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bletenn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寫給削球手們的文章 其實我很早就想為這裡的削球手們寫點什麼,不過苦於一直沒時間。今天我在這裡寫了這篇文字,希望能對削球手們有所幫助。 事先聲明一下,我寫在這裡的,不論是技術,戰術,都不是書上的教材。有些東西,乒乓教科書已經寫的很詳細了,如果我再照抄過來顯然沒太大意義,大家完全可以買本書來看,所以我下面要寫的,差不多都是我自己在打球過程中的體會,有些個人體會不一定和教科書上的一樣,所以僅供大家參考。 因為想寫的東西比較多,所以不可能一下都寫完,我以後會慢慢補充。 一.陪練 之所以把陪練寫在最前面,是因為我認為一個好的陪練很重要,特別是對削球手來說。削球打法因為它的特殊性,對陪練的要求比較高,如果隨便找一個不會拉弧圈的人,那麼你的削弧圈技術就永遠不可能練出來;如果你的陪練只會拉不會打,那我想你的頂突擊球恐怕也很難有所提高。 削球手的陪練,其實只要有三項基本技術比較過硬就足夠了,搓,拉,打。我所說的技術過硬,並不是指搓球拉球有多轉,擊打有多麼迅猛,而是指穩定性,接球很穩,輕易不失誤,只有這樣的陪練才能幫削球手練出回合球來。因為我們都是業餘愛好者,不可能像專業球手那樣有很多機會練習多球,可削球又是一個特別講究回合球的打法,那麼我們怎麼練呢?只有靠好陪練了。 如果找不到一個各項全能的好陪練怎麼辦呢?也不要緊,可以找三個各有所長的球友,一個善於搓球,控制;一個善於拉球;一個善於快速擊打。這樣有針對性的練習效果也不錯。 二.配置 經常有球友會問,削球用什麼配置好?是生膠?長膠? 我要說,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別的了,它的隨意性很大,完全是根據個人的特點量身打造的。 如果是弧圈打法,那肯定是要用反膠了,而快攻打法要用正膠生膠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但是削球,完全是個性化的配置。你可以用兩面反膠,也可以用一反一長,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兩面生膠,一生一長,一防弧一長......等等,只要你削起來攻起來覺得順手就完全可以! 不過從理論上來說,削球最好採用兩面異質膠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膠。因為這樣兩面削出的球旋轉不同,更易迷惑對手,而且反膠一面可以控制旋轉,並有利於進攻。 目前比較常見的組合,首推一反一長的搭配,這樣的配置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充分製造反差很大的旋轉,同時可以利用長膠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穩定性,不足之處在於長膠一面利守難攻,旋轉變化較死,容易被對手摸清規律,同時由於兩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來也增加了難度,特別是倒板時對手感要求很高;另外還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這種配置也可以製造兩面不同的旋轉,同時生膠正膠一面比長膠更易進攻,並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轉,缺點是削球的穩定性比起長膠來要遜色不少;兩面反膠的組合也比較常見,這樣的配置最大的好處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 削球的旋轉,使對手難以摸清規律,同時正反手的攻擊性都比較強,可拉可打,迴旋餘地大,美中不足在於削球的穩定性較差,面對連續的高質量弧圈球和重扣,較難穩定削接。另外還有一反一防弧的組合,我個人感覺這種配置的性能與一反一長的組合比較接近,但是防弧膠一面在攻球時比長膠更難於控制,同時削球的穩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飄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轉不是很強(對手攻球下網也多是因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為它的旋轉有強),因為防弧膠本身就沒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時很容易打滑。 不過這些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具體情況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功力如何。