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each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dlay ()》之銘言: : ※ 引述《beginner2 (七彩的明日 ^^)》之銘言: : : 對於附加問句, 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 尤其是有子句的句子。 : : 請問應該以子句內的問答為主? 還是整個主要句子的?? : : 例如: : : 1. It seems that you passed the exam, __________? : : 2. I think you are a student, ___________? : : 3. I don't think you are a student, _________? : 這又是一些傳統文法考試喜歡的題型, : 而傳統文法書又往往自以為是的定了一些無聊的規則.... : 一般說來,附加問句是以整句作為語意範疇, : 也就是說,即使有(補語)子句,附加問句還是優先以主要子句為對象.... : 少數的例外是因為主要子句無法形成附加問句, : 一些刁鑽的英文老師這時候就會補充一堆折磨人的規則, : 其實原則很簡單:語意上不合或不恰當.... : 例如2.,既然主要子句都說明了「我認為...」, : 然後說話者又問對方自己是否認為....,這不符常人的邏輯~ : 白話舉例來說,A和B對話, : A對B這樣說「我認為你是個好學生,我是這樣認為嗎?」, : 在正常的情境下誰都會認為A是腦袋有問題.... : 這種句子可能說的人是精神病院裡面的瘋子..... : 一般的情境之下,說附加問句的人就會退而求其次問子句的內容: : 4. I think you are a good student, aren't you? : 但是,如果說話者一時間忘記自己以前的想法,這是有可能的: : 5. I thought you were a good student, didn't I? : 總而言之,以語意來作為判斷的依據,會比死背那些無意義的規則有效率.... : 個人想法,文法規則是有存在的價值,因為語言是有規律的, : 但是那些不能抓到語言規律的瑣碎文法規則就是垃圾, : 只是徒增學習者記憶的負擔...... : : 另外, 我在課本上看到一段敘述, 和我平日的認知是完全相反的。 : : 不知道是課本寫錯了?? 還是我認知錯誤?? : : 原文如下; : : 附加問句句末若是升調, 表對先前直述內容有把握, 目的是要得到對方贊同, : : 降調則表示問話者對直述句內容不確定, 需要對方提供資訊。 : : 想請教各位板友的意見~ 謝謝! :) : 這本課本上的敘述是錯誤的!! : 不要說附加問句,其他英語句子當中有句尾上升語調表肯定的嗎? : 跟附加問句同理的是否問句,都是以上升語調表達疑問.... : 當然,不要相信任何人和任何權威, : 唯有靠自己去找到答案才是追求真理的不二法門.... : 即使是外文系的教授或是英語母語人士,也是有不懂或不清楚的東西, : 畢竟大千語言世界如此廣泛,人類還是很微小.... : 換句話說,憑什麼相信我說的話.... 大致上同意您的看法 這類的句子在語意上 重點不是在這些projecting clause (I think, It seems,...) 而是在後面的projected clause上 因此 加上附加問句時 以projected clause的動詞為準 造出正確的tag question 這些projecting clause只是在建立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只是在表達這位說話者的語氣 換句話說 I think、It seems只是表達說話者的certainty與probablity的程度 I think he is a policeman. 在語氣上 差不多可以等同於 Probably he is a policeman. 因此 句子的重點在哪裡 這不就很明顯了嗎? 所以囉 造tag question的時候 就根據語意主要的重點來造句囉~ 希望這可以提供原po另一個對學生解釋的方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2.36.233.147 ※ 編輯: ignore 來自: 82.36.233.147 (02/28 08:35)
super15:我也都這樣跟學生講....推這個... 02/28 08:44