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ccid 看板] 發信人: Diane Shen <[email protected]>, 看板: sccid 標 題: 【南方】反對高學費政策--問題與回答(98 教春反高學費行動聯盟) 發信站: (NEWS/INFO) National Sun Yat-San University (Mon Jun 8 02:21:52 1998) 轉信站: Zamenhof!server2.nccu!news.nctu!news.csie.nctu!news.civil.ncku!ccnews. 【編輯室】 《昨日各電子報寄出文章之標題》 @「傷痕地文印象」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中)(陳玉峰‧陳玉峰陳月霞電子報) 「南方」日前將首頁全面翻新,會將各社團每天寄出的 電子報標題、摘要 放在Homepage上,讀者可以到 http://www.south.nsysu.edu.tw 瀏覽文 章內容。如果想看舊文章,請點選「看電子報」。 【人文活動訊息】 淨海愛台灣 全國各地報到地點及時間 (6/7) 請至 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union.html 瀏覽 【今日文章】 反對高學費政策--問題與回答(98 教春反高學費行動聯盟) ※編輯室※ 最近「高學費政策」又引起大眾注目,各校學生的串連也陸續展開 。「南方」在此寄出「98 教春反高學費行動聯盟」說帖的一部份, 提供讀者作為參考。 「教育自由化」和「反高學費」兩個分別由教改人士和學運人士提出 的兩個訴求有其矛盾之處,但也都確實挑出目前教育制度潛在的問題 。希望藉由大眾的關心,能讓這些問題有更好的解決方法產生。 ※文章開始※ Q:高學費政策的原因是什麼? A:最直接的原因是政府對教育預算的緊縮。去年國民大會刪除了憲法對教科文 預算的保障條文;原本的條文中,保障教科文預算至少佔國家總預算的 15% 。 今年,政府果然在實質上縮減了 72 億元的整體教育預算。經費刪減之後,各式 各樣的教育怪象都出現了,或者積弊更深難以解決。例如各級學校的高學費,師 範畢業生的實習津貼只有幾千元,各級學校教師的教學設備沒有經費更新,各系 所的預算縮水(有的私立大學科系甚至一年只得到學校一萬元預算)。這些都是 政府不肯投資在教育上所造成的現象。   政府寧願去買戰機(例如前一陣子栽進臺灣海峽,一架要近 2,000 萬美金 的那一種),或者補貼財團企業,或者無力處理各式各樣匪夷所思的貪污、弊案 (例如層級牽涉到副總統的那一件),然後告訴社會大眾說:我們的國家沒有更 多的資源可以放在教育上面--這種話誰會相信? Q:為什麼你們主張「向財團企業課徵教育捐,專款專 用於各級學校」,而不主張「向企業界募款」? A:基本上,我們也不反對校方向外界募款(只不過募不到錢時不要把氣出在學 生身上、加收學生的學費就好;當然,如果要扣他們自己的薪水,或者扣教育部 長林清江、高教司長黃碧端的薪水以節省教育經費,我們也沒意見)。但是「向 財團課徵教育捐」比起「向企業募款」起碼有兩個優點:  (一)教育捐是一種專門用於教育經費的稅,財團有繳交的義務,卻沒有權力 指定使用的項目。但若是依賴財團企業給大學的捐款,那麼幾乎只有對財團企業 有利的項目才可能獲得捐款;而就長遠來說對整體社會有利的項目,像基礎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等,很可能因為與財團企業當下的利潤無關,因而無法獲得 捐款,因而欠缺應有的經費。這也是「自由競爭」、「市場機制萬能論」所沒辦 法解決的資本主義弊病。  (二)若我們主張向企業界募款,那麼也許部份名牌大學可以獲得一些捐助, 但是不那麼有名的大學,以及專科、高中職、義務教育的部份,是否能夠募得到 ?我們換個方法,如果政府向財團企業徵收教育捐,一方面政府不能把專門用於 教育的經費挪作他用,另一方面經費可以分配到各級學校,以及用於平衡教育資 源的城鄉差距,不會只補助高等教育。