理論上長膠利守難攻,可俄羅斯的削球手加尼娜反手長膠可撥可彈,反攻的準確性性絲毫不遜於反膠;理論上兩面反膠削球穩定性不佳,但河北的王婷婷雙面反膠削球卻固若金湯;理論上防弧膠較難控制,但以前朝鮮的削球手李松淑卻利用一反一防弧倒板削球,接連削掉了張立,張德英。所以不論使用哪種膠皮,手感永遠都是是排在第一位的。 從底板上來說,我覺得也不一定非要局限於某種模式中,從五層防守板到較軟的弧圈板,甚至兩面異質球板都可以考慮(當然我不建議用快攻板和加碳板,道理大家都明白,那種板彈性太大,根本削不住),完全是根據自己的特點而定的。如果你以削為主,削中反攻,那麼可以選專業削球板配稍硬的海綿,這樣既不失穩健又可以提高攻球的威脅性;如果你是攻削結合,或攻球比例稍大,那麼可以選擇較軟的弧圈板配軟海綿,這樣可以發揮攻球的優勢同時削球也可以有一定的穩定性;如果你是像朱世赫那樣,反手穩削,正手暴沖,那我覺得兩面異質球板會更適合你,較軟的一 面用於反手防守,較硬的一面用來正手衝殺,各取所長。 至於海綿問題,也要依每個人具體情況而定,總體來說,較厚較硬的海綿吃球好,利於拉球,加轉削,但是控球難度較大;較薄較軟的海綿比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轉,但攻球拉球後勁不足,威脅較小。 如果你的底板較軟,那麼選擇較厚較硬的海綿可以在保證削球穩定性的同時彌補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較硬,那麼選擇較薄較軟的海綿可以在保證攻球質量的同時增加削球的穩健度;如果你反攻時以拉沖為主,那麼厚海綿可以使你的沖球更有威脅;如果你反攻是以擊打扣殺為主,那麼較薄的海綿會幫你在擊打時不易吃轉,保證命中率。 說說我自己,其實我剛開始打削球用的就是一塊偏軟的弧圈板,兩面反膠。因為那時懂的不多,所以就選擇了這麼個配置,但當時我削起來覺得也還算順手。後來在打球的過程中,我嘗試過很多種膠皮搭配,一反一正,一反一生,一反一防弧,甚至還打過一段時間的一生一長,最後確定了五層削球板,一反一長的組合,因為我覺得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我的優勢。 所以我建議削球愛好者們,不要迷信某種配置,有可能的話盡量多去嘗試,去發現最適合自己的,一旦找到了最適合的配置了,最好就不要輕易更換了,除非你是個器材迷,呵呵 三.模仿對像 為什麼我要把模仿對象也列出來呢?因為我覺得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樣是削球手,每個人的打法特點卻完全不同。有人以穩削為主,有人攻削結合;有人以轉不轉削球為主,有人卻以逼大角見長;有人站位偏近,習慣高點快速切削;有人則離台稍遠,兩面頻繁倒板,回球飄忽不定。。。。。。根據自身特點,選則一個模仿對象可以幫助自己明確技術風格,快速提高球技,少走彎路。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朱世赫打球的風格,我本人也覺得他的球很好看,但我認為他的球路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業餘愛好者。因為他的反手穩削,正手暴沖的打法特點本身對步法要求非常高,僅就這一點來說,我想我們就只有羨慕的份了。與其盲目追求高難度的風格,倒不如選擇更適合自己特點的球員來模仿會更實際一些。像 就拿我來說,我的削球在業餘愛好者裡來說算是很穩健的了,而且變化很多,但是我不會沖球,有時拉球也是以高吊為主,以擾亂為目的,不過我的擊打能力還可以,而且倒板頻繁。所以我的風格更偏向於這次在不萊梅女團比賽中大放異彩的白俄羅斯削球手帕芙洛維奇。而實際比賽中也證明了,這種風格的確能充份發揮我的特長。 四。手感/反應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手感和反應也很重要嗎?是的,原因很簡單,相對於攻球而言,削球是一種比較被動的打法,即使是在攻擊力超強的丁松和朱世赫身上,削球也依然是從「挨打」開始。但同樣是「挨打」,你削球質量不高,被對手隨意抽殺,自己狼狽不堪是一種情況;你削球變幻莫測,對手進攻完全是根著你的節奏在走,這又是另一種情況。我想大家都明白,第二種情況才是削球的最高境界,那麼如何練到這一層呢?出色的手感和靈活的反應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削高吊/前衝,製造加轉球/不轉球需要出色的手感才能控制自如;頂重扣,削追身,救短球也需要靈活的反應才可以應付,還有倒板削,大角度救球,伺機反攻......這些全都是需要細膩的手感和迅捷的反應才可以做到的。 細膩的手感能夠幫你隨心所欲地控制回球的旋轉,落點,角度,線路,速度,從而有效遏制對手的攻勢,而迅捷的反應可以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判斷出來球的性質和線路,從而做出最合理地回擊。 