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次考試受到許多人幫助,想把這次準備考試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基本上這科的準備方式可參考lunu 的104年心得文 一般性的建議是考古題要做,而且要確保自己都會回答這些題目 因為我發現災害防治這科題目重複性很高,有時只是換個問法 氣候變遷調適的考題變化非常大! 已經超過考古題的守備範圍了,這我稍後會說明 今年這科一般生報考只有3人,相較去年少了10人 不過防災另一個考GIS的考生人數就明顯增加非常多 雖然我是地理系的學生,但我自認為我只會用GIS,不會研究GIS,所以當初就沒報那組 然後簡章說面試人數的倍率最多為3倍,當初我以為3人報考,3人進面試 結果只有我1個人進面試,所以簡章只規範最多,但可依最低錄取分數設定,得不足額 (這是我面試簽到才知道的) 以下是我的成績 國文作文:76 (20%) 災害防治:78 (40%) 氣候變遷調適:81 (40%) 筆試總分:78.8 (最低筆試錄取成績78.8) (x0.7) 面試總分:90.6 總成績:83.52 (最低錄取分數83.52) [背景] 我是台大地理系、地理所畢業的學生,在系上當研究助理。 大學時期的課程經常會間接討論到環境災害,但都未直接研究災害,所以我算是新手 不過因為很早就決定要出國繼續唸地理,所以我從大學時期就有許多研究經驗 大多是從人文社會科學的觀點切入,探討資源回收產業,以及都市發展 在報考前也有一些文章發表於期刊上,所以履歷還算紮實 在準備考試前,在想到底要報考都市計畫,還是防災 衡量後,我認為防災勝算比較大,也認為「氣候調適」是我比較能夠著力的領域 我自認為不是聰明的考生,所以用兩個月準備筆試 利用下班跟週末時間念書,但因為研究工作也跟氣候變遷有關,所以幾乎是浸泡在考科裡 不過我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的想像跟出題老師的觀點有很大差異。嚴格來講,我應該 只有準備防災,氣候調適幾乎可以算是裸考。 [筆試-國文作文] 我其實並不知道怎麼寫才是好的國文作文。我大概考前最後一週,才開始練習寫作文 主要是練習文章架構安排,以及讓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組織概念,並且寫得順手 這次的考題我個人認為非常好寫,考試的時候,我也覺得寫得不差 但我可能寫太多具有爭議性的社會事件,加上文采不好 所以拿到的是平均分數 [筆試-災害防治] 我從未受到正式的防災科學訓練,所以這科是我最擔心的科目,也是我最早準備的考科 我將兩個考科各分配一個月準備,這科比較陌生,所以最早準備 按照lunu的經驗,法規一定要看,時事一定有掌握 比較幸運的是今年逢甲出了一本災害管理的教科書,他的書本架構與外國教科書相似, 考生可以參考。不過我還是先以美國災害管理教科書為主,再回來讀這本的法規解釋 先讀教科書有了基礎概念後,就要往外延伸,去查詢國內一些議題的重要報告跟文獻 我去防災中心網站撈了很多資料,像是災害的檢討報告 (時事題),也看了防災中心 最近在做的研究計畫 另外,聯合報的鳴人堂、報導者與泛科學的災害報導都是我的閱讀素材 像是單信瑜、張賢龢的文章我都很喜歡,單信瑜的文章比較貼近工程跟實務 張賢龢的文章是從美國經驗跟學理來檢視國內防災制度 我準備到後面覺得,只讀學理是不夠的,如果沒有搭配這些實務經驗與案例 那些學理都是死的,沒有太大意義 看過個案跟時事的檢討,才重新活化我讀過的那些學理知識 實際拿到考卷,發現考題是一半防災,一半氣候變遷 然後有考仙台綱領 (剛好有讀到,但沒背熟) 寫考卷的時候,覺得題目都還在準備的範圍 但我只覺得出題老師怎麼把以前氣候變遷考科的考題也列在這個考科裡 我在氣候變遷能寫的答案都寫進去了,那我下個考科到底要寫什麼? 