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managem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建立情感需求,包含了人際關係,愛人、被愛,有歸屬感,並進而建立自己30年的人際聯盟。自己也提出三個要點"根深、紫牛、氣長",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這就開始吧。 (1)根深-豐厚的情感帳戶存款 兩個月前,和學校的同事聊天,她提到一位家長,在小朋友轉學後對老師及學校都有些質疑,讓她覺得很苦惱。 twhsi也覺得相當的可惜,我們是私立的學校,老師和家長互動的時間常常長達三四年(甚至更久),若是因為某些因素,孩子轉學後,家長對學校及老師只是批評和抱怨。這不就像是已經把情感帳戶內的存款都提領光了,那幾年來的互動和對學生照顧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信任是人際關係及情感交流的基礎,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以"情感銀行帳戶"做比喻,來說明信任在人際關係互動中的變化。我們需要常常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帳戶中存入存款;信任其實是一個動詞,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例如 我每天會為老婆及孩子各做五件小事,並要求自己紀錄在晨間日記之中。雖然一開始像是一種單方面的主動付出及犧牲,但是信任及情感,就在一次次的互動中點滴累積,成為親子間中牢不可破的黏著劑。 我們想滿足情感的需求,根基就要扎的深,要有豐厚的情感帳戶存款,作為信任的基礎,再藉由實際共事的默契,慢慢進入理性溝通的階段,建立長期的人際互動;這樣的過程殊為不易,但是絕對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2)紫牛-在網路世界做好科技紫牛 紫牛就是卓越非凡(remarkable),科技紫牛,就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幫助我們用非同步溝通的方式,將卓越非凡,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大的滲透效益,這是柯耀宗老師介紹給我的觀念,我也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科技紫牛可以協助我們"大量採取非同步溝通"。當我們和他人互動,面對面的溝通或是打電話甚或是msn等,都需要大量時間,而且只能做到一對一的溝通,這就是同步的行動。而非同步,就是讓我們和他人互動的時間不是同時同刻,能一次多人溝通,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在此我也介紹幾項我的科技紫牛工具。 a. email:一對一的私密溝通 email有很好的私密性,我常常在早上起床後,寫一些重要的email,和遠方的朋友進行深入的溝通。雖然email無法取代實體碰面的優點,但是對於熟識的朋友用email來聯繫及溝通,是很有效益的工具。 b. 部落格及討論區:一對多的溝通 twhsi長期在部落格及討論區發表文章,而且幾乎只有一個主題時間管理。藉由寫文章這個創作,我讓許許多多的讀者瞭解我的mind(心靈),進而認識我這個人。部落格及討論區提供的是低成本、非同步且一對多的溝通,但是我們的文章卻具有價值,之後系列的文章還可以集結成講義或書籍,發揮更大的邊際效應。 c. SNS:多對多的溝通 Facebook、海內這些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試譯社交網路服務)網站,便提供這樣的平台--以使用者為核心,貼相片、寫評論、玩遊戲,已就是在熟人朋友間建立自己的品牌(紫牛?),並藉著自我行銷的機會,也認識其他有趣的朋友(另外一隻紫牛?)。SNS網站,更可迅速瞭解自己的讀者,進而找出未來團隊的人脈,是一個多對多的科技紫牛工具。 昨天和我青商會開印刷廠的前會長聊天,提到要將電腦成為溝通的一種工具,接著討論到寫作力的重要,未來網路的世界,要連結情感,寫作的力量和圖像的力量是一樣重要的,我們想要成為一頭科技的紫牛,兩者都要兼顧。 (3)30年的人際聯盟(氣長) 上週六,筆者和老K、蘋果核、小徹、文綺在台中召開了一場出書的編輯會議,小徹、文綺從台北下來,twhsi從員林過去。我們團隊成員中也包括了印刷廠、月刊編輯,出版社、行銷企劃等各種資源,這是我事業上的人際聯盟 在大中華地區講授過<<與成功有約>>課程的葉微微老師說"透過人際聯盟,能產生大於一人的影響力,並進而發揮綜效(Synergy)"。而經營三十年的人際聯盟,更能產生巨大的綜效。twhsi長期關注人際聯盟這個主題,覺得有五個角色對於形成人際聯盟相當重要。 a 核心親人:指的是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姊妹等,這些和我們一生牽繫在一起的人們,是我們人際同心圓的最內層,需要我們好好的經營。 b 連結者:我的好友啟章,通訊錄內有超過三千筆的人際資料,事實上啟章處事細膩,行動力強,是一位連結者(考量供給及需求,連結人際),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我們的人脈聯盟若有連結者存在,就可以有效整合人外界人脈資源。 c 工作夥伴:工作上的夥伴應該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而非絆手絆腳扯後腿的人。工作上總會有許多摩擦,若是能考量"這是有可能相處30年的合作夥伴",就會用不同的角度處理衝突,造就雙贏。 d 社團/共同興趣夥伴:沒有利害關係的長期友誼,在學校時有同窗,學長/弟、學姐/弟關係;出了社會就是社團及同好聚會。永錫參加國際青年商會已近十年,認識了一群共同成長的夥伴,在必要時,隨時有充配的人脈資源可以運用。 e 其他專業:醫生、律師、會計師、財務顧問等,都屬於高度專業的領域,我們不可能一一去研究精通,要懂得借力使力,才能發揮人際的綜效。 永錫的朋友Sakura曾說"結夥攻頂,事半功倍",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當我們擁有堅實的30年人際聯盟,就能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就有機會去達成我們及夥伴們的目標及夢想,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結語 好習慣是由一些小犧牲所養成的 -- 愛默森 人脈其實是一種技術或能力,需要我們努力去經營。記住"根深、紫牛、氣長"三個原則,可以讓我們滿足情感需求的路上,事半功倍。下一個階段我們要討論的是"心智需求",我們繼續加油。 延伸閱讀 (1)以前看楊舜仁老師文章後寫的文章 建立人脈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能力 深化經營自己的人脈 (2)柯耀宗老師課後心得( A級大戶經營術) 柯耀宗老師的【洞悉大戶語言--解開A級人脈密碼】課後心得 (3)通訊錄的使用 (用outlook一類的軟體做資料庫) twhsi時間管理線上課程(8) 組織進階的系統 56/100 時間管理健身房如果您剛買treo來作為GTD的工具 圖文並茂版本 台灣 http://blog.xuite.net/twhsi/Blog/14585718 大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05b6b01000ane.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