別的我也不多說了,只要看看丁松,朱世赫的比賽就能明白了,沒有出色的手感和靈活的反應,他們是無法打到這麼高的水平的。 五.意志品質 有人說性格內向的人更適合打削球,而性格外向的人打起削球有難度,但我認為,不論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最重要的是要有頑強的意志品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在修為。雖然頑強的意志品質對任何打法都很重要,但對削球手來說,它的重要性就顯得更加突出。 削球打法,由於它的特殊性,經常是在十幾甚至數十回合之後才取得一分;有時更會因為慢熱,一開局就落後很多分;有時遇到打削球的高手,面對對手的猛攻而疲於招架......這時如果沒有頑強的意志品質,那麼這球很可能很輕易地就丟掉了。削球,本身就是在多回合的較量中與對手纏鬥,如果自己在對手前面先垮掉了,那麼你的削球是永遠都打不出好成績的。 看看歷史上取得過輝煌戰績的削球手,不論性格內向外向,無一不是具有驚人的耐力和超強的鬥志的。最經典的一場比賽,童玲面對朝鮮的樸英順,樸英順打削球的功力有口皆碑,而童玲卻在先失一局,第二局又12:20落後的情況下,靠著驚人的韌性和意志連得8分並最終翻盤,以3:1將樸英順淘汰出局。近期的乒超聯賽中,朱世赫VS孔令輝,要說孔令輝打削球是很有一套的,但最終卻被朱世赫軟磨硬泡拖進了決勝局,並因為對手防守頑強,多次沖球未果而拉傷了手臂,以2:3負於朱世赫。 從這兩場比賽中就不難看出,韌性與意志對削球手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有時,就算是面對強敵,只要你能堅持再多頂回一板重扣,對手的耐心就會多經受一次衝擊,那麼下一個來球很可能就是你得分的機會;如果你在落後時,能堅持再咬回一分,對手的信心就可能多了一分動搖。 「不論難度多大的來球,只要它還沒有落地,我就一定要把它弄上台,一定不能在對手前面先垮掉」,我想這是每個想打好削球的愛好者都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信念,沒有它,削球手們是無法和對手抗衡的。 以上是一些除技戰術以外,我認為很重要的東西,所以先把它們寫在前面。如果能做到這幾點,我想你已經具備了練好削球的前題條件了,那麼接下來的呢?就是技戰術的練習了,我會慢慢把我的體會告訴大家的~ ================ 現在我要說一些我在技戰術方面的心得體會了,不過在這之前,我建議想要打好削球的朋友們最好去買本專業的教科書,我向大家推薦王蒲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乒乓技戰術與訓練》叢書中的第三冊《削球》,這本書寫的非常詳細,從步法到各種削球技術,攻球技術,面對各種不同打法的戰術以及世界優秀削球運動員的打法特點,都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並配有插圖,定價12元。 各位削球愛好者們,如果你們不是僅僅想隨便削削玩玩,而是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業餘削球高手,如果你們已經花了幾百甚至上千元購置了專業的器材,如果你們每天花費數小時流覽各大乒乓網站,那麼也請你們不要吝惜這十幾元書錢,不要捨不得每天抽出幾分鐘翻看幾頁,系統的理論指導會讓我們大家受益無窮的。 鑒於削球的技戰術種類繁多,所以請恕我在這裡不能一一向大家做出理論說明,具體的詳細解說大家可以參考《削球》這本書,我下面想說的,是我在實戰中對書上各種技戰術的個人體會。 六.步法 之所以把步法寫在各項技術前面,是因為我深深體會到靈活的步法對一個削球手來說是多麼重要。在比賽中,削球手的移動範圍之大,可能要遠遠超出其它打法的運動員,這全靠敏捷的步法在支撐。很多時候,我們削球失誤,並不全都是手上沒有控制好,而是因為腳下沒有跑到位。步法不到位,擊球位置沒有調整到最佳,全憑手上的調節肯定會影響削球的質量,並增加了失誤率。 我在正反手削球/搓球時,多用單步,救短球時多用交叉步,各種步法間用碎步調整,具體步法詳解大家可以看書,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每打完一場球,我並不像攻球手那樣覺得手臂疲勞,而是覺得雙腿,雙腳很累,可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削球手是靠腿和腳來打球,所以請個位削球迷們千萬別忽視了步法的練習。 七.發球/接發球 發球和接發球是比賽的開始,這兩項技術的好壞與否密切影響著比賽結果。可是很多削球手都不太重視這兩個環節,發球比較單一,接發球也不太講究控制,總是覺得「反正我防守好,就算自己發球不太好,或者接不好對手的發球,他打過來我不是還能削嘛」,這是非常錯誤的。高質量的發球/接發球不但對攻球手來說很重要,對削球手也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發球/接發球好的削球手,可以得到更多的得分機會,同時也為自己下一板的防守減小了難度,看看丁松大家就明白了。 