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因為板上沒有 EECS 背景申請 Bioinformatics 的記錄,分享一篇,希望對有需要 的人有幫助,也期盼有更多人能分享。內文有點長。 Program: PhD in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Research interest: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 Cancer genomics Admission: WUSTL (WashU) - PhD in Computational and System Biology Interview: Dec 22 (Skype: Feb 6, Feb 10 and Feb 11) Admission: Mar 3 Offer : Full funding (tuition waived; 5yr stipend) Supported by Taiwan MOE and school joint scholarship UT Health at Houston (MD Anderson) - PhD in GSBS - Bioinformatics Interview: Jan 29 (On-site: Mar 10-12) Admission: Mar 18 Offer : Full funding (tuition waived; 3rd+ yr stipend by advisor) CMU - MS in Computational Biology Interview: None Admission: Apr 7 Offer : $6,000+/year Rejection after interview: Duke - PhD in Comp Bio and Bioinfo Interview: Jan 31 (Skype: Feb 4) Rejection: Feb 27 Other PhD rejections: UW Seattle Genome Science (Dec 27), UCSF iPQB Bioinfo (Jan 8) Stanford Biomed Info (Jan 20), UC Berkeley Comp Bio (Jan 20) JHU Biomed Eng (Mar 2), MIT EECS (Mar 3), Harvard BIG (Mar 5), UNC BBSP (Mar 22), CMU-Pitt Comp Bio (Mar 24), Vanderbilt Biomed Info (Apr 5) Decision: WUSTL - PhD in DBBS, Computational and System Biology Education: MS in Biomedical Electronics and Bioinformatics, NTU present GPA: 4.1 / 4.3 B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TU 2014 GPA: 3.9 / 4.3 Test Scores: GRE (Jun 2014) V: 152 (54%) Q: 168 (95%) AW: 3.0 (15%) TOEFL (Sep 2014) R: 30 L: 27 S: 23 W: 24 Publications: Journal 1st author x1 Journal author x1 + x2 pending Conf 1st author x1 Conf author x3 Work Experience Intern at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Beijing Jul 2014 - Feb 2015 Intern at Pinkoi, Taipei Jun 2015 - Sep 2015 Honors and Awards Outstanding Summer Research Award, NTU CGM 2012 Gold medal, iGEM 2012 Recommendation Letters 1 from senior director,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2 from lab advisor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Program Chair of PyCon Taiwan 2016 Staff of PyCon APAC 2014 and 2015 Speaker of MLDM Monday, Taipei.py, PyCon Taiwan/APAC/China ... 前言 ---- 目前看到 Bioinfo 相關的錄取文都是生物背景為多,因此分享一下自己偏 EECS 背景的準備、申請、面試等過程。