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發信人: Spiggy (史耀前), 信區: tkclub_13 標 題: [轉貼] 兩個大地震 同一種心態 發信站: 淡江統計光明頂 (Thu Feb 1 14:39:30 2001), 轉信 轉載按: 我從中國時報轉載過來經過整理成一篇的這兩篇文章, 論點其實頗讓人深思。也許跟「登山社」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但我相信愛山的孩子也是愛這塊土地的孩子,在這段政治經濟 風風雨雨的時候,這些發人深省的文章,也許可以提供我們更 多不同的思考方向吧! 小朱 於 上班時摸魚的證據... :P 兩個大地震同一種心態 2001.01.30  中國時報 ⊙胡晴舫 「在印度,最容易也最必要的觀察方式,就是忽略最顯而易見的。」 著名印裔作家奈波曾經寫道,不然,一個人將被這些顯而易見的現象淹沒,而對 人性、對社會、對世界失去理解的信心。上星期在印巴邊界上古茶拉底省發生的 大地震,又是一樁最顯而易見的典型。所謂顯而易見的,當然,指的就是印度長 久以來所承受的苦難。就好像貧窮造成的苦痛還不夠巨大,這塊次大陸現在還得 遭受猛烈地震的襲擊,瞬間,約二萬生命便消失無跡。一件接一件顯而易見的苦 難,禁不住讓人懷疑印度還能忍受多久。  對外人來說,古茶拉底省這個名字意義不大。但是,對印度人來說,古茶拉底 省不僅僅是一塊寫滿悠久歷史的土地,在這裡,處處尋見古堡和堡壘矗立在乾燥 貧瘠的紅色土壤之上,迎風默默抵受時光的侵蝕;這個省份更是大多數現今印度 企業家的出身地。幾個世紀以來,古茶拉底省的子民絡繹不絕地離鄉,去到如孟 買、加爾各答等商業大都市打拚,成為成功的商人、著名的貿易商,終致撐起了 現代印度經濟的半邊天。許多從古茶拉底省出來的企業家在事業成功之後,也紛 紛回鄉從事建設,以回饋鄉親。譬如,相當於台灣台塑集團的阿巴尼石化集團, 就在當地從事大手筆的投資建設。地震發生後,最受到關注的事之一,即是這些 工業投資計畫是否因此受挫,所幸,並無任何重大影響。  出生於千里達島的印裔奈波,觀看印度的目光是一個局外人,也同時是一個局 內人。時常,他在他書裡提出來的疑問,也是所有去過印度的人的疑惑,包括著 名的法國人類學者李維史特勞斯;在地震之後,又禁不住讓人想起這個問題:印 度人究竟如何能忍受這一切?他們怎麼能忍受這些貧窮、這些災難、這些幾近不 合常理的生活狀態?  曾幾何時,這個疑問也漸漸成為台灣人開始問自己的一個問題。當然,印度的 生活水平跟台灣是不能相比的。台灣人的平均個人生活所得是印度人的三十倍。 但是,面對的一些社會議題卻是類似的。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民眾長期以來對 改善現況的期待持續落空,因而,不得不集體發展出一種消化沮喪情緒的社會能 力;以及,對緩慢改革卻始終不得要領的政治當局,具有某種程度的不信任感。  印度跟台灣一樣注重高科技工業,他們最主要發展軟體,而我們製造硬體。同 時,台灣和印度也都在政治上似乎前進了幾步,展露改革曙光,卻都出自某種不 明原因地,立刻倒退了一兩步。兩個社會都在政治體制改革、權力替換之際突然 間失去了方向感,紛紛擾擾,爭執不休,無法形成一個明確的集體共識。而兩個 社會也都只在全國性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是九二一大地震),才能暫時拋除歧 見,像一個大家庭般凝聚在一起。  但是,一旦悲劇發生時的驚嚇感隨時間淡化,日子似乎又能過下去時,我們很 快就恢復到原本自私自利、充滿排他性的競爭意識,在各種議題上互不相讓,互 不對話。我們立刻又活回那個「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的封閉狀態,凡事只 有一個「我」字,將黨派族群與個人的利益置於社會整體幸福之前。  必得要一個心態非常不健康的社會,才會只有在大災難發生時人人才願意擺開 私利,尊重其他人的生存權益。令人氣餒的是,這似乎是台灣目前面臨的社會狀 況。因為這次大地震,印度社會裡,一向爭鬥嚴重的各個宗教政治團體終於能放 下自身利益與意識形態包袱,為解決古茶拉底省的災況而努力。難道,台灣社會 還要再等待另一次世紀大地震?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印度與台灣 兩條國家發展道路 2001.02.01  中國時報 ⊙郭盛哲 在一月三十號的時論廣場,胡晴舫女士的「兩個大地震 同一種心態」 一文,一針見血的指出印度與台灣社會的根本雷同性,遇到大災難才會團結在一起 ,一旦時間淡化後,又恢復到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死活的封閉狀態。  