「向企業募款」等於是國家教育有一部份 要依賴財團企業主的良心,不太可靠了;而且政府又閃躲了應負的教育責任,而 把責任丟給學生和家長。 Q:雖然大學、研究所的學雜費高昂,但這也是個人選擇、個人投資啊,在進大 學、研究所之前,學生應該早有心理準備才對吧? A:如果說,受教育是一種個人的選擇、投資,那麼這種個人的「選擇、投資」 是站在平等的基礎上嗎?有人一毛錢也沒有,要靠助學貸款負債唸書,但也有人 卻是學費漲十倍也負擔得起,那算什麼公平的「選擇、投資」?難道「心理準備 」就可以去除這種不公平嗎? Q:若是如此,我們只要針對「清寒學生」補助就可以了,在現行制度的基礎上 擴大實施就可以了,何必向財團企業課徵教育捐?又何必讓有錢人家的小孩唸書 還享受低學費或免學費? A:「清寒學生」要如何界定?找村里長證明嗎?如果村里長是黑道(在臺灣極 有可能)要向學生或家長討人情怎麼辦?而且在臺灣,「貧窮線」的認定標準又 太過於嚴格。「清寒學生」的界定,本身還有爭議,不如直接向財團企業課教育 捐(例如課徵稅後盈餘的紅利稅),專款專用於各級學校的教育。   至於低或免學費,是否讓有錢人家小孩佔了便宜一事,是不至於發生的。因 為我們的主張,其實是向有錢人家小孩的家長課稅,卻能使社會整體的公民、勞 動力養成的水準大大提高。   向財團課徵教育捐,直接創造低學費、高品質的就學環境,也可以避免學生 在經濟上依賴家庭,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而這也是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大學、 專科、研究所學生)所熱切希望的。 Q:根據高教司長黃碧端的說法,到處可以看到手拿大哥大或常常出國旅遊的大 學生啊!為什麼大學生還出來反高學費,要求更多的社會資源? A:黃司長很顯然對於大學生並不了解,「到處」是指那裡呢?火星嗎?雖然有 少數大學生的確很有錢,但也不能預設所有大學生都有錢。更何況有些大學生花 錢如流水,只不過是說明現在的學費太高,使得大學的成份越來越不民主,越來 越排斥窮人!   事實上教育資源的不平等,早已存在於大學之外的各級學校,以及城鄉差距 。唯有向財團企業課徵教育捐,才能有效解決,使教育經費充裕。 Q:有的人一輩子也唸不了大學,是否應該用這些人的稅金去支持未來收入較好 的大學生?連高教司長黃碧端、「經濟學家」高希均也都這麼質疑呢。 A:我們並不希望社會大眾以任何形式,再多負擔教育費用,不管她∕他能不能 唸大學(或專科、高中職),因為臺灣社會的受雇者繳的稅,已經佔國家稅收的 86% ,實在不應該再讓社會大眾多負擔了。而那些「使用」各級學校畢業生的 財團企業卻白佔了便宜,比起受雇者來說,財團企業很少透過繳稅的方式,投注 資源於教育經費上。所以,我們認為不應再向社會大眾課額外的稅,而是向財團 企業課徵教育捐,專款專用於各級學校教育。   如果政府要搞一個複雜的稅制,讓家裡沒有人唸大學的家庭少繳政府補助大 學的稅,家裡沒有人念專科的少繳補助專科的稅……以此類推,那就看政府是否 玩得出這種複雜的稅制遊戲了。 Q:許多大學生一學期不曾上過圖書館或善加利用校內其他資源,只不過是浪費 家裡及納稅人的錢罷了!學生怎麼不先反省自己呢? A:大學生打工情形非常普遍,很大原因來自於高學費。為了減輕家中負擔,許 多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怎麼會有時間好好使用資源,甚至還影響其上課品質 。   更何況,許多學校圖書館的設備不良,使學生連完成本科的作業都有問題。 造成圖書館資源不足的原因,不就是因為教育部給的經費太少嗎?   事實上,學習態度跟教學內容品質有極高的關聯,與高學費並無直接的關係 。我們應該針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以及學校的教學資源作檢討才對。若學費越高 學生的學習態度越好,那麼各大學每學期收費 1,000 萬,我們大學的學習風氣 就可以超越耶魯、哈佛了。 