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Barbara (相思林之子) 看板: BP 標題: [轉載]永遠的老師 一生的課堂--感謝東海大學的「陳其寬教育」 時間: Mon Jun 12 21:19:58 2000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新聞」http://www.chinatimes.com.tw ⊙蘇希三 (生活雜記)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2000.6.12 永遠的老師 一生的課堂--感謝東海大學的「陳其寬教育」  發現學習、受教並不一定在課堂上。素未謀面的人也可能 成為恩師。陳其寬老師就是我這個新觀念裡的第一位老師…  常常會聽到有人在講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老師。美國聖路易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甚至要求每位畢業生在畢業五年後投票選 出最好的老師。當選的老師名字刻在學校的牆上永遠留念。 全部都是在自己曾經直接修習過課程的老師中尋找。  最近幾年有機會讀到東海建校的一些事情,包括校園的規 畫及建築,才開始動搖我的看法,發現學習、受教並不一定 在課堂上。素未謀面的人也可能成為恩師。陳其寬老師就是 我這個新觀念裡的第一位老師。  我花了四年生活在他的作品裡面。  有一天,忽然領悟到我花了四年生活在他的作品裡面,天 天從他的作品中直接吸取營養。東海校園所表現的宏觀、認 真、徹底、樸素、真誠、耐看、自然美、充滿探索、創意、 希望與感動,與人性接近、尊重人性等等數說不完的特質, 一一都成為我畢業以來生活及工作上的重要成分。原來我直 接從陳其寬老師及其他建築師修習的時數早超過任何一位老 師的課程。  文理大道與每個學院交叉的那些直角看起來很平常,卻一 直是個重要的教育點,天天都在複習,也根深蒂固地進入許 多東海人的價值觀。原來這些直角天天都在考我們要抄捷 徑,破壞一點點環境讓個人賺一點點方便,還是要抵抗潮 流,堅持走那笨笨的「正路」。我在學校時候就看出這個教 育焦點了,也很感激這個平凡卻重要的練習題。東海的校園 提供很大的腦力激盪與休息空間,我所接觸過的每個建築物 都沒有見不得人的「後面」,每個細節都禁得起使用人仔細 地檢驗,持續地觀賞。他們不曾讓我像跑百米一般匆匆忙忙 地看過一次,就覺得看完了,可以不理他了。  做為藝術品,東海的景觀大多看起來沒什麼,卻令人想要 再重看一次,恐怕忽略了什麼重要的觀點。欣賞的人自然會 產生主動尋找的意念,而不會被動地等待接受刺激。我們自 然地繼續挖掘那一片初看平凡的天地,很怕因為看不出門道 而暴露無知。無形中就訓練出我們追求進步的態度與本事。 天天生活在其中,腦子裡並不需要承受太多的視覺壓力負 擔,可以保留不少體力與精神去注意別的事務。  我的住家帶有一些前面提過的東海味道。  學校的環境也讓我覺得個人很受尊重,充滿很多實質的與 精神的空間可以學習發揮。站在校園裡,常常覺得我是主 角,有這麼美麗大方又很含蓄的校園在陪襯我。我可以是這 份美景的重要成分,我有機會讓他更美或美不起來。這種「 我可以參與、可以有影響」的歸屬感在勞作教育的活動中更 有明顯的體會。同時,校園也讓我很放心地「不做什麼事, 為了下一步,先停留在這一步」。這樣的觀念現在仍是讓我 能夠在職場與生活中享受人生的重要基礎。  畢業後不久,內人模擬路思義教堂的造型作他母親的墓 園。再不久,那個會讓人想起東海教堂的墓竟成了台南基督 教公墓的標準。東海也成了我們思念母親的媒介。兩年前在 一個偶然迷路的情況下,看到在路竹有個墓地,竟然清一色 是路思義教堂形狀的墓。可見陳老師的作品所代表的東西是 多麼地被接受、歡迎。  內人與我一起營造的住家,每個都帶有一些前面提過的東 海味道。在我家,人是主角,房子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在 天天引導我家人的想像之際,絕不會與人搶鋒頭,是很受客 人及購屋者歡迎的地方。  我相信已經從東海學到一些「陳其寬」-把寬度展現出來 的道理。套用今年的台灣詞彙:陳其寬之道,在水扁,在連 戰,在處於恆久忍耐。水者柔軟,扁者低姿態,連戰意思是 持續不斷,經過恆久忍耐才寬得起來。  謝謝東海提供深度的「陳其寬」教育,讓我終身受用不 盡。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ccsun32.cc.ntu.edu.tw] [Login: **]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