主要的事件都發生在 3 月中之前。 準備 - 3 年以上 --------------- 說實在,只要記得吃飯睡覺就好。如果打算 3 年後申請學校,現在就來逛留學板, 目標已經非常明確了。之後就算現實逼著你不能出國,你都能找到方法的。 準備 - 1 至 3 年 ---------------- 準備 1 至 3 年應該足夠轉換領域,從不懂開始到能說出自己的研究興趣。 我透過電機系的專題研究,才選擇往生物資訊這領域。專題研究是個很好的課程設 計,讓你在簽下去之前,了解不同領域、實驗室在做什麼,究竟自己適不適合,跟 lab rotation 用意相同。我一開始只知道想跟生物有關,具體的題目也想不出來。 經過如 BioMEMS、iGEM 比賽等嘗試,接觸了現在的實驗室,接觸 NGS 定序研究一 段時間後,再到了微軟亞洲研究院,那邊尖端且密集的研究大開眼界,才決定自己 想往研究、即 PhD 的路走。 所以,不用被自己的學經歷制約自己想走的路,很迷惘的話,可以多跟不同的人聊 天。我大學參加的社團,即使相似年齡,大家的背景、想做的事、人生態度都非常 不一樣。有人關心社會運動、底層不被注視的人們,有人走過地球許多地方,記錄 動物們的生活環境。當然,如果很現實地考量,在社團豈碼能知道同系的學長姐有 什麼不一樣的技能樹,多觀察幾屆即是五年後、十年後自己生活的預測。而在開源 程式社群認識到的的光譜就更寬廣了,結婚生小孩後,如何保持工作、家人、自己 興趣、與生活情趣之間的平衡,聽聽看他們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自己規劃時都能 作為參考,不論決定何時申請學校、或不再讀書。好像講到跟申請扯不上邊了,但 在讀書不是一切的這時代,各種出路都有可能。後面不再提這些了。 「Master? PhD? or Both?」是個常見的疑問。碩班可看成緩衝的學習階段,如果 讀下去發現自己對研究沒興趣,2 年後就能找工作;要繼續深造,尤其像換、跨領 域,為証明自己具備該領域能力,需要累積自己研究經驗與成果;累積的經驗對申 請 top school 也很適合。至於碩班該不該在國外讀,以 Bioinformatics 現狀為 例,不論就業或讀書,美國環境都好非常多,有機會就該試試看,即便未來就讀博 班,碩班這段時間也不浪費,學會的技能與經驗會跟著一輩子,在你想不到的時候 出來參一腳。許多人分享都提到了,研究經驗與成果能顯著決定申請的結果。研究 難一蹴可幾,但反過來說,願意花時間準備累積,長久來看就很可觀,自己獨一無 二的學經歷也能讓自己在眾多申請者中突出。 PhD 4-6 年的過程將會充滿更多不確性,不妨先問問周圍的博班學長姐或讀讀網路 上的經驗 [1]。本質上,簽博士班就跟成為魔法少女很像。成為魔法少女多半有些 夢想,於是帶著巨大的希望,卻換取巨大的絕望,然後重生 [2]。碩班也會經歷類 似的起伏與挫折(如:寫計畫、寫經費、執行計畫、發表 paper 等等),所以先 行體會也能幫助自己確認自己適 不適合 PhD 或這個領域。 準備 - 1 年左右 --------------- 跟申請直接相關的內容,差不多 1 年前開始準備。透過申請資料,完整傳達自己 的能力,以及對未來研究的想像與看法。 很多人都會在這一年非常緊繃,加上畢業、工作等等就會累積很多壓力。但申請 準備的資料中,許多部份需要對未來的想像,例如:對於這領域未來十年、二十年的 發展?我打算怎麼參與其中?有沒有什麼現狀是我想要改變、解決的?這時候很需 要讓腦子靈活地亂動,能有天馬行空的連結也不賴。但一緊張就不容易聯想,思考 被侷限寫出來的東西就很容易跟其他人相似。 我建議可以花點時間出去走走、散散心,多找些人抒壓。我學校申請的 deadline 主要是 Dec 1,其次 Dec 15,剩下的分散在 Jan 以後。所以我就選了 11 月底和 高中同學去日本玩了兩個禮拜,雖然事前自己沒什麼規劃,旅行中前幾天晚上還在 弄申請的資料,我實在是很雷的旅伴。謝謝其他人的包容,旅行過程十分放鬆愉快 喵 PASS~ (*′△`)ノ 的概念。回來後也能平常心接受一連串的 rejections。 旅遊的另一好處是事務會暫時減少,想要專心準備申請也可以考慮。 時程 ---- 大致準備期間在 10 月與 11 月,細項見 Table 1,經簡化過讓表不要太複雜。 Table 1. PhD 申請時程表(多數學校申請截止日為 Dec 1 & 15) Date | CV | SOP | 推薦信 | PS / PHS | Prog list ------ | --------- | --------- | --------- | --------- | --------- Oct 21 | 1st draft | | | | Nov 1 | | 1st draft | | | Nov 5 | | 1st rev | | | Nov 8 | | 2nd draft | | | 1st Nov 10 | | 2nd rev | | | Nov 11 | 1st rev | | 1st draft | | Nov 13 | | 3rd rev | 1st rev | | Nov 17 | 2nd draft | | 2nd rev | 1st draft | Nov 20 | 2nd rev | 4th rev | 3rd rev | 1st rev | 2nd Nov 23 | | 5th rev | | 2nd rev | Nov 25 | | | | 3nd rev | 重要的文件如 SOP 應最早準備,甚至找學校前就可以開始寫了。