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灣的冬山] 台灣的冬山,指冬季(12月上中旬-3月上旬)出現下雪或結冰的山區,包括﹕ (1)大部份3000m以上的高山,基本上每年都會下雪或結冰。 (2)少部份2000m的山,例如太平山、北插天山,幾乎每年都會下雪、或結冰、或有霧淞。 (3)有些北部1000m的山,例如七星山、大屯山,3-5年有一次下雪或結冰。 (4)最極端的例子是接近平地的松羅村(海拔200m左右)也曾下雪,可能30年一次。 以下主要針對3000m以上的高山來討論,每年會下雪、積雪、結冰。 [天氣] 大致上北部高山,5天中有3.5天(南湖約4天、雪山約3天)是壞天氣,南部高山(玉山山區) ,5天中有1.5天是壞天氣,所以北部高山下雪較多,而南部高山下雪較少。如果是一般的 壞天氣,白天間斷下小雨、冰雹、小雪,晚上則間斷下小雪,而如果是冷鋒過境,則白天 晚上都會下雪,甚至出現暴風雪。 氣溫—3400m左右的高度,白天約0~+3度,夜裏約為-3度。寒流來時,氣溫會降5~7度左右 ,達到-10度,而玉山頂的極端溫度約-18度。 風--有別於低海拔的東北季風,3300m以上高山,冬季有強的西風,風速為每秒大於5公尺 。據以往的經驗,夜晚的風似乎比白天強。這個西風是環球西風(也稱為噴射氣流)的一部 份,可以讓熱氣球環繞地球一圈、讓聖母峰頂吹起雪煙、讓飛機由西往東飛比由東往西飛 較省時。夏天時,西風在高空吹(5000m以上,各緯度不同),冬天時,西風會降低海拔, 低緣可至3500m左右。 [下雪] 氣溫要低、且有水氣,才會下雪。若只是氣溫低於0度,但缺乏水氣,則好天氣時,溪水 會結冰瀑、而湖水會結冰面,若是有霧的天氣,則會到處結霧淞(例如樹枝上的冰)。 台灣高山主要降雪原因是冷峰過境,通常冷氣團南下時,其前鋒(冷鋒)會帶來壞天氣,降 下雨雪,之後天氣轉好,氣溫降低,可能降至寒流程度(台灣北部平地氣溫低於+10度,而 3400m高山低於-6度)。冷鋒會帶來可觀的降雪,一場雪可增厚10-30公分,而若下大雪時 ,一天一夜可以下60公分厚。 下雪季節,常由12月中旬開始,持續至3月上旬,有時也會到4月初。(極端的例子是10月 就開始下雪,持續到隔年5月)。 [積雪] 隨著一場一場下雪,雪逐漸越積越厚,積雪較多的時間是一月中旬至二月下旬(其中以二 月中旬最多),這段時間雪線大致維持在3100m-3200m之間(差不多就是森林與草坡的交界 處或稍高一點),不過雪線高度會隨著山區而有不同、以及隨著南坡或北坡而有些差異。 積雪量與山區有關,大致上是北部多於南部,次序大致如下﹕ (1)南湖、雪山(積雪最深處,常是80公分以上,極端的案例約200公分) (2)玉山、奇萊 (3)合歡 (4)秀馬、三叉、向陽、關山等 積雪量也與地形有關,以可以收集滾落或被風吹落的雪的坡底或溝底最多(厚度經常大於 80公分),而山頂有強風、且被太陽曬到,積雪較少(一般來說厚度少於50公分)。 積雪也會受熱融化,在南湖圈谷底部的平坦地,於高溫(+5度左右)大太陽下,一天可以融 化5~7公分雪,相當快速。所以積雪量與山的坡面方位也大有關係,以曬不到太陽的北坡 積雪最多,東坡其次,(例如﹕雪山東北向冰斗、南湖大山東坡與主東鞍交接處、中央尖 山北向劍溝、玉山北壁各條雪溝底部等,是台灣高山積雪最厚的地區),再來是西坡,而 南坡因太陽照射最多,雪易融化,積雪最少。 [冰雪的樣貌] (天空中) 天空中的水氣處在低於0度的環境,就會凝結為雪粒。雪為六角對稱結晶顆粒,大略呈樹 枝狀成長,有許多空隙,外觀有點像扁六邊形。雪的結晶與當時的溫度與溼度有關,據說 沒有兩個雪粒是一模一樣的。雪粒表現有大有小,一般常見到的是小雪粒(小於2mm),而 下大雪時有大雪粒(可以達15mm),小雪粒就像細沙,只不過雪粒的比重小,會飄然而下, 而大雪粒就像羽絨毛,也是飄然而下。可以用手掌接住飄下的雪來觀察。 有時會有冰雹(夏天也會有),是大氣對流旺盛的結果。冰雹是白色的顆粒,大小約 2mm-5mm,是實心的,就像小珠子一樣,砸到物體會噹噹作響。曾經於一月底的夜晚,在 大霸尖山的九九山莊遇到一場大冰雹(也混著雨與雪),如槍林彈雨般砸在鐵皮屋頂,約三 個小時裏,下了約10公分厚的珠子冰雹。 [冰雪的樣貌] (地面上) 剛下的雪是蓬鬆狀堆積,表現為鬆雪﹔然後因(下層)被重力壓緊、(上層)被風吹壓、(上 層)受熱融雪再結凍等影響,而變得較密實,成為硬雪﹔如果融化成水後再結凍,則會直 接凍成冰,表現為冰面、冰瀑。(另外,山徑上受人踩踏的雪,也易便成硬雪或冰,在清 晨很滑,對人的行進構成障礙。) 地面的雪粒會受風吹的影響,而出現移動,使得(a)雪面出現波紋,(b)稜線出現雪庇(雪 簷),(c)崖壁出現雪瀑。其中(b)是稜線上,風從一側(西側)吹過來,將雪粒颳過稜線, 在背風側(東側)迴旋凝聚,形成懸出的雪庇。曾在雪山往雪山北峰的稜線,看到懸捲出60 公分的大雪庇,且有上下兩層雪庇。而(c)出現在陡溝的下方崖壁,當正在下大雪,或剛 下完大雪、但接著有大風颳起時,溝中的雪粒便如瀑布般落下。曾經在玉山北壁1號溝底 部,看到壯麗的、飄動的雪瀑。 由雪轉為冰的比例,各山區不太一樣,南部的高山(玉山山區)因為晴朗天氣較多,日夜溫 差大,白天溫度高於0度,利於雪融化,夜晚溫度遠低於0度,有利於雪水結為冰,所以南 部高山較常見到冰,而北部高山天氣常不好,一方面雪較不易融化,另一方面又持續下新 雪補充,所以較少見到冰。結冰常出現在雪溝或雪坡有露岩落差的地方,呈現為冰瀑,這 是因為落差處較陡,下雪時不易積雪,所以雪少,但天氣好時,上方雪坡的雪融化後,會 有水滴流下,在夜晚低溫時凍成冰瀑。較顯著的冰瀑有﹕ (a)玉山主峰北壁多條雪溝落差處、玉山東峰北壁下方。 (b)雪山黑森林的一片冰瀑 (c)南湖下圈谷下方的南湖溪邊 (d)中央尖劍溝3200m側邊,有一道35m高的壯觀冰瀑。 (e)合歡山武嶺與松雪樓之間公路旁 (*)大霸尖山西北壁,有約5m長的懸冰柱,冰柱的底端是尖的,當走過冰柱下方時(在此地 上常有結冰),很怕被突然落下的尖冰柱刺到。 冰雪樣貌還有(a)湖水結凍成冰面、(b)水氣結凍成霧淞。(a)湖水或溪潭結冰,就會出現 冰面,冰面是從湖的邊緣往中間結凍過去。曾經在能高古道旁的天池,遇到池水結出一層 平滑的厚冰,人可以站在冰上照相。(b)溫度低於0度,且有霧氣時,霧被風帶到樹枝等物 體表面,便會凝結成粉冰般的霧淞,霧淞會在向風側而不是背風側成長,可以長至20公分 長。曾經在審馬陣山往南湖北山的山坡,看到樹都結滿霧淞,但地面卻沒有積雪,呈現一 片白色的冰樹站在黃色的草坡上,有點怪的美妙畫面。 [雪地活動] (1)賞雪景 (2)打雪仗、滾雪球 (3)堆雪人、雕冰 (4)雪地露營、搭建雪屋 (5)滑雪、溜冰 (6)攀登雪峰、冰瀑 (*)觀測氣象(玉山)—用小鋤頭砍雪階,並鋪石片或砂石來防滑,以穿越雪地。 (*)動物活動—雪地有鳥類、黃鼠狼、山羊等動物活動,有時可見到牠們的腳印。 [冬攀路線] 以下粗略整理高山冬攀路線,以阿爾卑斯冰雪岩路線難度標準來標示。 攀登難度 冰雪坡度 爬岩肢體難度 1. F(簡單) <35 2. PD(有點難) 35~45 5.0-5.2 3. AD(有些難) 40~55 5.3-5.6 4. D(難) 50~70 5.7-5.9 5. TD(很難) 65~80 5.10a-5.10b 6. ED(極難) 80~90 5.10c-5.11c or aid (關於冬攀時機﹕雪太鬆軟,則踩踏不實在,做的雪地固定點也不穩,所以剛下完大雪後 ,最好等幾天,讓雪穩定密實、也讓雪崩盡快過去,才較適合攀爬。) (1)傳統路線登雪峰 (a)石門山(難度1)﹔合歡北峰(難度1+或2-)﹔合歡東峰(難度2-)。 (b)雪山(難度1+至2-),由冰斗山腰路轉接山頂稜線的路段較陡,有時有薄冰雪,要小心 。 (c)南湖大山(有繩索,難度2+),其中五岩峰較陡,常積雪、不常結冰,在此國家公園有 架設繩索,而由北峰下至圈谷路段,風大,有可能滑落。 (d)玉山(有鐵鍊,難度3-),風口附近風很大,地形較陡,且常有冰(有時雖沒雪,但岩石 有一層透明的薄冰,可說是陷阱),滑落很危險。最後由風口登頂這一段雖有架設鐵鍊, 但雪大時鐵鍊以及路徑會被雪埋住,局部就形成陡雪坡且沒有鐵鍊,所以雪大時,只有熟 練雪攀技術的山友才適合攻頂。 (e)奇萊北峰(有繩索, 難度3-),奇萊主峰(難度2+或3-)。 (2)雪稜縱走(以下難度標示,沒有考慮重裝因素以及局部路段不易找路) (a)雪山至雪山北峰(難度3-),聖稜O逆時針(難度3)。 (b)玉山至玉山南峰(難度3),玉山至玉山東峰(難度3),玉山至玉山北峰(難度3-)。 (c)南湖北山經五岩峰(有繩索,難度2+)至南湖大山至南湖南峰(難度3)。 (d)奇萊連峰(難度3)。 (3)雪溝及冰雪岩壁攀登 (a)玉山 主峰北面傳統路線至風口(難度2+).至山頂(難度3-) 主峰北壁1號溝(難度為4+或5-) 主峰北壁2號溝(難度為4+) 主峰北壁3號溝(難度為3) 主峰北壁4號溝(難度為2+或3-) 主峰北壁5號溝(難度為2+或3-) 主峰北壁6號溝(難度為3-) 南峰北壁中央溝(難度為3) 東峰北壁? (b)雪山 傳統路線登雪山(難度1+或2-) 冰斗經雪山北鞍登雪山(難度2-或2),冰斗經雪山北鞍至翠池(難度2) 冰斗直登雪山偏東(難度2或2+) 冰斗直登雪山中間(難度2+或3-) 北稜角東南側路線(難度2+或3-) (c)南湖 南湖大山東面1號溝(難度2+) 南湖大山東面2號溝(難度3) 南湖大山北壁? (d)中央尖 中央尖劍溝傳統路線(難度2) 中央尖山東北壁1號溝(難度2+) 中央尖山東北壁2號溝(難度2+或3-) 中央尖山東北壁3號溝(難度3-) 中央尖北壁(難度5-) (e)奇萊 主峰西側傳統路線(難度2+或3-) 主峰北面(難度3-或3). 北峰南側傳統路線(難度3-) 北峰北壁? 