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郭GO都PO文了,難免心癢癢) 終於輪到自己能在這個版PO心得分享給大家(好感動T^T) 大家都快點來這PO心得文吧 Program: PhD in MS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dmission: UIUC MSE PhD(tuition waiver + RA) UCSD MSE PhD(no funding) Rejection: MIT MSE PhD Northwestern MSE PhD UCSB MSE PhD UT-Austin MSE PhD UCLA MSE PhD Stanford MSE PhD Cornell Applied Physics PhD Harvard Applied Physics PhD Chicago Physics PhD Maryland Physics PhDDecision: Decision: UIUC Background: ・BS in NTU Physics (2008~2012) ・GPA: Last 60: 3.9/4.0 Overall: 3.71/4.0 ・Overall ranking: (28/7x) Publication: 1st author, MRS Poster 2012 co-author, ACS Nano 3rd author,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3rd autho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ward: 102年教育部留獎_工程類(最近才知道的,又多一筆血拚基金啦!!) Test Scores TOEFL 112 (L:30, R:30, W:28, S:24) IELTS 7.5 Recommendation Letters: (皆為專題) 1 NTU Physics 1 NTU MSE 1 INER(行政院核研所) Working Experience: 賽賽賽的陸軍少尉輔導長 2012.08-2013.07 某咖啡店駐唱 2011.12-2012.06 Activity: 台大物理營 總召 台大物理系系籃 ----------------------------------------------------------------------------- 前言 申請學校要準備的資料非常多,你不會知道學校想要看到什麼跟想收怎樣的人,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每個部分都準備到好,哪個部分才是申請時的 Key Factor 就只能見仁見智了,那些方法有沒有效就可能就要自己判斷。要再次提醒看這 篇文章的人,這篇心得文僅是在眾多留學準備文章中的一篇,有許多準備的部分可 能因為我個人喜好而有所增加或刪除,這樣子準備對我來說是Optimal Solution對 其他人來說不一定是,所以之後要申請學校的學弟妹們還是要多看、多聽、多問, 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準備方法! 1.MS or PhD 我這個人比較懶散,雖然大二就有出國的念頭,但是不知道為何拖到了大三下才開始做專題 那時候在看到許多國外paper就會心想:"靠,他怎麼做出來的!!"不免心裡會產生好奇 所以既然是去取經,念個PhD應該這個"經"取得比較完整吧!所以這方面沒有多少猶豫 2.選校 這部分基本上我沒啥選擇,雖然想待在西岸但是不好意思跟家裡拿錢XD 至於Physics全部槓龜我覺得原因八成是我專題做的都是材料的東西吧....(笑) 3.GPA 基本上,看了今年的錄取文,我發現一些名校還是很注重GPA(3.9up) 大二大三的物理系必修課真是又硬又難啃,常常考前抱佛腳和同學在系館敖通霄 (想想那段日子真是溫馨阿~) 我是到了大三下開始修一些自己喜歡的研究所課程才開始用功。 像我這樣不愛念書的,算是UIUC口味獨特可憐我吧XD 4.CV 這個部分雖然是看起來最簡單的部分,但其實也是充滿學問的一塊。 雖然在入伍前硬著頭皮把CV初稿寫完了,但之後每一次看會發現漏洞百出 尤其是看到同學的CV,再回頭看看自己的,總會覺得哪裡需要再修改 基本上,朝著這樣的方向準備應該是妥當的:你如果是教授,要如何在短時間內了解一個 人的優勢?如何在一分鐘之內決定我要不要用這個人? 類別方面,相信各位學長姊都已經分享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我把我自己的優勢會排在 上半頁(例如我修過那些研究所的課程、publications, research experience等等) 5. SOP/PHS SOP這個東西真的是花了我不少時間,我入伍後到下部隊前所有的放假時間幾乎都花 在它上面了XD 真正開始動筆是在復興崗,把當初第一版拿過來和送出去的版本相比,根本就是兩篇 文章嘛!!我後來有拿給一位認識的美國朋友改,他基本上給了我一個方向在這邊和大家 分享: "Your research is impressive, but what needs to be conveyed is the path that led you to research, what your research has taught you, and where you plan on going with that research and what the larger impact of that might be." PHS只有幾家學校要,我覺得不太重要,大概花一天把一些SOP中沒有的東西(ex.課外活動) 寫成一篇故事就差不多了 6.RL 或許會好奇為何選擇申請MSE而非物理,原因很簡單: 當初選擇專題就被騙進去啦XD 推薦信我覺得我還蠻幸運的,跟了一個材料所的教授專題,剛好他跟物理所的教授有 合作,還有核研所的一位博士也有合作,所以就三篇啦~XD 當然,機會歸機會,我在做專題的三個學期可是很拚的。 寒暑假留下來之外,每天都待在實驗室超久,有時候一套實驗一站就是9HR,再加上分 悉數據、找資料...常常超過12HR都在實驗室鬼混!!(重點是只有2學分...Orz) 但是我覺得非常值得,因為這代表我有機會去玩這些昂貴的儀器、去更進一步認識何為 "做研究",甚至是到同步輻射中心爆肝...XD 當然,功利一點的想,這樣付出血汗一定會有收穫(例如paper和推薦信),甚至還有一點 是教授會更認識你。只要你的態度對了,加上適當的時機展現,人家自然會看見你。 P.S. 下部隊當了輔導長後才發現,原來當學生、單純的做研究其實是最幸福的事情。 會發現原來可怕的老闆其實蠻和藹可親的啊~! 7.英文考試 準備的方法可以去GRE跟托福板參考。幾個個人看法跟大家分享 1. 這就是門檻,過了門檻幾乎沒有參考價值 2. 有出國打算的朋友,可以趁早準備,畢竟英文這種東西是靠累積而來。 我當時大三下就照著楊鵬的方法每天背~600個單字快瘋了...而且成績還因為這樣掉了 一些。 3. TOEFL的準備,可以參考 notefull.com 我那時候一邊準備實驗一邊瘋狂拍畢業照還要準備托福,就是他拯救我的!!!!! 後記 要非常感謝當初一起熬夜的物理系同學(神手們)、實驗室專題的老師和學長姐、 101-1T政戰預官的好戰友、我的家人.... 還有我親愛的女友>////< 快退伍了,非常期待在玉米田的生活! 也希望各位都能申請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 -- 學校 系所 分數 單位 ◣ ◢ 波波表示:波波的入學門檻是很高 的 國立臺灣大學 醫學系 524.32 分 ▼◤◤ 國立陽明大學 醫學系 503.54 分 ◢◢ 絕對沒有誰都能念這回 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200.25
wayne1229:推 06/11 20:00
ron0908:恭喜!! 謝謝分享!!:D 06/11 20:01
etw710:推推 06/11 20:09
johnnyguava:友情推!! 06/11 21:12
fred1810:推 06/11 21:28
pandakuo:XDD 推~ 06/11 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