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politics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浪跡天涯), 看板: politics 標 題: 八掌溪周年系列/2147億整治了哪裡?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Sun Jul 22 19:52:31 2001) 轉信站: NCKU!ccnews.ncku!news.ccns.ncku!news.nsysu!News.Math.NCTU!news.cs.nthu 八掌溪周年系列/ 2147億整治了哪裡? 【記者卓亞雄/專題報導】 時光流逝,八掌溪事件一年了,記者重返事件八掌溪中游、鄰近吳鳳橋的現場; 四名工人罹難處的固床工程已告一段落,被刷深成峽谷的河谷泥沙似乎開始回淤, 但是從已懸在半空原來八掌溪堤防來看,刷深的河床似乎改善的極其有限,洪水來了, 下游的嘉義縣市還是有相當大的危險。工人罹難的現場往上溯一、兩百公尺, 是自八掌溪取水、供應嘉義地區民眾飲用水的仁義潭取水口,自來水公司放置了許多 六角槽形、菱形、肉粽形等不同形貌的消波塊,據說是放水時衝出的水柱能量太高, 消波塊有消能、保護河岸的作用,不同的形狀表示不同的包商,在河道有著恐怖的 利益平衡。 四名罹難工人為什麼會被困在那個地方?官方的回答是「做固床工程啊」,中華民國 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陳板率先提出質疑,四名工人所在的位置是方形跌水工程的正中 間,臨危時站在固床工程的水泥塊上,可能隔不上一公尺,就因跌水工程造成的河道 落差,水流自然形成瀑布,只要腳一失了重心,立刻被瀑布衝到下游,絕對是死路一條。 為什麼要做這個固床工程?不做,四名工人就不會到河床上,不就不會罹難?陳板 往下追,赫然發現一筆高達二一四七億七八六七萬元的開支,是前台灣省政府編列 從八十三年度到八十八年度的「防洪排水及水土保持」計畫經費,陳板發現八掌溪的 固床工程正是這個計畫的一部分;在這個計畫下,全台灣的河川藉「整治」之名, 全面的水泥化、溝渠化,不但帶給河川空前的浩劫,且遺留下難補救的後果。 小小澎湖 71個漁港 很多港看不到漁船停靠,卻擺了一堆消波塊。 「二一四七餘億」代表的只是政策錯誤嗎?很多人不這麼認為,從太多的河川水泥化現場 ,沒法不讓人質疑對特定對象的利益輸送才是目的。不然,為什麼沒有多少鄉民的蘭嶼, 一條無名野溪徹底的拿水泥包覆起來;綠島公館村海邊建了幾百公尺的海堤,鄰近竟然 只有兩座無主墳墓,根本無人居住;澎湖的設籍人口長年在十萬上下,常住人口則遠低於 此數,但是澎湖竟然有為數多達七十一個漁港,甚至有一個漁村有三個漁港,很多港經常 看不到有漁船泊靠,可是只要有漁港,就得建突堤防波,突堤的兩邊就得丟一大堆消波 塊去保護海堤,老家在澎湖的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很清楚的知道七十一個漁港代表什麼意 義,而七美鄉一個無人島,竟然拿消波塊整個包了一圈。 台灣本島 都在固床 區域排水進度,就等於「水泥化」進度。 離島尚且如此,台灣本島就更不用說了;不但中央負責的主要河川大量施做固床工程, 不止堤防是亮光光的水泥,連河床都大面積的以水泥槽塊覆蓋;縣市政府主管的次要 河川及普通河川,一直擔任區域排水的要角,過去河川整治的經費由省府撥下,必須 專款專用,而工程設計則由水利規劃試驗所指導,幾乎所有的整治,都是築堤防、截彎 取直和溝渠化;高雄縣政府建制有全台唯一的水利局,鍾永豐局長回答記者「區域排水 進度怎麼樣」的問題時,以一句反問「你說水泥化嗎?」充分反映出河川的現況。 而事實上,圈子裡面經常稱水利規劃試驗所為「堤防研究所」,不難理解台灣河川 大量水泥化的現況。河床如此,下游出海口更容易鬧水患的地區,當然水泥化的海堤、 消波塊已是必然的設施。괊 雖然「二一四七餘億」帶來台灣河川全面水泥化的浩劫,但是要調出「防洪排水及 水土保持」六年計畫的原件還真難。