Q:教育部的政策是隨著教育部長的更換而轉彎嗎? A:前任部長吳京「三年不漲價」的承諾猶言在耳,新上任的部長林清江卻要調 漲學費,對於學生及社會的質疑,卻從未正面回應,試問部長真能了解一般市井 小民認為的「合理學費」嗎?身為執政者,身兼辦教育的重責大任,更是應該信 守諾言「三年不漲價」,對於學雜費等有關政策應公正、公開檢討制定。   而且,行政院長蕭萬長去年在國民大會刪除教科文預算下限時,為平息民怨 也承諾了教育預算只會多不會少,今年依然比去年少了 72 億元。官員們不守承 諾時,什麼理由都有,甚至於不用任何理由。吳京下臺只個藉口罷了。 Q:教育部為何老是拿我們的學費與美國比較,而絕口不提歐洲的免學費政策? A:歐洲的先進國家是把教育視為培養社會公民和優秀勞動力的重要關鍵,為國 家和未來即將大量使用這些勞動力的大企業的責任,政府皆以大量比例的預算和 向財團徵稅的方式全力支持,而不是將此重擔轉嫁到還未真正進入就業市場的學 生的身上,因此他們的學校教育從幼稚園到研究所皆完全免學費。教育部說,臺 灣現在的學費是介於美國式的高學費和歐洲式的免學費之間,是「合理學費」;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漲了吧。如果再漲下去,就會像美國一樣了。   在美國養小孩、讓小孩唸書是多貴呢?根據 1998 年 3 月 23 日的《美國 新聞周刊與世界報導》指出,在美國培養一個小孩自出生到公立大學畢業約將花 費 145 萬美金(合約 5,000 萬臺幣),相同的情形在臺灣保守估計也要約八百 多萬元,且還不斷在快速增長中,我們要的是這樣的學費政策嗎? Q:今天大學生站出來反對高學費,是和中等、基層教育搶奪教育資源嗎? A:我們知道,不只是高等教育,私立高中職五專和基層教育同樣也面臨高學費 和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但我們今天面對問題的態度不應是在那兒討論高教和初 教那一項比較可憐,可以有資格分得教育部施捨的補助,而是應該一起有尊嚴地 站出來,向政府爭取教育預算的擴大,或者減少不當浪費。   有些人說(通常不是在大學生面前說),大學生反對高學費是在向其他人搶 奪教育資源;這種說法背後所隱藏的預設是國家不願意在花錢在教育預算上。我 們的政府有錢花好幾百億去買美國即將淘汰且會墜機在臺灣海峽的 F-16 ,有錢 去完讓高官政要貪污舞弊,卻說沒錢作教育。而大企業財團口口聲聲說要提高人 力素質、提升產業競爭力,但高學費政策卻將其人力成本轉嫁到受雇者身上。因 此我們要求公開檢討各級學校學雜費政策,向財團課徵教育捐,專款專用於補助 各級學校。 ========================================================================= 訂閱方法:mail [email protected],subject:subscribe, 以下空白寄出即可。 退定方法:mail [email protected],subject:unsubscribe Homepage -- http://www.south.nsysu.edu.tw/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 亦可由智邦生活館 http://www.acclife.com.tw 訂閱「南方」所有網路通訊 專業人文BBS:bbs2.nsysu.edu.tw,南方轉信 news group:tw.bbs.soc.sccid 感謝 Ficnet 大眾網路(http://www.ficnet.net.tw)贊助「南方」帳號和專線 系統會自動刪除一直收到退信的帳號,如果您突然收不到電子報,請重新訂閱。 ========================================================================= -- Origin: 柴門霍夫 IPA.DormC.nccu.edu.tw (140.119.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