找學校當然重要, 但非常花時間,很多內容可以看(老師、課程規劃、計畫等),又難以決定,時間 使用效率將非常低。 另一方面,很多事情需要 SOP 完成。找老師寫推薦信,最好就準備 CV 和 SOP 一 併給老師參考。老師寫推薦信不太會一間一間客製化,所以先跟老師講好申請幾間 就可以,之後再給 program list 寄邀請信也不遲。 資料準備好就可以送出,未必要壓在最後一天,有些學校可能會提早開始審查。 除了常見的 SOP、CV 等文件外,學校申請表可能會有些有的沒的欄位要填,所以 差不多決定申請該校,就先註冊帳號,看需要哪些欄位,有心理準備。 工具 ---- 申請會有許多事情交錯,除了自己要能有效率地 context switch 之外,也可以 藉助一些工具來輔助管理各事情進度。我自己用免費的 Trello [3] 來管理。參考 Fig 1,把每間學校用一個 card 來管理,把該學校相關要準備的資料統整,並建 立 checklist,像是成績單寄送、Essay、老師寄推薦信與否,在 Trello portal 就能很快掌握哪些學校還有什麼事沒做。設定 Due Date 後 Trello 也會按時寄信 提醒。 http://i.imgur.com/Jj3rPYA.png
http://i.imgur.com/6sKhTb4.png
http://i.imgur.com/Twy2kfL.png
Figure 1. 自己使用 Trello 管理申請的畫面截圖 Trello 替代工具也不少,例如 Asana [4]、GTD apps 如 Wunderlist [5] 等。 選校 ---- Bioinfo 為跨領域的科系,每個學校專精的方面都不一樣。我先透過自己讀過研究 開始查作者所屬的機構,再來結合師長的建議,最後才考量排名。 我想做 translational science,以我的經驗有醫院、醫生的合作才會有數據可以 分析,不然就只能設計理論。所以考量的學校都有醫學院,附近也要有醫院或專門 做 Bioinfo 的機構。 考量排名主要是與家長溝通,早一點跟家裡討論自己的決定、考量的要素,未來他 們也能更支持你的選擇。但說實在 Bioinfo 我也不清楚該怎麼比較不同方面,只 要看看就好,自己在決定的時候興趣相性遠比排名重要。 最後選擇出清單,每個都是上了一定會去唸的。這次申請完,有幾個選校的心得: 1. 選擇的 program 至少要對其中 3 個以上老師的研究主題感興趣 2. 盡量要分配地理上的分布 3. 選擇自我能力評估 第 1 點,保險一點應該要對該系非常多老師都有興趣。老師不收學生,也可能不 在該系了,更可能老師沒錢。再來老師的研究有趣,未必代表能跟他合作愉快,此 時如果沒別的選擇也很煩惱。 第 2 點跟 funding 有關,這也是國際生必須考量的要素。Funding 除了老師自己 的 grant,系上也有資金能支援學生就讀,可能來自校方、州政府。如果某州沒錢 (有可能只是沒給這個 program),國際生 funding 來源有限,影響比美國人來 得顯著。例如 UCSD Bioinfo 今年就沒收國際生,我自己 UC 系列全部被 reject, 所以建議能適當分散一些地理風險。這只要畫在地圖上就能明白了,見 Figure 2 其實偶爾逛逛街景旅行還蠻抒壓的。 https://www.google.com/maps/d/viewer?mid=1PkBXxQ0ncxwrQ8Wyla56A0jOTr4 Figure 2. 申請各學校地理位置(Google Maps) Grant 可以透過如 Grantome [6] 等網站去查每個老師、機構底下有幾個 NIH、 NSF 計畫。老師收學生與否、學校收國際生的狀況,也能直接跟當地的學長姐、 老師直接詢問,但這會花上非常多時間,而且可能一半以上的人不會理你,要有 最後靠自己決定的心理準備。 第 3 點就像大家說的「保底」。保底不應該亂填,還是要以自己想去的學校為 優先。例如我以 Vanderbilt 當作保底(雖然最後被 reject 了)。 最後錄取的學校似乎都是 umbrella program,像 WUSTL 把 biological science 相關的 12 個 programs 放在 DBBS 一同處理申請。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最大優勢就 是能參與很不同的研究,很多 study 會由不同專長的 lab 共同合作,這次在面 試時就有接觸了幾位 wet lab 的老師,他們提的研究想法都是我以前無法想像的 組合,覺得太瘋狂太有趣了,未來 rotation 也想待待看這些老師的實驗室。這樣 的設計十分適合跨領域的科系與人。我不確定 umbrella program 對非生物背景的 人的申請有無幫助,就結果而言,也許可以參考看看。 