一般來說,以穩削為主,或正反手攻削能力比較均衡,或反手能力較強的削球手多採用站在中間位或偏反手的位置用反手發球,這樣發完球不用做很大移動就可以直接正反手削球或攻球;削球不是很穩,或正手能力強於反手的削球手,多採用側身位正手發球,這樣便於發球後用正手搶攻。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多掌握幾種發球,比如高低拋發球,正反手交替發球,側上側下與轉不轉發球,使用兩面異質膠皮的朋友可倒板發球,盡可能給對手帶來更大的干擾。 另外,如果覺得自己的發球在旋轉上控制不是很好,旋轉差別不大,這時可以考慮練習以變化落點,節奏,線路為主,輔以旋轉變化的發球。同樣是下旋球,短球和急長球的效果就不一樣;同樣是不轉球,慢而飄的和快而急的對對手的影響也大不相同。 發球一定要針對對手的薄弱環節而定,對手接下旋好,接不轉差,那就多給不轉;對手接短球好,接長球差,那就主動發長球。總之要讓他覺得彆扭才行。 接發球也要改變以前單一的,短球搓,長球削的套路。盡可能多的使用各種干擾手段,特別是使用長膠的削球手們,一定要多多利用兩面膠皮的不同性能去干擾對手。 關於接發球時的站位,如果你以兩面穩削為主,那麼一般是站在中間位,右腳稍前,左腳稍後(以右手執拍者為例),重心落於右腳上,右腳前腳掌著地,腳跟稍抬起,這樣便於啟動,並有利於削兩個大角和追身的長球以及接台內短球。如果你正手攻擊力較強,那麼最好站在中間偏反手位,左腳稍前,右腳稍後,這樣便於正手接發球搶攻及側身進攻。 我的發球以站在中間位,反手的高/低拋發球為主,有側上/側下和轉/不轉兩套發球,關鍵時刻會改用側身位正手高低拋發球,同樣有側上/側下和轉/不轉兩套變化,並準備正手搶攻。其實我發球的旋轉並不是特別強,但是我以落點,節奏,線路變化為主,所以威脅也還比較大。 接發球時,我時常倒板,正手反膠可搓可擺,可挑可削,也可劈長,輕拉或直接搶攻,長膠在正手時可以挑,拱,撇,擺,削;反膠在反手時主要使用搓,削,拉,長膠在反手時花樣最多,削,搓,擺,刮,拱,擠,撇,撥,或直接彈擊。 個人感覺,這些手法的確可以幫助削球手在發球接發球階段佔據主動,為自己的下一板球減小難度。 PS:關於長膠的各種技術,請參考置頂帖中的技術文章,在此不再贅述。 ======================= ====================== 八.削球 削球技術是削球手們的看家本領,也是為反攻創造機會的前奏。 從站位上,削球分為近台削球和遠台削球;從來球性質上,分為削高吊弧圈,削前衝弧圈,削輕拉球,削追身球,削突擊球(也就是俗稱的頂重板);從削球性質上,可分為削加轉球,削不轉球,削側旋球,削逼角球。 先簡單說一下削球時的步法,正反手削離身體不太遠的來球時多用單步;削稍遠的來球時,多用並步;削角度很大的來球時,要用跨步;從遠台上前救台內短球時,要用交叉步;各種步法間用跳步或碎步調整。 步法種類比較多,大家可以看書上的說明,在此限於版面就不再贅述了。 注意:以右手為例,正手削球時,要右腳在後左腳在前;反手削球時,要左腳在後右腳在前,這是最基本的削球站位。這個姿勢是削起來最舒服的,兩腳的位置絕不能顛倒,否則會直接影響削球和攻球的質量! 近台削球站位離台1米左右,多用來削接上旋不是很強的輕拉球,一般選在下降前期或高點期削球,回球速度快,多用於逼角。削球時拍型水平,向前下方發力削接。 遠台削球站位離台2米-3米,如果對手力量很大時,最多可以退至4米左右,但不要再向後退了,因為離台過遠會給上台撲接短球帶來困難。遠台削球多用來削接各種弧圈球,頂重板。削球時拍型要隨來球性質而定,但發力時向前的力一定要大於向下的力,也就是要有一個向前送球的力,以保證回球上台。 削高吊弧圈時,一般選擇下降中後期擊球,如果來球上旋過於強烈,有時甚至要降至接近地面的位置削球。反膠削球時,將手引至肩膀高度,以增加揮拍距離,提高擊球時的瞬間加速度;擊球時拍型豎直,先壓後削再送,一定要有一個壓球的動作,同時瞬息加速揮拍,以抵消來球的強烈上旋,並壓低回球弧線,向前送的力可以不用太大,一般借來球上旋的反彈力就足夠把球削上檯面了。長膠削球時,由於長膠的性能特殊,擊球點可以不用像反膠那麼低,可以適當提高擊球點,拍型也不必過於豎直,可以適當後仰一些,同時要減小向下壓球的力,增加向前送球的力,海綿越薄 ,膠粒越軟,向下壓球的力要越小,向前送球的力要越大。 削前衝弧圈時,擊球點一般在胸腹的高度,由於來球速度很快,要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並加速揮拍向前下方切削。反膠削球時,拍型稍後仰(一般呈45度角),向前下方發力將球削回,向下的力要大於向前的力,因為來球衝力已經很強了,這時如果再過多地向前發力的話,很容易把球削出界。長膠削球時,拍型後仰角度可更大一些,向前的力也可適當增大一些,如果拍型過於豎直回球容易下網。 削追身球是最難處理的一個環節,它需要迅速準確的判斷和快速的移動讓位削接。以右手為例,如來球偏反手位,則快速向右讓位用反手削球,如來球偏正手位,則向左移動用正手削接。