不過沒想到這科考得比預期低,而且還比下一科低... [筆試-氣候變遷調適] 這科我幾乎是裸考,不是因為我沒準備,而是考題跌破眼鏡,跟考古題完全不一樣 我拿到考題大概有幾分鐘是望向窗外,想著準備了兩個月,難道就要在這裡打包走人嗎? 只論考題,出題老師給了一份很有新意的題目,可能還比前幾年純敘述的考題來得好 多了兩題計算題,還有衛星影像圖、氣壓圖看得出出題老師的用心 不過寫考卷的時候,難免會覺得出題老師似乎想篩出大氣科學的考生 因為氣候變遷調適這個題目其實是涵蓋大氣科學、工程科學與社會科學三個領域 以往會平衡三個領域,即使考大氣,也不會考到那麼深 不過考題的計算題都是高中到大學程度的題目,並不複雜,只是概念要清楚 但對於我這位社會組,已經很久沒算數學,對熱力學沒概念的人,看到題目臉都綠了 最後,我憑著我大二的氣候學 (剛好考前一晚有翻到) 回答了數題氣候跟輻射的問題 也硬著頭皮算了一題 這科是我最沒把握的一科,但沒想到竟然是考最好的一科,拿到81分 拿到成績單的時候完全傻眼 至於準備方式,我是以IPCC AR5為主,讀簡易版本for policy maker (防災中心有中譯版 ) AR5的第二冊就是在談調適,那本我也挑了幾章唸 (太厚了根本唸不完) 除了IPCC之外,TCCIP的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要,幾乎已經成為國內眾多計畫必定會引用的 研究成果,所以一定要讀 其他我原本以為是很有用,但實際上不一定適合準備考試的資料就是TaiCCAT的電子報 國內科技部有三大氣候變遷研究計畫其實都可以讀,但大推TCCIP 最後,我也會讀一些國內關於氣候調適的政策與報導,像是氣候變遷調適綱領 (但其實 沒什麼幫助),或者是調適策略的七步驟 (TaiCCAT主打的方法論) 若就結果論,上述準備可說是錯誤方向,但TCCIP的研究成果還是可以協助作答 或許大家下次可以賭,多念一點氣候學,了解霾害、邊界穩定度等概念 (但霾害算是氣候變遷嗎? 已經超出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範圍了XD) [筆試成績] 當初拿到筆試成績真的是嚇傻了,跟我預期的完全相反 另外就是心情調適真的很重要,當初看到自己最低分真的很緊張 因為不知道到底有沒有人也進面試,會懷疑自己的分數到底夠不夠用 若筆試差1分,口試要贏過1.5分才能夠打平 但教育部不會公布面試人數,當時心情真的很不穩定,而且還要準備3000字的計畫書 後來簽到,才發現只有我進面試,所以是真的只有1人面試的情況! 自己是最高分,也是最低分,教育部調整了最低錄取分數門檻 [面試資料準備] 在筆試成績出來前,我就已經先在填CV了 但一直忘記今年考試規則改變,要多交3000字的計畫書 直到筆試成績出來前兩天,我才開始寫計畫書 研究計畫建議平常就要有想法,不然成績公布到面試資料繳交期間只有一週,太趕了 不過我的研究題目是一週內想的,看一些老師最近在提倡的研究領域 自己獨立作業,搜尋關鍵文獻、國際科研組織報告,以及具體案例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要很快蒐集關鍵文獻,所以大概花了兩天搜文獻,兩天寫文獻 三天找個案,然後跟老師們討論,調整方向 當下壓力真的很大 在這邊我面臨最大的困難是防災跟氣候變遷,可以從大氣科學、土木工程跟社會科學切入 我當時卡在到底要往哪邊寫才符合口委的想像?後來跟一些拿到公費的朋友討論 建議是寫自己有把握的部分,所以我寫得滿偏社會科學 (但沒有抽象詞彙) 題目具實用性非常重要,從公費考科的設定就知道,教育部希望培育具有實務貢獻的人才 因此題目一定要前瞻且實用 CV的寫法有很多種,我花比較多篇幅說明我過去的學術獎勵、學術發表,以及研究經驗, 不詳細說明研究內容。