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是一個平凡人的申請故事,跟所有自認平凡的人分享。 Admiss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without funding Rejection:U of Utah, U of Minnesota, U of Texas, Umass, U of Oregon, U of Miami, U of Oklahoma Pending:U of Cincinnati, U of Connecticut, U of Georgia Background:BS of CGU, MA of NTU GPA:BS 3.09, MA 3.86 Test Score:GRE: 2009-340/740/3.0 2004-380/780/3.5 TOEFL: R29/L26/S20/W18 Work Experiences:TA at NTU for two semesters Publications:one in Legein Monthly 大家看的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平凡人資歷,是的,唸哲學也有平凡人喔! 希望把我的經驗PO出來跟大家分享,可以給其他自認平凡的朋友們一點參考。 申請的過程真的滿艱辛的,文組的朋友如果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最好還是不要輕易嚐試。因為這真的是一場你賭上很多青春與精神, 最後卻不見得會贏的局。 我在2007年申請過一次,當時全部槓龜,本來考慮到GRE已經過期, 一度想要放棄去美國的念頭,但是後來受到老師的鼓勵,想說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再次嘗試GRE果然考的比第一次還差,哈哈,但是這次卻拿到admission了。 首先說托福,準備出國唸博士是一條漫長的路,英文絕對是平常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這過程沒有個三五年,想要憑著幾個月的衝刺就把托福考好,對我來說是很難 (所以我說我是平凡人)。 托福或許還能靠平常的點滴累積,GRE卻是我很努力都無法突破的, 但是GRE要是沒有考個五六百,拿獎學金的機率就低了。 (平凡的朋友們,一定要有GRE很努力還是無法突破,拿不到獎學金的心理準備) 然後在心態上,真的不要為了出國而出國,不要為了羨幕別人而出國, 不要為了體驗人生而出國,不要為了未來的保障而出國。 「學術」才是出國唸博士的唯一好理由。 因為出國的成本很大,這場賭下去,真的會「回頭太難」。 要確定了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也確定國外真的有比國內更好的學習機會, 這樣才出國。如果出了國,唸的卻是自己沒有興趣的東西,這樣要拿什麼來支持自己繼續唸下去呢?所以在決定出國之前,我覺得確定自己的研究領域真的很重要,選校也是要以這個做依據。 確定了想要的研究領域,再依照這個去選校, 我覺得這就是我這個平凡人也能拿到admission的關鍵。 整個過程有點像是媒合,你選擇了某個領域,申請了那個領域有專長的許多學校 (盡量多申請幾所),這當中如果有學校覺得你也是他們要的,這樣緣分就成就了。 然後分享一下關於跟教授接觸這件事,我想以美國來說, 事先跟教授接觸不會給你什麼誇張的加分。我有接觸過的教授, 在信裡面也相談甚歡,最後還是沒錄取我。但是如果是要申請澳洲紐西蘭的話, 跟教授事先接觸就很必要了。 其實我想總結的來說,唸碩士唸博士,出國唸在台灣唸, 最重要的真的是對學術的熱情。學術是一輩子的事,碩士博士都是過程,不是終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5.67.131
justben:恭喜! 03/19 21:26
j2b:恭喜!!! 03/19 21:31
cyet:恭喜! 03/19 21:36
lisidi:恭喜~ 03/19 21:38
ybei:恭喜!! 超佩服念哲學的人 03/19 21:47
SofaKing:恭喜! 03/19 21:48
trcstrcs:恭喜!!! 03/19 22:02
bulumoon:恭喜! 03/19 22:10
KeiJan:CGU...恭喜阿!! 03/19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