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Education: BS (NTU Life Science): GPA 3.9 MS (美國的學校): GPA 4.0 申請學校: Admission: JHU (Patho & MMI), Emory, BCM, NYU, UPitt, UMass-Worcester, UNC-Chapel Hill Rejection: JHU (CMM), UPenn Pending: UM-College Park Interview declined: SUNY-Stony Brook; Zurich/ETH life Science 面試: 我所有面試都是on-site interview,板上很少人分享經驗,所以我想多寫一點。 面試內容著重於申請者的研究經驗和興趣、對博班的期望和生涯規畫, 以及老師的研究方向。 要好好準備自己的研究經驗,重點是計畫的來龍去脈、實驗設計架構、未來發展、 缺陷及改進方式等此類大方向的問題,而非技術的枝微末節(但仍要準備)。 大部份老師都很愛講自己的研究,此時要適時發問或討論。 好問題還可讓老師滔滔不絕,然後面試時間就被用完了 :P 雖然通常要極度集中精神才能跟上教授的速度而參與討論, 連續面試幾小時完都覺得腦細胞要死光光了, 但許多時候我還蠻喜歡和教授對話的。 如果遇到有興趣的老師,也可以問他最近有沒有打算收學生和實驗室的情形等, 做為若收到offer是否要接受的衡量因素。 總之面試通常是雙向的交流,宜把握機會了解老師和系上研究情形,並表現自己, 補充申請文件中無法呈現的部份:個人研究最新進展、至該校就讀的渴望、 對研究的熱情和決心、對某topic(尤其是博班想念的領域)的了解程度。 除了真正的面試外,一定會安排關於該科系的介紹,還會安排faculty talk student poster presentation/talk等,及吃飯聊天的社交場合。 這時候可以更加了解該科系高年級學生的研究進度,並感受那個系的氣氛。 和學生交談時可以得到許多珍貴的資訊,像是學生對這個系的心得,老師的個性等。 從學生與其他面試者的程度也可以看得出這個program的整體程度大概在哪。 我也會問學生們當年還有上其他哪些學校,這所學校有什麼優點讓他們決定來這邊。 興趣接近的學生的意見比較有參考價值,因為申請學校的名單往往也很接近。 有時和學生的互動也會被回報給admission committee參考,但比重應該極輕, 只是要確認面試者和大家處得來。 這樣的on-site interview有非常多東西是phone interview不能感受的, 對最後決定學校很有幫助。人不在北美的申請者若受邀,只要時間和金錢許可 (學校通常不出國際機票的錢,或只補助部份),強烈建議參加。 本文經原作者同意後已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