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bletenn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言:   這篇文章,有很多東西來自長期燒錢的結果,不光只是底板 還有很多是書籍呀!跟一些大老分享的古早的事情,就當故事書 看看,因為我從不覺得拿一堆實驗儀器在那邊搞一隻板,就能得 到什麼秘密,數據化是需要樣品數量夠且重覆實驗無誤,才能算 的上是實驗,數據也才具有確切性與參考的價值。 正文:   歐洲人制拍與亞洲人製拍其實有很多不相同的理念,特別是 在橫板與直板間,在歐洲選手裡幾乎沒有直板。所以對板子的選 擇與所需要的感覺差別也很大,典型的大賽夫、蓋廷,感覺他們 就是比較依賴膠皮的磨擦與咬合,與亞洲喜歡使用借用多一點底 板力量的型態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得製拍理念。 歐洲人的製拍理念:我要做一把大家都能用的拍子 亞洲人的製拍理念:我要做很多拍子,總有一把你能用   STIGA在1944年於瑞典誕生,一出來就輔佐了兩個傳奇,老瓦 與BANDA的球板,在90年代初又產生出了Avalox這個副品牌,在中 國國家隊幾乎是必用指標。雖然這兩個副品牌到現在是獨立品牌 但是他們的前身確實來自STIGA,當然還包括現在的瑞典代工廠Wo- od House,帶走的技術與人力,只能說STIGA有其獨到處。   STIGA的製拍理念,講就一個重點!他要一種很好的手感,一 種當你在擊球時,整把球拍都很通透的感覺到球。像你正手打到球 背面也感受的到球在哪,這種通透感,就是很多人覺得STIGA的拍 子空洞的原因,只要觸球能頂到底,他的板子並不會發空,重點在 你有沒有辦法頂到底?這種空洞感其實有很不錯的蓄能能力,也就 能產生很不錯的尾勁,再保證這種良好手感下,它獨特的黏合技術 讓球板有一定程度的型變,造成出球的弧線不是很穩定,不是很規 律下,對接球方就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兩點可以視為STIGA工藝 上的特點。也就變成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覺得很鳥。   STIGA在大陸市場佔很重的地位,除了他們的國手愛用產生的 明星效應,其實還有一些是因為都貼陸皮的情況下,球板的那種通 透感會減低,並且再拉高吊多的情況下,那種弧線跟尾勁,也就讓 贏的概率增加,這也是他們愛用STIGA的理由之一。就像我們的技 術或打法一開始來自日本,BTY的東西就是好,這種長久催眠的效果。   當然這種黏合的技術也有很大的缺點,例如容易拔絲,夾層分離 等像是品管不良或是個體差異大的問題,總之得挑!這是這個品牌的 問題,他比較不像日本廠做出來一打裡面,可能10分的有一隻,八隻 是6~9分的,一兩隻5~6分的,一兩隻3~4分的。它可能是連 1分的球拍都有。據長期喜愛STIGA的達人的經驗,他說可能一打裡面 挑不到一隻好的,也可能一打裡面挑出八到九隻好打的。這種概率挺 嚇人的。所以很難界定好或不好。總之就是愛的人很愛,討厭的人很 討厭就是。                            在乒乓世界09年三月刊對STIGA總裁的訪問中,其實他們也很清楚 指出,因為使用器具的方式不同,亞洲在用底板上重視底板的能力,更 多時後會借一些底板的咬合(就是下面回覆很急著說的部分),他們同 樣也重視這個大陸市場(的獲利),文中清楚的提到,中國的球友喜歡 我們的底板,但是都是配一些國產膠皮。所以他們也開發出一些,比較 會是亞洲選手喜歡的拍種(奈米系列、黑檀還有尚未出現的玫瑰木), 姑且不論這幾款是不是真的有達到,所謂比較合亞洲人的口味。最起碼 我覺得他們很清楚的表達出歐亞在針對拍子使用上的差異。這也就是挑 不是挑拍子好壞,是要挑你要的”拍子打起來那種感覺”。   亞洲人用拍其實很挑,挑拍子做工漂亮,木紋漂亮,什麼都能挑。 其實會輸到亞洲的板子都已經有挑過了,最起碼”看”起來不錯!歐洲 買的其實都還沒那麼細緻。   總結的來說,因為使用方法不一樣!讓這個牌子有很多不同的評斷 ,主要的他來自歐洲自然會比較歐洲口味,你可以在個體差異中挑到你 喜歡的感覺,只是也是經驗法則。關於什麼不能說的秘密,說穿了也就 只是因為跟我們慣用的型態不一樣,要挑到慣用的那種拍不是那麼容易 就是。   PS:不相關討論,就修掉了。 -- 心中無劍,草木竹石皆可為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29.89 ※ 編輯: vazart 來自: 118.171.29.89 (02/19 12:18)
minghanwu:小弟倒是覺得, 覺得 Stiga 的差異很大的主因, 02/19 12:23
minghanwu:根源於台灣普遍的技術主流和 Stiga 的設計理念有點出入 02/19 
minghanwu:包括我們的國手在內, 前衝弧圈或俗稱 speed 撞擊的成份 02/19 12:27
minghanwu:很大, 希望運用底板的剛性去壓縮膠皮獲得速度, 和運用 02/19 12:31
minghanwu:腰手在吃住球後加速度, 以軟甩運用底板蓄能的方式, 02/19 12:34
minghanwu:不來就不同, 所以不是 Stiga 的品管不穩定, 而是大家 02/19 12:35
minghanwu:以 Stiga 原本就不是特別重視的準則去挑, 當然會有很大 02/19 12:37
minghanwu:的落差, 不過小弟也同意, 十幾年前 Stiga 的品質穩定度 02/19 12:38
minghanwu:比現在好多了, 最少二十年前沒見過夾層分離的情形 02/19 12:39
※ 編輯: vazart 來自: 118.171.29.89 (02/19 13:32)
austimboy:手邊收的板子都以蝴蝶 尼他庫居多 一直到近兩個月入手一 02/19 13:19
syhuang747:我覺得台灣技術很多都類似於中國 可是中國選手還是愛用 02/19 13:19
syhuang747:stiga http://www.tabletennis.se/ 許昕也被簽約了 02/19 13:20
austimboy:把Clipper wood 才發現Stiga真的是便宜又好打 非常推薦 02/19 13:20
syhuang747:中國選手speedo也是撞很多 跟歐洲還是有差別 02/19 13:21
skypiper:大陸皮的關係 才會撞很多 日德皮撞那麼多會咬不住 02/19 13:21
skypiper:我是說發力在摩擦和碰撞上的比例 02/19 13:22
vdml:推,有隻中直黑檀5夾,只是個人實力還不太夠 囧 02/19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