削球時的拍型和發力大家可以參考削前衝弧圈時的說明。 削突擊球也是一項比較難掌握的技術,因為來球的節奏反差很大,所以需要迅速準確的判斷,快速的移動和良好的手感。對手重扣時,來球一般會彈跳較高,所以擊球位置大多會在胸甚至肩的高度。反膠削球時,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拍型接近水平,向前下方發力削接,向前的力要大於向下的力。長膠削球時,拍型幾乎水平,以向前發力為主將球削回。因為頂重板時一般離台已經很遠了,所以不要擔心向前發力會回球出界,實際上,如果向前的力不夠的話,回球是很容易下網的。 削加轉球時,拍型後仰,要用球拍中下部擊球,以增加摩擦距離,同時瞬間加速揮拍,增強回球的下旋強度;削不轉球時,拍型較豎直,要用球拍中上部擊球,拍觸球時不要向下發力,要有一個向前的力,近似將球「碰」出去,這樣回球旋轉就會減弱;削側旋球時,擊球側下部,回球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拐彎,但注意控制回球角度,因為削側旋球很容易飄出邊線。 具體實戰中,我的體會是,削球要以逼角為主,輔以旋轉變化,如果單純變化旋轉而角度逼不開的話,對手在很舒服的位置去進攻,他會有足夠的時間去判斷削球的旋轉,失誤就會減少,而讓對手在移動中擊球,他沒有太多時間判斷,失誤就會大大增加。 使用兩面異質膠皮,特別是使用長膠的削球手,最好能練好倒板技術,而且最好是不論長膠反膠倒到正手還是反手,都可以熟練削接,這樣對對手的干擾會很大,就算對手不會直接失誤,但由於判斷不清旋轉而不敢發力攻,這樣就減小了自己防守的難度並且帶來了反攻的機會。 控制逼角可以在削輕拉球,削高吊弧圈,削前衝弧圈甚至頂重板時運用,但控制旋轉時,最好在削輕拉球和削高吊弧圈時運用。因為這兩種來球速度不是很快,削球手有足夠的時間去調節板型,搞轉不轉;而在削前衝弧圈,削追身球和頂重板時,由於來球速度很快,這時如果硬要去搞轉不轉的話會大大增加難度,造成不必要的失誤,這時的削球最重要的不是去搞旋轉變化,而是要注意壓低弧線,遏制對手連續進攻,旋轉上應主要以加轉為主,增加對手的回球難度。 同時在頂重板時要專心防守,不要胡亂反攻,我想我們都沒有朱世赫那樣超強的正手弧圈球,如果盲目反攻搏殺的話會造成不必要的失誤。耐心地先把球削上台,等對手攻勢減弱而自己位置也調整好了以後再去反攻效果會更好。 ========== 九.台內球的處理 處理台內球的手法應該來說是最豐富的了,包括從遠台撲救台內短球,快搓/慢搓,擺短/劈長,搓加轉球/不轉球,撇,挑,拱,刮,擰,彈,磕......等等,在此限於版面恕不能一一細述,我會挑一些我認為削球手比較常用的台內技術加以說明。 撲救台內短球需要良好的意識,準確的判斷,迅速的移動和細膩的手感。 首先要說意識,這點非常重要,你要能預判出對手的意圖,你要能提前預知對手何時要放短球。因為有時削球手離台已經非常遠了,如果看見對手放短球了再向前移動,這時其實已經晚了,必需要在對手將出手未出手時就要向近台移動。一般來說,當對手進行了一連串的猛攻,或削球弧線較低,落點在中台或近網時,就要提防對手放短球了。同時由於撲救短球時,削球手們一般是在移動中接球(從遠台跑到近台時的慣性作用),而且擊球點有時已經不是非常合適了,這就要求要有細膩的手感,才能穩定地控制住回球的弧線,落點,速度等因素,控制好這些因素,才能遏制對 手下一板的進攻。 撲救短球時要用交叉步迅速向近台移動,以右手為例,來到近台後右腳伸到台下,右手伸進台內,觸球時手腕用力要柔和,根據球的旋轉來決定板型。切記手腕一定要放鬆,柔和觸球,如果手腕僵硬發死力的話,很容易接出高球或直接失誤! 另外在用反手長膠撲接質量很高的短球時,我建議最好用搓或磕回接,盡量少用拱,刮,擠,擰等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對擊球點要求很高,最好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才能保證最大的威力,可很多時候,削球手們來到近台時,球已經開始下降了,已經錯過了使用這些技術的最佳時期,這時如果硬要使用的話,不但沒有很好的效果,還會增加失誤的幾率。除非你有一雙飛毛腿,能搶在高點期擊球,或是你有超強的手感,可以自如地在下降期進行高質量的拱,刮,擰,並且自己不失誤,否則我建議大家不要冒險。 當然,面對台內短球,如果機會合適的話一定要起板反攻,這是最好的方法。 快搓/慢搓,快搓要在球的上升期擊球,回球速度快;慢搓是在球的下降前期擊球,回球較慢。交替運用快搓/慢搓可以在節奏上擾亂對手。 擺短/劈長,這兩種技術在來球上升期或下降前期都可使用,但我一般在上升期使用較多,感覺效果更好一些。擺短時手腕要放鬆,輕柔觸球,一般不發力,視來球下旋強度來調節拍型,拍子有一個很輕微的上抬的動作,借來球的下旋力將球回到對方近網處;劈長時,也要視來球下旋強度來調節拍型,觸球時手腕瞬間發力,加速向前下方抖動,將球切向對方底線。 交替運用擺短/劈長,並控制好落點的話,可以充分利用球檯寬度調動對手,遏制對手的攻勢並為自己創造得分機會。 