SOP --- 如果申請學校沒有 PHS (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 PS),這就是唯一能展現 自我的機會,務必認真準備。這也是我最早開始、花最多時間準備的文件。如何展 現自我,見人見智,版上已經有很多經驗分享,市面上也有專書 [7]。底下就以我 自己的經驗為主,未必適合每個人。 我只把跟研究、學術有關的內容放在 SOP 中,但不代表 SOP 在條列我做過的 研究內容。我申請 2015 Fall 時寫的 SOP,老闆給我的 feedback: Based on my first impression, you emphasized too much what you have done before and not enough on what you plan to do in the future. SOP 包含了過去回顧與未來展望,如何在有限長度內,串起我做過的研究,刻劃出 我的研究興趣,以及對未來這領域的想像,並且在闡述的過程展現出我人格特質。 這將會花掉不少時間思考、收集資料、準備 draft,最後才動筆。 我寫的時候,決定用 personalized medicine 作為我的研究興趣。最後 SOP 段落 像這樣: - 從實驗室日常,帶出走 Bioinfo 的原因(喜歡這樣跨領域的環境) - 簡略說明從 EECS 走到 Bioinfo, NGS 的過程 - PhD 想做的研究(建立 personalized model)、更長遠的目標(實用化) - 為何我有能力做這樣的研究 - 現在 personalized medicine 有何待解決的問題 - 我能怎麼解決;為何我可以解決 - 收尾 研究興趣不建議多角化,因為要完整說明一個興趣就很難了,一個以上難度更高, 也讓人懷疑是否有辦法在這幾年內完成。但現實而言,媽啊,我想做什麼也要看 實驗室的規劃啊,有時候就東做一點、西做一點;或者,我做的題目都跟研究或我 的興趣不太有關,怎麼辦?這種臺灣研究現況的無奈,寫到 SOP 裡不會加分,我 會多花點時間思考怎麼串聯他們 (connecting the dots)。例如《下町火箭》裡, 主角群設計火箭的燃料閥門,最後也應用在他們從沒想過的生醫器材上,過去火 箭失敗的經驗也成為他們改良生醫用閥門的靈感。 了解研究領域的末來發展,不如透過自己讀的 review paper 來找靈感。畢竟對 剛開始研究的學生,要抓到領域的脈絡不一定容易。透過 review 或相關的文獻 排出幾個待解的問題,再 JOIN 自己的經驗,以此為出發點能先有個穩當的結構。 我請編輯 Fiona 協助各項文件的修改。其中幾個因為時限的關係,我有再額外使 用 Top Admit。不過我 2015 fall 時是完全使用 Top Admit。Fiona 的修改時程 較長,參考 Table 1,共 3 次編修來回。第一次針對整體的結構;第二、三次就 針對英文的部份修改,原則上都會是自己寫的文字。Top Admit 基本上一次完成, 編輯會直接用他、她的方式修改內容;可以申請小部份的二修。 我非常滿意 Fiona 的編修方式,最後的文字能保留本來自己的風格,如果一開始 很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樣引導式的編修很有效,自己也能從中學到寫作的技巧。 Top Admit 如果初稿太糟的話,其實編輯也不知道怎麼改,他可能直接砍掉重練, 重練的版本文字上絕對沒問題,但符不符合你自己、你研究的脈絡,就不一定了。 這次我也有使用,遇到很好的編輯 Kerstin R.。但其實給的意見不多,最主要只 有把開頭弄得有趣一點,我跟我拿給學長姐看的意見類似,於是第一段便改用情境 開場。 推薦函 ------ 推薦信我都找我共事過的人來寫。兩個是碩論指導教授,一個是在 MSRA 的老闆。 他們都有辦法說明我平常做研究的態度與為人,都能寫得很具體。 如果能找得到老師願意自己幫你寫,那非常棒,但在臺灣,很有機會需要自己先 準備好草稿。參考研究機構給新 faculty 的推薦信撰寫指南 [8],通常一個「很 推薦」的推薦信,用實際例子與數字來描述最直接。例如:他是我這幾年教過的學 生裡,表現突出的;他做了某某事情,展現了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指 導專題生時的教學等等。這些內容不太會在自己的 SOP/PS 出現,用推薦信就能相 輔相成,刻劃出自己不同的面向,審查委員更能想像我是什麼樣的人。 如果老師是自己寫的話,要給老師足夠的時間(例如 2-4 週)。老師一般會要求 你其他的申請資料,成績單、CV、SOP 等等,最好也可介紹一下申請的 program。 這樣老師也比較知道怎麼推薦你。 Standardized Test ----------------- 我直接拿 2015 fall 的英文成績,沒有再考。倒不是我滿意這成績,只是覺得與 其準備 TOEFL、GRE 這種未來不太有機會再碰的考試,不如花時間做別的事,甚至 是加強英文本身。 