu@Palmarama (靜竹), 信區: Scenery 標 題: 等待與希望 (《航海日記》作者 梁琴霞之訪問) (轉載)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Mon Oct 13 16:05:29 1997)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Wen-hua Lin), 信區: hualien,kaohsiung,keelu 標 題: (海洋台灣)雙月刊 002-06 發信站: Ocean Taiwan (Sat Oct 11 20:29:25 1997) 等待與希望-----薛麗妮 花蓮採訪(張雯玲 節錄整理) 訪問《航海日記》作者 梁琴霞 薛麗妮:現在有很多人很崇拜陳文茜或是黎明柔,只不過因為她們的作風特立獨行。 但是我今天要採訪的這位台灣女性,她航行大海五百多天,她的勇氣不是 那些明星女性所能及的,出完《航海日記》一書之後,她就失蹤了,原來 她是掉進愛情海,在花蓮的山上成了家…… 梁琴霞:我的作為並沒有什麼特別,我只是在做一件我這一生很想做的一件事,剛 好機會來了,我就去了。 薛:一般人很難拋開一切,妳是怎麼做到的? 梁:我在三十歲以前一直在爬山,因為大學時代我參加的是登山社。大自然給我的 震撼非常大,你會一直想去接觸它。尤其畢業後,我曾在國家公園工作,那是 我對大自然另一種知性認識的開始。所以當機會來了,我便抓住機會想「深度」 去理解大自然。雖然我對山很熟悉,但是對於海洋卻一竅不通,到現在我還不 會游泳。對於鯨魚我很迷戀,這是一個單純的動機,只是想藉航海多認識海洋 和鯨魚,也因為動機很單純,所以很快可以做決定。   我在三十歲碰到這樣的機會,我想以後的三十年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我不喜 歡停留在原地,人的一生就這麼一遭,就算碰得頭破血流,也應該往前走。我 不以為賺錢是最要緊的事,只要往前,你就會學到東西。 薛:這個觀念很棒,很多人重視結果,卻忽略過程的重要性。 梁:只要用心做每件事,都會有收獲。 薛:是什麼原因,讓妳一直航行下去?我知道在過程中,有很多人離開了那艘船。 梁:船長和大自然,是我航行下去的原因。   大自然本身就非常吸引我,太陽、星辰、海洋的運動……等等。再者我很喜歡 探險,船長是一位探險家,他曾去過南北極,在做這次熱帶海域航行之前,他 曾獨自繞地球一周。他的行事風格很獨特,我常想蘇聯那麼窮,卻出了一個探 險家,而台灣為什麼沒有探險家?還有另外一點,就是我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 那裡? 薛:船上的資源那麼貧乏,妳是怎樣克服? 梁:我都是用爬山經驗來想海洋,食衣住行我想我都可以克服,我在船上是負責煮 飯。洗澡必須站在甲板上用海水洗,登山時我會去注意一些外在的東西,但是 在海上,我什麼都拋掉了,覺得什麼都不重要,除了生命,到後來很強烈的感 覺,就是活下去。在太平洋我們曾碰到颱風,有六天不能煮東西,只能吃餅乾, 在船上會有很強烈的憂慮感,怕船會翻掉。 薛:正常在船上的一天,妳是如何度過的? 梁:我是深夜十二點到清晨四點值班,主要注意船速和風向。四點之後,我睡到八 點鐘起來煮早點,和船長一起吃早點聊天,十點各自回到工作崗位,下午一點 吃午餐,船長去睡午覺,我到甲板上去寫手記……。在船上可以很清靜專一地 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一些事,那是一種很純淨、與世隔絕的感覺。 薛:這麼「枯燥」的一天,對妳而言,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梁:《航海日記》不是我原訂的書名,原本我訂的名字叫「等待與希望」。如果沒 有等待,何來驚喜與高潮?如果沒有等待,怎麼看得見海豚和鯨魚?沒有等待, 怎麼看得見大自然的可愛和可怕?在船上,令我想到《基督山恩仇記》,或者 是中國那些幾十年接受勞改的作家,沒有等待怎麼會有希望? 薛:船在靠岸採購時,有沒有碰見各式各樣的人? 梁:我們曾在南印度洋停泊,那是一個小島,碰見一名台灣女子和她法籍丈夫,她 給我很多寶貴的意見,甚至給我們很多協助。在採買時常會碰到一些人給我們 幫助,這會讓我們生出很多力量。在國外可以看見小孩在很小就想辦法獨立生 活,在台灣或許受中國文化影響,家庭的牽絆比較大。 薛:現在妳有一個小孩,看了那麼多,妳會考慮怎樣去教育他? 梁:小孩要讓他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不一定要照著別人或社會的價 值,對自己負責任,不要傷害人。   選擇結婚,是我個性一種很大的挑戰,這可能是最大的探險,它有很多的可能 在等待我,就像在海上航行一樣。   我有一個很大的心願,想把國外探險書引進台灣。探險就像藝術創作,你必須 面對自己,不停對未知去做探索,對於心靈和社會是一種很好的開發,探索越 多,會越發現萬物平等,透過認識,更愛這個地球。我很鼓勵青年去從事這種 活動,用心去行動就會有收獲。 ----------------------------  我在胸前配上自製(黃絲帶),直到【蘇、劉、莊】歸來。 ---------------------------- //林文華// mailto:[email protected] http://www.isl.net.tw/~wenhua/ 訂閱海洋台灣: Mail to:[email protected] subject:subscribe 內文:(空白即可) .............................................................................. -- ▌﹀ ◢◣~ * * ▋ ﹀ ﹋ ﹋ *│#│﹍﹍ 靜竹 █▁▁▁▁▁▃▅▆▇████████████ -- ☆ [Origin: ◎椰林風情◎] [From: ccsun8.cc.ntu.edu.tw] [Login: **] [Post: **] -- 我達達的馬蹄....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sparc11.cc.ncu.edu.tw] [Login: **] [Post: 55] -- 歡迎光臨成大計中小甜甜登山野趣版 < mountain / bbs.ncku.edu.tw > ~~~~~~~~~~~~~~~~ --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 From: 140.115.2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