搓加轉球/不轉球時,手法其實和削加轉/不轉球是非常相似的,搓加轉球時,拍型水平,用球拍中下部觸球,擊球瞬間加力磨擦;搓不轉球時,拍型稍豎直(不能太豎直了,否則容易回球下網,並且因為拍型反差較大易被對手識破),用球拍中上部觸球,不要發太大力磨擦,要有一個「碰」的動作,將球送到對手檯面上。 以上說的是反膠的技術,其實長膠也可以運用這些技術。沒有海綿的長膠,回台內短球時旋轉差別不是很大,加了海綿的長膠,如果擊球時控制好發力的話,回球的旋轉差別也是很大的。我的長膠有1MM海綿,在處理台內球時,隨手上的發力變化,同樣可以控制出加轉球和不轉球。 刮,這是個長膠技術,我單獨拿出來說一下,其他的長膠技術大家可以參考置頂帖中的技術文章。 刮多用於反手長膠的選手接近網短球,在反手,中路和正手均可使用。在接正手位近網短球時要側過身來用反手刮(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在接正手位球時要多用正手接,不要太依賴長膠而側過來用反手接),具體大家可以參考陳衛星和福岡春菜的比賽,他們使用這項技術很頻繁。 使用刮這項技術時,可根據來球旋轉調節拍型,從水平到接近豎直都可以,刮下旋球時拍型水平,刮不轉球時拍型豎直(不過我建議大家對不轉球最好還是直接彈打或挑,不要為了球穩而一味刮接),以右手為例,發力方向可以水平從左向右,也可以從左下向右上方發力,第二種發力手法回球的側旋要更強一些,球體的晃動也更明顯一些。 以上是一些我覺得比較常用的台內球技術,供大家參考。我在實戰中的體會是,熟練運用這些技術並配合倒板,會給對手帶來非常大的干擾,有時甚至還沒來得及形成「他攻我削」的局面時,對手已經失誤了,或回出機會球被我反攻。 ============ 十.攻球技術 我這裡所說的攻球技術,是一個廣義上的概念,並不是單單指弧圈球,扣殺,彈打等狹義上的攻球,我認為只要是帶有攻擊性的擊球手法,比如長膠加力推拱,台內短球挑打等,都可以算作廣義上的攻球技術。 下面我挑一些我個人認為比較常用攻球技術加以說明。 反手長膠加力推拱,這個技術多用於回接反手位或中間位的下旋短球,或不轉球。擊球時手腕一定要放鬆,接不是特別轉的下旋球時,拍型一般呈45度角,在高點期觸球中下部,向前上方發力將球擊出;接比較轉的下旋球時,拍型後仰角度可更大一些,約30度左右,在下降前期擊球中下部,向上發力要大於向前發力;接不轉球時拍型要豎直,接近90度,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擊球時手腕要有一個發力後瞬間停滯的動作,這樣回過去的球會更加飄晃,落台後下墜更明顯,比一般的拱有更強的攻擊性。 這個技術多在接發球,或自己發球後對手回到反手位短球時使用。 正/反手台內短球挑打,這個技術反膠長膠都可以使用,但反膠挑打時較易控制,長膠挑打難度較高,需要很好的手感才可以。 從來球旋轉上說,上旋球,不轉球,下旋球均可挑打,但較常用於挑打上旋和不轉球,挑打下旋球難度較大,對業餘愛好者來說較難掌握,特別是來球下旋較強時,我建議大家採用別的手法回接。 來球上旋時,將手伸到台內,拍型前傾,在上升期擊球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發力擊球。反膠擊球時,向下的力要大於向前的力;長膠擊球時,可適當增加向前的力,減小向下的力。 來球不轉時,將手伸到台內,拍型稍前傾或豎直,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中部或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發力擊球。反膠擊球時,向下的力和向前的力基本持平;長膠擊球時,可適當增加向前的力,減小向下的力。 來球下旋時,將手伸到台內,拍型後仰,在下降前期擊球中下部,發力時有一個翻腕的動作,形象點說,即先托住球向上發力,將球托起後再翻腕向前發力挑打,但注意不要再向下發力壓球了,否則容易下網。這是個很細微的動作,請仔細體會。反膠擊球時,向上托球的力要大一些;長膠擊球時,向上托球的力要小一些,向前的力要大一些。 注意:不論正反手挑打時,均以手腕發力為主,小臂稍發力即可。不過很多業餘愛好者反手挑打尚可,但正手挑打時,由於不是很順手,經常會連同小臂一起揮動發力,這樣的話,一方面影響挑打的速度和突然性,另一方面也容易擊球失誤。改善方法除了要多練習並體會發力部位以外,還要加強腕部力量和靈活性的訓練。手腕的力量和靈活性會直接影響挑打的質量。 其實常用的攻球技術,如快帶,拉高吊/前衝弧圈,對拉弧圈,蓋打弧圈等,在教科書中均有詳細說明,限於版面我就不再贅述了,下面我說一些書上不常見的攻球技術的個人體會。 正手突擊下旋球,這個技術削球手使用較少,不過我在實戰中經常在發球搶攻這個環節中使用,感覺效果還不錯。 當來球呈下旋且出台時,正手拍頭保持水平,拍型豎起(注意拍頭一定要水平而不能上翹,很多業餘愛好者在正手攻球時都習慣於拍頭翹起,這是錯誤的,這樣的拍型攻球,特別是攻下旋球時失誤奇多,不信可以試試),擊球中部,擊球時要吃住球,以撞擊為主。