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沒錯,我又要寫論文了。正式論文不喜歡寫,雜牌論文倒寫一堆,對於學術地位和賺 錢一點幫助也沒有,可是就是忍不住想寫。應該有「社團心理學」的學位吧?那我學分也 修到爆了,已經到達「靈修」的層次…… 同樣的問題每年都在上演:怎麼開隊,最後留下來的人總是那麼少;真正想衝、敢衝 ,甚至願意嘗試一考再考幹部、嚮導的人越來越少。根本的原因,可能跟現在社會裡,願 意「付出」、「嘗試」、「負責」的風氣越來越低有關,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不敢當的 時代」,大家都在追求自性快活的生活,越少付出越符合這個宗旨。而爬山,正與這股風 氣相反,幹部、嚮導要的是有擔當、有氣魄的人,但是二十多年前連環泡方芳飾演青年的 那句名台詞:「我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爸爸,我回來了!」似乎已經被我們的 社會隱藏很久了,以致於遺忘。 也許我的感覺不一定正確,但是各大學的登山社,要像成大這樣到九十六年夏天還維 持這麼多傳統的,應該沒幾個了。很久沒回去了,可是從版上的文章,還是可以體察到你 們還堅守著很多傳統沒有放棄。十八歲~二十五歲,正是心浮氣躁、血氣方剛、最沒耐性 只想玩的時候,成大山協是個最不識時務的社團,它雖然帶大學生玩,卻也同時要求大學 生邊玩邊學著負責、邊學著長大,它壓縮了「傳承」這種偉大的責任為一年~四年,所以 登山社的人都玩得很瘋狂,卻也玩得很累。 認真玩這個老社團的人,其實跟雙修登山系沒有兩樣,而且它的學分比正常系所的大 學學位更不好拿,因為它集專業、愛情、社團於一身,一次修的是三倍的學分,外加你自 己原本正常的電機、化工、醫學、中文、歷史、外文、會計…。它要你學煮飯、組織、記 帳、招生、生火、砍柴、探勘、游泳、架繩、隊會、照相、看鳥、認植物、請人演講、讀 書會、閉關考研究所、認識男女朋友、喝喜酒、跟老人對話、跟小朋友胡謅…。 認真玩過這個社團的人,在大學畢業或研究所畢業之後,會發現他人生的某部分已經 走完了,有點玄,指的是心理上的某些部分,比沒玩過登山社的人,就是心智成熟的多, 就是辦事能力、應變速度成熟的多;而這些,當年在學校登山社當辛苦的工作組時,邊抱 怨邊去向學校借場地時,又哪裡想的到這麼遠? 目前成大山協的OB應有三、四百人,我聽過的幾十人,大多都活得很不錯,也都樂觀 而態度積極(人生觀部分),工作也都盡力。當過嚮導的,在社會上的成就也都不低,前 景看好,自顧有餘。 最重要的是,成大山協僻處南疆,保留了人親土親的血性,登山社又像某種幫派組織 具有濃厚的認同感,畢業兩三年內都還有這種習氣存留在身上。不過,大學的登山社絕對 是正派的幫派組織,跟一般的幫派印象完全沾不上邊。四~三年前的成大山協存廢討論時 期,一群熱血OB突然出現,捐錢、出力的景象,讓人至今無法忘懷;當時我自己年紀還小 可是被他們流露真性情的表現而由衷感動,到現在都無法像一般學生一樣,畢了業就對大 學沒啥感情了。 成大山協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一個「真」字吧?因為是學生,所以真,因為大家都講 自己相信的話,直來直往毫不忌諱,所以真;因為在山上吃喝睡都在一起,假也假不了, 所以真;因為兩、三年都生活、處理社團工作在一起,裝假會很累也瞞不過人,所以真。 真久了,自己也習慣這樣,懶得假了,所以回到世俗之後,就顯得爬山的人較一般大眾孤 僻,很有個性,自成一種價值觀,不是不合群,只是不會輕易被世俗帶著走。 打的太多了,就此打住,好像有點偏離原來想說的主軸,但原來想說啥,其實自己也 有點抓不住了。不過混社團也不要混的太深,不然年紀輕輕,所有人生體驗已經體驗完大 半,變成無欲無求的清教徒,無喜無怒的老和尚,也不是一件好事。 成大山協小熊隊91級小胖妹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59-105-118-90.adsl.d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