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一定要先說,在申請研究所的這條路上,真的受到太多太多人的幫助, 也希望接下來的分享,能夠多少幫助之後的學弟妹。 =] ------------------------------------------------------------------------------ 【admission】 UCSD IR/PS, Master of Pacific International Affairs Univ. of Denver, Master of Arts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00 scholarship/year) Univ. of Maryland, Master of Arts in Public Policy Unit. of Pittsburgh,Master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GW Elliot School, Master of Art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rejection】 Harvard, JFK School, MPP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MSc Inernational Relations UT Austin, LBJ School, Master of Global Policy Studies 【pending】 American Univ,Master of Art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ecision】 yet to decide between Elliot, IR/PS and Denver 【background】 National Taiwan Univ. BA in History 2008 Rotary Youth Exchange program 2003-04 @ Houston,Texas GPA:3.86 (3.95 for last 60s) Presidential Award(書卷獎): once GRE: V 550 / Q 730 AWA4 (June,2008 PBT) TOEFL: R29/L26/S23/W30 : 108 (December,2009 iBT) 【experience】 政戰士(驗退)--->替代役: 北區兒童之家 志工: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 搖滾樂團, 系隊, Rotex...。 【recommendations】 歷史系教授 法律系教授 扶輪青少年交換基金會董事長 心得: 先要感謝trapezoid學姊提供SOP參考,讓我見識到了TOEFL 119的驚人的文筆!!!! 也非常感謝pureway學姊提供的校友推薦計畫,以及濃縮SOP方面的意見。 studyabroad版聚集了這麼多熱心的先進,真的是我們該好好回饋的地方。 就學長姐分享過的部分,我將不再重複,但就我碰到一些需要提醒的部分作建議 GRE的部分, 我在大四下開始念,畢業典禮"當天"考 6G, 因為當初原本打算是想念JD,考GRE是因為想增加自己的英文能力,所以也沒有出國機考, 但是我認為如果平時模考已經有穩定500分以上的同學, 機考衝上600的機會相對會比筆考高很多。 TOEFL iBT,比起CBT與很久以前的筆考對於台灣學生相對來講是不利許多, 我自己因為曾在美國交換學生一年,回國又不斷接待許多來台的國外學生, 聽力與口說方面便有稍微多一些練習的機會, 但就閱讀與寫作部分, 我都會和朋友合定Newsweek, 並常常找喜歡領域的小說來念, 寫作部分,建議 一定 要把 結構 搞清楚, Topic Sentence, Thesis Statement, 段落間的邏輯連接...等,因為屆時寫essays,或SOP的時候一定又會碰到。 推薦函人選: 我邀請的兩位教授,每一位我都修過兩堂課以上, 且多是小班制的課程 (如美國憲法案例專題),加上常常下課會找老師請教一些問題,所以當完兵後,老師們 都還記得我,也肯大力協助。 在這邊建議大家在找教授之前, 可以要把學校的網頁, 申請的學位,deadline等都整理好。幫我推薦的其中一位教授,之前曾發生有同學請代辦, 自己卻對申請內容不清不楚,這樣反而其實會造成老師的不少困擾(可以想見推薦函的內容 一定也不會多深入好看) Online Application: LSE-Harvard, Pittsburgh-George Washinton-American,分別用 兩間不同的線上系統公司,UCSD與Denver, Maryland的介面則是各不相同。 但多半是個人資料,上傳essay與介紹信的介面, UT..的系統則是有點為人詬病, 我自己也不是很理解他們的做法 (居然叫推薦教授直接寄推薦信到信箱,而沒有保密的帳號,程序,與操作介面...) 而基本上現在除了 1.成績單 (中英文,也可加上一些獎項的英文證書) 2.財力證明 3.GRE/TOEFL 成績(請ETS加發) 之外,都是線上繳交為主。如果碰到問題不用擔心, admission board的行政人員一定 身經百戰,寫e-mail去問應該都能很快有回音。 整個申請期(deadline坐落時間)基本上從十二月初開始,到二月初, 建議大家可以在暑假結束以前考完GRE/TOEFL,考完開始蒐集各校program的資料, 大概十月左右邀請教授、決定申請哪幾間學校, 並針對各校program來決定SOP的架構,內容, 訂定一個time table 不要像我邊考TOEFL邊申請, 可以免去許多不必要的壓力。 最後,提一提我申請國關的動機(較personal 僅供參考), 是在交換學生那一年,某的多地區年會上(@Tulsa,Oklahoma),聚集了約三百多名 來自世界的交換學生,與各地區的扶輪社員。 當年巴西與墨西哥的學生最多, 台灣去的只有我跟兩個小女生, 每個國家大約要發表兩分鐘的introduction, 略 略 略 那次演說的大成功,讓我心生想致力於外交工作的理想, 希望能從美國的頂尖學校當中,習得不同的approach,再回國考外交特考貢獻所長,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待補習班更有效益,我也不否認--如果目標只是考上的話。 而如果想帶給自己更多的歷練,與知識的同學,我還是比較建議開開眼界總是好的。=]) btw,不知道板上的前輩能不能 分析一下 IR/PS的MPIA與Elliot的MA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我的大學本科是歷史,經濟學也只有在交換那一年修了一學期簡單經原,之後都自修 IR/PS的會計,統計,管理經濟似乎占很大的比重,讓我有MBA的錯覺(?) 但在那裏念PhD的朋友又告訴我, Professional degree在市場上,比MA來的有價值, 想請教前輩能不能指點一下,如果想念International Politics, IR/PS或著 Elliot的program比較合適呢? IR/PS有著Susan Shirk與Barry Naughton等大師, 專注在亞太地區的focus也十分吸引我, 唯其大量的實務、計量課程, 會不會讓人很吃不消? 且聽說其計分方式不利申請PhD,聽起來似乎非常刺激~... 希望之後的朋友們都能很順利的申請上自己想要的program 也希望這篇文章多少有點參考價值, 謝謝studyabroad提供這樣一個好的地方給大家分享交流。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5.19.148 ※ 編輯: crusader 來自: 218.35.19.148 (03/25 17:21)
Organizer:推推 同是歷史人推!!!恭喜 03/25 17:27
※ 編輯: crusader 來自: 218.35.19.148 (03/25 17:36)
qq955166:恭喜!!! 03/25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