TOEFL 100 應該是普遍被接受的標準;GRE 在這領域似乎沒硬標準,可能跟電腦交 談的能力更重要。兩個考試都沒特別準備,有參加過模擬考,讀過官方教材,從北 京飛回來,考了兩次成績差不多,就沒再繼續。 不過加強英文是重要的。我也覺得自己英文能力不足,所以有持續留意英文準備。 如果喜歡逛 ptt 的話,我的方式是多逛 reddit,這是全球的鄉民論壇,跟 ptt 最大的不同點,他介面設計鼓勵長篇的回覆,一千字的回覆都很常見,也可以回 覆其他人的回覆,階級式結構讓同篇文有完全不同的討論串,很有意思。例如 /r/askscience, /r/explainlikeimfive, /r/iama, /r/worldnews 等看板,都有 許多長篇的回覆(例如 [9]),這幾個版都是正經的討論,讀久了也能找語感。 如果太正經的討論怕無法成癮,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內容來切入,反正 reddit 無奇不有。我很宅喜歡看動畫,於是買了 Crunchyroll 看動畫配英文字幕,也喜 歡逛動畫版 /r/anime,上面能接觸口語對話外,不時也有認真長文,例如前陣子 參加徵稿比賽的點兔文 [10] 也轉到 ptt 來了。喜歡程式或科技資訊的話,亦可 逛逛 Hacker News [11] 上游消息集散地。 PS / PHS -------- 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 並不是每個學校都要求,參考 Berkeley 的描述: 「The basic message: your academic achievement despite challenges」[12] 對於非典型成長求學經驗或任何 underrepresented 族群的人,就應該把握機會說 明自己的經驗。我覺得我成長過程相當平常,並沒有針對這部份書寫,但也不應 該因此把 SOP 的內容再寫一遍。 於是我著重在我選擇就讀 bioinfo 的動機。小時候看到 ASIMO 踢足球很震撼,一 段時間夢想做機器人,報考了電機系。進系上後,卻發現實際研究跟自己當時的感 覺有所出入,陷入迷惘。經過前述的過程,才選擇 bioinfo。 面試 ---- 12 月幾乎天天刷 grad cafe,但 bioinfo 的記錄很少,實在猜不出時程。結果在 聖誕節連假前,收到 WUSTL 面試的通知(接著收了一串 rejections)。最後總共 收到 WUSTL、Duke、UTHealth Houston 三家面試。 面試這部份的心得:有機會就改成 on-site interview。 這邊有機會的意思,包含對方只提到 Skype interview,也可以詢問是否能自備臺 灣到美國機票,參加現場面試。這樣參觀校園的機會非常難得,務必好好把握。現 場面試會是雙向的交流,學校、老師想認識你,你也能了解這個 program,期間都 會安排滿滿的活動,什麼問題都能問,不敢問 faculty 也能私底下問現任學生, 他們都能解答例如:幾年畢業、住宿、生活、qualification、rotation 心得等。 Skype 比較容易是老師問學生的單向交流,快的話 20 分鐘就結束了。 面試流程蠻固定的,先介紹一下你自己,說一下自己的研究,沒問題通常就換老師 介紹一下他做的,沒問題就看你對學校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老師可能閒話家常一 下,之後就告一段落。 後面的段落就開始流水帳了,除非你想申請這幾間,不然跳過也沒差。 Duke 的面試最先,但我有點失望,因為面試的老師不在我列的 faculty of interest,而且他們是做 biophysics、computational modelling 等等,我實在 看不出跟我研究的關連。果不其然,我講完自己的研究後,他們也說自己不是做這 個,就開始問我要怎麼加強生物知識,CS 方面的理論學習多少。換我發問時,問 到跟臨床合作的機會,但他們說有限;問一下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在 Duke 有哪些形式,他們也說有限(真的嗎?)。都說這麼直接我也不知道該再問什麼。 很快面試就結束。不久就收到 rejection 了。 WUSTL 可能是政策不同,我總共有 3 次 4 個老師的面試。第 1 個就是我寫在 faulty of interest 的老師,那時回南部過年,晚上突然收到信問我有沒有空, 回說有空後,就約 15 分鐘後用微信面試 xdd 用微信但用英文,同領域很快就會 進入狀沿。講完研究後,就開始專案的細節,分析過的定序資料,最後也問了寫程 式點了多少技能樹。網路面試記得要找訊號佳的位置,中間訊號弱就漏聽幾句,很 可惜。這場面試很愉快,但她聊到一半就有人來找她就結束了。因為時差,面試結 束通常是 1-2 點左右,這樣就容易興奮而失眠。當天才剛睡著就碰到高雄大地震, 印象特別深刻。 