更深層的問題是,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這兩個文化不同的社會,卻呈現如此類似 的人際關係運作方式?關於印度社會,胡女士一文未提及一個極重要的歷史因素: 印度是極少數在工業化之前便實施民主政治的國家。如果我們問一般人或學生(我 自己也作過實驗),印度的政治體制是什麼樣的形式?得到的多半是專制、獨裁、 白色恐怖之類的回答。這樣的回答並不意外,因為經驗告訴我們,經濟上的貧窮多 半與政治上的不民主、不自由連繫在一起,富裕則與民主開放相連結。而印度仍是 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也難怪有這樣的錯誤印象。  剛好與一般人印象相反,實際上的印度卻是實施相當廣泛與徹底的民主政治。早 在工業化之前,便已經例行舉行各種公職人員競選,人民也視投票為理所當然,政 府架構與法律也與西方民主國家如出一轍。理由不難想像,這是英國殖民印度所留 下來的結果。英國殖民印度,在經濟上極盡剝削,未能幫助其工業化,倒是政治上 意外的留下了西方的民主制度。早期印度的菁英份子、知識份子,若是喝過洋墨水 ,絕大多數都是留學英國,早已熟知英國的民主政治運作,當中當然也包括印度聖 雄甘地,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自然是印度師法的對象。印度獨立之後,政治一 切運作的方式,均徹底模仿英國。  但是民主政治的先行建立,並未能幫助印度邁向全面的工業化,僅能達到部份的 成功,例如重工業與航太科技,對一般民生經濟卻沒什麼幫助。民主政治只是建立 了一個無能與軟弱的政府,帶來更多的無效率、貪污、特權,也沒能解決以宗教狂 熱為基礎的暴力行為,幾位甘地家族的政治領袖均死於殘酷的暴力。經濟上更是民 生凋敝,貧富不均,大多數人仍生活在極度的貧窮當中。  台灣則是走了另一條路,也是一般人較熟悉的一條路:先進行工業化,再逐步實 施民主政治。台灣同樣受到外國殖民,日本當然在經濟上也是極盡剝削台灣,但戰 後卻意外的留下了某種程度的工業基礎(儘管這個說法是極具爭議性的),在大陸 轉移過來的國民黨政權的全面接收下,台灣正好搭上了戰後西方經濟復甦與發展的 列車,全力進行工業化與經濟發展,獲得驚人的成長,幸運的擺脫了貧窮國家之列。  但先行工業化卻帶來極為龐大的政治與社會代價。政治參與機會薄弱、人權受到 迫害、言論自由受到箝制,最糟的是,一個普遍存在西方社會,跳出家庭範疇的社 會連結與公民力量,在台灣付之闕如,僅剩以家庭或宗族為基礎的狹隘社會互動。 當政治解放的時機來臨,社會的假象穩定就像洪水猛獸般的決堤,整個社會立即陷 入極度的動盪不安,表面上,民主自由似乎獲得實踐,但其實依舊是建立在薄弱的 舊社會基礎上。黑金趁機崛起,日益壯大,法治完全奈何不了它。各級民意機構儼 然成為追逐私人利益與特權的最佳掩護所。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早已蕩然無存,社會 的運作回復到叢林法則,大欺小、強欺弱、富欺貧,升斗小民所能做的只是追逐虛 幻的金錢遊戲與從事令人咋舌的炫耀性消費。權力的大小與財富的多寡成為社會成 功評價的唯一標準,也是至高無上的追求目標。  這一切均導因於台灣社會未能超越直向連結的家族,沒有發展出一個橫向連結的 公民社會機制,在劇烈的社會變遷下,整個社會陷入一個無法治、無秩序的真空狀 態。台灣社會就像一個缺乏靈魂的空殼子,外在空有民主自由的國王新衣,內心卻 剩的什麼都沒有。  印度與台灣正好代表兩條國家發展的道路,過程與結果不盡相同,但代價同樣龐 大、教訓同樣深刻,都是缺乏一個有效的公民社會制衡機制。儘管台灣正走向一條 錯誤的道路上,所幸,歷史的發展並非是直線的,殘破的民主制度仍給台灣最後一 絲的選擇機會。現在,剩下的問題是,時間是否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們是否還有時 間等待做出選擇? (作者為政治作戰學校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 ------------------------------------------------------------------------- 【 把 . 心 . 打 . 開 天 . 馬 . 上 . 就 . 會 . 亮 . 了 】 蛋漿大鞋 統計系光明頂 史耀前 [email protected] ※ 來源:‧淡江統計光明頂 bbs.stat.tku.edu.tw‧[FROM: 203.66.186.251] ※ Origin: 成大土木大地雕塑家 telnet://bbs.civil.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