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teac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學程期間 (1) 本身非師範體系出身,大學念的是農業科系,未來任教職業學校。 修教程期間,我就知道自己不是念教育科目的料,但既然決定要走教檢教甄這條路 ,個人建議在學校,不管是考試、做報告、寫教案、參加教案比賽,盡力去做, 爭取一些成績優良獎狀(日後也好放在三折頁裡),也能替自己的教育科目多少 打下一點基礎。 (2) 但事實上,我修完課、考完也忘了,到去實習之前,仍不清楚皮亞傑, 只知道提出很有名的認知發展論,但是連那種「大概」的說明,都說不出來, 對教育科目的記憶敏銳度很差。 2.實習期間 實習學校只有兩個實習老師,無讀書會,孤軍奮鬥。此時堅定信念很重要。 考教檢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況,才能對症下藥的安排所需時間和策略。 八月實習期間,收集書單,念完張春興。我不否認自己看到去年版上通過教檢的分享文, 的確會讓我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怠惰;有人花一個禮拜、五天、一兩個月就通過, 我也曾經想「那代表應該沒那麼難吧,反正我教甄也不考教育,那我11月再來準備 就好了!」結果我在8月到10月的時候嗑陳嘉陽的上冊和張春興的教心,讀不熟而且 還讀得很痛苦,抓不到考試重點,我才知道事情不如我所想得簡單。 讀完書,一定要做題目,做了之後,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自己的底子有多差 -「不做,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哪裡不會」。 3. 書單 (1) 陳嘉陽教育概論和法規的題本(只念完上和中冊,法規考前兩周背) (2) 程薇-教育心理學(志光)(一定要念得很熟) (3) 張春興三化取向教育心理學(打基礎用)(八月讀) (4) 戴帥-主題式教育專業科目(考前一個月做題目用) (5) 艾育-中學類教師檢定通關寶典(考前兩周做題目用) (6) 補習班函授 (教哲、教心、國文全看完;教社、教育制度沒時間看; 課程與教學只看了10捲,後面補充的3捲沒看;青發只看完發展的部分, 諮商部分完全靠程薇的教心) 順帶一提,補習到底有沒有必要?如果你跟我一樣,底子不太好、有能力付錢、 個性需要他人鞭策、無法有短時間統整教育內容(作筆記)的能力、 有決心要拿到教師証,甚至你的教甄也需要考教育科目,那就試試花這筆錢吧! 我的確也從補習中得到好處,像是國文、教心、教哲、諮商的部分, 真的救到蠻多的!但是,不要以為看完DVD就沒事了,一定要先看過書再去聽、 或聽完再自己看書,這樣才能發現自己哪裡自己不太熟。補習不是萬能, 但的確是一個可以幫助你快速整理筆記、抓出重點、補充資料的好管道。 4.以下列出讀書重點建議 (1)國文 我知道很多人沒什麼準備國文,但真的敢完全不念嗎?活生生的100分在那裏, 作文更高達40分,說實在我沒那個勇氣。我知道自己是國文超爛的人, 只是不知道差到什麼程度,一直到學校辦理教檢模擬考,我才知道自己有多麼的爛,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從考古題先試試看自己的程度,再來決定這科放多少心力。 我有買【搶救國文大作戰】,但是沒讀,因為內容很多,不是一兩個月可以念完的, 投資報酬率低。如果只是要通過教檢,我的速成法如下: 這科我完全靠補習班的DVD*5、附贈的試題*6回、歷屆教檢試題演練*5、讀詳解*6。 考前一個月,自己安排以上進度。我的感想是,語文這種東西是累積的, 一天念一點,培養語感,考前真的才不會慌,考試時也比較有feeling。 作文只要抱著一個心態,字數先達到,表面效度先做到,寫完就好,不要離題。 考前五天,可以背一些自認不錯的佳句,考試也許能派上用場。 (2)陳嘉陽 雖然又臭又長,但是卻是讓你了解來龍去脈的好用工具書。 我從9月開始讀到1月底,中間碰到教學觀摩和備課,停頓約1個月。 只看完上冊和中冊,下冊只看測驗與評量。不知從何著手的你, 靠陳嘉陽的書來看最快,因為它是目前最完善的書了吧! 不管看多看少,一定要規定自己排進度、擠時間看。 可以先從題目去畫重點,邊畫邊念,然後再自己蓋上書,從頭做一次題目。 不會的再做一次記號,回頭翻陳嘉陽和函授搞懂。題目有時間能多做就做,真的。 不做的話,你會一直處在有印象,但選答案就是會猶豫的狀態。 本人到實習完只看完上冊和中冊完整的一遍,題目本只做完上冊和中冊的某些章節 (沒辦法,有些章節的題目實在太龐大了,600多題我會選1,200題來做)。 (3)函授從10月開始看到2月中旬,跟陳嘉陽兩者互相補充, 補習班會依續給你帶子,你就照著排時間看。 先看教心、教哲(教育原理)、課程、教學、 青發(看發展的部分,因為諮商的部分,我覺得靠程薇就夠了), 而且程薇的教心有附題目,這時候看函授也等於做了第一遍題目。 教社和教育制度能看多少算多少,老實說,我個人感覺沒那麼重要, 多做題目比較實際。 另外補習班會給你抄好的筆記,但是盡量自己再做一次筆記, 手抄過印象會大增。但不用每個都抄,抄那些你一直記不起來的筆記部分。 Ex. 布魯納的理論要點、課程理論的比較表格題等等。 (4)基本上,題目練習衝刺是集中在1月底2月初~3月。 教檢考古題至少要做兩遍;再把陳嘉陽題本拿出來重寫, 選章節做(這時候也是等於寫了2~3遍)、 程薇(這時等於做第二次)、戴帥題目請做熟(我做了兩遍), 考前兩周寫艾育。另外,最後一個月衝刺期間,請上網做做阿摩。 (5)教檢問答題,我只做近三年的教檢考古題,有詳解可以抄, 自己邊抄邊整理。抄過就有印象,你會發現回答的方式不外乎那幾種, 最後可以整理出一套自己的萬用回答。 另外去年版上有人分享問答題寫法,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練練看,很好用, 今年我就有一兩題派上用場。 順便一提,100年教檢問答題很佛心,不同於以往的題目(自己可以比較一下) 大部分都是考古題的選擇題當中讀過的,這時候平常有做筆記的人, 考試時等於只是再把筆記抄一次。 我的教檢平均73分。 總而言之,教檢不在乎讀得多深,在乎的是熟悉度和廣度。 除非你資質真的不錯,不然不要認為,我考前一個月再來讀就好, 我不相信一個月能培養出什麼熟悉度和廣度的良好感覺。 大家加油,尤其是非師範體系的學生,教檢只是門檻,不要被打敗了! 下回分享我應屆考上的教甄經驗(適用於要考筆試+術科+試教的職業類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118.157
cofumn543:原PO是屏科大的嗎 ^^a 06/28 18:17
kinglong6158:恭喜黃老師~我也好想上榜啊 !!!!! 06/28 18:29
td6677:恭喜!努力看得見!! 06/28 21:10
pks02302:如果是應屆實習~應該不是屏科~ 06/28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