第 2 次是跟兩個年輕老師面試,乍看領域不太相同,對我來說很偏 wet-lab,但 面試內容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我介紹研究展望時,提到了 single cell seq, tumor mircoenvironment 這些 personalized medicine hot words 之後,發現兩 人都是這方面的專家,話題就停不下來。一個先回答她用 single cell seq 追蹤 一系列的 cell development,一說完就反問我,對於這樣的實驗,有沒有建立對 應統計模型的想法,當場聽得很專心,真反應不過來。另一個做過 tumor subcolony,用他們自行開發的 molecular labelling 搭配定序去 identify <1% mutation,seq error 差不多就是 1% 這樣的靈敏度非常驚人。他們又陸續講了一 些他們做的研究,在我看來都跟黑科技一樣。從沒想過能這樣跟 wet-lab 合作, 也完全感受到年輕 faculty 的衝勁跟各種新奇想法。聽他們的說法,在 WUSTL 確實有許多 translational research 的機會。介紹告一段落後,換我發問,老實 說我聊到這邊腦袋有點燒掉了,只能問些像有什麼設備,平常怎麼比較不同分析 pipeline 這些問題。然後老師就反問了一句 Both of us are at the new building, we have bioinfo core, gene editing core, cell culture core, server cluster all in this building. You are the researcher, you should ask us how to utilize those resources! 頓時覺得我把面試看得太狹窄了,我只能坦白說在面試前真沒想過這問題。面試 結束後,想到剛剛討論過的研究內容依然很亢奮,只好寫封信向剛剛兩位老師表 達我現在真的睡不著 xd 意外地對方也回信了。 再來分享一下 UTHealth Houston (MD Anderson) 的 on-site 面試經驗。我選到 的是最後一個時段(3 月中),那時拿到 WUSTL 的 offer 所以整體心情很放鬆。 on-site 後我才真正了解他們的體制,這幾乎涵蓋了周圍如 Baylor、Rice 以及 附近十多家醫院,一個很龐大的 medical center,affliated faculty 數百名。 流程第一晚破冰,認識現在就讀的學生,以及一起面試的人。基本上這個晚上就能 了解這 program 的實際情況,真的什麼都能問。第二天都在面試,穿著採 bussiness attire,即便很熱也建議最好帶全套西裝,以防萬一。第三天鳥獸散。 一早先由 dean 來講解 program 設計,怎麼修課,alumni 去向等等。再來就要到 各個老師的辦公室面試,因為校區非常大,會有個地陪跑大地遊戲,總共 4 個面 試。氣氛上都比 skype 來的輕鬆,有個老師甚至是 /r/science 的 mod,意外聊 起 reddit 社群,以及如何用 social network 整合大型的 family tree 或完成 scientific outreach。整體面試中,統計、epigentics、deep learning 都有聊 到,也聽到 Watson 跟 MD-anderson 這有趣又期待合作,非常酷。還有老師帶我 繞了一圈他的 lab 和工作環境。 下午 session 有許多老師及更多的在學生一同交流,想知道更多誰做什麼研究, 這也是很好的機會,也遇到了幾個台灣來的學長姐。晚上有個略正式的晚宴,結束 回飯店後還有 unofficial 的 pub 續攤。但一整天活動講好多話很累,加上隔天 早上臨時有獎學金的 interview 就沒去了。整個 on-site 活動也當一段落。 on-site 面試的優勢是能融入該校的氣氛,能體會未來生活的環境,跟老師、學生 的互動也能得到許多網路上找不到的情報。有機會都應該試試。 WUSTL 獎學金 ------------ WUSTL 和教育部有簽訂世界百大獎學金 (Taiwan MOE Scholarship) [13]。我也是 透過 WUSTL 通知要我申請這獎學金,但只剩一週左右能準備,一月中截止、二月 中公布報名成功與否,三月底公布錄取名單。雖然時程稍長,但獎學金額度高,準 備也不複雜,值得申請。不過這獎學金只能針對 WUSTL,不能再申請其他教育部其 他獎學金。審查的方式是學校與教育部各占一半評分。 裡面比較花時間準備的資料是留學計畫書。詢問了專員(她態度非常好!)這資料 是給教育部審查用,並能使用中文或英文書寫。因此我比照國科會計畫的撰寫方式, 要想像審查委員未必了解這個領域,可以考慮用較淺白的文字來敘述,並加了摘要 與研究背景,就跟國科會計畫一樣,不會一下子就冒出一堆術語。 總結 ---- 以上差不多就是申請的過程。如果想了解更詳細的內容或任何問題,都歡迎站內信 或寄 email 給我。我常出沒於 R 與 Python 社群,也可以現場聊。 