北峰西壁? [冬季登山的不利或危險因素] (後面四點在台灣碰到的機率較低。) (1)滑落--較硬的冰雪坡、或岩石上有薄冰,(或是冰爪步不熟練,絆倒),易造成滑落。 以下是高山傳統路線易滑落地點﹕(a)雪山,由冰斗山腰路轉向山頂稜線的地方,局部較 陡,有時有薄冰雪。(b)玉山風口附近,較陡、風大,常有冰(有時雖沒雪,但岩石有一層 透明的薄冰,可說是陷阱),在此滑落很危險。(c)南湖五岩峰及由北峰下至圈谷路段,較 陡、風大,幸好這裏較少出現冰。 (2)迷路--雪蓋住路徑,就看不出路徑在哪裏,包括草坡、碎石坡、灌木叢、森林等地段 ,都可能發生。有時去程有走出路徑,但回程時,路徑卻被新下的雪、或大風吹雪掩埋。 (國外積雪多的地方,會在雪上插有紅布條的箭竹來標示路線。) (3)障礙--(a)厚鬆雪--讓人腳陷入,行進很費力,有些地方表面雪變硬,但下面是鬆的或 是空的,很難拔出陷入的腿。(b)厚雪積在高箭竹—山徑兩旁的箭竹被雪壓彎、交叉,與 雪共同形成堅固結構,讓人鑽也不是、爬也不是,阻礙行進。例如雪山下志佳陽途中,就 有這種障礙。(c)陡岩面有鬆雪或薄冰—鬆雪或薄冰都不易支撐重量,使得行進受阻。 (4)暴風雪--能見度低、風大,易迷路、失溫、凍傷。有時還會下雨,使衣服溼掉,易導 致凍傷或失溫。有次暴風雪中登雪山,白茫茫一片,連腳下的鞋子都看不見。 (5)大太陽--陽光被雪面強烈反射,易造成雪盲、曬傷。 (6)雪崩--在積雪厚的稍陡坡面,例如南湖東坡底、玉山北壁4號與5號溝底、中央尖劍溝 等,都發生過雪崩。其中中央尖劍溝曾有較大規模的雪崩,由3250m崩至3050m,造成 3050~3150m有大量雪塊堆積,其中雪塊可大至60~70公分,這種雪崩規模,可以將人掩埋 ,所以在大雪後前往中央尖,要特別注意。 (7)雪庇垮--雪山至雪山北峰、玉山至玉山南峰、以及南湖五岩峰等稜線,是雪庇會出現 的地段。因為稜線上吹西風,所以雪庇出現在稜線東側,也因此,大雪後走這些稜線時, 不要走在稜線最高處,要走稜線西側稍下方,以免踩到的雪庇垮掉,造成摔落,也不要在 稜線東側下方,以免被垮掉的雪砸傷,或砸後滑落。 (8)樹枝上厚雪垮下--大雪後,經過樹林時,要注意樹枝上的雪團是否會融化垮掉,以防 被砸傷。 (9)腳掉入裂隙--積雪厚時,玉山北壁6號溝、中央尖劍溝旁的側溝等的雪會滑移,出現裂 隙,行經這些地方,注意腳不要陷入裂隙受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0.128
Typebrook :好詳盡的介紹! 聽說雪地用鋁箔睡墊背會超冷 12/22 21:36
Typebrook :本次雪訓有需要添購充氣睡墊嗎? 12/22 21:38
kateberry :我雪訓時也特地去借了泡綿睡墊,怕被冷死XD 12/22 21:49
crazyearth :要不要團購對岸的蛋槽睡墊 便宜好用 12/23 09:48
crazyearth :http://ppt.cc/lVk6 加上國際運費 綠色新款+收納袋約 12/23 09:56
crazyearth :台幣355~ 橘色綠色我都用過 C/P值超高 不冷舒適~ 12/23 09:57
waderu:轉錄至看板 sttmountain 12/24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