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WRITE BY forjjlu # ==================== BBS 是英文全名 Bulletin Board System 的縮寫, 意為「電子布告欄系統」. 在台灣, BBS 系統可以分成兩大類. 一類為民間業餘玩家所架設的 BBS 站, 主要是架構在現有的電話線路上; 利用電信局所提供的服務, 使用者將個人電 腦連上數據機 (modem , 諧稱「魔電」) , 藉著家裡的電話便可以撥接的方式 連到各 BBS 站去使用. 但因為線路的限制, 這類 BBS 站在同一時間內能使 用的人數很有限, 傳播的地域也不遠 (市區電話的撥接費已相當可觀, 更不用 說要用長途電話來上這類 BBS 站了) . 另一類是最近幾年內在各大專院校陸 續建立的 BBS 站, 主要是架構在台灣學術網路上, 使用者只要將個人電腦插 上網路卡, 就近連上學術網路後, 就可以接到台灣各地甚至全世界的 BBS 站 去使用; 這一類 BBS 站可以容許同時有數百人上站, 傳播範圍又大, 參與的 人也較多, 以下的討論便是以此類 BBS 站為主. 說到台灣學術網路 (TANet) , 是教育部在79年開始推動建置的, 先是以幾個 國立大學為主, 分別由北到南設立了八個區域網路中心, 而鄰近各的私立院校 或專科學校再分別連接到這些區域網路中心. 而這 TANet 也連上了國際網際 網路 ( INTERNET ) , 可以藉此參與世界各地的討論. 因此目前在許多的學校 裡也都已有所謂的校園網路, 連接各個系所及行政單位內部, 使得校內每一個 單位的每一部電腦, 皆可直接連上使用台灣學術網路 (TANet) 豐富的資源. 更進一步地, 許多學校的校園網路也延伸到學生宿舍之中, 讓許多學生能更方 便利用如此的資源. 因此, 我們能大概看出建構在台灣學術網路上的 BBS 站 的參與族群的面貌. 像交通, 清華, 中央等宿舍網路發達的學校是以大學生為 多數; 在其他各校能參與的則多是研究生, 教職員, 研究助理及知道利用計算 機中心或有進實驗室的大學生; 另外一些內行的魔電玩家也會知道如何利用撥 入專線進入這個世界; 還有極少數的是像些有機會上 INTERNET 的海外遊子, 也能藉連回國內的 BBS 站一解思鄉之情. 年輕, 可能正在就學或剛畢業不久, 大部份人是身處於校園, 是這個族群的特色; 能容易地接受登山學術化等新的 概念, 不時興由去過的人帶路而習慣在讀過記錄後帶地圖與指南針上山, 擁有 更強的求知及好奇心, BBS 的登山板也因此顯現出其特殊的風貌. 參與 BBS 的世界並不難, 在會用的人的帶領下, 一般人都能在幾分鐘內學會 玩 BBS ; 只要懂得幾個簡單的指令就能快樂地遨遊其中, 一點也不需要高深 的電腦或網路知識. BBS 提供了個整合性的多功能服務, 包括即時性的雙人對 談 (talk) 與多人對談 (chat) , 幾秒鐘內便能傳到對方信箱裡的電子郵件 ( e-mail) , 與最重要的專欄討論區 (Board) -- 登山板即是眾多討論區的其 中之一. 專欄討論區是一個你可以留話讓大家看, 也可以看別人的留話並考慮要不要回 應的地方. 所有初玩 BBS 的山友一定都會覺得, 能在這裡發現登山板並看到 裡面的討論是一件多麼讓人高興的事. 想想平時除了民生報的戶外板還有什麼 媒體能讓我們能常常接觸到跟山有關的訊息呢? 在 BBS 的登山板裡面, 可以 看到許多第一手的資訊, 也可以自由地留話或放出消息而不需要再透過報紙記 者; 把一些登山的疑難雜症丟到板子上, 常常很快地便有熱心而有經驗的山友 提出解答; 當你為某處不熟悉的山區苦惱時, 也能丟在板子上大家集思廣義一 番. 不同的意見在此激盪, 也有不少人在此交到新的朋友, BBS 所提供的電子 郵件與線上對談的功能更是在山友間的聯絡幫上大忙. 像台北的阿竹和新竹的 甲霸沒事便會在網路上閒聊, 利用鍵盤跟螢幕決定行程後便在元旦一起去七彩 湖; 勤快的雪山飛狐常常熱心地在山板上鍵入手邊的資料, 他的電子信箱裡也 因此躺著許多要資料要記錄的郵件; 離開原來大學到交大唸研究所的健行者想 到石城谷一遊, 便發電子郵件給分散各地的朋友看是否有人可以一同前往. 這 便是 BBS 裡的登山世界, 一種最新方式的「登山團體」便這樣子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