來球下旋不是很強時,拍型豎起角度不用太大,可稍前傾,向上向前發力;來球下旋很強時,拍型豎起角度增大,以向上發力撞擊為主。 正手用長膠突擊下旋球時,向上發力要更多,以撞擊為主。不過橫拍正手長膠突擊下旋很難控制,建議大家以反膠突擊為主。 反手長膠彈打,這項技術可用於彈打弧圈球,力量不是很大的扣殺球和下旋球,不轉球比較難於彈打,這是由長膠的性能所決定的。 彈打時拍頭水平不能上翹,根據來球旋轉決定拍型角度。彈打高吊弧圈時,要趕在上升點擊球中上部,拍型前傾壓住來球,以手腕發力向下向前彈打,向下壓球的力要大於向前的力,否則回球易出界;彈打前衝弧圈或扣殺球時,要在高點期擊球中上部,向前向下發力彈打,向前的力要大於向下的力,否則回球易下網;彈打下旋球時拍型稍前傾或豎直,在最高點擊球中部,向上向前發力彈打,向上的力要大於向前的力。 注意:長膠在彈打時,一定要以撞擊為主,特別是在彈擊下旋球時;另外,長膠雖然不像反膠那麼易吃轉,但在彈擊高質量的弧圈時也一定要有向下壓球的動作,否則一樣會把球彈出界外。 而且我在這裡還有個建議,我覺得削球手們不要一味總是看削球運動員的比賽,有時看看攻球運動員的錄像也可以幫我們提高自己的攻球技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攻球時的特點,有選擇性地觀看。 絕大多數削球手都是兩面異質膠皮,所以可以看一些快攻運動員的比賽。以正手攻球為例:正手以快帶,蓋打為主並輔以高吊弧圈的人,可以看看鄧亞萍的比賽;正手以封堵,扣殺為主並輔以輕拉球的人,可以看看白楊的比賽;正手以拉弧圈,快帶為主的人,可以看看王濤的比賽;正手拉打均衡的人,可以參考陳靜的比賽。 如果想模仿現在比較好的削球手的反攻技術,對絕大多數業餘削球愛好者來說,金景娥的打法比較實用;對正手攻擊力很強的人,可以參考丁松,朱世赫,陳衛星的打法;兩面倒板頻繁,正手能用反膠拉打,也能用長膠扣殺,反手能用長膠彈擊,也能用反膠拉沖的人,就要看看俄羅斯的加尼娜和白俄羅斯的帕芙洛維奇的比賽了。 ============= 十一.戰術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技術也說的差不多了,現在該說說戰術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戰術比技術更為重要。技術是手上的功夫,通過練習是可以練出來的(當然也有天賦和手感在影響著技術),但戰術是頭腦所控制的,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 有再好的技術,沒有合理而靈活的戰術去運用它們,這個人永遠只能是個練球專家;技術上有所欠缺,但是通過戰術可以做一定程度上的彌補,這樣的話,這個人也許很難達到頂尖,但是也足以擠身前幾名了,帖亞娜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指出戰術的重要性,但是我在這裡絕對沒有厚此薄彼的意思,我不是想辯論技術和戰術哪個更重要,其實我認為兩者都很重要,只是對我們業餘削球手來說,根本沒太多時間去一一精雕細刻那些種類繁多的削球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用戰術去彌補我們技術上的不足了。 廢話到此結束,現在轉入正題,呵呵~ 削球的戰術有很多,大體分兩種,一種是「以我為主」,另一種是根據對手的打法特點去制定戰術。 以我為主的戰術,在面對第一次交手的對手時,對對方的技術特點不是很瞭解,無法制定有針對性的戰術,這時就要盡量從自己擅長的技戰術打起,「以我為主」說白了其實就是盡量用自己的特長去對付對手。 這點其實也沒有太多可說的,因為每個削球手的技術風格都不一樣,所以我在這裡無法一一說明,但是簡單來說,如果你削球的旋轉變化不多,那就盡量多控制落點,去調動對手;如果你擅長進攻下旋球,那你的發球就應該多發下旋短球,以控制對手,爭取自己能先上手搶拉。 請大家仔細想想自己的特長是什麼,這樣才能在比賽中真正做到「以我為主」制定出有效的戰術。 根據對手的特點制定的戰術,這個其實也很複雜,因為每個對手的特點都不一樣,即使使用的器材一樣,每個人的球路都可能完全不同。我的體會是,先弄清對手的基本情況,是直拍橫拍,左手右手,用什麼膠皮......弄清楚這些,大體上就能知道對手可能會有哪些特長和弱點,這樣在制定戰術時才有針對性。 簡單為為以下幾種。 純反膠弧圈打法,這可能是削球手們最常遇到的一種打法了。由於反膠比較易吃轉,所以削球時一定要有旋轉變化,會倒板的朋友一定要多倒板。對付這種打法我想削球手們應該都會有自己的心得,我在這裡就不多囉索了。 直拍正膠/生膠快攻打法,這樣的對手多以輕拉球過渡,伺機扣殺,所以面對他們時,可以有兩種戰術,第一,不去和他打相持,從第一板球就搞旋轉變化,或死轉或不轉,這樣對手扣殺命中率不高,就不敢輕易下手了;第二以單一加轉為主,用落點調動對手,和他死磨,但注意一定要控制好弧線,如果你的球很轉,弧線又低,即使旋轉變化不多他扣殺時也不會很順手。還有一點就是削球時注意離台近一些,因為正膠生膠的拉球不是很沖,如果你退台太早,對手拉球很輕很短,你削出高球了,那就很被動了。