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w_mountain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stanley), 看板: tw_mountain 標 題: 雪霸登山研討會結束 發信站: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Sun Jun 30 22:28:43 2002) 轉信站: NCKU!ccnews.ncku!news.ccns.ncku!news.civil.ncku!netnews.csie.nctu!free 雪霸登山研討會落幕 【雪霸新聞稿】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太魯閣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於六月29日主辦登山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各相關登山會、大 專院校登山社等民間社團及國家搜救指揮協調中心、空警隊等政府搜 救單位代表, 就登山管理制度、高山嚮導之角色定位、山難預防及 高山搜救之機制做一廣泛又深入之探討。(雪霸管理處網站) 本次研討主題(藍色文章為現場討論) 0.太魯閣葉處長報告去年登山研討會執行狀況(略,可上太管處網站查詢)。 1.高山步道遊憩承載量之探討--以雪霸國家公園雪山主峰線為例 作者:劉儒淵(台大實驗林副研究員)、薛怡珍(台大森林研究所博士班)、 賴明洲(東海景觀研究所教授)、黃士嘉(東海景觀研究所碩士) 引發討論之文章結論:雪山主峰線設施承載量每日可容納最大登山人數296人; 生態承載量:非假日109人、假日218人,5-6月稀有生物繁殖期建議封山,若無 法實行則限制人數65人。 與會山友反應:量化數據無代表性(無效度)、為何NPS做出承載量結論總是接 近山屋容納量?日本富士山為何可以兩個月容納數萬人登山,卻能保持環境不 受破壞?100個有生態概念的人去登山所造成的生態衝擊比5個完全無生態概念 的人造成的還小,如何量化?生態破壞大都來自不當開發之棲息地破壞,正常 登山運動所造成之生態衝擊無足輕重,該承載量數據不合理。 2.登山社團的責任與登山嚮導的定位 作者:吳夏雄 台灣山岳社長 3.登山嚮導的職責-角色與定位 作者:陸昌華 個人山友 文章結論:應嚴謹區分「嚮導」與「領隊」的不同,國家公園應停止嚮導證入園 管理制度,停止推動「生態嚮導」,實行領隊責任制 與會山友反應:目前登山管理制度,領隊角色模糊不清 4.登山嚮導授證制度新制推動現狀 講者:梁明本(無文章發表、現場口頭發表) 中華山協卸任秘書長 5.從登山中建立生死情誼 作者:黃漢青 台中技術學院教授 引發討論之文章結論:上山是追尋與逃避的矛盾組合、但山中無涅盤,因為人不能 長住山上,上山修道,最終還是下山得道。 與會山友反應:個人登山動機不一而足,獨攀意義絕非「逃避」 6.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搜救作業概況成果報告 作者:姚懷谷 中校搜救長 7.地方搜救作業 作者:唐雲明(台中縣消防局局長)、張仕獻(台中縣消防局大隊長) 8.加拿大洛磯山脈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探討 作者:雪管處、玉管處各發表一份 9.山難原因與預防 作者:林文和 玉管處觀光科長 引發討論之文章結論:獨攀與不辦入山證是山難的原因之一 與會山友反應:獨攀與不辦入山證與山難無直接關連 10.民間山難搜救社團如何配合山難防救 作者:銀柳生 中華搜救協會秘書長 11.高山志工之期許 作者:莊居芳 雪霸第一期高山義工 12.登山管理制度和國家公園之探討 作者:黃文卿 玉管處副處長 引發討論之文章結論:生態園區內,驟然開放無登山嚮導將造成破壞,故仍 認為應推行「生態嚮導」以取代過去之高山嚮導 與會山友反應:生態嚮導無法源依據、有違背憲法之嫌、應開放而非管制。 本文立場與前面登山嚮導之職責角色與定位一文剛好相反。 -- 相關報導請至ASE網站 http://203.204.151.70/ase -- ※ Origin: 臺大電機 Maxwell 站 ◆ From: u151-70.u203-204.giga.net.tw -- 不必要求完美,只要開始。。。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