有些人會寫申請進度,我覺得那更好,我是因為沒有申請進度, 所以沒寫 至於其他備審資料就看自己平日的累積了 [面試] 防災其實是屬於工程學群,還會跟電機學群的人一起面試 所以委員多是工程領域的專家,其中有一位是國內有名的地質學者 我的自我介紹是簡單介紹自己,接著說明求學目的,然後直接切入研究計畫,先用社會事 件來凸顯議題的重要性,接著闡述我的研究題目。最後花幾秒說明我過去的研究經驗,足 以支持我做這個題目 在準備自我介紹的過程,我有找朋友跟老師給建議 我最大的問題是語調跟語氣太像演講跟背稿,不夠自然,陳述的流程不夠吸引等問題 因此經過多次修改才有上面那個版本 在報到的時候,知道只有我一個人進面試,讓我安心不少 只要我表現夠穩,不要讓我這科從缺流用就好了 Q&A的時候,基本上都在問我的研究計畫,沒有問我要去哪個國家、要去哪個學校,有沒 有找哪位教授,英文考多少分,以及未來規劃等問題 全部都在問研究計畫 我認為為什麼有這個現象是因為我的題目對老師們是新鮮的,沒聽過,有點朦朧美,有想 像空間,所以老師會好奇,想知道葫蘆裡賣什麼要? 不過因為老師是工程背景,所以都會問我外國模式是否適用台灣脈絡,或是網格大小,甚 至問我是否能夠精進氣候預測等問題 有些做得到的會據實回答,做不到的也直接說那不是我的研究領域 ex: 氣候預測精準度提高,那是大氣科學,但我的訓練不是這個領域,所以不是我的研究 重點 (另外口委老師很認同,默默點頭) 或者是老師有誤解的,我也會詳盡說明,甚至修正老師一些名詞的使用,或者會試著呼應 老師的一些想法 整個面試比較像是交流,而非面試 除了有位老師曾一度不滿意我的回答 因為工程訓練的老師覺得模式在地化很重要,要我回答詳盡一點 但因為我根本沒做模式,而是直接從田野個案歸納,所以我本身就是在地化的方法 不過因為很難在短時間處理這個認知落差,就順著他的問題回答 面試前一晚,除了順自我介紹之外,我還是有多蒐集一些研究計畫的相關報導 那些報導也成為我那天Q&A的答案,也足以說服老師們,我對這個領域是有掌握。 這次也讓我體悟到研究計畫的報告就是要在只有三成了解的時候,講到至少有七成的重要 性 能不能夠說服口委,你的題目有前瞻性、夠重要,而且你能夠掌握與執行,會是面試關鍵 另外,我覺得自信跟語調也會影響面試氛圍,若掌握不好,就會從交流變成口試 如同,lunu講的,不建議在口試的時候用太多行話,有時候太多行話,因為不是所有口委 都是防災專長,即使是環境科學或工程專長的老師,也不一定對防災有足夠概念 以上是我這次考公費的心路歷程。我覺得這次的報考經驗實在太特別了,而且我內心又有 那麼多想法與轉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更多人 也希望有更多優秀人才一起投入這個領域! (我這位半路出家的人來講這句話似乎不具說服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32.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83118651.A.E30.html
haim: 恭喜~ 12/31 02:16
roy047: 恭喜12/31 02:27
joymix: 賢龢大姓張,建議更正12/31 08:21
※ 編輯: k8k12 (42.73.175.94), 12/31/2016 09:34:54 ※ 編輯: k8k12 (42.73.175.94), 12/31/2016 09:35:30
s1290272: 恭喜 12/31 17:37
WeiChungWang: 推 01/01 02:28
hochengyuan: 恭喜 01/03 22:53
bebi: 謝謝你的分享 受益良多 01/04 02:35
yichia9470: 恭喜~ 感謝分享! 01/07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