致謝 ---- 首先要謝謝世界上有這麼多好看的動畫,不時激盪著我作為研究者的靈魂; 也感謝陪伴我從專題、寫 paper 碩士、北京實習、申請學校等無數個夜晚的 Mouse ACG 電台,我想在 PhD 仍會需要他於深夜中哼唱。 謝謝實驗室所有同仁的支持,感謝學長姐帶領我從零開始,學長在申請中給我無數 的指導,以及師長與老闆給我的指導與機會,讓我了解研究的可貴並淬鍊我對於 真理與知識追尋的態度。 謝謝高中同學們長久以來當我的情緒抒發口,及每次互 troll 對方的時光。 謝謝攝影社的朋友們,開拓了我的想像、我的心、我的夢。 謝謝系上一起辦活動的夥伴,建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大家不論求學、就業都早 走我一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讓我參考。 謝謝 Investigator 與 iGEM 的成員,每個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也藉此認識許多 同領域的人,了解知識之廣博,人與人的世界如此之近。 謝謝 R 與 Python 社群的夥伴,不論是技術交流、人生經驗談、創業歷程,這些 建議都十分受用,認識各位是我的榮幸。也謝謝 PyConTW 願意給一個屁孩機會搞 砸議程的規劃,讓我深切體認到,舉辦一個 conference 是如此複雜、具有挑戰、 且多麼快樂。 謝謝家人在無數個選擇上給予支持與建議,無論在何者情況下,都能給予我擁抱。 一路上,遇到無數人事物,未必能一一感謝,就謝謝這一切吧。 謝謝 WUSTL 給予我這個機會挑戰我自己、與我對世界的想像。我期盼自己能在面 對未來無數次失敗與挫折後,保持對研究的熱愛、敏銳與包容,並有一天能將這 份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最後,希望有一天,地球上的山河、蟲鳥不再哭泣;人類不再對彼此這麼生氣。 期許各位找到自己的星之路。 References ---------- [ 1] "PhD Grind", Philip Guo. http://pgbovine.net/PhD-memoir.htm [ 2] 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 [ 3] Trello https://trello.com/ [ 4] Asana https://asana.com/ [ 5] Wunderlist https://www.wunderlist.com/ [ 6] Grantome http://grantome.com/ [ 7] "Graduate Admissions Essays", Donald Asher. http://amzn.com/1607743213 [ 8] "Writing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Making the Right Moves,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Burroughs Wellcome Fund http://www.hhmi.org/programs/resources-early-career-scientist-development [ 9] "Why does color fade when left in sunlight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r/askscience) https://redd.it/4ia1t8 [10] "Gochiusa is set in an alternate reality where Japan won World War II." (/r/anime) https://redd.it/4bjkee [11] Hacker 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 [12] "Writing the Personal Statement", Berkeley Graduate Division. http://grad.berkeley.edu/admissions/apply/personal-statement/ [13] 教育部與世界百大合作設置獎學金 https://www.scholarship.moe.gov.tw/top1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228.1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62818195.A.882.html
weiweiann: 頭香,恭喜! 05/10 02:47
tomkobe: 歡迎來到wustl 05/10 02:52
roy047: 恭喜, 好學校 05/10 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