末代水利處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不知道 有這樣一個兩千多億的案子,他認為即使有,台北防洪工程大概要吃掉一半,其他 的河川整治還是要透過預算程序來辦理;前省議員宋艾克雖然知道北海岸有海砂治 理的荒唐案子,但也沒聽過河川整治六年計畫這回事;八十六年退休的省水利局長 謝瑞麟倒是聽過這個六年計畫,但他說那只是初擬的東西,至於為什麼是八十八年 計畫完成?謝局長的答覆是:「要選總統啦」。 不該做嗎?沒有選擇 民意不要綠要水泥,造價又比生態工法便宜。 撇開「二一四七餘億」這個神秘案子真相的探究,重回八掌溪現場,八掌溪該不該 做固床工程?李鴻源的答覆是:「你問李處長,李處長沒有答案;你要是問李教授 ,李教授有很多意見。」李鴻源說,水利處的立場是一定要做,下游幾百萬人的 安全當然優先,八十七年六月才重建完成跨八掌溪的心上橋,一年不到,就因 八掌溪的水刷深河道而橋基掏空裸露,能夠不做嗎?確實是的,心上橋的現場, 嘉義縣政府在橋面上堆了兩個大土堆,禁止所有車輛通行,誰也不知道橋什麼時候 會被沖掉。 李處長說,八掌溪是條源自阿里山非常穩定的自然河川,壞就壞在她的砂石條件太好, 加上又是北港溪以南唯一的砂石源,所以六十年代台灣快速發展、大興土木的時候, 八掌溪上游被大量的採走砂石;少了砂石的河床,等於是被剝掉了保護層,而台灣 的河川本來落差就大,上游的流水沖下來少了砂石摩擦的消能、減速,就一路奔騰 而下,河床豈止是往下刷深了幾十公尺,甚至河道還被切割出隘口,過去的堤防 現在懸得半天高,「還會再升高」。 站在處長的立場,李鴻源說,沒有不做固床工程的理由,必須以水泥固床工程、 跌水工程,讓已刷深的河道人工作出原來的緩和曲線,減緩水流流速,也就控制住持 續刷深的現象,下游安全的考慮,雖然環保團體多次抗議河川水泥化,即使要固床 也該以生態工法,但他沒有別的選擇。 回到教授的身分,李鴻源很清楚這些固床工程其實只是階段性策略,沒有太大的意義, 「只要人離開,讓八掌溪回到原來的自然環境,她自己會有平衡機制,二十年後一定 會重新穩定。」稍早水利局時代任局長的謝瑞麟說,即使以生態工法來整治河川 也沒有什麼道理,在自然條件下河川才會安全。 「不談八掌溪,為什麼其他的河川全也水泥化、溝渠化?海邊要丟那麼多消波塊?」 李鴻源以三個層面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是認知差距,李鴻源非常同意新流行的生態 工法,但是常受水患之苦的地方民眾不這麼想,他們認為一定要厚厚實實的水泥堤防 才安全,「為什麼你們台北堤防蓋那麼厚,水泥光光亮,我們卻要做土堤,難道我們 是三等國民?」第五河川橘洪勝榮局長過去作鹿寮坑溪整治時有一段以生態工法, 綠化的不錯,沒想到民眾來抗議這樣不安全,「要綠幹什麼,每天作田還不夠綠啊, 水泥堤防才安全。」 第二是造價的考慮,李鴻源說,一公尺的水泥堤防大概單價不會超過十五萬元,可是 要以高標準的生態工法施做,由於需大量人工及本土選材,即使不必拉高到日本超級 堤防的標準,一公尺也要個百萬元經費,「我們沒有這個財力」,李鴻源說。有限的 財源只能先照顧最急迫的安全,至於美觀,只好再說了。 河川、海岸線為什麼丟那麼多消波塊?現況下丟消波塊的單位相當多,前述仁義潭取 水口的消波塊是水公司丟的,很難看的花東公路沿線消波塊是公路局丟的,漁港突堤 部分則是漁業單位丟的,這些屬於各單位權屬,可能各有一套說詞,李鴻源無意對 這些單位的行為給予合理化解釋,但也認為生態工法有它的侷限,至少海岸線需面 對好幾層樓的浪頭,不要水泥工法還挺不住。 八掌溪事件一年過去了,很遺憾的,除了政府緊急應變體系有過短暫檢討,事件 暴露出關切每個國人生活福祉、環境永續的河川整治問題,竟然一年來也無人聞問 ,甚至連曾有過「二一四七餘億」的神秘支出也不為國人關心,台灣只有一個, 要再承受什麼樣的苦痛大家才會覺醒? 【2001/07/22 聯合報】 -- ※ Origin: 楓橋驛站<bbs.cs.nthu.edu.tw> ◆ From: thccy11.Oz.n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