如果你離台近一些,削球質量高一些,對手是不可能輕易扣殺的。ꤊ狴H不要因為害怕對手扣殺而早早退台,要想著怎樣在中台去遏制對手扣殺。 橫拍兩面異質膠皮進攻型打法,面對這樣的對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盯住一面打,具體盯住哪一面要根據對手特點而定。舉個例子,我的球友裡有一個是右手橫拍,正反反生的打法,反手生膠技術很好,正手弧圈很沖,兩面實力比較均衡。一般來說面對這種對手要以逼反手為主,因為生膠很難連續進攻下旋球,可他的反手生膠對我的削球,可搓可挑,可撇可彈,質量都很高而且落點刁鑽節奏突然,讓我很難判斷。相比之下他的正手雖然殺傷力也很大,但他的線路我判斷很準,回接時難度要小一些,所以和他打我是以逼正手為主,不讓他反手發揮威力。有一次別人問我「他的 正手那麼暴,你怎麼還往他正手送?」我說「他正手的球我接起來舒服一些,成功率高,雖然也會有被沖死的時候,但總的來說他正手給我的壓力要小於反手。我寧可被他正手沖死,也不想被他反手彈打弄的措手不及。」 直拍長膠倒板打法,我面對這種對手時也是以逼正手為主,一般來說,直拍長膠正手的變化和進攻的質量都比反手差,雖然長膠打的好的高手,正手一樣也可以用長膠進行高質量的進攻,但總的來說,正手的變化還是要比反手少一些。如果逼反手的話,直拍長膠連推帶拱,再加上刮撇擰彈,足夠削球手受的了。逼正手時也是有兩種套路,一個是以低平的加轉球為主,這種球長膠在正手位很難連續突擊,如果你削球足夠轉而且比較低的話,長膠最多也只能輕托過來;第二,如果你控制不好回球弧線,總是削球偏高,那就用不轉球逼住對方正手,這種高而慢的不轉球也是長膠最 難攻的一種球,因為借不到力量和旋轉。當然,比賽時還要注意對手倒板,要當心連續逼正手被對手倒板用反膠拉沖。 搓攻型或削球手,面對這種對手時沒有更多的選擇,大家都擅長防守,那就看誰的控制能力更好,相對進攻能力更強。多逼角,多倒板,看準時機一定不能手軟,要大膽進攻。 因為乒乓球的打法種類繁多,每個人的特點都不一樣,所以在這裡限於版面,我無法很詳細地一一說明,以上我只是就一些比較常見的打法,簡單說說我的戰術體會,不足之出還請大家諒解。 不論你用什麼戰術,最後不外乎出現四種情況: 第一,自己打的很舒服,特長可以完全發揮出來,而對手打的很被動,他完全被你壓制住了,特長無從發揮,等於是「以己之長克敵之短」,這顯然是最成功的戰術; 第二,這種情況正好相反,自己越打越彆扭,而對手越打越順,這是「以己之短對敵之長」,這肯定是最失敗的戰術; 這兩種情況可以算是球路相剋了 第三,自己打得很舒服,對手也覺得很舒服。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是在拼實力,拼基本功了,誰的功夫更深誰就能佔據上風; 第四,自己打得彆扭,對手也很彆扭。當自己的特長拼不過對手的特長,而自己的特長也無法對上對手的特短時,索性就用自己的特短去拼對手的特短,這就叫「短兵相接」。這是一招險棋,用這種戰術時,一定要膽大心細,出手果斷。在這裡建議心理素質和手感不是很好的人不要輕易使用這個戰術,否則還沒傷到對手,自己已經自傷了。 總之,技術是相對固定的,而戰術是非常靈活的,它是依據自己和對手的特點而變的,制定怎樣的戰術全憑每個人的頭腦和靈氣了。如果有人非要總結出面對某種打法,一定要用什麼戰術的話,那我只能說,這樣打球太死板了,很難打到較高的層次。 好了,寫了這麼多,終於把我想寫的都寫完了,希望我寫的這些文字能對業餘削球愛好者們有點幫助,再次感謝大家捧場~ 文章轉貼至http://blog.xuite.net/willisxyz/tabletennis/142978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81.240
rock1417:淚推 06/19 00:59
saghin:看好久終於把他看完了 心有戚戚焉 06/19 01:13
nyc0125:推薦這篇文章 06/19 01:26
Tony427:陪練真的很難...我看過國體的再練...好穩= = 06/19 01:31
Tony427:業餘的還是用多球練吧...囧 06/19 01:31
slimppk:推 接連削掉了張立 XD 06/19 01:51
Guolun5566:張立耶XDDD 06/19 02:41
san009:XD...無言... 06/19 02:49
slimppk:名人出現了~~ 06/19 02:52
smartpeter40:名人?? 06/19 04:00
ineine777:有看完有推 真的很中肯 戰術是略勝技術的... 06/19 09:55
daniel75516:好文,對攻球也有一定幫助 06/19 09:55
MoneyBlue:不推不行阿XD 06/19 12:27
Guolun5566:san009本名張立 06/19 12:32
Pedestrian2:喔喔喔~ 名人推 06/19 18:59
markx:先推再看 06/20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